近期,风电产业链企业陆续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报告,国内风电产业质量发展较好。包括泰胜风能、双一科技、大连重工、天能重工等风电零部件上市公司业绩全面向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都呈现大幅上涨之势。
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天能重工”)也在近期交出了2019年营收、净利双增的成绩单。报告期内,新收购两个风电电站项目。
进入2020年,当风电抢装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原有的生产节奏也不得不做出调整。在过去一年净利飘红的青岛天能重工,大举扩张之下,为何难言欢喜?
净利大增!天能重工业绩飘红
近日,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能重工)披露2019年业绩快报,2019年营业总收入为24.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33%。总资产为58.17亿元,比本报告期初增长78.16%;基本每股收益为1.20元,上年同期为0.68元,翻了近一番。
据了解,天能重工是国内领先的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塔筒)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且稳步推进产业链拓展和战略转型。目前,国内风电景气度回升,钢材价格走弱,在手订单充沛,风塔业绩飘红。
值得一提的是,在继续持有光伏发电站的同时,天能重工继续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和产业链拓展。报告期内,天能重工与陕西盛高电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其靖边县风润风电有限公司100%股权。
不仅如此,还与江阴远景汇力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景汇力”)的股东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以及远景汇力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长子远景汇合风电有限公司签署《关于江阴远景汇力能源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由公司收购远景汇力100%的股权。实现了公司对两个风电电站项目的持有、运营。
布局风电行业的天能重工,负债18.8亿
近日,风电产业链企业陆续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快报,国内风电产业质量发展较好。
据悉,天能重工的净利润提升主要来自,国内风电新增吊装容量,较2018年度有较大提高,各企业获取订单充足。业内人士指出,产业链业绩增长主要是受补贴退坡刺激及海上风电发展提速的双重影响,对产业链上游公司形成利好,致使风电零部件供不应求。
自登陆资本市场以来的天能重工多次收购新能源发电项目。除收购风电场外,其还着手布局自身的风电项目。目前,天能重工已累计获得190MW的风电场核准批复。此外,天能重工已成功进入国际风机巨头维斯塔斯的中国供应链,预计2020年供货量将随着维斯塔斯在华业务的发展而提高,为市场国际化奠定基础。
大举扩张之下,天能重工的资金压力不断攀升。伴随在风电场开发上的投入增加,公司对资金的需求亦大幅增加,融资成本的增加,也给公司带来较大的资金成本压力。
翻阅历年财报,2016年末,天能重工负债4.6亿元。此后2年,天能重工进行大规模资产并购,截至2018年末,其负债总额攀升至14.3亿元,同时,因保证金、抵押等原因受限的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达1.4亿元。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其负债总额已达18.8亿元。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天能重工已经累计获得190MW风电场核准批复,正在建设中的德州项目包括两期,共100MW,其余90MW尚在办理前期手续。
据天能重工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期项目从2019年3月开始建设,计划建设23台风机,目前已经建成的风机有十余台,其余仍在安装中。而二期项目,目前还没有动工的迹象。
由此看来,天能重工业绩飘红更多的依仗大规模投资和并购资产,但负债情况始终没有改善,并逐年递增。因此,高负债率或将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事实上,2019年我国风电零部件及施工产能就已供不应求。业内人士指出,风电制造业复工进度的延迟对在建风电项目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
进入2020年,当风电抢装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原有的生产节奏也不得不做出调整。根据现行政策,2020年底,我国陆上风电将实现平价上网,而2021年后我国海上风电也不再享有国家电价补贴。可见,疫情无疑加剧了目前风电供应链的紧张局面。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天能重工能否如期实施年报中的布局计划,仍存在疑问。

来源:凤凰网青岛微信公众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