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检察机关两年起诉涉侵害农村留守儿童犯罪5412人,13824人因非法占用农地被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检察机关两年起诉涉侵害农村留守儿童犯罪5412人,13824人因非法占用农地被诉

2020年3月5日,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开展涉农检察工作主要情况,同时发布以涉农检察工作为主题的第十六批指导性案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0年3月5日,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开展涉农检察工作主要情况,同时发布以涉农检察工作为主题的第十六批指导性案例。

据统计,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及扶贫领域黑恶势力犯罪145件1463人,起诉涉及侵害农村留守儿童犯罪4258件5412人、侵害进城务工农民犯罪24675件37162人,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和留守老人、儿童、妇女合法权益。

2019年,最高检等六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打击农资领域犯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坑害农民利益犯罪案件110件208人。

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是近年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高发多发类案件。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检察机关对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提起公诉10897件13824人。

2019年检察机关办理行政公益诉讼生态环境领域案件50263件,民事公益诉讼生态环境领域案件2870件,挽回、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2.98万余亩,挽回各级集体林地中生态公益林1.35万余亩。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6579人,起诉破坏选举、行贿、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把持基层政权类犯罪835件8602人,起诉涉及侵吞、私分扶贫资金犯罪1249件2037人。

发布会上,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表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是近年来涉农领域常见多发案件。“从已发案件形式来看,有的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如建厂、建房、建设水电站等;有的在农用地上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如采矿、挖砂等;有的将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如开垦林地、挖塘养鱼等;还有的将农用地转为其他非农用途,如进行小产权房、大棚房开发等。”

苗生明提到,该类案件中,行为人往往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或假借发展设施农业之名大肆占用耕地进行非农改造,或隐藏于幕后,派无关人员充当傀儡。“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农村基层组织或自治组织出于“政绩”冲动或利益驱动,往往或明或暗支持这种行为。”

苗生明强调,如果任由非法占用农用地,必然导致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资源锐减,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同时,还损害农民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危及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必须依法予以严惩。

此次发布的案例中包括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介绍,该案行为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在耕地上建设“大棚房”“生态园”“休闲农庄”等,非法占用耕地数量较大,造成耕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应当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追究实际建设者、经营者的刑事责任。

“近年来,随着传统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转变,以温室大棚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一些地区出现了假借发展设施农业之名,擅自或者变相改变农业用途,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上建设‘大棚房’‘生态园’‘休闲农庄’等现象,造成土地资源被大量非法占用和毁坏,严重侵害农民权益和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高景峰表示。

早在2018年,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开展了“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推进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高景峰强调,在永久基本农田或者其他农用地上建设“大棚房”予以出租出售,违反《土地管理法》,属于破坏耕地或者非法占地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者应予追究刑事责任。

“紧盯农村工程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全面履行“四大检察”职能,切实维护农村秩序、农业发展和农民权益,保持对涉农犯罪打击的高压态势。”万春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检察机关两年起诉涉侵害农村留守儿童犯罪5412人,13824人因非法占用农地被诉

2020年3月5日,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开展涉农检察工作主要情况,同时发布以涉农检察工作为主题的第十六批指导性案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0年3月5日,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开展涉农检察工作主要情况,同时发布以涉农检察工作为主题的第十六批指导性案例。

据统计,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及扶贫领域黑恶势力犯罪145件1463人,起诉涉及侵害农村留守儿童犯罪4258件5412人、侵害进城务工农民犯罪24675件37162人,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和留守老人、儿童、妇女合法权益。

2019年,最高检等六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打击农资领域犯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坑害农民利益犯罪案件110件208人。

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是近年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高发多发类案件。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检察机关对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提起公诉10897件13824人。

2019年检察机关办理行政公益诉讼生态环境领域案件50263件,民事公益诉讼生态环境领域案件2870件,挽回、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2.98万余亩,挽回各级集体林地中生态公益林1.35万余亩。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6579人,起诉破坏选举、行贿、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把持基层政权类犯罪835件8602人,起诉涉及侵吞、私分扶贫资金犯罪1249件2037人。

发布会上,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表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是近年来涉农领域常见多发案件。“从已发案件形式来看,有的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如建厂、建房、建设水电站等;有的在农用地上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如采矿、挖砂等;有的将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如开垦林地、挖塘养鱼等;还有的将农用地转为其他非农用途,如进行小产权房、大棚房开发等。”

苗生明提到,该类案件中,行为人往往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或假借发展设施农业之名大肆占用耕地进行非农改造,或隐藏于幕后,派无关人员充当傀儡。“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农村基层组织或自治组织出于“政绩”冲动或利益驱动,往往或明或暗支持这种行为。”

苗生明强调,如果任由非法占用农用地,必然导致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资源锐减,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同时,还损害农民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危及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必须依法予以严惩。

此次发布的案例中包括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介绍,该案行为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在耕地上建设“大棚房”“生态园”“休闲农庄”等,非法占用耕地数量较大,造成耕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应当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追究实际建设者、经营者的刑事责任。

“近年来,随着传统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转变,以温室大棚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一些地区出现了假借发展设施农业之名,擅自或者变相改变农业用途,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上建设‘大棚房’‘生态园’‘休闲农庄’等现象,造成土地资源被大量非法占用和毁坏,严重侵害农民权益和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高景峰表示。

早在2018年,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开展了“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推进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高景峰强调,在永久基本农田或者其他农用地上建设“大棚房”予以出租出售,违反《土地管理法》,属于破坏耕地或者非法占地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者应予追究刑事责任。

“紧盯农村工程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全面履行“四大检察”职能,切实维护农村秩序、农业发展和农民权益,保持对涉农犯罪打击的高压态势。”万春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