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真实改编、顶级尤物,终于有人来揭发电视圈的丑闻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真实改编、顶级尤物,终于有人来揭发电视圈的丑闻了

2020年奥斯卡,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爆炸新闻》拿下包括最佳女主角、女配角在内的三项提名。

文|首席影评官 王行勤

官人说:

这部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

汇集了皇+妮可+罗比三大性感女神。

今天首席影评官发表的是入驻影评人王行勤的文章—《爆炸新闻》。

二月底,被指控性骚扰的好莱坞金牌制作人哈维.韦恩斯坦终于被定罪,美国媒体称之为“标志着一个正义新时代的来临”。

从2017年开始,这场涉及一百多名女性的性骚扰事件已经持续整整三年,并且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带来好莱坞大制片厂商的集体洗牌,而由女星艾丽莎.米兰诺发起的“me too”运动更是改变着整个行业的规则,其影响力波及其他行业,并且至今还在不断发酵。

其实在韦恩斯坦出事之前,2016年美国同样发生过一起性丑闻事件,直接导致福克斯新闻创始人罗杰.艾尔斯的黯然下台。

2020年奥斯卡,根据该事件改编的《爆炸新闻》拿下包括最佳女主角、女配角在内的三项提名。

01.三名传奇女性

电影主要围绕三名女性的经历展开。

梅根是福克斯新闻的头牌主持,不仅美貌聪慧,事业也正处在高峰期,未来不可限量。

格雷琴是美国小姐,之后来到福克斯新闻工作,在小有成就后,她在福克斯新闻的位置却不断后移,直至被公司开除。

凯拉参加工作不久,涉世未深,缺乏职场经验,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福克斯新闻得到一个好的事业发展。

三人虽然都在同一公司上班,但地位的悬殊使得之间并没有特别多的交集,然而,随着格雷琴的一纸诉讼,整个公司就像火药桶一样,瞬间被点燃。

因为她的指控非常具有爆炸性,直指公司创始人罗杰性骚扰。

于是,公司人员瞬间分为两派,有支持老板,也有同情格雷琴,同时,受到指控的罗杰迅速行动起来,企图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挽回局势。

02.戏剧冲突性极强

一直以来,反应社会阴暗面,或者与权势人物斗争的电影就是评论界宠儿,例如《聚焦》和《华盛顿邮报》等片都曾经入围过奥斯卡多项提名,《聚焦》还拿下最佳影片大奖。

究其原因,是因为此种类型电影戏剧冲突性极强,加上无可比拟的话题性,很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同时,剧情的深度让演员有着极大的发挥余地,表演容易出彩。

本片三位主角可以说是当今好莱坞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员。她们分别是生于六十年代的妮可.基德曼(饰演格雷琴)、生于七十年代的查理兹.塞隆(饰演梅根)和生于九十年代的玛格特.罗比(饰演凯拉)。

相比于两位奥斯卡影后的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玛格特.罗比因为年龄的优势和极强可塑性,反而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凯拉来到罗杰办公室,兴致勃勃向老板汇报她的想法和职业规划,不料罗杰根本不感兴趣,只是让凯拉把短裙再往上拉点,直到露出底裤。

此时的凯拉表情瞬间凝固,再也没有刚进来时的意气风发,随着裙子长度越来越短,取而代之的是她无比尴尬的面部特写,玛格特.罗比通过微妙的情绪变化,配合肢体动作让整场戏显得丰富、立体而有层次。

而影片最具杀伤力的画面则是三大女主角同框,不论是在电梯中,还是办公室里,只要她们一同出现,就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可惜的是电影中这样的画面太少,大部分时间三人都在各自为战。

03.混乱的故事

由于戏份原因和侧重点考虑,格雷琴形象比较单薄,且角色道具性太强,更像是推动剧情发展的符号。

梅根有着自己的高光时刻,尤其在面对格雷琴的指控时,她一直在两难中苦苦抉择,最后挺身而出发声,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凯拉是影片前后反差最大的人物,虽然在公司时间不长,她却从职场小白鼠成长为独立有主见的新时代女性,可谓脱胎换骨。

电影在交待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时,采取和《大空头》一样的打破第四面墙处理方式,让观众能够迅速融入其中。

不过,为了追求真实,影片刻意弱化故事性,而快速的剪辑和混乱的叙事,更是让不知道事件背景的观众一头雾水。

事实上,这也是影片暴露出的最大问题。

因此,即使该片题材新颖,表演也比较出彩,却很难称之为优秀。

对于电影来说,要想吸引观众注意,并且有兴趣坚持看下去,必须尽量快速将自己的主题鲜明表达出来。

然而本片前期铺垫实在过长,梅根和特朗普的几段对决,和电影传达的内容关联性并不大,致使结构松散而聚焦不准。

当影片真正进入正题时,时间已然过半,虽然编剧很努力想把相关内容表达清楚,但由于人物众多、时间仓促等原因,始终流于表面,未在已有的事实基础上进行更多挖掘。

其实,影片完全可以从两条主线来展开,一是探讨女性如何觉醒,二是思考要面包还是要尊严的问题。如此处理,会让电影脉络变得更清晰,主次分明,观众也更有记忆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什么都想要,却感觉什么都没有讲到位。

电影最后,虽然罗杰经不住舆论压力被默多克辞退,然而随着新老板的上台,大量积压的问题和矛盾依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或许就像凯拉说的一样:“下个地方会有所不同吗?或者,我可以把下个地方变得不一样吗?”

只是,年纪轻轻的她可以选择潇洒离去,而那些迫于压力不得不继续委曲求全的员工,真正的新时代还远未来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真实改编、顶级尤物,终于有人来揭发电视圈的丑闻了

2020年奥斯卡,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爆炸新闻》拿下包括最佳女主角、女配角在内的三项提名。

文|首席影评官 王行勤

官人说:

这部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

汇集了皇+妮可+罗比三大性感女神。

今天首席影评官发表的是入驻影评人王行勤的文章—《爆炸新闻》。

二月底,被指控性骚扰的好莱坞金牌制作人哈维.韦恩斯坦终于被定罪,美国媒体称之为“标志着一个正义新时代的来临”。

从2017年开始,这场涉及一百多名女性的性骚扰事件已经持续整整三年,并且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带来好莱坞大制片厂商的集体洗牌,而由女星艾丽莎.米兰诺发起的“me too”运动更是改变着整个行业的规则,其影响力波及其他行业,并且至今还在不断发酵。

其实在韦恩斯坦出事之前,2016年美国同样发生过一起性丑闻事件,直接导致福克斯新闻创始人罗杰.艾尔斯的黯然下台。

2020年奥斯卡,根据该事件改编的《爆炸新闻》拿下包括最佳女主角、女配角在内的三项提名。

01.三名传奇女性

电影主要围绕三名女性的经历展开。

梅根是福克斯新闻的头牌主持,不仅美貌聪慧,事业也正处在高峰期,未来不可限量。

格雷琴是美国小姐,之后来到福克斯新闻工作,在小有成就后,她在福克斯新闻的位置却不断后移,直至被公司开除。

凯拉参加工作不久,涉世未深,缺乏职场经验,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福克斯新闻得到一个好的事业发展。

三人虽然都在同一公司上班,但地位的悬殊使得之间并没有特别多的交集,然而,随着格雷琴的一纸诉讼,整个公司就像火药桶一样,瞬间被点燃。

因为她的指控非常具有爆炸性,直指公司创始人罗杰性骚扰。

于是,公司人员瞬间分为两派,有支持老板,也有同情格雷琴,同时,受到指控的罗杰迅速行动起来,企图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挽回局势。

02.戏剧冲突性极强

一直以来,反应社会阴暗面,或者与权势人物斗争的电影就是评论界宠儿,例如《聚焦》和《华盛顿邮报》等片都曾经入围过奥斯卡多项提名,《聚焦》还拿下最佳影片大奖。

究其原因,是因为此种类型电影戏剧冲突性极强,加上无可比拟的话题性,很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同时,剧情的深度让演员有着极大的发挥余地,表演容易出彩。

本片三位主角可以说是当今好莱坞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员。她们分别是生于六十年代的妮可.基德曼(饰演格雷琴)、生于七十年代的查理兹.塞隆(饰演梅根)和生于九十年代的玛格特.罗比(饰演凯拉)。

相比于两位奥斯卡影后的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玛格特.罗比因为年龄的优势和极强可塑性,反而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凯拉来到罗杰办公室,兴致勃勃向老板汇报她的想法和职业规划,不料罗杰根本不感兴趣,只是让凯拉把短裙再往上拉点,直到露出底裤。

此时的凯拉表情瞬间凝固,再也没有刚进来时的意气风发,随着裙子长度越来越短,取而代之的是她无比尴尬的面部特写,玛格特.罗比通过微妙的情绪变化,配合肢体动作让整场戏显得丰富、立体而有层次。

而影片最具杀伤力的画面则是三大女主角同框,不论是在电梯中,还是办公室里,只要她们一同出现,就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可惜的是电影中这样的画面太少,大部分时间三人都在各自为战。

03.混乱的故事

由于戏份原因和侧重点考虑,格雷琴形象比较单薄,且角色道具性太强,更像是推动剧情发展的符号。

梅根有着自己的高光时刻,尤其在面对格雷琴的指控时,她一直在两难中苦苦抉择,最后挺身而出发声,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凯拉是影片前后反差最大的人物,虽然在公司时间不长,她却从职场小白鼠成长为独立有主见的新时代女性,可谓脱胎换骨。

电影在交待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时,采取和《大空头》一样的打破第四面墙处理方式,让观众能够迅速融入其中。

不过,为了追求真实,影片刻意弱化故事性,而快速的剪辑和混乱的叙事,更是让不知道事件背景的观众一头雾水。

事实上,这也是影片暴露出的最大问题。

因此,即使该片题材新颖,表演也比较出彩,却很难称之为优秀。

对于电影来说,要想吸引观众注意,并且有兴趣坚持看下去,必须尽量快速将自己的主题鲜明表达出来。

然而本片前期铺垫实在过长,梅根和特朗普的几段对决,和电影传达的内容关联性并不大,致使结构松散而聚焦不准。

当影片真正进入正题时,时间已然过半,虽然编剧很努力想把相关内容表达清楚,但由于人物众多、时间仓促等原因,始终流于表面,未在已有的事实基础上进行更多挖掘。

其实,影片完全可以从两条主线来展开,一是探讨女性如何觉醒,二是思考要面包还是要尊严的问题。如此处理,会让电影脉络变得更清晰,主次分明,观众也更有记忆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什么都想要,却感觉什么都没有讲到位。

电影最后,虽然罗杰经不住舆论压力被默多克辞退,然而随着新老板的上台,大量积压的问题和矛盾依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或许就像凯拉说的一样:“下个地方会有所不同吗?或者,我可以把下个地方变得不一样吗?”

只是,年纪轻轻的她可以选择潇洒离去,而那些迫于压力不得不继续委曲求全的员工,真正的新时代还远未来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