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军表示,上海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已会同在沪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梳理了9方面共26条支持复工复产复市的金融举措。
一是落实人民银行再贷款政策。
1、用好专项再贷款政策,相关银行对列入名单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贴息后企业融资成本不高于1.6%。李军透露,截至3月7日,相关银行已累计向145家重点企业发放327笔共46.4亿元贷款。
2、落实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华瑞银行和14家在沪村镇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支持,贷款利率不高于4.55%。李军透露,截至3月7日,上海已为辖内17家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1.72亿元。
二是加大信贷资金投放。
3、支持银行应贷尽贷快贷,提高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占比以及“首贷率”。
4、增加中小微企业普惠性贷款投放,普惠型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型贷款增速不低于20%。
5、通过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李军表示,沪上多家银行已与重点行业对接,提供专项信贷支持。例如中行上海市分行和市商务委联合推出针对外经贸领域的专属方案;建行上海市分行与市科创办合作设立“科创抗疫贷”集群信贷产品;上海农商银行和团市委、市青联建立支持青年企业家复产复工联动机制等。
“截至3月3日,在沪银行已累计投放疫情防控贷款357亿元,支持企业3049户,综合资金成本约3.74%;累计发行金融债券、特定用途债券金额约139亿元。”李军说道。
三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6、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按照风险自担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优惠贷款,贷款利率参照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至少减25基点,其他在沪银行可参照执行。
7、推动银行根据企业情况定制个性化融资方案二零二零年普惠型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
四是优化企业融资支持。
8、对科创文创等轻资产企业,通过“高企贷”“科创企业上市贷”“科技履约贷”“科技小巨人贷”“微贷通”“文创贷”等予以支持。
9、支持银行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与专业投资机构信托等开展合作,运用“贷款+外部直接投资”“贷款+远期权益”的模式,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10、支持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优质科创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支持中小微特创企业在上海股交中心科技创新板挂牌。
五是实施灵活信贷政策。
11、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以及有发展前景而暂时受困的中小微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做到应续尽续。
12、对于今年1月25日以来到期的贷款本金和利息,鼓励银行给予贷款展期、延期付息、免收罚息等,最长可延至2020年6月30日。
13、鼓励银行对于今年6月30日前贷款到期但受疫情影响较大难以按期还款的企业提供无还本续贷,续贷期限不超过一年,对于少数受疫情影响严重,恢复周期较长且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企业,银行可根据实际情况与企业协商延期安排。
李军表示,截至3月3日,上海金融机构累计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续贷金额506.7亿元,累计续贷4085户;累计为2456户企业客户信用修复金额77亿元;累计为约67.8万人修复个人信用金额150.4亿元。
六是改进融资服务方式。
14、鼓励金融机构充分运用市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等线上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通过绩效考核调整、尽职免责、提高不良容忍度等措施,加大信用贷款支持,提高投放精准度。
15、鼓励银行通过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微信小程序、云柜面等方式,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和场景,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李军介绍,本市已有累计两批共18家银行上线了市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截止目前,相关银行通过该应用已为570家企业提供服务,数据查询2万次,通过大数据技术为4.3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支持。”
其中,工行上海市分行推出小微企业12项专项举措,上线“防疫特别贷款”“复工贷”等专项融资产品;农行上海市分行全力支持“菜篮子”“米袋子”工程,满足农产品稳产保供重点企业的融资需求;交行上海市分行多举措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推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专属服务方案;光大银行落地三笔疫情防控债券,分别用于支持制药、商铺租赁等企业的融资需求。
七是加大融资担保支持。
16、增加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规模30亿元,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新申请的贷款,担保费率从1.5%降至0.5%/年,再担保费率减半收取,并取消反担保要求。
17、研究推出与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相结合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支持方案,优化对给中小微企业的风险分担举措。
18、对存量担保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推出“无还本续贷”融资担保业务,满足企业对贷款资金连续使用的需求。
19、对在疫情防控期间新申请的创业担保贷款免收担保费,对已发放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换新冠肺炎,或收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给予展期担保。
李军透露,目前,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已通过担保项目850个,担保贷款金额25亿元,相关企业担保费率降至0.5%。
八是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
20、对疫情期间本金和利息延期还款的企业,客户分类、贷款分类和征信记录保持不变。
21、因受疫情影响,相关行业企业暂时无法正常归还到期贷款而发生逾期的,给予一定的政策宽限期,不计罚息及复利。
22、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企业,可依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不强制要求此类逾期90天或60天以上的贷款归为不良。
九是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
23、针对安全生产责任险、雇主责任险、营业中断险等涉及企业生产安全责任的险种,免费将保险责任范围扩展至相关肺炎,为企业复工后因员工因患新冠肺炎而产生的损失提供保险保障。
24、针对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工程建筑业的停业企业,免费延长旅行社旅责险保险、承运人责任保险、工程险的保障期限,鼓励保险公司通过续保费用抵扣等方式适当减免疫情期间停运的营运车辆、船舶、飞机保险费用。
25、全力保障临港新片区复工,推出复工防疫保险,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给予50%的保费补贴。
26、支持保险机构拓展农业保险品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李军表示,截至3月3日,上海已有34家财险公司对产品责任进行了扩展,涉及约2382万件保单;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类客户累计赔付134家,赔付金额约569万元;对51人次个人客户赔付金额累计1047万元。
其中,太保财险上海分公司推出临港新片区复工防疫保险,已有40多家企业投保,临港管委会给予50%的保费补贴。中信保上海分公司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服务外贸企业出口。安信农保保障本市绿叶菜供应,专设5000万元赔款准备金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