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丹青
近日,根据山东省统计局及潍坊市统计局数据,2019年,潍坊市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为568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7%。
作为山东的农业大市,潍坊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同时,还肩负着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任。
但从潍坊2019年的经济数据来看,工业、服务业增长压力依然存在。
如何破局,或将成为潍坊2020年的发力点。
矛盾:增速落后,开放型经济逆势增长
从潍坊市统计局公开的数据来看,2019年,潍坊市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为5688.5亿元,这一经济体量在山东16地市中位列第4,与2018年潍坊市在16地市中的排名相同。
但与之相反的,是潍坊的GDP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7%。这一数据不但低于山东5.5%的平均增速,也让潍坊在16地市排名中落到第11名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潍坊2019年增速放缓或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山东省统计局对2018年各市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修订有关。修订后,潍坊市2018年生产总值“缩水”661.15亿元,调整为5495.6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11.59亿元,第二产业2264.53亿元,第三产业2719.51亿元。
此外,根据潍坊市统计局数据,2019年,潍坊市第一产业增加值517.42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04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2880.04亿元,增长7.5%。
2019年,潍坊市三次产业结构由9.3:41.17:49.53调整为9.1:40.27:50.63,其中第一产业占比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1.1个百分点。作为衡量城市经济运行平稳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潍坊市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展现出其发展的活力。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潍坊市进出口总额1788.1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出口额1131.9亿元,同比增长8.5%;进口额656.1亿元,同比增长12.6%。
从商品结构看,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速大幅增长30%以上,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一。
从市场结构看,通过调整“千企百展”计划,增加对新兴市场组展批次,推动“一带一路”市场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这也意味着,作为山东对外开放重要节点城市之一,潍坊正在推动山东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扩大开放的范围与质量。
更重要的是,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山东将实施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潍坊作为胶东经济圈的“成员”之一,将与胶东经济圈一起,担负起“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新使命。
从这一角度来说,无论是工业的新动能,还是服务业的创新发展,都将成为潍坊下一步的重要着力点。
困境:工业与服务业增速放缓
根据潍坊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潍坊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7%,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1.7个百分点,较1-11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较11月份提高2.7个百分点,已连续四个月实现增速回升。工业产品销量率为98.4%,较1-11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服务业。
1-11月份,潍坊市594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6.5亿元,同比下降0.9%,比1-10月份提高1.7个百分点。
根据潍坊市统计局近年来的公开数据,潍坊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正在持续缩减,并在去年出现“锐减”。
2017年,这一数据为3843;2018年,这一数据降至3568;而根据潍坊市工信局2月21日公开报道中提到的“截至2月20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开工2875户,复工率达96.1%”可推算,截至该日,潍坊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约为2992户,与2018年相比减少576家。

从潍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的信息来看,2019年,潍坊对恒天海龙、恒联浆纸、亚星化学、柏立化学、潍坊山水、华龙硝铵6家企业要求,在10月31日前全部实现搬迁或关停。
这也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一个缩影。
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进程中,优势传统产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或承担着环保的重压,或承担着增质提效的压力。关停或搬迁之后,如何以新动能撬动老企业,将成为影响整座城市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而作为GDP的重要基础支撑,潍坊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数量及发展质量(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下一步将如何提升,同样也是潍坊亟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潍坊市发改委去年12月公开的信息中可知,2019年前三季度,潍坊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不容乐观。”
破局:速度与质量如何并举?
不可否认的是,工业大市潍坊的转型面临诸多挑战,转型升级进程中的缓慢亦是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附加题”。
但2020年的发展环境显然更加严峻,疫情的出现在客观上减慢了经济发展的脚步,面对继续下行的经济压力,潍坊应该如何破局?或者说,潍坊如何做到在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的“速度与质量并举”?
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曾在去年率团赴南方五市考察归来后发表讲话,其中提到,与南方五市相比,潍坊的产业竞争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仅有15%,远远低于苏州的50.8%;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占比为44.9%,也低于南通的50.1%。
另外,潍坊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虽有创新平台,但缺乏像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研究院、华为云宁波沃土工厂那样的新型研发机构,正规本科以上高校、高端科研院所和研究机构太少,高层次人才(团队)十分短缺。
而如今,更多的发展机遇正在到来,山东“三大经济圈”的确立,更催促潍坊以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为发展重点,从这一角度来说,留给潍坊“破局”的时间愈加紧迫。
以潍柴为例,作为山东省内重要装备制造生产企业,大力发展新动能正成为潍柴近年来的主旋律之一。据介绍,2020年,潍柴新开工重大项目六个。其中就包括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和新科技研发中心项目这两个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
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表示,项目完成后,将推动潍柴实现从卖产品向卖价值转型,从设备创造价值向人才创造价值,从传统制造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转型,成为全球行业内科技人才人人向往的创新圣地。
而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潍坊也正在大力发展新动能,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根据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综合统计快报,潍坊市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1939823.9万元,营业收入达到33470789.8万元,吸纳就业人员达到271234人。
而在近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公布的山东省2019年备案高新技术企业名单中,潍坊市共有261家企业成功认定为2019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较去年新增104家。目前,潍坊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08家,居全省第四位。
针对服务业,潍坊市发改委也公布了今年的服务业项目投资计划:潍坊市计划分县市区抓好服务业项目166个,总投资1695.29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307.93亿元,其中,文化旅游类项目55个,总投资786.24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120.55亿元;现代金融类项目5个,总投资88.38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18.02亿元;现代物流类项目39个,总投资273.45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54.32亿元;信息服务类项目13个,总投资35.35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14.6亿元;医养健康类项目22个,总投资314.19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46.26亿元。
从目前来看,创新,仍然是潍坊在破局中的主旋律。而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新思维,还都需要时间的验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