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商名人堂主编毕亚军
最新发布的苹果 iPhone 6s 和 6s Plus已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上市。因为处理器产能局限,在iPhone 6s 和 6s Plus中,苹果第一次尝试由两家不同工厂(台湾的台积电和韩国的三星电子)为同一款机型提供处理器。
于是,大问题来了。
媒体报道,美国著名网站 iFixit 拆解两款苹果iPhone 6s 和 6s Plus后,发现台积电和三星制造的 A9 处理器,型号竟然不同,而且可轻易辨识,并引发全球实测“台积电处理器”与“三星处理器”效能差异的热潮。
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在全球网友各种不同方法的测试中,配置两款不同处理器的统一机型,性能普遍存在较大的差异,以耗电为例,配置台积电处理器的最高可比配置三星处理器的省上近 30% 的电力。
自然而然地,这个结果大大地惹恼了消费者,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掀起拒买“三星货”的声浪,要求苹果退货,也逼得苹果不得不出面回应,上演“芯片门”事件。
在发给美国著名科技网站 Techcrunch 的官方声明中,苹果避重就轻,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有30%的差异,而是转移话题讲,“部分实验室让处理器维持高负载状态,直到电力耗尽。这不符合真实生活的情境”,暗指测试没有实际意义,但最终依然承认差异的确存在:“采用所有不同零件 iPhone 6s 和 6s Plus 的真实电池寿命差异,差异仅在 2-3% 之间。”
包括Techcrunch在内并不接受苹果的解释,指出苹果以所有消费者的平均使用情境来看省电效能并不尽合理。因为不间断的打手机游戏、看影片,可能正是某些科技重度使用者的“一般情境”,而那群人正是最在乎电池续航力的一群。
而消费者也不买这个声明的账,继续发起声讨苹果的行动。在台湾,甚至官方也被拖下水,台湾通信委员会(NCC)就罕见地发表了一份声明,声称已督促台湾移动厂商建议苹果尽快给出性能测试报告,消除大众疑虑。
对于消费者询问是否可以凭借手机外包装鉴别处理器来源,NCC也表示,已督促台湾移动厂商将此意见转达给苹果,期盼回复。
在半导体代工领域,台积电和三星可谓是死对头。媒体报道,此次三星被伏击,源自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5年前的前瞻与大胆布局,也堪称是一场经典的商战。
在半导体发展史上,其技术更迭都谨守摩尔定律──一年半到两年之间,电晶体最小尺度的线宽(half-pitch)缩小 0.7 倍(面积缩小 0.49 倍,差不多是二分之一),并由国际组织──国际半导体技术蓝图联盟(ITRS)统筹,带领业界齐步走,数字越走越小,成本越来越低,性能越来越先进。
台积电过去也是如此,90纳米、65纳米、45纳米一步步,跟随业绩行规走下来。但到理应推出32纳米的2010年,已辞去CEO职务又因对新任CEO不满而王者归来的张忠谋,重新出任CEO后,却打破业界走了几十年的惯例,直接出奇招,跳过32纳米,推出28纳米技术,与包括三星在内的32纳米产品竞争,以效能和成本的大大优势力克劲敌,创造台积电历史上最赚钱、称霸时间最长的新产品。
张忠谋的超前,也激发三星的跟进。因为有之前的教训,为抢到iPhone 6s 和 6s Plus的订单,三星也决定玩回大的,直接“跳过”台积电原本应该有的20纳米,推出14纳米 FinFET技术,对阵台积电的16纳米。希望对台积电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反击。但结果却步子太大被扯着蛋,让公司形象蒙羞:号称14 纳米 FinFET的三星A9,居然比台积电16纳米 FinFET的A9还要差。
理论上,半导体制程更微小一定更省电,但三星的14 纳米FinFET却败给台积电16 纳 FinFE,这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张忠谋留了一手,在关于16 纳米 FinFET产品的论文中,保存了杀手锏没有对外透露;二是三星被台积电带到沟里去了,超越自己的实力好大喜功,结果“偷鸡不成”,弄巧成拙。
另外,三星在追赶台积电过程中所表现的诚信也令人怀疑。媒体报道,台积电原本计划将16纳米FinFET称为20纳米FinFET,因为该制程的电晶体最小线宽与量产的前一代 20 纳米 CMOS 差不多,只是换上革命性的超省电 FinFET 电晶体不同而已。但有客户告诉台积电,其20 纳米 CMOS 制程跟三星的14 纳米几乎一样,但三星叫 14 纳米,你叫 20 纳米,拿到市场会吃闷亏,于是台积电才改名,但即便这样也只敢斗胆叫16 纳米。“我们至少有点良心,不敢(像三星)那样随便叫。”有台积电前高管评价,相比之下,三星可谓是相当的肆无忌惮。
名字和宣传比别人华丽先进,产品性能却不如别人。业界估计,三星在A9 处理器上,这次丢人现眼的失败,尤其是逼得苹果要为其擦屁股善后,将使其在2016年的A10 争夺中,可能面临全盘皆输的危险。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明年苹果iPhone 7的A10处理器采用InFO技术,台积电则会成为最大的赢家。因为,基于 InFO 技术,只有台积电独家拥有。更有与台积电关系密切的相关业者指出,台积电已靠此击败三星,拿下全部 A10 订单。
2014年10月,张忠谋曾在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时表示,“今年稍早,我们坦白告诉客户,升级至16纳米制程的进度会比三星的14纳米技术迟,他们欣赏我们的诚实,并随之调整计划。所以,2015年,三星在最新制程的市场占率会比我们的高。但2016年我们会重新夺回那个区块的市场领导地位。”目前看,他的这一预期将稳稳地实现。
祖籍浙江宁波的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被美国媒体评为半导体业50年历史上最有贡献人士之一和全球最佳经理人之一。他开创了全球半导体专业代工的先河,让台湾从半导体的荒原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重镇,也因此被尊为台湾“半导体教父”,成为台湾最成功企业家,以及企业家最尊重的企业家,而且几十年前就被媒体称为是全球半导体业界“让对手发抖的人”。
自重庆南开中学毕业后,张忠谋前往美国留学,先后获得哈佛大学学士学位、麻省理工硕士学位以及斯坦福博士学位。他与半导体开山鼻祖、英特尔公司创办人摩尔同时踏入半导体业,与集成电路发明人杰克-科比同时进入后来的全球最大半导体公司美国德州仪器,与他一起做研究,喝咖啡,眼睁睁看他发明集成电路,并在41岁成为德州仪器主管全球半导体业务的资深副总裁,也是在美国顶尖公司职位最高的中国人。
1985年,54岁的张忠谋受台湾方面邀请,告别美国出任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开始为台湾半导体业的崛起和产业升级运筹帷幄。两年后,他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创建了全球第一家专业代工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由此开启台湾半导体产业的黄金时代。
凭借高技术和高利润,台积电被称为是天字一号代工厂。2012年,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占有率为45%,今年则可望提高到55%。2014年,公司实现年营收约为新台币7628亿元,全年净利润达到新台币2639亿元。
如今,84岁的张忠谋依然奋战在引领台积电的舞台。他曾在谈到台积电要准备的未来竞争时,表示下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将来自中国大陆。他说,“中国拥有人力资源,而且愈来愈能干,许多人曾在海外求学,尤其是美国。政府大力补助半导体产业,产业竞争力正迅速改善。”■
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取授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