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发展三季报打补丁 净利润同比数据漏填“负号”

投资者的决策仰仗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而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却频频出现打补丁现象——本来的业绩上涨一下子变为亏损。

湖南发展10月20日中午紧急发布公告,表示“三季报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比上年同期增减”项下的数据,漏填了一个负号,业绩从增长28.93%,变为减少28.93%,不会心算的投资者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类似湖南发展的打补丁现象一直是A股上市公司的常态。根据相关法规,上市公司只有年报必须强制交于第三方机构审计,季度报告乃至中报都可以不附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意见,因此打补丁的重灾区就出现在季度报告中。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同期,两市大概有70多家上市公司中报出现打补丁现象,百视通同样出现业绩漏填负号的情况。

数学符号填错在打补丁原因中已经属于比较低级的错误,其他错误还有关键盈利数据绝对值出现错误——烽火通信在2014年半年报中弄错了净利润、现金流、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等关键账户的数据,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的增幅由原来的“19.7%”改为“4.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大幅缩减,“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和“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缩减8.6亿元和13.1亿元;公司基本面关键数据出错——九牧王2014年半年报将减少终端的数量从“73家”更正为“134家”;语文表述错误——柘中建设2014年三季度净利润明明亏损400万元,但报告称自己“扭亏为盈”;猛然觉悟自己违规——新国都等上市公司将十大流通股东名称继续描述为某券商信用担保账户,而这一行为早就被证监会禁止,所有信用账户的投资者进入流通股东必须实名,不得在报告中以某证券信用担保账户的名义出现;最奇葩的,是伊立浦将已经辞职的董事长作为报告责任人,新任董事长反而不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屡次出错的报告折射了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缺失,但目前对这种打补丁的惩罚机制同样缺失。法律人士认为,季度报告依旧属于非强制审计的财务报表导致打补丁成本过低,填写数据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没有相应惩罚机制,而发现错误之后对二级市场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但目前市场人士只能呼吁对重大二级市场造成影响的打补丁行为早日有约束与追偿机制出现,只有违规成本上升,才能有效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湖南发展

  • 湖南发展(000722.SZ):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300万元至2800万元,同比增长499.5%至629.83%
  • 湖南发展:第一季度预盈2300万元-2800万元,同比增499.50%-629.83%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