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微信转账突然收费,要闹哪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微信转账突然收费,要闹哪样?

网络支付的免费转账的时代,似乎开始要终结了。

现在出门不用带钱包,带一部手机,吃饭、打车,逛街,买衣服,大额转账,全部搞定。网络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之一。

而一旦网络支付变成习惯,那么巨头们培养用户的阶段,基本就要告一段落了。网络支付的免费转账的时代,似乎开始要终结了。

比如,微信支付就要动手了。

近日微信支付修改转账收费细则:使用微信转账、面对面付款,每个自然月每人(即每个身份证)可享受共20000元的免费额度,超出的部分按0.1%向付款方收取手续费,收款不影响。

在该细则中,大家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20000元的免费额度不是每个微信号,而是同一个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身份证名下银行卡注册了多个微信支付账户,则所有的微信账号需要共享这20000元的免费转账额度。

第二,20000元是免费额度,超出部分要收钱。举个例子,如果你以后使用微信转账50000元,实际支付金额为50030元。其中,20000不收费,30000*0.1%=30元,这30元显示为手续费。

第三,发红包的,小额转账的暂时不收手续费。所以,20000以下的转账用户们,就不要担心了,洗洗睡吧。

那么问题又来了,不是说免费是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么,微信怎么突然就收费了?这是要闹哪样啊?

微信方面给出的官方解释是:向每月超出免费额度的付款方用户收取手续费并不是微信追求营收之举,而是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

换句话说,以前大额转账,都是微信替大家买单的,因为大额转账银行是要收手续费的。估计,有不少的土豪们看到了这个优惠,可能也会走这么个渠道。现在,微信就关闭了这样的免费渠道,说白了这手续费不是给微信自己的,而是给银行滴。

那么事实上真的如此么?

众所周知,目前银行转帐收付费似乎是正在迈向“零费率”的时代。此时,微信却反其道而行之,走向“收费”之路,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不得不说的隐情呢?

其一、备战央行网络支付新规,提前做转变

根据此前央行披露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将支付账户分为两大类:“综合账户”和“消费账户”。综合账户指“支付账户余额可以用于消费、转账以及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或服务”的账户。而目前包括微信、支付宝在内的账户均属于“消费账户”,支付账户余额仅可用于消费以及转账至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

可以看出,一旦央行网络支付新规下发,那么作为消费账户的微信和支付宝只能用于消费和自己不同银行卡之间的转账。向他人转账,则不再其范围之内。这样的规定,对于微信支付转账功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因此,提前做好准备,测试市场,安排退路,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其二、沉淀资金余额不足,利息减少免费模式面临考验

事实上,微信也好,支付宝也罢,所谓的免费模式,不过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用户的微信账户和支付宝账户里,会有沉淀资金,也许每个人的账户不多,但是用户数量多。积累起来,沉淀的资金,将是天文数字。那么,这些数字的利息,就足以支付所谓的手续费。这也是网络支付免费的关键所在。

而在央行关于网络支付的《征求意见稿》同时规定限额,个人客户拥有综合类支付账户的,其所有支付账户的余额付款交易(不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下同)年累计应不超过20万元。个人客户仅拥有消费类支付账户的,其所有支付账户的余额付款交易年累计应不超过10万元。

超过的部分,必须通过“商业银行网关支付”、“银行卡快捷支付”等模式通过银行账户办理。

如此一来,用户的大额资金,势必会转移到银行。而微信所依靠的沉淀资金额度也将减少,利息自然会减少。

那么,大额转账收费,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微信

4.9k
  • 腾讯微信事业群架构调整:成立电商产品部,负责运营微信交易新模式
  • 微信成立电商产品部,探索微信内交易新模式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微信转账突然收费,要闹哪样?

网络支付的免费转账的时代,似乎开始要终结了。

现在出门不用带钱包,带一部手机,吃饭、打车,逛街,买衣服,大额转账,全部搞定。网络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之一。

而一旦网络支付变成习惯,那么巨头们培养用户的阶段,基本就要告一段落了。网络支付的免费转账的时代,似乎开始要终结了。

比如,微信支付就要动手了。

近日微信支付修改转账收费细则:使用微信转账、面对面付款,每个自然月每人(即每个身份证)可享受共20000元的免费额度,超出的部分按0.1%向付款方收取手续费,收款不影响。

在该细则中,大家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20000元的免费额度不是每个微信号,而是同一个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身份证名下银行卡注册了多个微信支付账户,则所有的微信账号需要共享这20000元的免费转账额度。

第二,20000元是免费额度,超出部分要收钱。举个例子,如果你以后使用微信转账50000元,实际支付金额为50030元。其中,20000不收费,30000*0.1%=30元,这30元显示为手续费。

第三,发红包的,小额转账的暂时不收手续费。所以,20000以下的转账用户们,就不要担心了,洗洗睡吧。

那么问题又来了,不是说免费是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么,微信怎么突然就收费了?这是要闹哪样啊?

微信方面给出的官方解释是:向每月超出免费额度的付款方用户收取手续费并不是微信追求营收之举,而是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

换句话说,以前大额转账,都是微信替大家买单的,因为大额转账银行是要收手续费的。估计,有不少的土豪们看到了这个优惠,可能也会走这么个渠道。现在,微信就关闭了这样的免费渠道,说白了这手续费不是给微信自己的,而是给银行滴。

那么事实上真的如此么?

众所周知,目前银行转帐收付费似乎是正在迈向“零费率”的时代。此时,微信却反其道而行之,走向“收费”之路,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不得不说的隐情呢?

其一、备战央行网络支付新规,提前做转变

根据此前央行披露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将支付账户分为两大类:“综合账户”和“消费账户”。综合账户指“支付账户余额可以用于消费、转账以及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或服务”的账户。而目前包括微信、支付宝在内的账户均属于“消费账户”,支付账户余额仅可用于消费以及转账至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

可以看出,一旦央行网络支付新规下发,那么作为消费账户的微信和支付宝只能用于消费和自己不同银行卡之间的转账。向他人转账,则不再其范围之内。这样的规定,对于微信支付转账功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因此,提前做好准备,测试市场,安排退路,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其二、沉淀资金余额不足,利息减少免费模式面临考验

事实上,微信也好,支付宝也罢,所谓的免费模式,不过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用户的微信账户和支付宝账户里,会有沉淀资金,也许每个人的账户不多,但是用户数量多。积累起来,沉淀的资金,将是天文数字。那么,这些数字的利息,就足以支付所谓的手续费。这也是网络支付免费的关键所在。

而在央行关于网络支付的《征求意见稿》同时规定限额,个人客户拥有综合类支付账户的,其所有支付账户的余额付款交易(不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下同)年累计应不超过20万元。个人客户仅拥有消费类支付账户的,其所有支付账户的余额付款交易年累计应不超过10万元。

超过的部分,必须通过“商业银行网关支付”、“银行卡快捷支付”等模式通过银行账户办理。

如此一来,用户的大额资金,势必会转移到银行。而微信所依靠的沉淀资金额度也将减少,利息自然会减少。

那么,大额转账收费,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