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逆势而上、顺势而为、优势强化:跻身十二强,宁波再出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逆势而上、顺势而为、优势强化:跻身十二强,宁波再出发

尽管2020年国际经济的汪洋大海可能并不安定,但凭借外贸的逆势而上、制造业的顺势而为,以及民营经济的优势强化,宁波定能突出重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刘林 樊旭

在2018年进入GDP万亿俱乐部后,2019年宁波经济再进一步,GDP总量达到 11985亿元,连超青岛和无锡,位列全国第12位,且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跃居第二位仅次于深圳。2018年宁波GDP总量位于全国第15位。

在界面商学院梳理的全国26个主要城市中(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GDP超过9000亿元的其他城市),2019年宁波GDP总量和增速以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等多项指标的排位均有所提升。

宁波经济涅槃重生的秘诀是什么?总结起来可以说是“三势”——外贸,逆势而上;制造业,顺势而为;民营经济,优势强化。

逆势而上:外贸总量提升结构优化

自古以来,宁波就是外向型港口城市,从唐至宋、元,宁波港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到近代,因为上海港的崛起,宁波港有所衰落。1984年宁波成为 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7年获批计划单列市、1988年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宁波的对外贸易再次焕发生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和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受到较大影响,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城市,宁波经济首当其冲,货物进出口额与GDP的比值(外贸依存度)2019年降至0.77,尽管仍高于0.32的全国平均水平,但外贸对宁波经济的扰动不容小觑。

在此背景下,宁波“逆势而上”提出外贸的新增长目标,并于2019年9月27日启动“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所谓225,第一个“2”是总量目标,即到2025年,通过存量扩张和增量突破,实现进出口总额翻一番,达到2万亿元,其中进口额、出口额分别达到1万亿元;第二个“2”和“5”是结构性目标,“2”是指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能源及大宗商品进口额,到2025年分别达到5000亿元;“5” 是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优质商品进口、转口贸易,到2025年分别达到2000亿元。

宁波力争到2025年,全市货物出口额占全国、全省的比重分别提高到4%、30%,在全国省市中的排位进一步上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枢纽型的新型国际贸易中心。为此,宁波宣布实施“个十百千万亿”六大专项行动――打造一流枢纽型口岸、开拓十大新兴市场、培育百个国际品牌、集聚千家外贸企业总部、引育万名国际运营人才和提升万亿开放平台。

2019年,宁波市的外贸成绩表现亮眼。全市全年完成口岸进出口总额17086.4亿元、全年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9170.3亿元,直接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225个。宁波出口额排名上升,超越广州跻身全国第五位。2019年,宁波货物出口额占全国比重为3.46%,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尽管宁波市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较前两年有所放缓,但仍好于全国整体水平。2019年,宁波出口增速7.6%,高出全国2.6个百分点。

在传统欧美市场从中国进口整体放缓的时候,宁波也在挖掘其他市场的潜力。2017年9月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成立宁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2018年6月,宁波启动全国首个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平台,2019年9月进一步升为17+1经贸合作示范区,推动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2019年3月,中东欧博览会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展会。

从出口的表现来看,宁波对其他市场的进出口增速已经显著高于对欧美市场的增速。2019年,宁波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9%,其中,宁波对欧盟进出口额增长3.7%、美国进出口额增速下降了7.6%,对比鲜明的是,宁波对东盟出口增速超过20%,对一带一路沿线65国进出口额增长了17%。

跨境电商正成为宁波对外贸易的新突破口。作为全国第二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宁波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迅速,2015年,宁波市跨境电商交易额仅为81.95亿元,到2019年已经突破2000亿元。

宁波对外商的吸引力也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过去三年,宁波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速度均大幅高于全国水平,2019年宁波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9.7%,而全国实际利用外资仅增长2.32%。

顺势而为:从制造到“智造”

制造业是宁波的安身立命之本,目前制造业在宁波GDP中的占比超过4成,2010年最高时约达46%。2010-2019年间,宁波的制造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比重有八年都是92%,仅有两年为91%。从工业占比来看,工业在宁波GDP中的占比在2010年最高,达到50%,此后虽有所下降,但近两年基本在46%左右,远远超过32%的全国水平。

过去十年,也是宁波制造业痛苦转型的十年。2011年以来,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不断上升、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均对宁波的既有产业体系形成了冲击。宁波不得不走向技术密集型发展道路,一方面要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改进传统优势产业,同时还要开发新产品新产业。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有企业倒闭、有企业外迁,但宁波的整体制造业形势仍然稳中有进,传统产业不断改造、新型产业创新发展。宁波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持续增加,目前已增至39家,连续位居全国之首。宁波还是全国三大家电产业基地、三大服装基地、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和七大新材料产业基地之一。2016年、2018年宁波两次被国务院评为“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的地方”。

为进一步推动“宁波制造”实现高质量发展,宁波市政府在2019年5月开始实施一项时间跨度逾6年的行动计划,也就是“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所谓246是指,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绿色石化、汽车2个世界级的万亿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与新兴服务4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6个国内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宁波现有的前湾新区、甬江科创大走廊、宁波软件园、沪嘉甬铁路和沪甬跨海通道、临空经济示范区、宁波南湾新区、东钱湖区域等,都将成为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承载条件。

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12.7%、8.7%和17.8%,均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市规上工业17个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10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规上工业高1.9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加快5.1个百分点。

优势强化:民营经济“百万大军”

对宁波来说,无论是外贸的逆势跃升,还是制造业的顺势升级,背后都是民营经济的支撑。民营经济不仅主导了过去四十年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宁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优势所在。

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2019年发表的文章显示,宁波共拥有民营企业30万家、个体工商户52万户,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老板,每26个人中就有一家民营企业。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2%的税收、63%的经济总量、69%的出口、85%的就业岗位,95%以上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为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也贡献了宁波外贸的大头。2019年,民营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4.1%,进口额则占全市进口总额的55.6%。

宁波的科研创新也主要来自民营企业。“宁波95%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企业,90%的研发经费来自民营企业,95%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设在民营企业,82%的发明专利由民营企业申报和拥有。特别是98家民营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居全国第1,”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2018 年 11 月 12 日在宁波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指出,“许多民营企业把创新作为强企之策,攻克了一大批科研难关,掌握了一大批核心技术,极大提升了宁波的创新实力。

截至2019年12月末,宁波全市累计实有在册市场主体101.9万户,几乎都为民营企业。2019年6月公布的2016年宁波国企户数仅为716户。宁波的民营企业之所以能有如此活力,除了“宁波帮”商业文化的传承,宁波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更功不可没。

2015年以来,营商环境的改善一直是宁波市政府的工作重点,有关营商环境的建设内容越来越丰富,从法治化到国际化、便利化,从政务到诚信,范围广泛。2017年宁波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2018年11月,宁波市响应中央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降本减负、缓解融资难、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优化开放环境等五个方面推出了具体细致的政策措施;2018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并据此在2019年推出了打造优质营商市场环境工作措施清单。2019年实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2020年2月1日,宁波所在的浙江省开始正式施行《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省级层面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为民营企业撑起法治之伞。

从民间智库公布的各大榜单看,宁波排名节节上升。2018,普华永道发布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报告》显示,宁波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8位,排名上升了10位。2019年,科尔尼公布了全球城市营商环境百强榜,宁波也榜上有名。

这一系列政策努力在经济数据上得到了鲜明体现。2019年,宁波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其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8.5%;宁波市民营企业出口额与进口额增速分别为12.2%、8.0%,较宁波市出口和进口额分别高4.6、2.2个百分点;规上民营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5%,比规上服务业高2个百分点。

面对新冠疫情的侵扰,宁波在复产复工方面再次展现了逆势而上的勇气和顺势而为的韧性。2月初以来,宁波市相继出台了复工复产20条、支持外贸企业12条、服务业健康平稳发展21条、保障“三农”发展等一系列帮扶政策,精准帮扶企业复工复产。界面商学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中国联通大数据智慧足迹以及BOSS直聘的研究显示,截至2月28日,宁波市的复岗率(即一个城市现工作人口与2019年平均工作人口之比)以及招聘力度均位列全国35个重点城市第三位。(参考阅读:复工率背后的“复岗率”: 35个重点城市复工情况到底如何?

海定则波宁,政廉则民幸。尽管2020年国际经济的汪洋大海可能并不安定,但凭借外贸的逆势而上、制造业的顺势而为,以及民营经济的优势强化,宁波定能突出重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逆势而上、顺势而为、优势强化:跻身十二强,宁波再出发

尽管2020年国际经济的汪洋大海可能并不安定,但凭借外贸的逆势而上、制造业的顺势而为,以及民营经济的优势强化,宁波定能突出重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刘林 樊旭

在2018年进入GDP万亿俱乐部后,2019年宁波经济再进一步,GDP总量达到 11985亿元,连超青岛和无锡,位列全国第12位,且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跃居第二位仅次于深圳。2018年宁波GDP总量位于全国第15位。

在界面商学院梳理的全国26个主要城市中(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GDP超过9000亿元的其他城市),2019年宁波GDP总量和增速以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等多项指标的排位均有所提升。

宁波经济涅槃重生的秘诀是什么?总结起来可以说是“三势”——外贸,逆势而上;制造业,顺势而为;民营经济,优势强化。

逆势而上:外贸总量提升结构优化

自古以来,宁波就是外向型港口城市,从唐至宋、元,宁波港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到近代,因为上海港的崛起,宁波港有所衰落。1984年宁波成为 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7年获批计划单列市、1988年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宁波的对外贸易再次焕发生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和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受到较大影响,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城市,宁波经济首当其冲,货物进出口额与GDP的比值(外贸依存度)2019年降至0.77,尽管仍高于0.32的全国平均水平,但外贸对宁波经济的扰动不容小觑。

在此背景下,宁波“逆势而上”提出外贸的新增长目标,并于2019年9月27日启动“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所谓225,第一个“2”是总量目标,即到2025年,通过存量扩张和增量突破,实现进出口总额翻一番,达到2万亿元,其中进口额、出口额分别达到1万亿元;第二个“2”和“5”是结构性目标,“2”是指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能源及大宗商品进口额,到2025年分别达到5000亿元;“5” 是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优质商品进口、转口贸易,到2025年分别达到2000亿元。

宁波力争到2025年,全市货物出口额占全国、全省的比重分别提高到4%、30%,在全国省市中的排位进一步上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枢纽型的新型国际贸易中心。为此,宁波宣布实施“个十百千万亿”六大专项行动――打造一流枢纽型口岸、开拓十大新兴市场、培育百个国际品牌、集聚千家外贸企业总部、引育万名国际运营人才和提升万亿开放平台。

2019年,宁波市的外贸成绩表现亮眼。全市全年完成口岸进出口总额17086.4亿元、全年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9170.3亿元,直接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225个。宁波出口额排名上升,超越广州跻身全国第五位。2019年,宁波货物出口额占全国比重为3.46%,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尽管宁波市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较前两年有所放缓,但仍好于全国整体水平。2019年,宁波出口增速7.6%,高出全国2.6个百分点。

在传统欧美市场从中国进口整体放缓的时候,宁波也在挖掘其他市场的潜力。2017年9月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成立宁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2018年6月,宁波启动全国首个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平台,2019年9月进一步升为17+1经贸合作示范区,推动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2019年3月,中东欧博览会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展会。

从出口的表现来看,宁波对其他市场的进出口增速已经显著高于对欧美市场的增速。2019年,宁波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9%,其中,宁波对欧盟进出口额增长3.7%、美国进出口额增速下降了7.6%,对比鲜明的是,宁波对东盟出口增速超过20%,对一带一路沿线65国进出口额增长了17%。

跨境电商正成为宁波对外贸易的新突破口。作为全国第二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宁波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迅速,2015年,宁波市跨境电商交易额仅为81.95亿元,到2019年已经突破2000亿元。

宁波对外商的吸引力也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过去三年,宁波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速度均大幅高于全国水平,2019年宁波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9.7%,而全国实际利用外资仅增长2.32%。

顺势而为:从制造到“智造”

制造业是宁波的安身立命之本,目前制造业在宁波GDP中的占比超过4成,2010年最高时约达46%。2010-2019年间,宁波的制造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比重有八年都是92%,仅有两年为91%。从工业占比来看,工业在宁波GDP中的占比在2010年最高,达到50%,此后虽有所下降,但近两年基本在46%左右,远远超过32%的全国水平。

过去十年,也是宁波制造业痛苦转型的十年。2011年以来,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不断上升、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均对宁波的既有产业体系形成了冲击。宁波不得不走向技术密集型发展道路,一方面要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改进传统优势产业,同时还要开发新产品新产业。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有企业倒闭、有企业外迁,但宁波的整体制造业形势仍然稳中有进,传统产业不断改造、新型产业创新发展。宁波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持续增加,目前已增至39家,连续位居全国之首。宁波还是全国三大家电产业基地、三大服装基地、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和七大新材料产业基地之一。2016年、2018年宁波两次被国务院评为“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的地方”。

为进一步推动“宁波制造”实现高质量发展,宁波市政府在2019年5月开始实施一项时间跨度逾6年的行动计划,也就是“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所谓246是指,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绿色石化、汽车2个世界级的万亿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与新兴服务4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6个国内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宁波现有的前湾新区、甬江科创大走廊、宁波软件园、沪嘉甬铁路和沪甬跨海通道、临空经济示范区、宁波南湾新区、东钱湖区域等,都将成为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承载条件。

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12.7%、8.7%和17.8%,均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市规上工业17个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10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规上工业高1.9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加快5.1个百分点。

优势强化:民营经济“百万大军”

对宁波来说,无论是外贸的逆势跃升,还是制造业的顺势升级,背后都是民营经济的支撑。民营经济不仅主导了过去四十年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宁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优势所在。

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2019年发表的文章显示,宁波共拥有民营企业30万家、个体工商户52万户,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老板,每26个人中就有一家民营企业。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2%的税收、63%的经济总量、69%的出口、85%的就业岗位,95%以上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为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也贡献了宁波外贸的大头。2019年,民营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4.1%,进口额则占全市进口总额的55.6%。

宁波的科研创新也主要来自民营企业。“宁波95%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企业,90%的研发经费来自民营企业,95%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设在民营企业,82%的发明专利由民营企业申报和拥有。特别是98家民营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居全国第1,”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2018 年 11 月 12 日在宁波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指出,“许多民营企业把创新作为强企之策,攻克了一大批科研难关,掌握了一大批核心技术,极大提升了宁波的创新实力。

截至2019年12月末,宁波全市累计实有在册市场主体101.9万户,几乎都为民营企业。2019年6月公布的2016年宁波国企户数仅为716户。宁波的民营企业之所以能有如此活力,除了“宁波帮”商业文化的传承,宁波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更功不可没。

2015年以来,营商环境的改善一直是宁波市政府的工作重点,有关营商环境的建设内容越来越丰富,从法治化到国际化、便利化,从政务到诚信,范围广泛。2017年宁波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2018年11月,宁波市响应中央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降本减负、缓解融资难、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优化开放环境等五个方面推出了具体细致的政策措施;2018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并据此在2019年推出了打造优质营商市场环境工作措施清单。2019年实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2020年2月1日,宁波所在的浙江省开始正式施行《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省级层面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为民营企业撑起法治之伞。

从民间智库公布的各大榜单看,宁波排名节节上升。2018,普华永道发布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报告》显示,宁波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8位,排名上升了10位。2019年,科尔尼公布了全球城市营商环境百强榜,宁波也榜上有名。

这一系列政策努力在经济数据上得到了鲜明体现。2019年,宁波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其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8.5%;宁波市民营企业出口额与进口额增速分别为12.2%、8.0%,较宁波市出口和进口额分别高4.6、2.2个百分点;规上民营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5%,比规上服务业高2个百分点。

面对新冠疫情的侵扰,宁波在复产复工方面再次展现了逆势而上的勇气和顺势而为的韧性。2月初以来,宁波市相继出台了复工复产20条、支持外贸企业12条、服务业健康平稳发展21条、保障“三农”发展等一系列帮扶政策,精准帮扶企业复工复产。界面商学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中国联通大数据智慧足迹以及BOSS直聘的研究显示,截至2月28日,宁波市的复岗率(即一个城市现工作人口与2019年平均工作人口之比)以及招聘力度均位列全国35个重点城市第三位。(参考阅读:复工率背后的“复岗率”: 35个重点城市复工情况到底如何?

海定则波宁,政廉则民幸。尽管2020年国际经济的汪洋大海可能并不安定,但凭借外贸的逆势而上、制造业的顺势而为,以及民营经济的优势强化,宁波定能突出重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