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自今天起至3月28日,是第三十三届“中国水周”,而上海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减排 建设幸福河湖”。
近日,位于淀山湖湖区南侧北横港河道上的大莲湖泵闸工程正式复工。大莲湖泵闸工程是上海市重大水利工程,2019年底,项目工程进度完成约65%,计划于2020年汛前具备水下部分通水条件。
北横港和大莲湖是太北片圩区内的重要河湖水系,而淀山湖是太北片圩区最北的边界,大莲湖泵闸的建成将提升太北片整体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淀山湖周边水系水环境。
上海水务部门对外表示,目前,上海正在开展“一江(黄浦江)一河(苏州河)一湖(淀山湖)”滨水区公共空间的规划研究,将逐步实现黄浦江、苏州河上游与东太湖流域绿色空间的贯通融合,建设上海的“幸福河湖”。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地处上海江苏交界处的淀山湖也将成为世界级生态湖区。
淀山湖是上海市最大天然淡水湖泊,作为城市稀缺的重要滨水生态空间,近年来,上海紧紧抓住国家太湖流域治理的战略机遇,协同上游江浙地区持续开展环淀山湖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淀山湖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与2012年相比,湖体氨氮、总磷、总氮和叶绿素总体改善率达到40%-70%。
事实上,湖区治理不仅仅在“湖里”,它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在淀山湖57.9公里岸线中,仅上海青浦段31公里,已整治开放13.3公里。
目前,淀山湖湖区3段13.3公里防洪大堤达标贯通,200亩白曲湾、500亩彩虹桥湿地生态效益显著。同时,湖区附近的2座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已经完成准Ⅳ类水提标改造,4.3万户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基本全覆盖。上海青浦还关闭了11座小水厂,新建10万吨青浦三水厂,其出厂水质超过欧盟标准。经过持续治理,淀山湖区域主要水质指标基本稳定在Ⅲ类水。
除了已经整治的13.3公里,剩余17.7公里岸线综合整治工作也已经启动。
淀山湖上海青浦段岸线综合整治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方面,上海将沿着岸线向水域延伸50米。在这条“蓝带”中,将通过水下地形重塑、种植水生植物,开展生态修复。另一方面,上海市水务局将沿着岸线向陆域延伸至少80米,在这条“绿带”中,上海将打通18个堵点、36个断点,打造“一环”、“三道”,即环湖马拉松赛道和慢步道、跑步道、自行车道。
此外,淀山湖还将划定500米保护范围,对范围内的相关企业进行清拆,对相关污染源实施截污纳管等。

为了更好地治理水域,青浦、吴江、嘉善三地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契机,通过河长制度,打破治水行政区域壁垒,建立联合巡河、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保洁的“四个联合”联动管水新机制。
今年10月30日,三地联合举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同治水启动仪式”,并向3名区级河长、6名镇级河长和9名村级河长颁发联合河长聘书,向三地“党员护河先锋队”授旗,逐步构建区域治水管水一体化格局。
上海市水务局对外透露,下阶段,为了提升省级河湖水环境建设和生态品质,上海将探索全域统筹、分类管控、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淀山湖的高品质贯通、元荡的综合保护和“蓝色珠链”水生态修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