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个人意见|《隐秘的生活》:莫忘那些忠于内心的人,也别做沉默的帮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个人意见|《隐秘的生活》:莫忘那些忠于内心的人,也别做沉默的帮凶

本质上《隐秘的生活》展现的是一种个人何以对抗强权的模式,而奥地利人弗兰茨·杰格斯泰德则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忠于信仰以及忠于生活。

《隐秘的生活》剧照

本文涉及部分剧透,请谨慎阅读。

如果是半年前看泰伦斯·马力克这部《隐秘的生活》,虽然从剧情来说这已经是马力克最近几部作品最通俗易懂的,但加上超过三小时的时长以及相当意识流的叙事手法,大概很难对这个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故事产生多么强烈的代入感。

但2020年前三个月所发生的一切几乎每天都让处于一种震惊的状态之中,一种新型传染病以一种戏剧化方式在全球蔓延,各类经济活动近乎停滞,所有人都被告知为了安全尽量待在家中。就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也宣布将会推迟的时间点上,恰好看到这部去年入围了戛纳主竞赛单元的作品,电影中那如画的风景给人带来了一丝慰藉,更重要的是奥地利人弗兰茨·杰格斯泰德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忠于信仰以及忠于生活。

电影讲述的故事来源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在纳粹德国引发二战之后,奥地利农民弗兰茨·杰格斯泰德被迫离乡从军,但当他在军中看到德军种种残忍的极端表现之后,深感这不是他心中所想的正义之师,相反那些行为完全违背了他的信仰,于是他拒绝服役并毅然回乡继续务农。

二战期间,由于奥地利和德国在历史上的渊源,德国为奥地利提供了保护,代价则是大量奥地利男子必须应召入伍为德国作战。奥地利人在纳粹德军强大军事力量的“呵护”中,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纳粹的宣传攻势和一些恶行,而弗兰茨·杰格斯泰德和他的家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此“叛逆”的行为当然成为了乡村中的“异类”,在拒绝服役回乡的期间里不断遭遇了同乡人的抵制和侮辱,他被村民及乡长视为“叛徒”。

冬去春来,随着德国不断扩大展现导致前线吃紧,奥地利境内征兵形势再次严峻了起来,弗兰茨·杰格斯泰德再度收到征兵通知,在多日的压抑和担忧中面临抉择。为了避免家人受到牵连伤害,被迫无奈的弗兰茨·杰格斯泰德第二次来到了军营,当他面临需要宣誓效忠希特勒的时刻,忠于向善信仰与向往精神自由的他再次拒绝了宣誓,这直接导致了他被投入监狱,直到被第三帝国军事法庭宣判死罪。

如果单看故事,这样的剧情很容易被好莱坞拍出“催泪弹”的效果,男主角交织了信仰、良心与执拗的内心纠葛也非常容易让人动容,更遑论其中还有超越了生死的爱情之美。而这一切在马利克的镜头里都变得异常冷静与克制,没有一帧一格的去计算,三小时的时长电影却将不少时间都留给了奥地利山区的绝美风景,尤其是当狱中的弗兰茨念出给妻子的那些信时,导演总是会让镜头不断在监狱环境与山川河流之间反复切换,一种悲壮却又凄美的情绪也正是被这种极大的反差不断放大着,直到最终观众与女主角一起在那片青翠的草地上一齐爆发。

这事实上也是一种试探与拷问,如此美丽的景色与心爱的家人就在那里,明明只要宣誓效忠并且去战场上做点无谓的工作等待战争结束便可以回家,何苦要如此执着坚持所谓的信仰和善良,将说所有人都置于绝境之中。这既是当时情景对于弗兰茨的拷问,同样电影也对每一个观众提出了一样的问题,若是我们身处那样的情境之中,我们会做何选择呢?这样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存在任何“作业”可抄,但起码我们不难看出弗兰茨内心的那份挣扎,他并非一往无前,他也在犹疑也在踌躇,忠于自我的代价如此之大,真的还要去坚持吗,这种坚持的意义又在哪里。

被一些影迷戏称为“大仙儿”的马力克最近几部作品其实始终在提出各种问题,并质问各种“意义”,《生命之树》在寻找生命与历史的意义,《通往仙境》尝试探讨爱情的永恒,《圣杯骑士》在追问和审视纸醉金迷生活的真相。

改编自真人真事的《隐秘的生活》,更像是马利克获得柏林金熊奖之作《细细的红线》在反战主题上的延续,在同样充满诗意风景的《细细的红线》里,一队美国步兵战士投身南太平洋的战场,导演同样是利用士兵的主观意识流和内心独白,影射出战争中最真实的人性。而在这部通篇不见战争场面的二战电影里,故事则描述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士兵”,拒绝随波逐流听命于纳粹统治投身战斗,而是听从并跟随坚定的信仰,良知令他勇敢面对死亡而毫不畏缩。

本质上《隐秘的生活》展现的是一种个人何以对抗强权的模式,在战后接受审判时,很多都会提到自己或出于对于纳粹的恐惧或是并不知晓那些恶行而直接或间接的为其服务。但事后很多材料都显示出很多人都并非像他们说的那般单纯,难道守卫集中营的士兵会看不到惨死的犹太人。或者像是经典美剧《兄弟连》中所展现的,那些小镇上的普通德国居民对于相隔不远的集中营仅仅是装聋作哑而已。

阿伦特将这样的残忍行径称之为“平庸之恶”(The Banality of Evil)——指在意识形态机器下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 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价值判断权利放弃的恶。其实很多事根本不需要哲学家事后总结,作为一个有道德意识与价值判断的人,太多事情我们是可以经过直观经验要分辨其善恶的,最简单莫过于不在任何情况下去剥夺普通人的生命,抑或是应该去同情正在遭受苦难的人并尽可能施以援手。这些判断不需要太多复杂的思考和多么高的智士识水平,仅仅是出于一个人的本性即可。

在这一两个月的时间,我们也同样见证了太多的苦难,其中有些苦难原本是可以被避免的,如果最初有那么一两个声音被更多人听到的话。有些人也已经为此付出了生命,有的人也在挣扎着呐喊,不论如何,我们都应该记住那些在某个时刻忠于了自己内心那份善良的人。

就如同电影结尾乔治·艾略特那段话里所言:“世上的良善渐增,部分赖于不见经传的行为。而你我周遭的事之所以没那么糟,一半归功于那些不求功名只求忠诚生活,死后无人吊唁的人们。 ”

推荐指数:十分推荐。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个人意见|《隐秘的生活》:莫忘那些忠于内心的人,也别做沉默的帮凶

本质上《隐秘的生活》展现的是一种个人何以对抗强权的模式,而奥地利人弗兰茨·杰格斯泰德则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忠于信仰以及忠于生活。

《隐秘的生活》剧照

本文涉及部分剧透,请谨慎阅读。

如果是半年前看泰伦斯·马力克这部《隐秘的生活》,虽然从剧情来说这已经是马力克最近几部作品最通俗易懂的,但加上超过三小时的时长以及相当意识流的叙事手法,大概很难对这个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故事产生多么强烈的代入感。

但2020年前三个月所发生的一切几乎每天都让处于一种震惊的状态之中,一种新型传染病以一种戏剧化方式在全球蔓延,各类经济活动近乎停滞,所有人都被告知为了安全尽量待在家中。就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也宣布将会推迟的时间点上,恰好看到这部去年入围了戛纳主竞赛单元的作品,电影中那如画的风景给人带来了一丝慰藉,更重要的是奥地利人弗兰茨·杰格斯泰德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忠于信仰以及忠于生活。

电影讲述的故事来源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在纳粹德国引发二战之后,奥地利农民弗兰茨·杰格斯泰德被迫离乡从军,但当他在军中看到德军种种残忍的极端表现之后,深感这不是他心中所想的正义之师,相反那些行为完全违背了他的信仰,于是他拒绝服役并毅然回乡继续务农。

二战期间,由于奥地利和德国在历史上的渊源,德国为奥地利提供了保护,代价则是大量奥地利男子必须应召入伍为德国作战。奥地利人在纳粹德军强大军事力量的“呵护”中,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纳粹的宣传攻势和一些恶行,而弗兰茨·杰格斯泰德和他的家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此“叛逆”的行为当然成为了乡村中的“异类”,在拒绝服役回乡的期间里不断遭遇了同乡人的抵制和侮辱,他被村民及乡长视为“叛徒”。

冬去春来,随着德国不断扩大展现导致前线吃紧,奥地利境内征兵形势再次严峻了起来,弗兰茨·杰格斯泰德再度收到征兵通知,在多日的压抑和担忧中面临抉择。为了避免家人受到牵连伤害,被迫无奈的弗兰茨·杰格斯泰德第二次来到了军营,当他面临需要宣誓效忠希特勒的时刻,忠于向善信仰与向往精神自由的他再次拒绝了宣誓,这直接导致了他被投入监狱,直到被第三帝国军事法庭宣判死罪。

如果单看故事,这样的剧情很容易被好莱坞拍出“催泪弹”的效果,男主角交织了信仰、良心与执拗的内心纠葛也非常容易让人动容,更遑论其中还有超越了生死的爱情之美。而这一切在马利克的镜头里都变得异常冷静与克制,没有一帧一格的去计算,三小时的时长电影却将不少时间都留给了奥地利山区的绝美风景,尤其是当狱中的弗兰茨念出给妻子的那些信时,导演总是会让镜头不断在监狱环境与山川河流之间反复切换,一种悲壮却又凄美的情绪也正是被这种极大的反差不断放大着,直到最终观众与女主角一起在那片青翠的草地上一齐爆发。

这事实上也是一种试探与拷问,如此美丽的景色与心爱的家人就在那里,明明只要宣誓效忠并且去战场上做点无谓的工作等待战争结束便可以回家,何苦要如此执着坚持所谓的信仰和善良,将说所有人都置于绝境之中。这既是当时情景对于弗兰茨的拷问,同样电影也对每一个观众提出了一样的问题,若是我们身处那样的情境之中,我们会做何选择呢?这样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存在任何“作业”可抄,但起码我们不难看出弗兰茨内心的那份挣扎,他并非一往无前,他也在犹疑也在踌躇,忠于自我的代价如此之大,真的还要去坚持吗,这种坚持的意义又在哪里。

被一些影迷戏称为“大仙儿”的马力克最近几部作品其实始终在提出各种问题,并质问各种“意义”,《生命之树》在寻找生命与历史的意义,《通往仙境》尝试探讨爱情的永恒,《圣杯骑士》在追问和审视纸醉金迷生活的真相。

改编自真人真事的《隐秘的生活》,更像是马利克获得柏林金熊奖之作《细细的红线》在反战主题上的延续,在同样充满诗意风景的《细细的红线》里,一队美国步兵战士投身南太平洋的战场,导演同样是利用士兵的主观意识流和内心独白,影射出战争中最真实的人性。而在这部通篇不见战争场面的二战电影里,故事则描述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士兵”,拒绝随波逐流听命于纳粹统治投身战斗,而是听从并跟随坚定的信仰,良知令他勇敢面对死亡而毫不畏缩。

本质上《隐秘的生活》展现的是一种个人何以对抗强权的模式,在战后接受审判时,很多都会提到自己或出于对于纳粹的恐惧或是并不知晓那些恶行而直接或间接的为其服务。但事后很多材料都显示出很多人都并非像他们说的那般单纯,难道守卫集中营的士兵会看不到惨死的犹太人。或者像是经典美剧《兄弟连》中所展现的,那些小镇上的普通德国居民对于相隔不远的集中营仅仅是装聋作哑而已。

阿伦特将这样的残忍行径称之为“平庸之恶”(The Banality of Evil)——指在意识形态机器下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 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价值判断权利放弃的恶。其实很多事根本不需要哲学家事后总结,作为一个有道德意识与价值判断的人,太多事情我们是可以经过直观经验要分辨其善恶的,最简单莫过于不在任何情况下去剥夺普通人的生命,抑或是应该去同情正在遭受苦难的人并尽可能施以援手。这些判断不需要太多复杂的思考和多么高的智士识水平,仅仅是出于一个人的本性即可。

在这一两个月的时间,我们也同样见证了太多的苦难,其中有些苦难原本是可以被避免的,如果最初有那么一两个声音被更多人听到的话。有些人也已经为此付出了生命,有的人也在挣扎着呐喊,不论如何,我们都应该记住那些在某个时刻忠于了自己内心那份善良的人。

就如同电影结尾乔治·艾略特那段话里所言:“世上的良善渐增,部分赖于不见经传的行为。而你我周遭的事之所以没那么糟,一半归功于那些不求功名只求忠诚生活,死后无人吊唁的人们。 ”

推荐指数:十分推荐。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