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眼 海苔
今日(3月26日),国家药监局在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二)中就化妆品业界反映的多项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详情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青眼 | 国家药监局:“升级版”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其中,就明确了有“抗炎”宣称的进口化妆品应当按照我国化妆品标签管理相关法规规定要求,对产品包装标签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截自国家药监局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青眼通过搜索淘宝等主流电商平台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不少违法宣称“抗炎”功效的护肤品在售卖,且多为进口化妆品。
“抗炎”美妆多为进口品
药监局解释称,进口产品原包装标注内容不符合我国化妆品法规相关要求的,首先应当结合产品的使用方式、作用部位、使用目的等,判定该产品是否属于我国法规规定的化妆品定义范畴。不属于我国化妆品定义范畴的,不得按照进口化妆品申报注册或进行备案。属于化妆品定义范畴的,应当按照我国化妆品标签管理相关法规规定要求,对产品包装标签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根据我国《化妆品标签标识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明示或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为禁止标注的内容,其中就包括“抗炎”“消炎”等关键词。同时,“抗炎”也被列为化妆品广告禁用词。
截至3月26日下午5点30分,青眼以“抗炎”为关键词搜索,在淘宝美妆类目中共出现3000多个结果,且多为进口化妆品。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不法商家为了规避广告法而在宣传页面使用错别字,比如将抗炎写成“抗焱”。
截图自淘宝(3月26日18时截图)
此外,“抗炎精华”“抗炎面霜”“抗炎爽肤水”等相关违规宣称也均在淘宝搜索时关联出现。
截自手机淘宝(3月26日18时截图)
监管趋严,平台跟上
虽然,国家法规很早就明确规定了化妆品标签标识及宣传中禁止使用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相关内容。但长久以来,为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尤其是近年来市场对功效护肤品的需求旺盛,不少产品仍然以打擦边球的形式宣称“药妆”“械字号面膜”等,并形成了相当大的市场。不过,去年以来药监局加大了对此类化妆品违规宣传的打击力度。
去年,药监局明确指出了“药妆”属于违法宣称,今年1月份药监局再次强调不存在“械字号面膜”。而在药监局表态后,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也快速响应,对相关涉嫌违规产品进行下架、屏蔽违法宣称关键词等举措。目前,以“药妆”“械字号面膜”为关键词在淘宝平台进行搜索,已经无法显示任何商品。
截自手机淘宝(3月26日18时截图)
此外,在淘宝所有化妆品相关销售页面,均标注了消费提醒,强调“化妆品不能替代药品,不能治疗皮肤病等疾病。”
截自淘宝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涉嫌违法宣称“抗炎”化妆品的多为淘宝个人卖家,所涉及的产品也多为海淘等渠道引进的进口品,在品牌直营店铺中,尚未发现此类违规宣称现象。而按照此前的经验,这些违规产品的整治或下架只是时间问题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