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互联主义新农村(一):专业刷墙许多年的那家公司要自己做电商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互联主义新农村(一):专业刷墙许多年的那家公司要自己做电商了

村村乐给渠道下沉的品牌到农村刷墙,却不曾留下自己的痕迹。但现在,村村乐打算抓住这轮很可能转瞬即逝的农村互联网热潮,自己也投入这场游戏中去。

撰文:刘杰

编辑:刘雅靓

刷墙公司村村乐

美国作家、前《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何伟(Peter Hessler)在中国很多地方墙壁上的标语中读出了中国的时代脉搏。在他的畅销书《寻路中国》中,何伟写到:内蒙古一个村庄的墙上写着“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显露着它与外部信息时代的隔绝;丽水一家制造内衣调节环工厂墙上的“未来震撼眼前”,大张旗鼓地诉说着它的商业野心……

北京村村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胡伟不认识美国人何伟,但是他从这些刷在墙头的标语上,嗅到了别的东西——那是钱的味道。

胡伟的公司总部在北京东直门附近,公司门口的墙壁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标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39岁的河南人在这里管理着“中国最大刷墙公司”——这个公司的网络已经覆盖全国的66万个行政村,近30万名村村乐“网络村官”——“站长”,即胡伟管理的这家公司在农村当地的代理人,随时待命。

村村乐的刷墙模式很简单:公司接到刷墙业务后,由客户选择想刷的区域和标语的范本;公司把业务下发到每个站长手里,由他们准备刷墙材料,承包给村民或自己去刷;站长完成刷墙任务,把图片发给公司检验;公司检验合格后支付费用给站长。

家住河北衡水市故城县夏庄村的刘泽源是村村乐这30万“网络村官”中的典型一个。刘家三代都在村里刷墙。爷爷和父辈是免费刷。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他们在夏庄村墙上刷的是政治标语;1979年以后,以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为主题的一批标语占据了主流;1990年代,致富口号逐渐多起来。2000年左右,品牌广告被刷上了夏庄村的墙壁,刘泽源也开始了靠刷墙壁广告获得收入的生活。在过去这些年中,经他手刷上夏庄村墙壁的广告主角从家用电器变成了个人电脑,又变成了智能手机。2010年之后,伴随着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流行,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在村里刷墙,墙上除了品牌标语,还增加了一行英文字母的网址。

进入2015年的夏天,刘泽源在夏庄村的墙上第一次刷上了村村乐自己的广告——“村村相连,快乐致富”,8个字下还有大大的村村乐的网址。

村村乐多年来一直做“幕后英雄”,走闷声发财的路子。他们给渠道下沉的品牌到农村刷墙,把对方的品牌标识和标语刷在村庄主干道的显眼位置,却不曾留下自己的痕迹。这次,它要有不同的作为。

刷墙公司转型做电商

“村村乐实际上是一个村镇门户性网站,是一个为农民用户提供资讯、生活信息、商业动态、社交等服务的综合平台,目前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人。”胡伟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在帮众多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农村的墙上刷过广告之后,他的“中国最大刷墙公司”打算做农村电子商务的生意。

这是中国电商们渠道下沉的成果。各大电商在城市的竞争格局近乎稳定,想要寻求新的城市用户越来越难,推出新服务黏住用户成为它们的重点方向。而在有着7亿人口的农村,是电商们抢钱抢人抢地盘的新天地。

网络购物和网上支付正在成为农村网民中的新风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农村网民增长到1.76亿人。这一年,中国农村有7714万的网络购物用户,使用网上支付的人也超过6276万——这两个数据的增幅,超过了城镇网民。

“互联网原来是个体力活儿!”从7月开始马不停蹄地出差,乘坐飞机、高铁、大巴,前往一个又一个村庄,村村乐创始人胡伟在朋友圈发了条状态,感慨转型的不易。

胡伟最近一次出差停留在福建省泰宁县大田乡。乡里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靠近中心是农贸市场。9月6日,这里搭起20多平方米的舞台,全场都用红色布置。

上午8点半,乡里热闹起来,小贩们推着满是葡萄香蕉的水果车,村民装着刚刨出土的新鲜花生竹笋,来到农贸市场赶大集。这是大田乡的传统,每逢农历的一或七,附近村庄的人凑到农贸市场,或卖出自家的农产品,或买进其他生活用品。

伴随着一阵响亮的鞭炮声,红色会场成为人群聚集中心。七八个人走上舞台,用一个效果不佳的麦克风,分别发表了几分钟的演讲。第一个发言的是泰宁县副县长邓秀广,他说,希望借助互联网促进泰宁的商业发展,希望村村乐的小镇大集成为一个好的农村电子商务样本。

“发挥我们‘村里有人’的优势,通过村村乐平台,把好的品牌商品带给村民,并且把农村的农产品卖到城里。”村村乐创始人兼董事长胡伟对着麦克风说道。他穿着一件印有村村乐Logo的T恤——他说想要自己“更接地气”。

这是村村乐电商业务的一个落地项目——利用积累数年的商业资源找到有渠道下沉意愿的品牌,在农村传统的赶大集日子,将品牌商品做集中的宣传推广,并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当地农民;同时联合当地网络村官,把当地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出去。

与有渠道下沉意向的品牌合作

46岁的冯美学是村村乐在福建省泰宁县大田乡的“网络村官”,也是“小镇大集”活动第一站的直接负责人。他是大田乡人,但常年跑在福建的厦门、珠海等城市,做外贸生意。近些年生意逐渐清淡,冯美学萌生了一个想法:把泰宁的新鲜土特产卖到城里。“都是纯天然有机食品,我问了周围的朋友,大家说哪怕价钱贵一点也能接受。”冯美学说。

他想用当前最红火的电商形式来做这个生意。“看了半天,发现好多电商下乡的重点还是把城里的东西卖给农民。如果我想卖东西也简单,就是在淘宝开个店,但是没有淘宝给的流量支持,根本没有人知道我的店;如果我买流量的话,那成本就太高,我负担不起。”冯美学说。他放弃了投靠京东淘宝的意向,开始寻找专做农产品电商的网站。

村村乐就这样进入了他的视野。今年3月,冯美学在村村乐注册了用户,凭着积极发言很快成为一名网络村官,又在其后的招合伙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大田乡的站长,负责承接村村乐在这个乡里的所有业务。“它(村村乐)网站上有农村旅游、农产品生鲜之类的栏目,虽然还没做起来,但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冯美学说。几个月前,他注册了一个名为“瑞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公司,想在村村乐的平台上有所推进。

小镇大集是冯美学梦想照进现实的转折点。今年7月初,他看到村村乐的公告就申请了对接,为这个落地项目忙碌了两个月。

和品牌商谈合作的事情由村村乐来做。村村乐利用在“刷墙”中积累的合作关系,找到联想、美的等有渠道下沉意向的品牌,谈好折扣力度和活动形式,由对方选定哪些省市县的村庄,村村乐承诺在赶大集的活动中为对方做品牌宣传。

而具体宣传推广则仍由品牌企业来做。他们会派出当地分公司的员工,带着产品到乡镇“赶大集”,除了当场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农民,更重要的是推广产品下乡,挖掘潜在农村市场。

冯美学负责落地。他要在集市上找一个相对显眼又足够宽阔的地方,租下来为各个品牌划定推广区域;再找到泰宁县政府、商务局、大田乡政府等政府部门,挨个说明自己做电商帮村民销售农产品的想法,请求对方能出席活动站台;临近活动期,他负责活动场地租赁、布置、请主持人、乡村乐队等全部事宜。

活动结束前,主持人对赶集的村民说,只要大家去农贸市场上瑞田电子商务公司的展台参观或买东西,就可以参加抽奖活动。展台有100多平方米,摆放着村村乐带来的联想、美的、养老保险等品牌商品。

联想的电视机从大到小摆成一排,放着热播电视剧《花千骨》。联想福州分公司的员工李旭忙着向围观的村民介绍:“这电视不用买机顶盒,连上网线就能看所有的有线电视频道。”“全泰宁县的专卖店,加上京东、苏宁、国美官网,只要您找到比这个价格低的同款产品,这电视我们就送你了。”

李旭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这是联想总部和村村乐谈下来的项目,要在全国几千个农村做联想电视的推广,低价的目的是让村民知晓和了解联想品牌。

比官网都低几百元的联想电视只会出现一次,此后泰宁大田乡的人想买,可以通过冯美学新注册的瑞田公司的网站购买,或者直接上品牌官网。

大田乡不是家家有网,村村乐于是设立“村村乐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网购、信息发布、寻人、充值、购票等服务。“以后会有更多的品牌通过村村乐过来。同时,我们公司也会在村村乐收集信息,定期把村里的农产品收过来,再上网站卖到城里去。”冯美学说。

类似福建省泰宁县大田乡“赶大集”的活动,村村乐打算复制到全国1万个村镇。按照胡伟的计划,这样的活动,可以把村村乐的品牌资源和当地网络村官的人脉资源结合起来,以品牌产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两条线,快速推动电商在中国农村市场的发展。

村村乐起源于胡伟的农村情结

1976年,胡伟出生于河南驻马店西平县农村,父母都是农民。1995年考上吉林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进联想工作两年,成为他和互联网缘分的开端。从联想辞职的胡伟曾多次创业,卖过光盘礼包,做过办公系统软件,开过广告公司。

2008年左右,中国政府推出了“家电下乡政策”,以补贴的形式鼓励农民购买家电,扩大内需,促进新农村建设。胡伟的广告公司曾承接联想、海尔等品牌的“家电下乡”推广业务。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品牌在农村推广,胡伟在2010年做了一个以校友录为模板的网站,取名“村村乐”。胡伟大学毕业后经常使用校友录,那是一个在当时热度仅次于QQ的社交工具,按照中国行政区域划分,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论坛。

村村乐的设置和校友录如出一辙。打开首页,有一张中国的行政版图,右侧则是登录框。任何人使用任何一个中国境内的合法邮箱,都可以迅速注册成为村村乐用户,而后登录,按照“省-市-县-镇(乡)-村”便可找到自己的村庄。如果嫌麻烦,也可以直接搜索自己村庄的名字,便会有一些相同名字的村子出现,用户只需找到自己所在省市对应的,也可以进入村庄页面。

为了方便管理,村村乐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一名网络村官,村民用户自行申请即可。在用户活跃的村庄,会出现几个村民都申请成为网络村官的情况,村村乐便根据活跃程度进行筛选。

这些网络村官就是村村乐在农村的当地代理人,接受并执行村村乐下达的在农村刷墙或展示广告的任务。

熟人社会——“村里有人”

2012年,胡伟的广告公司接到一笔业务,帮一个品牌商调查中国南方的农村喜欢什么样的电视机。“别再找人进村了,我们用村村乐来做。”胡伟说。他把调查问卷寄给要调研区域的网络村官,再由网络村官拿着问卷去找村民填写,最后按照问卷的数量打给网络村官一笔费用。调研任务完成的质量和速度都超出所有人想象。

胡伟认定这样的商业运作是良性循环:“把广告业务分给村官去做,能让更多的村民知道村村乐,我们用户就越来越多;用户多起来,广告业务就做得更快,也能拿到更多订单。”

他跑到老东家联想总部,直接摆明村村乐的优势:积累两年多有用户基础,每一个用户都是当地人,农村是熟人社会,网络村官办事比厂家派过去的人更顺利。很快,村村乐拿下了来自联想的第一笔大订单——帮后者在几百个村庄刷广告墙,在小卖部门前做广告灯箱,给村民派发联想海报,每周定期用村里喇叭播放联想的音频广告。

“可以刷中国所有村庄的墙”逐渐成为村村乐商务团队谈判的重要砝码。2013年年底开始的电商下乡,又成了另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商业机缘。

过去几年中,京东、淘宝都和村村乐有过刷墙合作,“赚钱靠双手,省钱上京东”“要想生活好,赶紧上淘宝”等标语逐渐出现在中国各地村庄主干道旁的墙壁上,和它们紧挨着的还有家电、农产品的广告。

胡伟让自己的技术团队开发了一个手机应用和站长们对接。除了工作人员、站长、客户之外,其他人无权登录这个手机应用。

这个应用是胡伟用10年前开发的办公软件系统改装的。他展示了村村乐和客户两种方式登录,其中站长登录时,可以上传刷墙照片,附上时间地点,分享实时地理位置;客户登录时,可以选取任何一个村庄察看刷墙效果,如果要进行实地考察,可以根据实时地理位置的指引,顺利找到刷墙位置。

不过,客户不能直接与站长沟通。村村乐作为管理方,连接客户和站长,也承包了他们的所有沟通任务。

“我们后来才知道,这种模式就是传说中的互联网众包。”胡伟说。村村乐和这30万网络村官之间存在雇佣关系(法律上也不是雇佣关系,没有劳动合同,只是在有业务时村村乐给网络村官提成),“站长是我们的合伙人,村村乐是个平台,起连接作用。”

刷墙业务带动了网络村官的活跃度,更重要的,让村村乐形成了“村里有人”的独特优势。

今年3月,被联想收购的摩托罗拉移动业务落户武汉,在湖北启动招工5000人的项目。村村乐找到联想,利用网络村官的人脉帮联想招了几百名工人。祁登一是湖北鄂州碧石渡镇李境村的网络村官,在镇上承包了一家店铺卖家用电器。他把村村乐的招工信息打印出来贴在店里宣传,并帮忙进行第一道筛选。“(这个尝试)解决了部分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我们也开始试水招工业务。”村村乐武汉分公司负责人丁磊说。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运营者的渠道下沉,以及争夺农村电子商务用户的大战打响,村村乐“村里有人”的优势更加显著。胡伟已经不满足于为其他品牌在农村进行推广。

北京到陕西的高铁会经过三门峡。它是河南的一个三线小城,位于河南、山西、陕西交界处,火车到了此地就慢下来,窗外不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而是绵延不绝的丘陵。从三门峡坐2个小时大巴,就来到渑池县——中国仰韶文化发源地。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渑池县地方财政收入为人民币29.17亿元,位居河南省第10名。

互联网经济却没能在渑池有大的突破。囿于地理条件限制,渑池的很多村庄还没接入互联网,手机信号也不太好,通话经常中断。一个可以佐证的细节是,在全国7700多万农民已经使用网络购物时,渑池县的快递却无法下乡,村民网购后需要到县城自行领取。

“这和农民进城购物没啥区别,阻挡了我们网购的热情。”渑池县天门镇村民王乐在镇上开了一家店,经营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店里有个台式电脑,在非农忙时期,村里的年轻人会来上网。

今年年初,王乐听打工回乡的表哥说了村村乐,立即搜索注册登录,找到自己所在的天门镇笃忠村,发现只有几个人注册,活跃度不高。他很快给村村乐发邮件,申请成为网络村官,还邀请了几十个村民注册增加活跃度。

“它还有一些业务,网络村官可以优先领取,这比较吸引我。”王乐说,自己曾在县城卖电脑,上网比较多,知道网络购物已经是城镇人的生活方式,也知道政策在扶持互联网下乡,想趁着这个机会做点跟互联网有关的生意。

他成为村村乐第一个落地电商项目的参与者——把宜化集团专门为村村乐生产的一种复合肥卖给当地农民,按照销售数量收取一定比例的劳务费用。

避开与电商巨头的直接竞争

去年,胡伟决定带村村乐转型,进入热门的农村电商领域,武汉分公司负责人丁磊受命寻找适合村村乐的电商模式。

从哪个品类开始成为丁磊首要解决的问题。卖电子产品,那是京东的王牌品类;卖大家电,有线下门店就实力雄厚的苏宁国美;卖生活用品,淘宝天猫有上亿种商品在陈列……村村乐想避开与电商巨头的直接竞争,又想找到农民刚需的商品。

丁磊最终把目标锁定在化肥上:“化肥、农药是种地必需品,传统的销售方式,都是经过省、县、乡镇等层层经销商,最后到农民手里,价钱就高出很多。我们想省掉中间环节,直接把化肥从厂家运过来给农民。”

丁磊最后决定和湖北省最大的化肥生产厂——宜化集团合作,便直接跑到对方厂里,说“我要找你们老总谈个合作”。谈判很顺利,宜化集团答应生产一批化肥,低价给村村乐经销,为了避开与传统经销商产生矛盾,这批化肥外包装上写有“专供村村乐”的字样。

试运行的区域选定在河南南部。8月是河南农忙时期,天门镇唯一的柏油路边,并不整齐地排列着小镇所有的商店。王乐的门店位于小镇中心,不时有村民来买化肥农药。

笃忠村村民周以林买了5袋宜化复合肥,用王乐的面包车运回家。他家有4口人,一共7亩多地,大部分种了玉米,还有一些花生和萝卜,农闲时他进城打工,农忙时请假回家。周以林说,小麦、玉米的收成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农民靠天吃饭,不敢乱买陌生人推销的化肥农药,风险太大”。

“农村是熟人社会,需要信任基础,当地网络村官卖化肥,比城里人下乡去卖节省很大成本。”丁磊说。整个8月,村村乐平台在河南卖出1500多吨化肥,宜化集团决定继续合作。此外,与汇源等多个品牌也谈好了合作事宜。

电商巨头的动作

农村电商是胡伟将村官资源变现的第一步。在这个有着7亿人口潜力的中国农村市场,他并不是唯一一个。其他的电商巨头们已经在发挥自己的不同优势,用不同的策略打进村庄,将琳琅满目的商品展示在农民的手机或电脑上,试图找到崭新的业绩激增点。据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发布的《2014-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4年中国涉农类电商企业达到3.1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商有4000家,最大的两家电商淘宝、京东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马云在去年“双11”期间曾面向全球400多家媒体宣布,要把农村作为阿里巴巴未来的一个战略重点,把业务拓展到中国千千万万的村庄。之后,阿里巴巴开了村淘平台,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战略,未来3至5年内投资人民币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

出身于农村的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早在2014年年初就把渠道下沉定为京东的五大战略之一。两年来,京东通过京东帮、京东服务中心等形式发展农村的人脉,同时借助当地政府资源,在平台上设立有地方特色的“京东馆”的形式,拓展自己的农村商业版图。9月,京东集团宣布初步完成了农村战略布局,有了600多家县级服务中心和1000家京东帮,吸收了10万的乡村推广员,覆盖了30多万个行政村。

洪涛认为,农产品电商成为图书、服装、3C之后的新热点,诸多新兴农产品电商在近年获得了大量注资。村村乐最近获得了神州数码的投资。胡伟拒绝透露此番融资金额。神州数码未就此事接受本刊采访。

除竞争之外,也不乏风险

2011年成立的创业公司一亩田曾被视为农产品电商中的佼佼者,其自身定位为“互联网+农业”,重点做连接农产品和采购商,把农产品推向城市人群的业务,目前已经获得3轮融资。小米创始人雷军很看好一亩田,新希望集团也与之有过重要合作。然而今年7月,一亩田被曝出“刷单”“交易数据造假”等黑幕,而后又流出“大幅裁员1500人”的消息,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创办于2006年的买卖宝是另一家竞争者。买卖宝已经完成D轮融资,它的策略是从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手机端,以提供商品给农村用户为方向,经营模式则为B2C。买卖宝创始人张小玮认为,目前政策、基础设施、资本等已经就绪,对于农村电商来说,最大的制约是人力,绝大多数电商在农村的本地化人才不够,“这很麻烦”。

北京百联咨询有限公司CEO、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庄帅说,物流和生产管理才是农村电商最大的难点,“物流难在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够好,生产管理难在农产品受气候、土壤、水质等非人为条件限制太重”。在多次下乡比较之后,他认为京东依靠仓储物流优势打造的农村模式最好,村村乐的模式也有发展前景,但网络村官资源并非目前的最关键优势。

胡伟一直很自豪公司从一开始就在农村积累了大量人脉,如今这30多万的网络村官,是其他电商求之不得的落地人才,“我们村里有人”是他的口头禅。

一个令人无法忽略的现实是,在村村乐的网站上,很多村庄站内并不活跃,寥寥数条信息,也只是发广告帖和转载新闻而已,大量用户注册登录后,就把它遗忘在了角落。

“让农民每时每刻都在线是不现实的。活跃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用。”胡伟对此不以为意。除了赚钱,胡伟也很喜欢村村乐平台上孵化出的其他项目,比如公益,他喜欢与人分享村村乐帮一个台湾老兵找到河南村子亲人的故事,也喜欢对人讲述村村乐正在协助文化部做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农村过年”的项目。

不过电商并不是胡伟的全部商业梦想,他对村村乐的未来有一个远大而清晰的规划:“做人的事,做商品的事,做金融的事。”

这是一个“平台生态圈”的蓝图,意味着计划在垂直领域进军。比如金融和物流方面,据胡伟透露,已经有了“村村融”和“村村送”的布局。村村融的目标是挖掘农村的贷款场景,比如农民盖房子、买种子、创业等,由村村乐对接上游的银行、保险、理财产品等公司,下游对接为农村提供服务的网络村官。村村送则是发动乡村小卖店的店长,每人分配一个免费电动车发展物流,在进货同时承接乡镇到农村的各类物流需求,可以解决乡镇到农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自称读过6遍《平凡的世界》的胡伟,常把自己比作主人公孙少平。书中那位少年出身贫寒,刻苦读书,考上大学,远离家乡,扎根城市,却一直站在城市的繁华处,回望着遥远又触手可及的村庄。胡伟已不再少年,已不仅仅满足在北京回望村庄,他和他那家“中国最大刷墙公司”,正要抓住这轮很可能转瞬即逝的农村互联网热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互联主义新农村(一):专业刷墙许多年的那家公司要自己做电商了

村村乐给渠道下沉的品牌到农村刷墙,却不曾留下自己的痕迹。但现在,村村乐打算抓住这轮很可能转瞬即逝的农村互联网热潮,自己也投入这场游戏中去。

撰文:刘杰

编辑:刘雅靓

刷墙公司村村乐

美国作家、前《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何伟(Peter Hessler)在中国很多地方墙壁上的标语中读出了中国的时代脉搏。在他的畅销书《寻路中国》中,何伟写到:内蒙古一个村庄的墙上写着“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显露着它与外部信息时代的隔绝;丽水一家制造内衣调节环工厂墙上的“未来震撼眼前”,大张旗鼓地诉说着它的商业野心……

北京村村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胡伟不认识美国人何伟,但是他从这些刷在墙头的标语上,嗅到了别的东西——那是钱的味道。

胡伟的公司总部在北京东直门附近,公司门口的墙壁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标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39岁的河南人在这里管理着“中国最大刷墙公司”——这个公司的网络已经覆盖全国的66万个行政村,近30万名村村乐“网络村官”——“站长”,即胡伟管理的这家公司在农村当地的代理人,随时待命。

村村乐的刷墙模式很简单:公司接到刷墙业务后,由客户选择想刷的区域和标语的范本;公司把业务下发到每个站长手里,由他们准备刷墙材料,承包给村民或自己去刷;站长完成刷墙任务,把图片发给公司检验;公司检验合格后支付费用给站长。

家住河北衡水市故城县夏庄村的刘泽源是村村乐这30万“网络村官”中的典型一个。刘家三代都在村里刷墙。爷爷和父辈是免费刷。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他们在夏庄村墙上刷的是政治标语;1979年以后,以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为主题的一批标语占据了主流;1990年代,致富口号逐渐多起来。2000年左右,品牌广告被刷上了夏庄村的墙壁,刘泽源也开始了靠刷墙壁广告获得收入的生活。在过去这些年中,经他手刷上夏庄村墙壁的广告主角从家用电器变成了个人电脑,又变成了智能手机。2010年之后,伴随着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流行,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在村里刷墙,墙上除了品牌标语,还增加了一行英文字母的网址。

进入2015年的夏天,刘泽源在夏庄村的墙上第一次刷上了村村乐自己的广告——“村村相连,快乐致富”,8个字下还有大大的村村乐的网址。

村村乐多年来一直做“幕后英雄”,走闷声发财的路子。他们给渠道下沉的品牌到农村刷墙,把对方的品牌标识和标语刷在村庄主干道的显眼位置,却不曾留下自己的痕迹。这次,它要有不同的作为。

刷墙公司转型做电商

“村村乐实际上是一个村镇门户性网站,是一个为农民用户提供资讯、生活信息、商业动态、社交等服务的综合平台,目前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人。”胡伟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在帮众多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农村的墙上刷过广告之后,他的“中国最大刷墙公司”打算做农村电子商务的生意。

这是中国电商们渠道下沉的成果。各大电商在城市的竞争格局近乎稳定,想要寻求新的城市用户越来越难,推出新服务黏住用户成为它们的重点方向。而在有着7亿人口的农村,是电商们抢钱抢人抢地盘的新天地。

网络购物和网上支付正在成为农村网民中的新风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农村网民增长到1.76亿人。这一年,中国农村有7714万的网络购物用户,使用网上支付的人也超过6276万——这两个数据的增幅,超过了城镇网民。

“互联网原来是个体力活儿!”从7月开始马不停蹄地出差,乘坐飞机、高铁、大巴,前往一个又一个村庄,村村乐创始人胡伟在朋友圈发了条状态,感慨转型的不易。

胡伟最近一次出差停留在福建省泰宁县大田乡。乡里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靠近中心是农贸市场。9月6日,这里搭起20多平方米的舞台,全场都用红色布置。

上午8点半,乡里热闹起来,小贩们推着满是葡萄香蕉的水果车,村民装着刚刨出土的新鲜花生竹笋,来到农贸市场赶大集。这是大田乡的传统,每逢农历的一或七,附近村庄的人凑到农贸市场,或卖出自家的农产品,或买进其他生活用品。

伴随着一阵响亮的鞭炮声,红色会场成为人群聚集中心。七八个人走上舞台,用一个效果不佳的麦克风,分别发表了几分钟的演讲。第一个发言的是泰宁县副县长邓秀广,他说,希望借助互联网促进泰宁的商业发展,希望村村乐的小镇大集成为一个好的农村电子商务样本。

“发挥我们‘村里有人’的优势,通过村村乐平台,把好的品牌商品带给村民,并且把农村的农产品卖到城里。”村村乐创始人兼董事长胡伟对着麦克风说道。他穿着一件印有村村乐Logo的T恤——他说想要自己“更接地气”。

这是村村乐电商业务的一个落地项目——利用积累数年的商业资源找到有渠道下沉意愿的品牌,在农村传统的赶大集日子,将品牌商品做集中的宣传推广,并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当地农民;同时联合当地网络村官,把当地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出去。

与有渠道下沉意向的品牌合作

46岁的冯美学是村村乐在福建省泰宁县大田乡的“网络村官”,也是“小镇大集”活动第一站的直接负责人。他是大田乡人,但常年跑在福建的厦门、珠海等城市,做外贸生意。近些年生意逐渐清淡,冯美学萌生了一个想法:把泰宁的新鲜土特产卖到城里。“都是纯天然有机食品,我问了周围的朋友,大家说哪怕价钱贵一点也能接受。”冯美学说。

他想用当前最红火的电商形式来做这个生意。“看了半天,发现好多电商下乡的重点还是把城里的东西卖给农民。如果我想卖东西也简单,就是在淘宝开个店,但是没有淘宝给的流量支持,根本没有人知道我的店;如果我买流量的话,那成本就太高,我负担不起。”冯美学说。他放弃了投靠京东淘宝的意向,开始寻找专做农产品电商的网站。

村村乐就这样进入了他的视野。今年3月,冯美学在村村乐注册了用户,凭着积极发言很快成为一名网络村官,又在其后的招合伙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大田乡的站长,负责承接村村乐在这个乡里的所有业务。“它(村村乐)网站上有农村旅游、农产品生鲜之类的栏目,虽然还没做起来,但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冯美学说。几个月前,他注册了一个名为“瑞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公司,想在村村乐的平台上有所推进。

小镇大集是冯美学梦想照进现实的转折点。今年7月初,他看到村村乐的公告就申请了对接,为这个落地项目忙碌了两个月。

和品牌商谈合作的事情由村村乐来做。村村乐利用在“刷墙”中积累的合作关系,找到联想、美的等有渠道下沉意向的品牌,谈好折扣力度和活动形式,由对方选定哪些省市县的村庄,村村乐承诺在赶大集的活动中为对方做品牌宣传。

而具体宣传推广则仍由品牌企业来做。他们会派出当地分公司的员工,带着产品到乡镇“赶大集”,除了当场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农民,更重要的是推广产品下乡,挖掘潜在农村市场。

冯美学负责落地。他要在集市上找一个相对显眼又足够宽阔的地方,租下来为各个品牌划定推广区域;再找到泰宁县政府、商务局、大田乡政府等政府部门,挨个说明自己做电商帮村民销售农产品的想法,请求对方能出席活动站台;临近活动期,他负责活动场地租赁、布置、请主持人、乡村乐队等全部事宜。

活动结束前,主持人对赶集的村民说,只要大家去农贸市场上瑞田电子商务公司的展台参观或买东西,就可以参加抽奖活动。展台有100多平方米,摆放着村村乐带来的联想、美的、养老保险等品牌商品。

联想的电视机从大到小摆成一排,放着热播电视剧《花千骨》。联想福州分公司的员工李旭忙着向围观的村民介绍:“这电视不用买机顶盒,连上网线就能看所有的有线电视频道。”“全泰宁县的专卖店,加上京东、苏宁、国美官网,只要您找到比这个价格低的同款产品,这电视我们就送你了。”

李旭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这是联想总部和村村乐谈下来的项目,要在全国几千个农村做联想电视的推广,低价的目的是让村民知晓和了解联想品牌。

比官网都低几百元的联想电视只会出现一次,此后泰宁大田乡的人想买,可以通过冯美学新注册的瑞田公司的网站购买,或者直接上品牌官网。

大田乡不是家家有网,村村乐于是设立“村村乐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网购、信息发布、寻人、充值、购票等服务。“以后会有更多的品牌通过村村乐过来。同时,我们公司也会在村村乐收集信息,定期把村里的农产品收过来,再上网站卖到城里去。”冯美学说。

类似福建省泰宁县大田乡“赶大集”的活动,村村乐打算复制到全国1万个村镇。按照胡伟的计划,这样的活动,可以把村村乐的品牌资源和当地网络村官的人脉资源结合起来,以品牌产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两条线,快速推动电商在中国农村市场的发展。

村村乐起源于胡伟的农村情结

1976年,胡伟出生于河南驻马店西平县农村,父母都是农民。1995年考上吉林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进联想工作两年,成为他和互联网缘分的开端。从联想辞职的胡伟曾多次创业,卖过光盘礼包,做过办公系统软件,开过广告公司。

2008年左右,中国政府推出了“家电下乡政策”,以补贴的形式鼓励农民购买家电,扩大内需,促进新农村建设。胡伟的广告公司曾承接联想、海尔等品牌的“家电下乡”推广业务。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品牌在农村推广,胡伟在2010年做了一个以校友录为模板的网站,取名“村村乐”。胡伟大学毕业后经常使用校友录,那是一个在当时热度仅次于QQ的社交工具,按照中国行政区域划分,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论坛。

村村乐的设置和校友录如出一辙。打开首页,有一张中国的行政版图,右侧则是登录框。任何人使用任何一个中国境内的合法邮箱,都可以迅速注册成为村村乐用户,而后登录,按照“省-市-县-镇(乡)-村”便可找到自己的村庄。如果嫌麻烦,也可以直接搜索自己村庄的名字,便会有一些相同名字的村子出现,用户只需找到自己所在省市对应的,也可以进入村庄页面。

为了方便管理,村村乐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一名网络村官,村民用户自行申请即可。在用户活跃的村庄,会出现几个村民都申请成为网络村官的情况,村村乐便根据活跃程度进行筛选。

这些网络村官就是村村乐在农村的当地代理人,接受并执行村村乐下达的在农村刷墙或展示广告的任务。

熟人社会——“村里有人”

2012年,胡伟的广告公司接到一笔业务,帮一个品牌商调查中国南方的农村喜欢什么样的电视机。“别再找人进村了,我们用村村乐来做。”胡伟说。他把调查问卷寄给要调研区域的网络村官,再由网络村官拿着问卷去找村民填写,最后按照问卷的数量打给网络村官一笔费用。调研任务完成的质量和速度都超出所有人想象。

胡伟认定这样的商业运作是良性循环:“把广告业务分给村官去做,能让更多的村民知道村村乐,我们用户就越来越多;用户多起来,广告业务就做得更快,也能拿到更多订单。”

他跑到老东家联想总部,直接摆明村村乐的优势:积累两年多有用户基础,每一个用户都是当地人,农村是熟人社会,网络村官办事比厂家派过去的人更顺利。很快,村村乐拿下了来自联想的第一笔大订单——帮后者在几百个村庄刷广告墙,在小卖部门前做广告灯箱,给村民派发联想海报,每周定期用村里喇叭播放联想的音频广告。

“可以刷中国所有村庄的墙”逐渐成为村村乐商务团队谈判的重要砝码。2013年年底开始的电商下乡,又成了另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商业机缘。

过去几年中,京东、淘宝都和村村乐有过刷墙合作,“赚钱靠双手,省钱上京东”“要想生活好,赶紧上淘宝”等标语逐渐出现在中国各地村庄主干道旁的墙壁上,和它们紧挨着的还有家电、农产品的广告。

胡伟让自己的技术团队开发了一个手机应用和站长们对接。除了工作人员、站长、客户之外,其他人无权登录这个手机应用。

这个应用是胡伟用10年前开发的办公软件系统改装的。他展示了村村乐和客户两种方式登录,其中站长登录时,可以上传刷墙照片,附上时间地点,分享实时地理位置;客户登录时,可以选取任何一个村庄察看刷墙效果,如果要进行实地考察,可以根据实时地理位置的指引,顺利找到刷墙位置。

不过,客户不能直接与站长沟通。村村乐作为管理方,连接客户和站长,也承包了他们的所有沟通任务。

“我们后来才知道,这种模式就是传说中的互联网众包。”胡伟说。村村乐和这30万网络村官之间存在雇佣关系(法律上也不是雇佣关系,没有劳动合同,只是在有业务时村村乐给网络村官提成),“站长是我们的合伙人,村村乐是个平台,起连接作用。”

刷墙业务带动了网络村官的活跃度,更重要的,让村村乐形成了“村里有人”的独特优势。

今年3月,被联想收购的摩托罗拉移动业务落户武汉,在湖北启动招工5000人的项目。村村乐找到联想,利用网络村官的人脉帮联想招了几百名工人。祁登一是湖北鄂州碧石渡镇李境村的网络村官,在镇上承包了一家店铺卖家用电器。他把村村乐的招工信息打印出来贴在店里宣传,并帮忙进行第一道筛选。“(这个尝试)解决了部分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我们也开始试水招工业务。”村村乐武汉分公司负责人丁磊说。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运营者的渠道下沉,以及争夺农村电子商务用户的大战打响,村村乐“村里有人”的优势更加显著。胡伟已经不满足于为其他品牌在农村进行推广。

北京到陕西的高铁会经过三门峡。它是河南的一个三线小城,位于河南、山西、陕西交界处,火车到了此地就慢下来,窗外不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而是绵延不绝的丘陵。从三门峡坐2个小时大巴,就来到渑池县——中国仰韶文化发源地。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渑池县地方财政收入为人民币29.17亿元,位居河南省第10名。

互联网经济却没能在渑池有大的突破。囿于地理条件限制,渑池的很多村庄还没接入互联网,手机信号也不太好,通话经常中断。一个可以佐证的细节是,在全国7700多万农民已经使用网络购物时,渑池县的快递却无法下乡,村民网购后需要到县城自行领取。

“这和农民进城购物没啥区别,阻挡了我们网购的热情。”渑池县天门镇村民王乐在镇上开了一家店,经营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店里有个台式电脑,在非农忙时期,村里的年轻人会来上网。

今年年初,王乐听打工回乡的表哥说了村村乐,立即搜索注册登录,找到自己所在的天门镇笃忠村,发现只有几个人注册,活跃度不高。他很快给村村乐发邮件,申请成为网络村官,还邀请了几十个村民注册增加活跃度。

“它还有一些业务,网络村官可以优先领取,这比较吸引我。”王乐说,自己曾在县城卖电脑,上网比较多,知道网络购物已经是城镇人的生活方式,也知道政策在扶持互联网下乡,想趁着这个机会做点跟互联网有关的生意。

他成为村村乐第一个落地电商项目的参与者——把宜化集团专门为村村乐生产的一种复合肥卖给当地农民,按照销售数量收取一定比例的劳务费用。

避开与电商巨头的直接竞争

去年,胡伟决定带村村乐转型,进入热门的农村电商领域,武汉分公司负责人丁磊受命寻找适合村村乐的电商模式。

从哪个品类开始成为丁磊首要解决的问题。卖电子产品,那是京东的王牌品类;卖大家电,有线下门店就实力雄厚的苏宁国美;卖生活用品,淘宝天猫有上亿种商品在陈列……村村乐想避开与电商巨头的直接竞争,又想找到农民刚需的商品。

丁磊最终把目标锁定在化肥上:“化肥、农药是种地必需品,传统的销售方式,都是经过省、县、乡镇等层层经销商,最后到农民手里,价钱就高出很多。我们想省掉中间环节,直接把化肥从厂家运过来给农民。”

丁磊最后决定和湖北省最大的化肥生产厂——宜化集团合作,便直接跑到对方厂里,说“我要找你们老总谈个合作”。谈判很顺利,宜化集团答应生产一批化肥,低价给村村乐经销,为了避开与传统经销商产生矛盾,这批化肥外包装上写有“专供村村乐”的字样。

试运行的区域选定在河南南部。8月是河南农忙时期,天门镇唯一的柏油路边,并不整齐地排列着小镇所有的商店。王乐的门店位于小镇中心,不时有村民来买化肥农药。

笃忠村村民周以林买了5袋宜化复合肥,用王乐的面包车运回家。他家有4口人,一共7亩多地,大部分种了玉米,还有一些花生和萝卜,农闲时他进城打工,农忙时请假回家。周以林说,小麦、玉米的收成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农民靠天吃饭,不敢乱买陌生人推销的化肥农药,风险太大”。

“农村是熟人社会,需要信任基础,当地网络村官卖化肥,比城里人下乡去卖节省很大成本。”丁磊说。整个8月,村村乐平台在河南卖出1500多吨化肥,宜化集团决定继续合作。此外,与汇源等多个品牌也谈好了合作事宜。

电商巨头的动作

农村电商是胡伟将村官资源变现的第一步。在这个有着7亿人口潜力的中国农村市场,他并不是唯一一个。其他的电商巨头们已经在发挥自己的不同优势,用不同的策略打进村庄,将琳琅满目的商品展示在农民的手机或电脑上,试图找到崭新的业绩激增点。据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发布的《2014-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4年中国涉农类电商企业达到3.1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商有4000家,最大的两家电商淘宝、京东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马云在去年“双11”期间曾面向全球400多家媒体宣布,要把农村作为阿里巴巴未来的一个战略重点,把业务拓展到中国千千万万的村庄。之后,阿里巴巴开了村淘平台,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战略,未来3至5年内投资人民币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

出身于农村的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早在2014年年初就把渠道下沉定为京东的五大战略之一。两年来,京东通过京东帮、京东服务中心等形式发展农村的人脉,同时借助当地政府资源,在平台上设立有地方特色的“京东馆”的形式,拓展自己的农村商业版图。9月,京东集团宣布初步完成了农村战略布局,有了600多家县级服务中心和1000家京东帮,吸收了10万的乡村推广员,覆盖了30多万个行政村。

洪涛认为,农产品电商成为图书、服装、3C之后的新热点,诸多新兴农产品电商在近年获得了大量注资。村村乐最近获得了神州数码的投资。胡伟拒绝透露此番融资金额。神州数码未就此事接受本刊采访。

除竞争之外,也不乏风险

2011年成立的创业公司一亩田曾被视为农产品电商中的佼佼者,其自身定位为“互联网+农业”,重点做连接农产品和采购商,把农产品推向城市人群的业务,目前已经获得3轮融资。小米创始人雷军很看好一亩田,新希望集团也与之有过重要合作。然而今年7月,一亩田被曝出“刷单”“交易数据造假”等黑幕,而后又流出“大幅裁员1500人”的消息,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创办于2006年的买卖宝是另一家竞争者。买卖宝已经完成D轮融资,它的策略是从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手机端,以提供商品给农村用户为方向,经营模式则为B2C。买卖宝创始人张小玮认为,目前政策、基础设施、资本等已经就绪,对于农村电商来说,最大的制约是人力,绝大多数电商在农村的本地化人才不够,“这很麻烦”。

北京百联咨询有限公司CEO、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庄帅说,物流和生产管理才是农村电商最大的难点,“物流难在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够好,生产管理难在农产品受气候、土壤、水质等非人为条件限制太重”。在多次下乡比较之后,他认为京东依靠仓储物流优势打造的农村模式最好,村村乐的模式也有发展前景,但网络村官资源并非目前的最关键优势。

胡伟一直很自豪公司从一开始就在农村积累了大量人脉,如今这30多万的网络村官,是其他电商求之不得的落地人才,“我们村里有人”是他的口头禅。

一个令人无法忽略的现实是,在村村乐的网站上,很多村庄站内并不活跃,寥寥数条信息,也只是发广告帖和转载新闻而已,大量用户注册登录后,就把它遗忘在了角落。

“让农民每时每刻都在线是不现实的。活跃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用。”胡伟对此不以为意。除了赚钱,胡伟也很喜欢村村乐平台上孵化出的其他项目,比如公益,他喜欢与人分享村村乐帮一个台湾老兵找到河南村子亲人的故事,也喜欢对人讲述村村乐正在协助文化部做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农村过年”的项目。

不过电商并不是胡伟的全部商业梦想,他对村村乐的未来有一个远大而清晰的规划:“做人的事,做商品的事,做金融的事。”

这是一个“平台生态圈”的蓝图,意味着计划在垂直领域进军。比如金融和物流方面,据胡伟透露,已经有了“村村融”和“村村送”的布局。村村融的目标是挖掘农村的贷款场景,比如农民盖房子、买种子、创业等,由村村乐对接上游的银行、保险、理财产品等公司,下游对接为农村提供服务的网络村官。村村送则是发动乡村小卖店的店长,每人分配一个免费电动车发展物流,在进货同时承接乡镇到农村的各类物流需求,可以解决乡镇到农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自称读过6遍《平凡的世界》的胡伟,常把自己比作主人公孙少平。书中那位少年出身贫寒,刻苦读书,考上大学,远离家乡,扎根城市,却一直站在城市的繁华处,回望着遥远又触手可及的村庄。胡伟已不再少年,已不仅仅满足在北京回望村庄,他和他那家“中国最大刷墙公司”,正要抓住这轮很可能转瞬即逝的农村互联网热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