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十九年过去了,即将重映的《哈利·波特》为何依然迷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十九年过去了,即将重映的《哈利·波特》为何依然迷人

关于《哈利·波特》的回忆滤镜总是在线。

文|影视前哨 韩思琪

近日,华纳兄弟官宣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4K修复3D版将会在中国内地大规模重映(具体上映时间尚未公布),消息一经放出瞬间便点燃了众多“哈迷们”的热情,这届观众的“还电影票”list上又新增了一笔——终于等到了小时候没有机会在电影院看的电影。相较于3月17日中影放出的五部让利电影被网友调侃是“吴京套餐”,《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重映的消息几乎没有反对之声。

为什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可以成为第一部获得官宣资格的重映引进大片呢?

因为这个IP“时间够久,人气够高,粉丝够多”,恐怕并不能成为足够有说服力的回答。距离其2002年首次在内地公映,十九年过去了,当魔法棒再次挥舞,人们期待的不仅仅是疫后救影市的强心针,还关乎一代人的“魔法”情结。怀旧的情怀当然是“还XX电影票”首要的情感动机,有网友做了这样一个情怀满满的类比循环:

如果理解不了喜欢哈利·波特的,可以联想你对《老友记》的喜欢;如果理解不了喜欢《老友记》的,可以联想你对《黑客帝国》的喜欢;如果理解不了喜欢《黑客帝国》的,可以联想你对《东邪西毒》的喜欢;如果理解不了喜欢《东邪西毒》的,可以联想你对周星驰电影的喜欢;如果理解不了喜欢周星驰的,可以联想你对《动画城》《大风车》的喜欢;实在不行,联想你对郭敬明的喜欢吧……最重要的,是有哈利·波特陪伴的将近十年的时光。

在怀旧的滤镜下,电影的每帧画面、小说的每行字句似乎都饱满地蘸足了那个时代里每个人独特的成长经历。那些对于课业的压力、考试周临时抱佛脚的慌乱、漫长假期里的无聊都过于真实、让人感同身受。时至今日一到考试季,英国媒体仍会刊出《<哈利·波特>中最棒的考试格言》,鼓励学生要“与内心深处的赫敏沟通”。倘若只是将喜爱和陪伴感相关联,问题的结论就极易向有些“过时”滑动,从而忽略掉作品中那些 “timeless”的属性——并非故事世界之 “永恒”,而是其可以穿越任何时空世界而始终有效的精神内核。

罗琳塑造了一个“跟我们的世界一模一样又截然不同的世界”,其中有魔法部对精灵的压迫,也有坚持高贵血统纯血原则的家族,还有对巨人的偏见。时代的光明和黑暗面都被巧妙地折进了书中世界。当人们谈论哈利·波特时,奇幻想象之瑰丽大胆或是魔法设定的独特异能往往不是被提及的最高频词,反而是:友情与勇气、正直与善良、成长与梦想等关键词被不断地讨论。

走进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魔法就像是这个故事的“皮肤”,但内核始终是那些“timeless”的品质。换言之,这是一个魔法的世界,却不是一个以魔法解决一切问题的世界。尽管魔法酷炫无敌,但罗琳为这个故事世界内置了两个母程序:即便魔法也无法战胜死亡,而爱的力量可以超过所有魔法。

正如有粉丝自白,“因为哈利·波特,让我始终相信人性的善良和美好,相信爱。也会在未来孩子床边,和他讲,在很久以前,有个魔法学校叫霍格沃茨…Always。”这一系列作品作为儿童读物开始,但伴随主角的成长也给了后青春期的读者们一处能够想象美好的圣地。在这里,真实与虚幻交织,危险与友爱共存,而正义最终会打败神秘最终得到弘扬。

因为,魔法的本来定义是:“未知的力量”,而未知往往被认为拥有无限可能。这一理想化设定同样嫁接在魔法学校的设计上,四个学院的选拔标准对应的是人性的四种标准:勇敢无畏、热爱冒险的格兰芬多,博学睿智的拉文克劳,正直诚实的赫奇帕奇,以及血统纯正极富野心的斯莱特林。因性格测试差异学生被分配到不同学院,拉平了一切现实的差异。我们可以想象命运重新洗牌、发牌,同时还能得到自己的守护神与定制魔杖,这种时髦的“性格测试”式归属感比一般的奇幻元素都更有亲和力,也让人更愿意相信:某个挂着禁止进入的废墟可能真的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坎贝尔曾在《千面英雄》一书中提到,包括哈利·波特在内的许多经典“英雄远征”故事本质上共享的都是同一个剧情主线。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十二步:1. 平常的世界;2.冒险的召唤——来自神秘世界对于英雄的呼唤;3. 拒绝呼唤;4. 遇见智者,英雄遇到了指引他道路的导师;5. 跨越界限:英雄进入神秘世界;6. 试炼,盟友,敌人;7. 接近目标;8. 深渊:英雄的至暗时刻;9. 奖励:英雄为他的牺牲与奋斗得到了奖励;10. 归乡的路;11.重生,改变;12. 回到故乡。

其中,主角在“至暗时刻”的挣扎尤为动人。哈利与伏地魔代表的善恶对立,同时还是一个“对照组”,他们甚至彼此相似。以额头上伤疤为纽带,哈利有属于自己的恶念,而战胜自我、回归自我才从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他向英雄人物的转变。屠龙的高手变为恶龙是否只是传说?这个问题的变形是,“如果战胜某种恶心的代价是变得和对方一样恶心,你会怎么选?”经历过“至暗时刻”仍旧选择善良,是“人性”最接近“神性”的一刻。没有任何一种救赎以共沉沦为代价,是罗琳对于“凝视深渊”这一古老命题的应答。

然而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在今天的一部作品中再出现一个赫敏式的女主角:她终日忙于自己解放“家养小精灵”的大业,给小精灵们织好毛衣以放它们自由,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剥夺了它们写在骨子里的快乐。赫敏如此行为在今天大概率会被一些网友“杠”是多管闲事或是“圣母”行为——从效益原则来看,只且仅有多比一只小精灵是那个不想做奴隶的例外,而其他小精灵同样拥有不去接受这种“我是为你好”式苦心孤诣的自由。

或许这正是问题所在,我们对于“价值”的极度关注某种程度上反而导致了“意义”的缺位。在套路与元素时时更新的当下,讲一个设定新奇的故事几乎成为创作者和观众共同的“刚需”,而那些关注被技术延伸的身体、被科技武装的神经的故事里,几乎不愿再花费大量笔墨去谈论勇敢、善良、“做一个好人”还有爱的力量——所谓正确的“三观”、普世价值听起来并不够酷,而“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姿态看起来又太“老土”。毕竟,想象力的基础是相信与信念,当“都是设定不可当真”成为观众的共识,上文提到的在今天赫敏类角色可能遭遇的困境便出现了。

当媒介的充裕性让今天的故事消费者熟知种种“套路”,他们对类型的熟悉越来越偏向于点对点模式的欲望满足,而不再是典型的宏大与完整。也就是说,这一代流行的“轻”审美对于世界观完整性的构建越来越没有耐心——“解释不通,穿越时空”,设定一出便可以强行开启一个“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而作品自恰与否与完成度高低不再是考量的重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回答了为什么哈利·波特可以,尽管有情怀加成,但那些“timeless”的属性决定着这个故事可以在任何一个时空被打开、被观看。

每个哈利的书迷或是影迷可能在十一岁之前一直都在等霍格沃茨的通知书,而现在被证明就是个普通的麻瓜罢了。但没有关系,借由重映之仪式,我们仍然可以选择去相信一些或许宏观但美好的词语:爱,自由,信念,勇敢,善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十九年过去了,即将重映的《哈利·波特》为何依然迷人

关于《哈利·波特》的回忆滤镜总是在线。

文|影视前哨 韩思琪

近日,华纳兄弟官宣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4K修复3D版将会在中国内地大规模重映(具体上映时间尚未公布),消息一经放出瞬间便点燃了众多“哈迷们”的热情,这届观众的“还电影票”list上又新增了一笔——终于等到了小时候没有机会在电影院看的电影。相较于3月17日中影放出的五部让利电影被网友调侃是“吴京套餐”,《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重映的消息几乎没有反对之声。

为什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可以成为第一部获得官宣资格的重映引进大片呢?

因为这个IP“时间够久,人气够高,粉丝够多”,恐怕并不能成为足够有说服力的回答。距离其2002年首次在内地公映,十九年过去了,当魔法棒再次挥舞,人们期待的不仅仅是疫后救影市的强心针,还关乎一代人的“魔法”情结。怀旧的情怀当然是“还XX电影票”首要的情感动机,有网友做了这样一个情怀满满的类比循环:

如果理解不了喜欢哈利·波特的,可以联想你对《老友记》的喜欢;如果理解不了喜欢《老友记》的,可以联想你对《黑客帝国》的喜欢;如果理解不了喜欢《黑客帝国》的,可以联想你对《东邪西毒》的喜欢;如果理解不了喜欢《东邪西毒》的,可以联想你对周星驰电影的喜欢;如果理解不了喜欢周星驰的,可以联想你对《动画城》《大风车》的喜欢;实在不行,联想你对郭敬明的喜欢吧……最重要的,是有哈利·波特陪伴的将近十年的时光。

在怀旧的滤镜下,电影的每帧画面、小说的每行字句似乎都饱满地蘸足了那个时代里每个人独特的成长经历。那些对于课业的压力、考试周临时抱佛脚的慌乱、漫长假期里的无聊都过于真实、让人感同身受。时至今日一到考试季,英国媒体仍会刊出《<哈利·波特>中最棒的考试格言》,鼓励学生要“与内心深处的赫敏沟通”。倘若只是将喜爱和陪伴感相关联,问题的结论就极易向有些“过时”滑动,从而忽略掉作品中那些 “timeless”的属性——并非故事世界之 “永恒”,而是其可以穿越任何时空世界而始终有效的精神内核。

罗琳塑造了一个“跟我们的世界一模一样又截然不同的世界”,其中有魔法部对精灵的压迫,也有坚持高贵血统纯血原则的家族,还有对巨人的偏见。时代的光明和黑暗面都被巧妙地折进了书中世界。当人们谈论哈利·波特时,奇幻想象之瑰丽大胆或是魔法设定的独特异能往往不是被提及的最高频词,反而是:友情与勇气、正直与善良、成长与梦想等关键词被不断地讨论。

走进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魔法就像是这个故事的“皮肤”,但内核始终是那些“timeless”的品质。换言之,这是一个魔法的世界,却不是一个以魔法解决一切问题的世界。尽管魔法酷炫无敌,但罗琳为这个故事世界内置了两个母程序:即便魔法也无法战胜死亡,而爱的力量可以超过所有魔法。

正如有粉丝自白,“因为哈利·波特,让我始终相信人性的善良和美好,相信爱。也会在未来孩子床边,和他讲,在很久以前,有个魔法学校叫霍格沃茨…Always。”这一系列作品作为儿童读物开始,但伴随主角的成长也给了后青春期的读者们一处能够想象美好的圣地。在这里,真实与虚幻交织,危险与友爱共存,而正义最终会打败神秘最终得到弘扬。

因为,魔法的本来定义是:“未知的力量”,而未知往往被认为拥有无限可能。这一理想化设定同样嫁接在魔法学校的设计上,四个学院的选拔标准对应的是人性的四种标准:勇敢无畏、热爱冒险的格兰芬多,博学睿智的拉文克劳,正直诚实的赫奇帕奇,以及血统纯正极富野心的斯莱特林。因性格测试差异学生被分配到不同学院,拉平了一切现实的差异。我们可以想象命运重新洗牌、发牌,同时还能得到自己的守护神与定制魔杖,这种时髦的“性格测试”式归属感比一般的奇幻元素都更有亲和力,也让人更愿意相信:某个挂着禁止进入的废墟可能真的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坎贝尔曾在《千面英雄》一书中提到,包括哈利·波特在内的许多经典“英雄远征”故事本质上共享的都是同一个剧情主线。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十二步:1. 平常的世界;2.冒险的召唤——来自神秘世界对于英雄的呼唤;3. 拒绝呼唤;4. 遇见智者,英雄遇到了指引他道路的导师;5. 跨越界限:英雄进入神秘世界;6. 试炼,盟友,敌人;7. 接近目标;8. 深渊:英雄的至暗时刻;9. 奖励:英雄为他的牺牲与奋斗得到了奖励;10. 归乡的路;11.重生,改变;12. 回到故乡。

其中,主角在“至暗时刻”的挣扎尤为动人。哈利与伏地魔代表的善恶对立,同时还是一个“对照组”,他们甚至彼此相似。以额头上伤疤为纽带,哈利有属于自己的恶念,而战胜自我、回归自我才从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他向英雄人物的转变。屠龙的高手变为恶龙是否只是传说?这个问题的变形是,“如果战胜某种恶心的代价是变得和对方一样恶心,你会怎么选?”经历过“至暗时刻”仍旧选择善良,是“人性”最接近“神性”的一刻。没有任何一种救赎以共沉沦为代价,是罗琳对于“凝视深渊”这一古老命题的应答。

然而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在今天的一部作品中再出现一个赫敏式的女主角:她终日忙于自己解放“家养小精灵”的大业,给小精灵们织好毛衣以放它们自由,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剥夺了它们写在骨子里的快乐。赫敏如此行为在今天大概率会被一些网友“杠”是多管闲事或是“圣母”行为——从效益原则来看,只且仅有多比一只小精灵是那个不想做奴隶的例外,而其他小精灵同样拥有不去接受这种“我是为你好”式苦心孤诣的自由。

或许这正是问题所在,我们对于“价值”的极度关注某种程度上反而导致了“意义”的缺位。在套路与元素时时更新的当下,讲一个设定新奇的故事几乎成为创作者和观众共同的“刚需”,而那些关注被技术延伸的身体、被科技武装的神经的故事里,几乎不愿再花费大量笔墨去谈论勇敢、善良、“做一个好人”还有爱的力量——所谓正确的“三观”、普世价值听起来并不够酷,而“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姿态看起来又太“老土”。毕竟,想象力的基础是相信与信念,当“都是设定不可当真”成为观众的共识,上文提到的在今天赫敏类角色可能遭遇的困境便出现了。

当媒介的充裕性让今天的故事消费者熟知种种“套路”,他们对类型的熟悉越来越偏向于点对点模式的欲望满足,而不再是典型的宏大与完整。也就是说,这一代流行的“轻”审美对于世界观完整性的构建越来越没有耐心——“解释不通,穿越时空”,设定一出便可以强行开启一个“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而作品自恰与否与完成度高低不再是考量的重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回答了为什么哈利·波特可以,尽管有情怀加成,但那些“timeless”的属性决定着这个故事可以在任何一个时空被打开、被观看。

每个哈利的书迷或是影迷可能在十一岁之前一直都在等霍格沃茨的通知书,而现在被证明就是个普通的麻瓜罢了。但没有关系,借由重映之仪式,我们仍然可以选择去相信一些或许宏观但美好的词语:爱,自由,信念,勇敢,善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