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央企设51亿元基金做城市改造这个大生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央企设51亿元基金做城市改造这个大生意

城市更新项目通常需经历漫长的过程,如基金、信托资金早期便参与投资,在项目获得银行开发贷款或者销售后顺利退出,获利比正常房地产项目都要丰厚。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10月28日,信达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国信达及信达资本、聚信通达、深圳建信、信达国际、前海华建于当日签署了《深圳信达城市发展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协议》,共同发起设立深圳信达城市发展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该基金第一期认缴总规模51.01亿元,主要投资于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安居型商品房项目、房企并购类项目及区域位置较好的拿地项目。

资料显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信达地产的实际控制人,此次基金合伙企业均为中国信达下属公司。中国信达则是国内首家负责收购并经营金融机构剥离的本外币不良资产的资产公司,其实际出资人为财政部,因此信达地产也被认为是具有央企背景。

此次设立城市发展基金,信达地产野心不小。公告透露,该基金是信达地产金融地产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其未来针对深圳区域城市更新需求大,房地产市场活跃的特点,将利用股东背景和资源禀赋,拓展项目机会,改善盈利结构,创新业务和盈利模式。

根据深圳官方此前的统计,未来深圳全市需要进行城市更新的总用地面积约为240平方公里,占到深圳陆地总面积的12.3%,而深圳还未利用土地仅4360公顷,仅占全市陆地总面积的2.23%,这意味着未来深圳的住房供应绝大部分将来源于城市更新。

第一太平戴维斯深圳投资部董事吴睿告诉界面新闻,城市更新项目通常需经历漫长的过程,如基金、信托资金早期便参与投资,在项目获得银行开发贷款或者销售后顺利退出,获利比正常房地产项目都要丰厚。唯一需要考虑的便是风险问题,这也是银行资金与境外基金不敢早期投资的原因。

实力雄厚、目标明确的信达地产此次似乎也嗅到了政策先机。“佳兆业事件”后,深圳城市更新的推进一度被认为面临严峻的政策困境,旧住宅区的改造一度停止,早前批准的诸多项目也因少数业主的拒绝而停滞不前。佳兆业事件也暴露出这一生意的风险,城市更新项目在政商关系的灰色地带中游离,大量的权钱交易促成的圈地运动破坏了整个市场环境。此外,由益田集团主导的罗湖木头龙小区改造,因少数业主的拒绝签约导致项目卡壳超过5年,坊间传闻益田集团为此付出了巨额租金赔偿、拆迁赔偿等费用。

为应对新的现实状况,继《城市更新办法》及其实施细则颁布之后,上升到立法高度的《城市更新条例》目前正在深圳市政府层面讨论。其中数条有关“拆赔比”、“多数决”、“市场评估”的条款被认为有利于推进城市更新的向前发展。

其中,对于城市更新的扶持政策特别规定: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通过构建融资平台、提供贷款,建立担保机制等方式,对城市更新项目予以支持。另外,深圳市也已批准设立城市更新局,统筹推进全市的城市更新工作,城市更新下一个快速推进的时代似乎即将开启。

继各大房企深度参与城市更新之后,各路基金与信托资金的进入,势必将搅动深圳城市更新这一池春水。

同样在今年7月,前万科集团副总裁刘爱民联合中城联盟、世联行成立“中城新产业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并以该公司为核心,发起深圳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主题基金及相关投资。随后,中诚新产业控股与深圳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提供数个产业地产项目以及数个旧改项目用于双方合作开发,其中仅坪山飞东片区旧改拆除重建面积就超过10万平方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央企设51亿元基金做城市改造这个大生意

城市更新项目通常需经历漫长的过程,如基金、信托资金早期便参与投资,在项目获得银行开发贷款或者销售后顺利退出,获利比正常房地产项目都要丰厚。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10月28日,信达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国信达及信达资本、聚信通达、深圳建信、信达国际、前海华建于当日签署了《深圳信达城市发展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协议》,共同发起设立深圳信达城市发展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该基金第一期认缴总规模51.01亿元,主要投资于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安居型商品房项目、房企并购类项目及区域位置较好的拿地项目。

资料显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信达地产的实际控制人,此次基金合伙企业均为中国信达下属公司。中国信达则是国内首家负责收购并经营金融机构剥离的本外币不良资产的资产公司,其实际出资人为财政部,因此信达地产也被认为是具有央企背景。

此次设立城市发展基金,信达地产野心不小。公告透露,该基金是信达地产金融地产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其未来针对深圳区域城市更新需求大,房地产市场活跃的特点,将利用股东背景和资源禀赋,拓展项目机会,改善盈利结构,创新业务和盈利模式。

根据深圳官方此前的统计,未来深圳全市需要进行城市更新的总用地面积约为240平方公里,占到深圳陆地总面积的12.3%,而深圳还未利用土地仅4360公顷,仅占全市陆地总面积的2.23%,这意味着未来深圳的住房供应绝大部分将来源于城市更新。

第一太平戴维斯深圳投资部董事吴睿告诉界面新闻,城市更新项目通常需经历漫长的过程,如基金、信托资金早期便参与投资,在项目获得银行开发贷款或者销售后顺利退出,获利比正常房地产项目都要丰厚。唯一需要考虑的便是风险问题,这也是银行资金与境外基金不敢早期投资的原因。

实力雄厚、目标明确的信达地产此次似乎也嗅到了政策先机。“佳兆业事件”后,深圳城市更新的推进一度被认为面临严峻的政策困境,旧住宅区的改造一度停止,早前批准的诸多项目也因少数业主的拒绝而停滞不前。佳兆业事件也暴露出这一生意的风险,城市更新项目在政商关系的灰色地带中游离,大量的权钱交易促成的圈地运动破坏了整个市场环境。此外,由益田集团主导的罗湖木头龙小区改造,因少数业主的拒绝签约导致项目卡壳超过5年,坊间传闻益田集团为此付出了巨额租金赔偿、拆迁赔偿等费用。

为应对新的现实状况,继《城市更新办法》及其实施细则颁布之后,上升到立法高度的《城市更新条例》目前正在深圳市政府层面讨论。其中数条有关“拆赔比”、“多数决”、“市场评估”的条款被认为有利于推进城市更新的向前发展。

其中,对于城市更新的扶持政策特别规定: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通过构建融资平台、提供贷款,建立担保机制等方式,对城市更新项目予以支持。另外,深圳市也已批准设立城市更新局,统筹推进全市的城市更新工作,城市更新下一个快速推进的时代似乎即将开启。

继各大房企深度参与城市更新之后,各路基金与信托资金的进入,势必将搅动深圳城市更新这一池春水。

同样在今年7月,前万科集团副总裁刘爱民联合中城联盟、世联行成立“中城新产业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并以该公司为核心,发起深圳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主题基金及相关投资。随后,中诚新产业控股与深圳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提供数个产业地产项目以及数个旧改项目用于双方合作开发,其中仅坪山飞东片区旧改拆除重建面积就超过10万平方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