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农业农村部:没必要抢购囤积粮食,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影响有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农业农村部:没必要抢购囤积粮食,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影响有限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国际粮食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从全球供应总量来看,不存在短缺问题,更多是疫情造成恐慌性消费的影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牛其昌

2020年4月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做好疫情期间粮食供给和保障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即使在前一阶段国内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市场上粮食以及各类副食品都是货足价稳,老百姓家里都是米面无忧,现在更没有必要去抢购囤积。

近期受疫情影响,多个国家发布粮食出口禁令,加之今年沙漠蝗虫灾害在一些国家暴发,全球粮食形势较为紧张。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可能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在此背景下,国内一些地方出现了部分市民抢购囤积米面的现象。

对此,魏百刚表示,从粮食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粮食产量是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

“目前我们国家粮食库存是充足的,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特别是两大口粮,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魏百刚说。

此外,从人均粮食占有量来看,2010年以来,我们国家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介绍,我国不少城市的成品粮,也就是面粉、大米,市场供应能力都在30天以上。疫情发生以来,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市场粮源调度,有序组织拍卖政策性粮源,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目前为止,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除了个别市县,绝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动用过地方储备粮。”秦玉云表示。

“至于要不要囤点大米?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家里大米、面粉保管不好容易生虫,放久了品质、口感都会下降,因此建议消费者朋友根据家庭需要适量购买。”秦玉云说。

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是否会传导到国内?魏百刚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国际粮食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从全球供应总量来看,不存在短缺问题,更多是疫情造成恐慌性消费的影响。

“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十分有限,3月份以来,我国大米零售价每公斤6.6元,面粉零售价每公斤3.95元,价格保持稳定,市场供应平稳。最重要的是我国小麦、稻谷库存充足,一旦粮食市场出现波动,我国有充分的调控手段进行平抑,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影响。”魏百刚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大豆的进口大国。去年我国进口大豆8851万吨,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85%左右,其中巴西、美国、阿根廷进口比例分别为65%、19%、10%。今年1-2月,大豆进口1351万吨,同比增长14.2%。

受国际疫情影响,我国的大豆进口是否受到影响?魏百刚对此回应,据了解,巴西大豆3月份向中国的出口量在增加,目前我国大豆仍是正常进口,并没有受到影响。

魏百刚介绍,“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疫情对我国进口大豆的影响。一方面强化监测预警,与主要出口国加强协调,把疫情对大豆供应链的影响力争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国内将持续推进大豆振兴计划,多措并举稳定国内大豆生产,保障大豆供应。”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农业农村部:没必要抢购囤积粮食,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影响有限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国际粮食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从全球供应总量来看,不存在短缺问题,更多是疫情造成恐慌性消费的影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牛其昌

2020年4月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做好疫情期间粮食供给和保障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即使在前一阶段国内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市场上粮食以及各类副食品都是货足价稳,老百姓家里都是米面无忧,现在更没有必要去抢购囤积。

近期受疫情影响,多个国家发布粮食出口禁令,加之今年沙漠蝗虫灾害在一些国家暴发,全球粮食形势较为紧张。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可能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在此背景下,国内一些地方出现了部分市民抢购囤积米面的现象。

对此,魏百刚表示,从粮食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粮食产量是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

“目前我们国家粮食库存是充足的,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特别是两大口粮,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魏百刚说。

此外,从人均粮食占有量来看,2010年以来,我们国家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介绍,我国不少城市的成品粮,也就是面粉、大米,市场供应能力都在30天以上。疫情发生以来,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市场粮源调度,有序组织拍卖政策性粮源,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目前为止,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除了个别市县,绝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动用过地方储备粮。”秦玉云表示。

“至于要不要囤点大米?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家里大米、面粉保管不好容易生虫,放久了品质、口感都会下降,因此建议消费者朋友根据家庭需要适量购买。”秦玉云说。

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是否会传导到国内?魏百刚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国际粮食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从全球供应总量来看,不存在短缺问题,更多是疫情造成恐慌性消费的影响。

“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十分有限,3月份以来,我国大米零售价每公斤6.6元,面粉零售价每公斤3.95元,价格保持稳定,市场供应平稳。最重要的是我国小麦、稻谷库存充足,一旦粮食市场出现波动,我国有充分的调控手段进行平抑,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影响。”魏百刚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大豆的进口大国。去年我国进口大豆8851万吨,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85%左右,其中巴西、美国、阿根廷进口比例分别为65%、19%、10%。今年1-2月,大豆进口1351万吨,同比增长14.2%。

受国际疫情影响,我国的大豆进口是否受到影响?魏百刚对此回应,据了解,巴西大豆3月份向中国的出口量在增加,目前我国大豆仍是正常进口,并没有受到影响。

魏百刚介绍,“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疫情对我国进口大豆的影响。一方面强化监测预警,与主要出口国加强协调,把疫情对大豆供应链的影响力争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国内将持续推进大豆振兴计划,多措并举稳定国内大豆生产,保障大豆供应。”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