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六味地黄丸卖不动了?同仁堂去年营收利润双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六味地黄丸卖不动了?同仁堂去年营收利润双降

随着医改进程不断深入,药企技术、营销手段的不断革新,药品行业的调整与升级正在提速。“老字号”面对新对手的挑战,必须拿出新的竞争利器,显然同仁堂在这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

文|消费记 

即使是六味地黄丸这样家喻户晓的“大单品”,也无法挽救同仁堂去年的业绩。

日前,老字号同仁堂披露2019年报,公司营业收入132.77亿元,同比下降6.56%,归母净利润9.85亿元,同比下降13.12%。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同仁堂自2007年以来首次业绩下滑。2009年至2017年,公司营收基本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2018年为142.09亿元,同比增长6.23%。

原本增势较好的老字号,这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旗下三大核心公司业绩均下滑

年报显示,同仁堂2019年的收入主要来自四大类产品:心脑血管类、补益类、清热类和妇科类。值得注意的是,心脑血管类和补益类产品作为该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这两类的毛利率分别下滑了2.24%和2.14%。事实上,除了妇科类产品,同仁堂的其他类产品的毛利率全部出现了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其王牌产品六味地黄丸也出现了销量下降的情况。年报显示,六味地黄和金匮肾气系列总销量比去年减少25.5%,仅售出1883.1万盒。

据了解,同仁堂旗下有三大核心公司,同仁堂科技(01666.HK)主要从事生产业务,同仁堂国药重点在海外发展分销网络,同仁堂商业统领连锁药房业务,构成了“同仁堂系”的两大业务体系。

2019年,同仁堂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4.76亿元,同比下降11.53%,净利润7.41亿元,同比下降26.29%;同仁堂国药营业收入12.63亿元,同比下降1.69%,净利润5.08亿元,同比下降0.28%;同仁堂商业营业收入76.73亿元,同比下降10.8%,净利润2.60亿元,同比下降19.25%。

截至2019年底,同仁堂商业旗下连锁药店达到852家,当年新增46家,关闭2家,净增44家,净增数量比2018年少64家。

对此,同仁堂在年报中解释称,“虽然产品销售受到一定程度制约,但母公司运行情况总体基本保持稳定,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工业布局持续调整,产能不足、产值下降对其年度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尽管业绩下滑,同仁堂却在年报中提到,拟以2019年末总股本1,371,470,262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元。

“老字号”面临新挑战

资料显示,同仁堂以生产和销售传统中成药为主业,常年生产的中成药超过400个品规,产品剂型丰富,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类别。主要品种为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六味地黄系列、金匮肾气系列。

彼时的同仁堂可谓无比辉煌。

同仁堂始于1669年,当时正值康熙年间,1723年,同仁堂为宫廷提供特供御药。同仁堂前前后后见证了8位皇帝长达300多年的统治,此后品牌与产品在国内外声名鹊起,销售国家和地区多达40个。

国家工商局在1989年,为同仁堂发放了全国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这也是中国医药行业唯一一家取得这样称号的医药企业。但在2018年“蜂蜜造假”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同仁堂的药品销量迅速出现了销售额的下降,且对其品牌形象造成深远影响。

但同仁堂的问题,不仅仅在于“蜂蜜造假”事件的影响,品牌老化、竞争力衰退才是其业绩不振的本质原因。

从研发投入这一项就可以看出端倪。2016年-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02亿元、2.19亿元、2.34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率分别为1.67%、1.64%、1.65%。2019年,同仁堂的研发投入为2.41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1.82%,尽管略有增加,但仍低于行业可比公司的整体水平。

此外,产能不足近几年来一直是同仁堂的发展桎梏。2017年,同仁堂新开辟的大兴生产基地基本建设完成,开始搬迁和试产。2018年新建基地部分达产,完成190余个品规的转移注册。至目前,新建基地仍处于竣工收尾阶段,进展不及预期。

从大环境来看,2019年,国家药监部门出台多项新政,行业监管持续趋紧。随着医改进程不断深入,药企技术、营销手段的不断革新,药品行业的调整与升级正在提速。“老字号”面对新对手的挑战,必须拿出新的竞争利器,显然同仁堂在这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

例如同仁堂方面称,2019年营销团队研究新消费模式与业态,整合资源、精准营销,增加线上推广的品规,对电商平台重点销售的五子衍宗丸、坤宝丸、地榆槐角丸等9个产品加大维护力度,实现销售同比增长26%,整体OTC产品实现线上销售超过2个亿。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同仁堂在海外市场实现收入9.96亿,同比增加1.33%,占比为7.5%。同仁堂方面表示,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公司将以巩固质量管理提升专项整顿为基础,全面推行精品战略,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同仁堂

3.7k
  • 中药整体发展稳健性加强,中药50ETF(562390)上涨2.16%,冲击5连涨
  • 同仁堂:产品销量提升,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长10.04%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六味地黄丸卖不动了?同仁堂去年营收利润双降

随着医改进程不断深入,药企技术、营销手段的不断革新,药品行业的调整与升级正在提速。“老字号”面对新对手的挑战,必须拿出新的竞争利器,显然同仁堂在这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

文|消费记 

即使是六味地黄丸这样家喻户晓的“大单品”,也无法挽救同仁堂去年的业绩。

日前,老字号同仁堂披露2019年报,公司营业收入132.77亿元,同比下降6.56%,归母净利润9.85亿元,同比下降13.12%。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同仁堂自2007年以来首次业绩下滑。2009年至2017年,公司营收基本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2018年为142.09亿元,同比增长6.23%。

原本增势较好的老字号,这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旗下三大核心公司业绩均下滑

年报显示,同仁堂2019年的收入主要来自四大类产品:心脑血管类、补益类、清热类和妇科类。值得注意的是,心脑血管类和补益类产品作为该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这两类的毛利率分别下滑了2.24%和2.14%。事实上,除了妇科类产品,同仁堂的其他类产品的毛利率全部出现了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其王牌产品六味地黄丸也出现了销量下降的情况。年报显示,六味地黄和金匮肾气系列总销量比去年减少25.5%,仅售出1883.1万盒。

据了解,同仁堂旗下有三大核心公司,同仁堂科技(01666.HK)主要从事生产业务,同仁堂国药重点在海外发展分销网络,同仁堂商业统领连锁药房业务,构成了“同仁堂系”的两大业务体系。

2019年,同仁堂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4.76亿元,同比下降11.53%,净利润7.41亿元,同比下降26.29%;同仁堂国药营业收入12.63亿元,同比下降1.69%,净利润5.08亿元,同比下降0.28%;同仁堂商业营业收入76.73亿元,同比下降10.8%,净利润2.60亿元,同比下降19.25%。

截至2019年底,同仁堂商业旗下连锁药店达到852家,当年新增46家,关闭2家,净增44家,净增数量比2018年少64家。

对此,同仁堂在年报中解释称,“虽然产品销售受到一定程度制约,但母公司运行情况总体基本保持稳定,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工业布局持续调整,产能不足、产值下降对其年度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尽管业绩下滑,同仁堂却在年报中提到,拟以2019年末总股本1,371,470,262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元。

“老字号”面临新挑战

资料显示,同仁堂以生产和销售传统中成药为主业,常年生产的中成药超过400个品规,产品剂型丰富,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类别。主要品种为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六味地黄系列、金匮肾气系列。

彼时的同仁堂可谓无比辉煌。

同仁堂始于1669年,当时正值康熙年间,1723年,同仁堂为宫廷提供特供御药。同仁堂前前后后见证了8位皇帝长达300多年的统治,此后品牌与产品在国内外声名鹊起,销售国家和地区多达40个。

国家工商局在1989年,为同仁堂发放了全国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这也是中国医药行业唯一一家取得这样称号的医药企业。但在2018年“蜂蜜造假”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同仁堂的药品销量迅速出现了销售额的下降,且对其品牌形象造成深远影响。

但同仁堂的问题,不仅仅在于“蜂蜜造假”事件的影响,品牌老化、竞争力衰退才是其业绩不振的本质原因。

从研发投入这一项就可以看出端倪。2016年-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02亿元、2.19亿元、2.34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率分别为1.67%、1.64%、1.65%。2019年,同仁堂的研发投入为2.41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1.82%,尽管略有增加,但仍低于行业可比公司的整体水平。

此外,产能不足近几年来一直是同仁堂的发展桎梏。2017年,同仁堂新开辟的大兴生产基地基本建设完成,开始搬迁和试产。2018年新建基地部分达产,完成190余个品规的转移注册。至目前,新建基地仍处于竣工收尾阶段,进展不及预期。

从大环境来看,2019年,国家药监部门出台多项新政,行业监管持续趋紧。随着医改进程不断深入,药企技术、营销手段的不断革新,药品行业的调整与升级正在提速。“老字号”面对新对手的挑战,必须拿出新的竞争利器,显然同仁堂在这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

例如同仁堂方面称,2019年营销团队研究新消费模式与业态,整合资源、精准营销,增加线上推广的品规,对电商平台重点销售的五子衍宗丸、坤宝丸、地榆槐角丸等9个产品加大维护力度,实现销售同比增长26%,整体OTC产品实现线上销售超过2个亿。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同仁堂在海外市场实现收入9.96亿,同比增加1.33%,占比为7.5%。同仁堂方面表示,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公司将以巩固质量管理提升专项整顿为基础,全面推行精品战略,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