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张文宏:病毒没有最毒只有更新,应急救治体系要始终保持非常强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张文宏:病毒没有最毒只有更新,应急救治体系要始终保持非常强大

从SARS、H1N1、H7N9到这次的次新冠肺炎,回过头来看,上海总是能够应对得很好。“每次都是有惊无险,这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管理。”张文宏说。

图片来源:图虫

2020年4月8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出台的公卫建设20条意见。该意见提出,上海公卫建设的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强调,病毒没有最毒只有更新,应急医疗救治体系要始终保持非常强大。

4月7日,上海市印发《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在建设定位明确、平战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方面,该意见提出,上海将推进分层级、分区域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完善救治网络,形成由“市级定点医院-市级诊治中心-区域诊治中心-区级诊治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其他医疗机构”构成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在日常生活中,事实上你找体系可能是找不着的。那么体系在哪里?体系其实就在你身边,体系就在基层一点一滴的工作中,你最看得见的体系的第一道关卡是身边的医生。”张文宏说。复盘上海防疫工作,他指出,第一波疫情的防控正好是对应急医疗救治体系一次非常重大的考验。

此次疫情期间,上海数百家发热门诊就是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的第一个哨点。2020年1月22日,上海公布了全市110家发热门诊信息。

张文宏解释,这就意味着应急救治体系启动了。启动之后,如果这个体系是完整的,就会将病例递交给所在医院的传染科,然后医院的临床微生物系统就会启动,研究到底是什么病。“可能是认识的病,可能是不认识的病,如果是不认识的病,加上最近正好有疫情爆发,我们就会马上启动疾控环节。疾控进来之后,疾控医生和医院的医生会协同进行诊断。”

他指出,诊断非常重要,一旦诊断确定,就会启动追踪,追踪极其极重要。

国际同行曾向他发问:“为什么在中国上海这个超大型城市,可以把发病人数控制得这么少?”

对此,张文宏回答道:“上海的体系从早期发现有症状的病人,到隔离、诊断、疾控介入、追踪,速度非常之快,而且非常完善。上海有几千名疾控人员和医生对这些病人进行追踪,追踪之后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这是防控体系里应急迅速反应的一个重大的点,使得我们避免了社区的传播。今天世界上所有国家疫情爆发不能控制,都是和早期不能快速应对以及不能迅速追踪定位隔离造成社区传播有关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些经验在《若干意见》中得到了巩固与加强。

《若干意见》指出,上海将明确和落实各级公立医院的公共卫生职责,进一步强化医防融合、平战结合,把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纳入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形成更为紧密有效的防治结合体系。

“病人发现之后,最后一个闭环在哪里?我们都要送到上海市集中救治点,也就是这次治疗的指定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还有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张文宏认为,上海实行集中救治,集中所有最强大的医疗资源来救治病人,才取得了今天的救治成果。

截至4月7日24时,上海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39例,治愈出院328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204例,治愈出院78例。

“在这次上海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可以比较自豪地说,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我全方位参与了这次疫情救治。”张文宏业指出,目前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仍有改善空间,每次疫情都会带来一些教训,针对不同的疫情,上海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可以进行相应的更新。

他指出,从SARS、H1N1、H7N9到这次的次新冠肺炎,回过头来看,上海总是能够应对得很好。“每次都是有惊无险,这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管理。昨天上海市公共卫生建设大会提出要建立世界一流的传染病和公共卫生响应体系,以前我们不敢这样讲,经过这次疫情,我们的国家以这样的成绩完成了这件事,我相信里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就是我们赖以建设世界一流的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些资本。”

《若干意见》指出,上海还将加强各区传染病救治资源配置,有条件的可以独立设置传染病医院;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优化中医药应急救治网络,加快中医药应急救治设施设备与人才、技术储备,完善中西医协作机制;健全传染病院前急救转运体系。

“在人类历史上永远会有更新的病,没有最毒、只有最新。我们怎么办?这个体系里面以科技为支撑,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到最后还是会落在预防和对已有病人的救治上。”张文宏认为,此次救治体系得力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平战结合。在平常工作中,面对超广谱耐药细菌的感染、流感的流行和各种未知病毒感染,综合医院的感染科每天都在战斗。

在新闻发布会上,张文宏提出了一个假设:“我们时刻要想象今天发生在武汉的事情,在哪一天随时有可能会在上海发生。我们的发热门诊、哨点门诊能不能捕捉住这个病人?捕捉之后在医院体系里面有没有非常强大传染病和临床卫生诊断体系?对于病例能不能隔离?能不能第一时间对病原体进行追踪鉴定?”

他预测,类似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后一定还会发生,因此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始终要保持非常灵敏、非常强大。 “这次的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没有人可以回答。上海已经回到疫情之前,目前已经一段时间没有本地病例,后面阶段就是依靠我们强大的救治体系,针对输入性病例来防控,这就是我们这个体系要加强建设的主要原因。”

《若干意见》指出,上海还将加强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储备,制定大型公共设施转换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的预案,合理布局若干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中心,与公立综合性医院形成联动机制;以街镇为单位,储备临时可征用的设施;新建大型建筑要兼顾应急需求,预留转换接口;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预备役”制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张文宏:病毒没有最毒只有更新,应急救治体系要始终保持非常强大

从SARS、H1N1、H7N9到这次的次新冠肺炎,回过头来看,上海总是能够应对得很好。“每次都是有惊无险,这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管理。”张文宏说。

图片来源:图虫

2020年4月8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出台的公卫建设20条意见。该意见提出,上海公卫建设的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强调,病毒没有最毒只有更新,应急医疗救治体系要始终保持非常强大。

4月7日,上海市印发《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在建设定位明确、平战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方面,该意见提出,上海将推进分层级、分区域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完善救治网络,形成由“市级定点医院-市级诊治中心-区域诊治中心-区级诊治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其他医疗机构”构成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在日常生活中,事实上你找体系可能是找不着的。那么体系在哪里?体系其实就在你身边,体系就在基层一点一滴的工作中,你最看得见的体系的第一道关卡是身边的医生。”张文宏说。复盘上海防疫工作,他指出,第一波疫情的防控正好是对应急医疗救治体系一次非常重大的考验。

此次疫情期间,上海数百家发热门诊就是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的第一个哨点。2020年1月22日,上海公布了全市110家发热门诊信息。

张文宏解释,这就意味着应急救治体系启动了。启动之后,如果这个体系是完整的,就会将病例递交给所在医院的传染科,然后医院的临床微生物系统就会启动,研究到底是什么病。“可能是认识的病,可能是不认识的病,如果是不认识的病,加上最近正好有疫情爆发,我们就会马上启动疾控环节。疾控进来之后,疾控医生和医院的医生会协同进行诊断。”

他指出,诊断非常重要,一旦诊断确定,就会启动追踪,追踪极其极重要。

国际同行曾向他发问:“为什么在中国上海这个超大型城市,可以把发病人数控制得这么少?”

对此,张文宏回答道:“上海的体系从早期发现有症状的病人,到隔离、诊断、疾控介入、追踪,速度非常之快,而且非常完善。上海有几千名疾控人员和医生对这些病人进行追踪,追踪之后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这是防控体系里应急迅速反应的一个重大的点,使得我们避免了社区的传播。今天世界上所有国家疫情爆发不能控制,都是和早期不能快速应对以及不能迅速追踪定位隔离造成社区传播有关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些经验在《若干意见》中得到了巩固与加强。

《若干意见》指出,上海将明确和落实各级公立医院的公共卫生职责,进一步强化医防融合、平战结合,把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纳入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形成更为紧密有效的防治结合体系。

“病人发现之后,最后一个闭环在哪里?我们都要送到上海市集中救治点,也就是这次治疗的指定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还有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张文宏认为,上海实行集中救治,集中所有最强大的医疗资源来救治病人,才取得了今天的救治成果。

截至4月7日24时,上海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39例,治愈出院328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204例,治愈出院78例。

“在这次上海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可以比较自豪地说,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我全方位参与了这次疫情救治。”张文宏业指出,目前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仍有改善空间,每次疫情都会带来一些教训,针对不同的疫情,上海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可以进行相应的更新。

他指出,从SARS、H1N1、H7N9到这次的次新冠肺炎,回过头来看,上海总是能够应对得很好。“每次都是有惊无险,这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管理。昨天上海市公共卫生建设大会提出要建立世界一流的传染病和公共卫生响应体系,以前我们不敢这样讲,经过这次疫情,我们的国家以这样的成绩完成了这件事,我相信里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就是我们赖以建设世界一流的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些资本。”

《若干意见》指出,上海还将加强各区传染病救治资源配置,有条件的可以独立设置传染病医院;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优化中医药应急救治网络,加快中医药应急救治设施设备与人才、技术储备,完善中西医协作机制;健全传染病院前急救转运体系。

“在人类历史上永远会有更新的病,没有最毒、只有最新。我们怎么办?这个体系里面以科技为支撑,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到最后还是会落在预防和对已有病人的救治上。”张文宏认为,此次救治体系得力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平战结合。在平常工作中,面对超广谱耐药细菌的感染、流感的流行和各种未知病毒感染,综合医院的感染科每天都在战斗。

在新闻发布会上,张文宏提出了一个假设:“我们时刻要想象今天发生在武汉的事情,在哪一天随时有可能会在上海发生。我们的发热门诊、哨点门诊能不能捕捉住这个病人?捕捉之后在医院体系里面有没有非常强大传染病和临床卫生诊断体系?对于病例能不能隔离?能不能第一时间对病原体进行追踪鉴定?”

他预测,类似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后一定还会发生,因此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始终要保持非常灵敏、非常强大。 “这次的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没有人可以回答。上海已经回到疫情之前,目前已经一段时间没有本地病例,后面阶段就是依靠我们强大的救治体系,针对输入性病例来防控,这就是我们这个体系要加强建设的主要原因。”

《若干意见》指出,上海还将加强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储备,制定大型公共设施转换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的预案,合理布局若干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中心,与公立综合性医院形成联动机制;以街镇为单位,储备临时可征用的设施;新建大型建筑要兼顾应急需求,预留转换接口;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预备役”制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