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是企业最明显的标签;如今,随着国企混改加速推进,所有制形式开始融合,这些标签逐渐变得模糊,而外界也开始更多关注混改后企业的下一步走势。
日前,经市国资委批复,青岛城投集团(以下简称“青岛城投”)、青岛华通集团(以下简称“青岛华通”)、青岛西海岸发展集团(以下简称“青岛西发”)、青岛国投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国投”)4家企业将启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作为青岛探索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一次尝试,这四家企业也将成为首批“吃螃蟹”的企业。同样,此举也被视为青岛在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进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上的进一步提速。
在青岛之前,国内多地早已率先开启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对此,各地方政府实行混改的动力何在?聚焦青岛,借由此次国企改革又向外界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青岛四企业率先启动国企混改
近日,青岛城投、青岛华通、青岛西发、青岛国投四家企业,经青岛市国资委批复,率先启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这四家企业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将承担起“摸石头过河”的角色,为随后打造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专业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据了解,上述四家企业均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此次试点改革将在宏观层面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经营自主权。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清单,授权放权事项涉及战略规划、主业管理、产权管理、股权激励等诸多方面。
微观层面上,青岛城投、青岛华通、青岛西发、青岛国投四家企业自身将继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同时推进经营机制市场化改革和创新。
在各地受疫情影响逐渐消失,主抓经济复苏与接续发展的关键期,青岛抛出了国企改革的举措,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国企生产活力与潜力,也标志着青岛在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进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上进一步提速。
这四家企业在完成改革后,将充分发挥资本运作平台作用,优化国有资本的投向,向核心领域集中,促进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
事实上,青岛并非第一座启动国企混改的城市。不管是前一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格力电器股权转让事宜,还是天津市、吉林省等地方国资的集中启动混改,都向外界传递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地方国企混改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开启改革的青岛国资
透露何种信号?
针对此次作为改革试点的4家国企,他们分别列出了公司到2022年的发展目标。
青岛城投到2022年,目标资产总额达4000亿元,营业收入400亿元,利润总额40亿元,控股5家上市公司;青岛华通到2022年,目标资产总额850亿元,营业收入90亿元,利润总额10亿元,控股2家上市公司;青岛西发到2022年,目标资产总额830亿元,营业收入110亿元,利润总额10亿元,控股2家上市公司;青岛国投到2022年,目标资产总额达到300亿元,营业收入20亿元,利润总额10亿元,控股2家上市公司。
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等都是考察一家企业经营状况的常用指标,列入发展目标上,并未有任何特别。而此次这四家公司将控股上市企业的数量也明确列入发展目标中,显然也透露出青岛国资委开启混改的一个明确信号。
即:青岛市有意借助国资这一坚实的资本,推动更多企业上市,并以国有资本覆盖更广泛的资本市场。
4月9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臧毅杰曾公开表示,目前青岛国有企业上市是短板,只有10户,与省内其他地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为了尽快追上差距,青岛市国资委也制定了3年国企上市计划,争取到2022年,将现有的10户上市国企,达到30户左右。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将企业送到上市平台。
目前来看,通过启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是在短期内实现上市目标的有效途径。
既然已经有了稳定充实的国有资本做担保,青岛又该如何用好这一份资源推动更多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国诚通的改革实例中找到答案。
2016年2月,中国诚通便被确定为两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之一。同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受国务院国资委委托,中国诚通发起设立了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基金总规模3500亿元。
基金成立一年来参与了中国中冶、中国国航、中国电建定增;参与了中国联通、中粮资本混合所有制改造;设立国调中铝铜产业发展基金、参与中钢股份债务重组、中国重工债转股;设立深圳国调招商并购股权投资子基金,参与中信建投港股IPO基石投资,投资中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初,中国诚通已经接收管理国资委划转的中国远洋、中海科技、宝钢股份、中国建材、中国能建、桂冠电力等央企上市公司部分股权,并接收了中国旅游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华贸物流控制性股权。
上述内容可见,通过成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并设立基金,可以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提高国有资本回报,而他们的持股方式往往也是以财务性持股为主。
从公司运营模式上来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自身不从事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不干预所持股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公司通过管资本方式实现对所持股企业的管理,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恰恰也是上市企业可以平稳、长远经营的保证。
诚然,国企相较其他类型的企业,在金融信贷等资源占用方面有优势,但也存在运作机制相对不够灵活务实的弊端。国企市场化运作的目的,实际上正是引入市场化机制,让国企成为市场竞争的真正主体。
目前,青岛上市企业除海尔、海信、双星、青啤、澳柯玛、利群等行业龙头企业名声在外,且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话语权外,大多上市企业还是被湮没在了资本市场的洪流之中。
所谓的国企混改,不仅应该只让国有企业自身“活”起来,做活国有经济存量,还应该为中小型的上市企业提供更多的产业介入领域和更大的市场空间,为社会资本进入国有经济传统领域打开大门,推动中国经济在更大的资源配置空间上创新发展。
未来,青岛的国企混改不应只让国企自身激发活力,在与社会资本融合的过程中,到底能否充分发挥协同作用,或将成为左右最后结果的关键因素。

来源:凤凰青岛
原标题:控股11家上市企业!青岛发力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