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球财说 林洛栩
近日,继海底捞(01994. HK)因菜品涨价,被舆论谴责恢复原价并致歉后,外卖平台又被推上风口浪尖。
4月13日,在广东餐饮行业协会发出致美团外卖联名交涉函,要求美团降低佣金。一时间关于美团对餐厅高抽成的争议甚嚣尘上。
3天之后,美团外卖回应称,2019年美团外卖8成以上商户佣金在10%-20%。并称,2019年第四季度,美团外卖平均每单利润不到2毛钱,占收入的2%。
随后,对于外卖平台低利润的可信度、该不该降佣金等话题,再一次成为热议。今天,《全球财说》就通过美团点评(03690. HK)年报数据,进行剖析。
营收增速放缓 迎来首次全年盈利
财报显示,2019年美团点评共实现营业收入975.2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52.27亿元同比增长49.5%;经调整净利润为46.57亿元,上年同期为-83.46亿元。
不得不说,2019年是美团的高光之年,连续3个季度实现盈利,并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分业务来看,首当其冲的便是外卖业务。
2019年,美团餐饮外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8.43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56.2%;实现毛利102.33亿元,毛利率为18.7%,较上年的13.8%增长4.9个百分点。
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2.75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22.8%;实现毛利197.46亿元,毛利率为88.6%,较上年的89%下降0.4个百分点。
新业务及其他实现营业收入204.10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21%;实现毛利23.41亿元,毛利率为11.5%,实现了扭亏为盈。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依旧美团最赚钱的业务,为美团贡献了61.1%的毛利,是真正的盈利引擎。
但是,营收的增厚还主要依赖于外卖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美团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已经逐步放缓。2016年-2019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23.1%、161.2%、92.2%、49.5%。
实际上,自上市之初的2018年三季度起,美团的营业收入增速就在不断放缓。
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美团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97.2%、89%、70.1%、50.6%、44.1%%、42.2%。
保持增长没错,但是由于外卖业务已处于两分天下,正逐步触及天花板,这也是美团营业总收入逐步放缓的原因。
外卖均价44.8元/单 佣金8成付工资
继续看看餐饮外卖业务的详细数据。
财报显示,2019年餐饮外卖业务的交易额为3927亿元,同比增长38.9%。2016年-2018年,外卖业务交易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76.3%、191.5%、65.3%。
随着补贴及红包激励减少,大多数消费者的习惯壁垒已然形成,突破与高增长的情况再难实现。在增长逐步放缓之后,便是平稳发展乃至迎来负增长。
再将餐饮外卖业务的营业收入细分,其中496.47亿元来自于佣金,51.04亿元来自在线营销服务。
餐饮外卖业务销售成本为446.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35.7%。其中,餐饮外卖骑手成本为410.42亿元,占该业务销售成本比例为92%。
通过计算,骑手工资占佣金比例为82.7%,确是骑手获益更大。
相关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美团多次调升商户佣金,从最早的15%调高至20%,再到目前全国多地佣金平均超过22%。
虽然美团收入中佣金占比正逐步减小,但商家佣金提升却不能否认。
据媒体信息显示,美团外卖骑手每单收入为5-8元钱,平均为6元左右。每笔外卖订单的平均价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美团的收入与成本。
是否正如美团所言,每笔订单只赚到2毛钱呢?
财报显示,2019年美团每笔餐饮外卖业务订单的平均价值同比增长2.3%至44.8元,多数情况下,用户支付给骑手的配送费无法覆盖实际配送成本,但是若按照20%佣金计算,每单佣金为8.96元,基本上已经可以覆盖骑手工资成本。
当然除去骑手成本,佣金还包括技术服务费及平台使用费。如若像广东餐饮行业协会所呼吁的减少5%、甚至免除佣金,那美团的日子着实不会好过。
根据美团外卖发布的公告显示,在疫情期间,美团外卖启动了“春风行动”,推出每月5亿元流量红包、4亿元商户补贴,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商户,按不低于3%-5%的比例返还外卖佣金,覆盖全国商户数量超过60万家,对于武汉商家在2-3月全面免除佣金直至封城结束。相比疫前,7成商户外卖单量已恢复60%以上,有3成实现反超。
目前的情况是,外卖平台、商户、消费者已形成互相依赖的关系,其中一方发生变动,都将会影响整个格局。
无论商户还是平台进行涨价,消费者活力都会下降,订单量的减少将会对利润带来更大的侵蚀;同时,高佣金无法吸引更多的商户入驻,外卖业务增速放缓在所难免。
除了外卖业务,值得注意的是包含共享单车、网约车、买菜、闪购在内的新业务板块扭亏为盈。2018年年报显示,共享单车贡献了美团近一半亏损额,2019年美团对此作了不少调整。
首先就是重新制定的计费标准,起步价从1元涨至1.5元;其次便是由于摩拜单车已于2019年三季度使用期限到期,而替换为美团黄的新挡车,折旧费用不在拖累总利润,同时仅通过美团APP才能解锁,形成对其他业务的整体带动。
受疫情影响严重 阿里发起总攻
不过,在财报披露的同时,美团还预警了疫情对于业绩的不利影响。
美团预计,除一季度业绩承压,未来几个季度的经营业绩都会受到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美团CFO陈少晖透露“我们预计在今年一季度当中会有收入的下降”,整个2月,餐饮外卖的订单量严重的受到了疫情的影响,比平常的水平削减了一半。
相关数据显示,1月23日签收,无论是门店增长率还是单量增长率均出现断崖式下跌,2月中旬左右探至底部。
外卖受此影响亦出现断崖式下跌,但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3月5日,全国餐饮业复工率达53.2%。外卖门店增长率逐步恢复平稳。
但是,与外卖业务相比,真正受挫的是酒店和旅游业务。陈少晖坦言,与外卖递送业务相比,店内服务、酒店和旅游业务表现更差。因此二月份交易量、营收和广告收入都有急速地下降,三月份开始有一定恢复。
到店、酒店业务作为美团的盈利引擎,受疫情打击颇大,能否保住全年盈利目前全然是个未知数。
除此外,美团还面临着阿里的强烈进攻。先是支付宝宣布投身生活服务业数字化的竞争中,随后口碑饿了么为核心的阿里本地生活版块又宣布了新的商家赋能计划。
3月6日,据界面新报道,阿里本地生活公司开始了新一轮组织架构大调整,成立到家、到店、商家中台和创新三大事业群和物流、新零售、泛生活服务三大事业部。
3月10日,支付宝召开了2020支付宝合作伙伴大会,阿里本地生活董事长胡晓明宣告支付宝正式转向数字生活开放平台。用胡晓明的话说,这是支付宝创立15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升级。
将美团现在业务作为对标,并且更为深入到消费者服务核心,阿里手握拥有支付先天优势的支付宝,以及饿了么、口碑、飞猪、盒马、高德等众多本地服务相关业务,彻底打通后对于美团而言无疑将是最大挑战。
4月14日,美团报收97.75港元,虽然已经稍有回升,但较2020年1月14日116港元的最高股价下跌趋势明显。目前,美团点评总市值为5689亿元,市盈率为228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