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褚冬竹:建筑学应立足于解决更综合的问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褚冬竹:建筑学应立足于解决更综合的问题

城市建筑要同时关注复杂问题与极限问题。

文|建筑档案

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Lab.C.[architecture]工作室主持人

褚冬竹

建筑的本质和基础功用就是容器,是容纳各类行为需求的人造空间。这种本质需求是传统的甚至古老的,几乎可以追溯至文明伊始人类有意识建造栖居场所开始。而这件古老的事到今天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将建筑融入所在时代乃至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妥帖处理不同时代下的人与空间关系,是实现建筑之所以存在的第一步。

材料、结构与空间(褚冬竹摄)

建筑应关注人的情感共鸣

建筑学这门学科的关联性很强,绝不是简单的关于建筑知识或学问。architecture这个词的构成方式将统帅、首要、艺术、技术串联在一起,与construction相比,最后这个词落在了文化层面。建筑学确实能够通过精妙的空间组织手段加上建造技术,改变人和自然、人和空间以及人自身的精神状态。

认识人本身,是理解建筑的第一步。中国古代营造的尺度系统,与身体紧密相关。所谓“以身为度,以声为律”。西方传统建筑营造关注的,与此相通。

维特鲁威人,达·芬奇绘

建筑学的尴尬(或是特色)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门学科本身同时具有科学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和艺术属性,也同时需要纯艺术中没有的特定设计思维。

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突破发展,都可能为建筑学本身的发展做出贡献,并推进这个学科内在的丰富性和合理性。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和赞赏那些原本在第三世界、经济欠发达以及边缘文化地带的建筑师的工作,关注他们针对自身条件和历史脉络做出的与其他地区既有明显差异,但也能在建筑语汇上意会沟通的智慧工作(也可能因此授予他们来自发达世界的极具分量的奖项)。

甘多(Gando)小学,布基纳法索,2000;设计:Diébédo Francis Kéré(为贫困的家乡甘多募资并建造该建筑时,Kéré是柏林工大的在校学生,可视为当代西方建筑教育与第三世界地方现实相遇的示例)

将建筑学设于“工学”门类,虽然可以涵盖建筑学中的相当部分问题,但建筑学天然蕴含的其他属性就有可能在各类考评体系中被“科学和正义”地忽视。

吃着五谷杂粮成长起来的建筑学,很有可能变得“营养不良”。在建设发展的高速快轨旁边,也有那些风景如画的羊肠小道,那里虽然没有巨大的运载容量,但可能为我们这个传承数千年的古老技艺增添一些悦动和轻快的吟唱。

不同的人看待不同的建筑会有不同的视角。对于相当部分人,并不喜欢建筑过分巨大体量或因为刻意塑造标志性而呈现出的咄咄逼人的压迫感。很多值得尊重和记忆的建筑,是我们内心或日常美好而亲近的陪伴。

德国建筑师Leo von Klenze绘制的雅典卫城构想复原(油画,1846)该画现藏于慕尼黑新绘画陈列馆(Neue Pinakothek)。Klenze在雅典现场的测绘工作也为慕尼黑国王广场(K nigsplatz)的西侧门楼设计提供了数据参照。

20世纪初的成都

当大家在体验一个历史建筑,尤其是很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时,被打动的其实不见得一定是其中具体的古老技术成分,而是一种直到今天都可以跟人心灵相通的共鸣。

建筑不是纯技术问题,我们所关注的更高、更大、更耐久、更结实只是建筑其中的一个维度,是否给人的感觉更友好,是否跟人的心理、生活真正产生共鸣,是狭义的技术所不能够完全涵盖的。

建筑的进化来源于外部刺激

建筑技艺非常古老,而且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只要有人栖居的地方,就能找到某种形式的建筑以及这些建筑聚集起来的方式。于是,我们积累出人与建筑如何相处、如何共生、如何演进的原则、规律和方法。这些原则、规律、方法,构成了建筑学的基本内核,而再向外扩展,是建筑与所在环境的若干复杂关联问题,成为建筑学的边界与职责。

对经典的尊重、理解和学习是基本功,但同时也要尊重建筑学必须内在进化而产生可变性这一事实。

这既包含建筑本身的发展进化,也指向它所在的时代与外部条件。除重大突发事件等情景外,与许多其他领域相比,建筑的演进其实是相对迟缓的。

修缮前的重庆湖广会馆,2000,褚冬竹摄

荷兰格罗宁根市中心,2010,褚冬竹摄

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2020

川南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一期、二期),2012-2019

云南昭通博物馆,2012,摄影:存在摄影

这种迟缓有几层原因:

一是正如前面提到,建筑本质上的功用需求是基础而简单的,就像杯盘碗盏数千年基本原型稳定不变,仅从内在需求出发难以有重大变革的动力;

二是建造技艺和材料品类相对狭窄,要完成基本的空间生成,可能的形式并不多样;

三是变革意味着试错,一座建筑诞生本身迟缓,要进一步尝试、实施、反馈,再到下一次的变革,时间漫长,很难在个人生命周期内多次迭代,极有可能因变革所引发的成本、时间甚至风险提升而遭遇阻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筑内生需求已经不足以让建筑明显进化了,更多的变化来自于外部,要求建筑学的行进过程中敏锐地关心科学、技术、人文及重大事件下的新需求和新机会。

遥看黄河与京昆高速的司马迁祠,2015,褚冬竹摄

达卡大学美术学院平面图与立面图(Muzharul Islam设计)

达卡大学美术学院,孟加拉,2019,褚冬竹摄

加拿大多伦多BCE拱廊(Santiago Calatrava),2006,褚冬竹摄

重庆816小镇军工陈列馆轴侧分析,2020

重庆816小镇军工陈列馆,2020

建筑评论家和历史学家希格弗莱德·吉迪恩坚信“观察者必须站在画面中心”,亲身投入才能通晓全局。近10年来,中国发展处于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是愈发广泛的协同发展和文明互鉴,如“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则是持续存在的科技竞争甚至竞赛,工业制造、太空、深海、深地探索以及当然包括的军事力量等。

《Mechanization Takes Command》部分插图,希格弗莱德·吉迪恩,1948

在时代大浪潮中,建筑应该怎么做?是在专业领域继续安于一隅,还是积极参与到时代变革中,这本身也许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单选题,但打通专业内核与大时代需求的急迫要求,已经实实在在呈现眼前。若退回30年,可能对今天的诸多现象都无法预测甚至无法理解科,更别说那些更早的时代。

从前真的慢。1000多年前,佛图关是镇守重庆古城(那时还叫渝州)的重要关隘。两江半岛从陆路只能沿佛图关山脊一线通往川西。相传,唐大中九年,仕途频频失意的李商隐再次调动,出渝州,今日6、7个地铁站的路程,细雨绵绵,在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上竟走得天色渐晚,无奈在佛图关借宿。慢下来也好,看眼前山城暮色烟雨,更加思念远在北方的亲友,掏不出随身手机,更没有“夜景模式”,于是一首《夜雨寄北》便在这里轻声吟诵出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那时没有朋友圈,有的话点赞不会少。等到他北方的亲友读到这封信时,估计也是小半年之后了。诗中的画意和心绪,是抽象的,仅供意会的,只能自己在头脑中重新描画的(该诗创作背景另一说为重庆缙云山黛湖)。

重庆东水门(高处为文星阁),Sidney D. Gamble摄于20世纪初

东水门大桥与渝中半岛(远处桥头约为上图位置),2016,褚冬竹摄

现在顶尖的发展方向,却是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无需想象便呈送到你的眼前。

艾伦·图灵70年前写下《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1950)的那个时代,谁能想到,今天可以把曾经得塞满一屋子的精于计算的一套Machinery,变成了一个轻薄乖巧到连睡觉都舍不得放下的智能终端?而陪伴西奥多·托姆布里的温柔甜美的“Samantha”(电影《her》里的虚拟女友)竟只是0和1组成的高级数字代码,而“她”正在和8316位人类交往?(注意,这段话里已经出现了建筑学需要关注的好几个问题。)

饰演西奥多·托姆布里的演员杰昆·菲尼克斯在另一部更早的《角斗士》影片中,化身为阴险狠毒、野心勃勃的罗马皇帝康茂德(Lucius Aurelius Commodus Antoninus),最后死在了古罗马竞技场内的沙土之上。2000年前恢弘炫目的罗马城,在数字复杂编码下与今天的真实融为一体。

电影《角斗士》剧照

建筑学的价值出路,早已不止一条。

设计与研究 Lab.C.[architecture]

城市建筑要同时关注复杂问题与极限问题

城市是通过不同路径和条件设计出来的,比如各文明古国重要都城自上而下的规划,最高决策者通常有非常强烈的空间意愿和象征意义;另一种是中小城市、自然村镇,跟地形、地貌、水系自然结合,建筑不断在历史进程中调整,表面看似自然进化和生长,但实则存在明确的内部约束和建造规则,也是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是典型的两种城市生成方式。但这两种方式都不能简单套用在当代城市里。

绝大部分建筑是在不断择优、进化和更新。最近这几年,中国很多中小建筑无论是模式创新还是本土关联上,都取得了显而易见的突进。

亚洲典型大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域覆盖面积 Lab.C.[architecture]

当然,重点、超大项目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重要机会。过去外国建筑师已经承担了中国城市大量重要项目、地标建筑,但很多中国的特殊问题的最佳解答还是需要中国建筑师的深度研究和感同身受的理解。

若将几十亿春运人流投放欧洲,铁路系统会全部瘫痪,即使那里的火车站拥有最优雅的立面和细部。在大尺度、流动性和巨大消费潜力下,中国建筑的特色不仅体现在外部造型、空间氛围和东方精神上,更逐渐转移这个不容忽视的背景上。我们一个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人口便可能超过欧美一个完完整整的中小城市,未来中国建筑的复杂性、关联性要求将会持续提升。

基础设施与建筑的整合势在必行,这既是中国建筑师的巨大挑战,也是其他国家很难遇到的机会。

春运时的站前广场

德国不来梅中央火车站,2010,褚冬竹摄

西班牙马德里中央火车站,2010,褚冬竹摄

宏大不意味着粗糙。城市需要关注更多微观的东西,才能把整个环境串联起来,填补空隙。一些小建筑群体的产生是特别有趣的事情,开始让建筑类型化思考进入到街区,进入到日常生活。其中的一个最大价值就是大家突然发现原来建筑师在如此狭小的空间还能有所作为。

瑞士、德国那些钟表制造者,每年参与盛大的钟表博览会,可以看到世界最著名的品牌推出的最新、功能最强大的腕表,其实展示和竞争的是如何把如此复杂的功能用纯机械的方式组织在如此有限的空间里的强大技术能力。当然也包括德国的汽车制造,去斯图加特看名车的经典发动机,这哪是沾满油污轰鸣的一套机械,根本就是精美的艺术品。在这样的氛围里,建筑师考虑的问题,自然就能贴近微观、贴近细节、贴近到可以让你屏息凝气观赏的那个距离。

不言而喻,与建筑相比,在极其有限的空间的里,钟表的制造和精准难度大了很多。在这么窄小的空间里已经能做到这个程度,只能叹服钦佩。现在时间随处可见,手机上的万年历天天精准,传统机械钟表行业之所以还能兴旺,支持它的不是其计时功能如何不可或缺,而是人类对于技术不断往前推进直至巅峰极限的一种期待和愿望。这和刷新记录的运动员精神是一致的,追求的不是速度本身,而是极限在哪里?

城市之理:从特色中寻找优势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一个城市性格的形成至少要经过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差异,即客观存在的区别;第二层是特色,与天然的差异性不同,特色是当人在其上栖居建设时,采取的不同技术、聚落等不同策略,并由此呈现特色;第三层是优势,是基于前两个层次,在差异和特色之上,显现出来的一个城市因此具备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更优之处。

迪拜 NationalGeographic

与人类似,城市的性格可分为真性格和假性格。我当然更希望城市显现出的是它长期的真性格,而不是短暂的表演式、迎合式的假性格,而需要长期稳定发展,慢慢释放出来的一种被集体认同的东西,才可能成为真正留得下去可以称作性格的东西。

对于城市性格的理解,可以从不同方面来展开,既可以指这个城市之中大部分人表现出的相似、相近的状态、特征、喜好、价值观等,也可以是从建筑学角度观察到的因为差异性并呈现某种特色、优势的空间基底及空间利用状态。

重庆这座城市因为它基底的特别,有很多其他城市面临不到的建城困难,但也激发了重庆人对这座城市的多种使用方式。一旦通过各种技术解决了问题,困难和挑战就会变成特点。重庆的特色足够让人流连忘返,但只有当别人真正选择这个城市作为长期居所的时候才有优势两个字可言,也才能真正体现重庆的性格。

同比例下的荷兰与重庆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需要能够被传播、认可,所以城市性格是城市由差异迈向优势的过程当中集体凝结在一起的认同。

重庆已迈上“特色”城市阵营,下一步若能在迈向“优势”的路径上前进一步,将文化融于特色,城市性格才能真正被塑造得更丰满。

这座城市现在也慢慢有一些建筑让人愿意专门去看,但让人过目不忘的仍然是整个城市特征。如何把重庆的特色变优势是一个困难而长期的过程,但至少是必须努力的方向,而不是躺在特色这件事情上,局限于游客的交口称赞。对建筑师来说,实现城市特色,制造有特色空间并不复杂,但重庆未来的考虑是真正让人留下来,这一点应该考虑更长远的发展。

城市在发展中往往成就与遗憾并存,部分地段、个别项目建设强度过大,在本身争取了优质景观资源甚至地标焦点的同时,却可能以巨大的体量遮挡了城市本身应有的公共视线、行为通达,突兀于城市整体趋势存在,影响了城市空间形态作为一个整体而建立起的个性特征,也悄然将公共资源转换为私有资产。

重庆“法国水师兵营”,摄于20世纪初

重庆解放碑的环境与尺度变迁

性格与规则,有时候看起来是悖论。我们要为城市创造的,是在规则约束下的自生长力。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无理重庆》,无理,是从数学的无理数概念中借来的词,在当时当地以及一定的认知范围里面,大部分人都熟悉且感觉到亲切的一种状态是有理的,而对于规则、对于公众或大部分人遵守的规则不能解释或定义,就叫无理。

城市空间之理即基于并利用客观条件,为承载、适应若干合理行为与心理诉求而共同遵守的基本空间规则或规律。

城市中那些出其不意,难以在理论书本中寻觅却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空间比比皆是,尤其是在经过了长期岁月演变的旧城中。还有部分特殊城市空间的特征乃至范围划定方式,甚至都难以用通常的视觉方式进行。这类空间的形成、建立、使用,难以用某些通常的、已完善归纳的普适规律来指导和解释,也无法简单复制于他处,甚至必须接受“下不为例”,具有强烈的在地性、针对性和时间性。借鉴“无理数”的命名思路,这样的空间可称为“无理”空间。

此处的空间“无理”绝非真的“无理”。它是在面对独特而具体问题时采纳的一种变通、有效的应对方式,也是构建城市整体空间体系中极为活跃、趣味的那一部分。

重庆洪崖洞项目剖面图,李向北提供

对于设计者与研究者,当特殊问题或客观条件已然呈现时,如何定位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在集体之“理”(常规规则、普适规律)中寻得突破、另辟蹊径,直至创立个体之“理”,甚至可以反映其工作与创造能力高低。

SKY-RAIL社区活动公园,墨尔本,设计:March Studio

预判问题,是更为高明的解决方式。

发现问题通过打补丁的方式解决并不是第一选择,另一种方式高明的方式是预判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尚未发生之时。

真正的研发团队绝不是售后服务的思想,而是尽可能解决产品出问题的概率,就像某些品牌的汽车企业敢承诺10年免费维修,最后统计下来,即使做10年免费维修,也是赚钱的,因为品质控制有效。

我们脑海中的交通、空间、建筑的构思立足于未来而思考,通过预判问题,没发生之前就解决,这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就像高明的医生一定不是最后治疗你的,而是在疾病刚有苗头的时候就告诉你如何避免或者抵抗。预判问题并把问题提前消化掉,需要我们一方面坚守内核,另一方面看到四周正在发生的快速变化。

湖北秭归港客运综合楼,2019

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像一颗糖,把这颗糖包得紧紧的,丢到水里,最后发现喝下去的水还是白开水,糖还是糖,就像现在很多城市中的文化还是包起来的,没有真正地进入到今天的日常生活,需要把糖的外衣剥掉,把糖丢进水,等着它慢慢释放,当喝到的这杯水有甜味时,城市更新目的就达到了。

永远不要怕改变,就像每一次搬家换房子,在搬的过程中,哪些该带走,哪些该放弃是要深思熟虑的。把城市理解成人体,每一次城市变化更新其实是整个机体经历代谢和提升免疫力的一个机会。城市的免疫系统一定是有包容性的,如果一旦害怕改变,这个城市其实已经走到末路了。

秘密的寄存屋|2015北京设计周参展(鸟瞰照片右下角)

历史的意义和我们的书写

每个有历史的城市都是一篇长长的故事,故事里的荣耀与惋惜都书写在空间与建筑之中,成为人类聚居建城史上的厚重读本和精神载体。

漫长的历史进程、重大事件、文化信仰、经济水平等更多的人文、社会因素将各个地理空间塑造为一个个特征鲜明的人类文明见证。

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复原数字模型

重庆主城区中心数字模型

时间是连绵不断且极为公平的。历史的壮阔和力量,在于它能够毫无断裂地影响进程中的所有判断、取舍和演变。

每一代身处当下的人们,看到的是前人选择和塑造的结果,通过每一代人的持续劳作,也必将留给下一代及之后一些东西,让他们看到和使用我们的选择和塑造。

共生城市,2019,褚冬竹摄

18世纪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曾对2500公里以外的伊斯坦布尔赞叹不已,“这座皇都近似不等边三角形,它指向东方和亚洲海岸的尖端直逼色雷斯人的博斯鲁普斯海峡的波涛……它仿佛是大自然专为一个庞大的君主国家设计的中心点和都城。这座位于北纬41°线上的皇都正好可以从它的七座小山上俯瞰着欧亚两大洲的海岸。”

重庆与伊斯坦布尔半岛开放公共空间比较 Lab.C.[architecture]

伊斯坦布尔考察速写,2019,褚冬竹

而彼时,距离伊斯坦布尔7000公里以外的东部半球,北纬30°线上的中国重庆,也在几乎同样大小的半岛上劳作生息,半岛尖端印刻有“古渝雄关”苍劲大字的朝天门城楼外,两江在此交汇,滔滔江水奔流天际。

吉本写完这段话之后的整整100年,英国蒸汽机动轮船逆流而上,穿越长江三峡,在阵阵浓烟和汽笛声中停靠在了这里 。重庆开埠。

城市的书写,2016,褚冬竹摄

这是活的历史。

每一代人,都在继续书写。

文中图片由褚冬竹提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褚冬竹:建筑学应立足于解决更综合的问题

城市建筑要同时关注复杂问题与极限问题。

文|建筑档案

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Lab.C.[architecture]工作室主持人

褚冬竹

建筑的本质和基础功用就是容器,是容纳各类行为需求的人造空间。这种本质需求是传统的甚至古老的,几乎可以追溯至文明伊始人类有意识建造栖居场所开始。而这件古老的事到今天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将建筑融入所在时代乃至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妥帖处理不同时代下的人与空间关系,是实现建筑之所以存在的第一步。

材料、结构与空间(褚冬竹摄)

建筑应关注人的情感共鸣

建筑学这门学科的关联性很强,绝不是简单的关于建筑知识或学问。architecture这个词的构成方式将统帅、首要、艺术、技术串联在一起,与construction相比,最后这个词落在了文化层面。建筑学确实能够通过精妙的空间组织手段加上建造技术,改变人和自然、人和空间以及人自身的精神状态。

认识人本身,是理解建筑的第一步。中国古代营造的尺度系统,与身体紧密相关。所谓“以身为度,以声为律”。西方传统建筑营造关注的,与此相通。

维特鲁威人,达·芬奇绘

建筑学的尴尬(或是特色)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门学科本身同时具有科学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和艺术属性,也同时需要纯艺术中没有的特定设计思维。

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突破发展,都可能为建筑学本身的发展做出贡献,并推进这个学科内在的丰富性和合理性。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和赞赏那些原本在第三世界、经济欠发达以及边缘文化地带的建筑师的工作,关注他们针对自身条件和历史脉络做出的与其他地区既有明显差异,但也能在建筑语汇上意会沟通的智慧工作(也可能因此授予他们来自发达世界的极具分量的奖项)。

甘多(Gando)小学,布基纳法索,2000;设计:Diébédo Francis Kéré(为贫困的家乡甘多募资并建造该建筑时,Kéré是柏林工大的在校学生,可视为当代西方建筑教育与第三世界地方现实相遇的示例)

将建筑学设于“工学”门类,虽然可以涵盖建筑学中的相当部分问题,但建筑学天然蕴含的其他属性就有可能在各类考评体系中被“科学和正义”地忽视。

吃着五谷杂粮成长起来的建筑学,很有可能变得“营养不良”。在建设发展的高速快轨旁边,也有那些风景如画的羊肠小道,那里虽然没有巨大的运载容量,但可能为我们这个传承数千年的古老技艺增添一些悦动和轻快的吟唱。

不同的人看待不同的建筑会有不同的视角。对于相当部分人,并不喜欢建筑过分巨大体量或因为刻意塑造标志性而呈现出的咄咄逼人的压迫感。很多值得尊重和记忆的建筑,是我们内心或日常美好而亲近的陪伴。

德国建筑师Leo von Klenze绘制的雅典卫城构想复原(油画,1846)该画现藏于慕尼黑新绘画陈列馆(Neue Pinakothek)。Klenze在雅典现场的测绘工作也为慕尼黑国王广场(K nigsplatz)的西侧门楼设计提供了数据参照。

20世纪初的成都

当大家在体验一个历史建筑,尤其是很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时,被打动的其实不见得一定是其中具体的古老技术成分,而是一种直到今天都可以跟人心灵相通的共鸣。

建筑不是纯技术问题,我们所关注的更高、更大、更耐久、更结实只是建筑其中的一个维度,是否给人的感觉更友好,是否跟人的心理、生活真正产生共鸣,是狭义的技术所不能够完全涵盖的。

建筑的进化来源于外部刺激

建筑技艺非常古老,而且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只要有人栖居的地方,就能找到某种形式的建筑以及这些建筑聚集起来的方式。于是,我们积累出人与建筑如何相处、如何共生、如何演进的原则、规律和方法。这些原则、规律、方法,构成了建筑学的基本内核,而再向外扩展,是建筑与所在环境的若干复杂关联问题,成为建筑学的边界与职责。

对经典的尊重、理解和学习是基本功,但同时也要尊重建筑学必须内在进化而产生可变性这一事实。

这既包含建筑本身的发展进化,也指向它所在的时代与外部条件。除重大突发事件等情景外,与许多其他领域相比,建筑的演进其实是相对迟缓的。

修缮前的重庆湖广会馆,2000,褚冬竹摄

荷兰格罗宁根市中心,2010,褚冬竹摄

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2020

川南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一期、二期),2012-2019

云南昭通博物馆,2012,摄影:存在摄影

这种迟缓有几层原因:

一是正如前面提到,建筑本质上的功用需求是基础而简单的,就像杯盘碗盏数千年基本原型稳定不变,仅从内在需求出发难以有重大变革的动力;

二是建造技艺和材料品类相对狭窄,要完成基本的空间生成,可能的形式并不多样;

三是变革意味着试错,一座建筑诞生本身迟缓,要进一步尝试、实施、反馈,再到下一次的变革,时间漫长,很难在个人生命周期内多次迭代,极有可能因变革所引发的成本、时间甚至风险提升而遭遇阻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筑内生需求已经不足以让建筑明显进化了,更多的变化来自于外部,要求建筑学的行进过程中敏锐地关心科学、技术、人文及重大事件下的新需求和新机会。

遥看黄河与京昆高速的司马迁祠,2015,褚冬竹摄

达卡大学美术学院平面图与立面图(Muzharul Islam设计)

达卡大学美术学院,孟加拉,2019,褚冬竹摄

加拿大多伦多BCE拱廊(Santiago Calatrava),2006,褚冬竹摄

重庆816小镇军工陈列馆轴侧分析,2020

重庆816小镇军工陈列馆,2020

建筑评论家和历史学家希格弗莱德·吉迪恩坚信“观察者必须站在画面中心”,亲身投入才能通晓全局。近10年来,中国发展处于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是愈发广泛的协同发展和文明互鉴,如“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则是持续存在的科技竞争甚至竞赛,工业制造、太空、深海、深地探索以及当然包括的军事力量等。

《Mechanization Takes Command》部分插图,希格弗莱德·吉迪恩,1948

在时代大浪潮中,建筑应该怎么做?是在专业领域继续安于一隅,还是积极参与到时代变革中,这本身也许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单选题,但打通专业内核与大时代需求的急迫要求,已经实实在在呈现眼前。若退回30年,可能对今天的诸多现象都无法预测甚至无法理解科,更别说那些更早的时代。

从前真的慢。1000多年前,佛图关是镇守重庆古城(那时还叫渝州)的重要关隘。两江半岛从陆路只能沿佛图关山脊一线通往川西。相传,唐大中九年,仕途频频失意的李商隐再次调动,出渝州,今日6、7个地铁站的路程,细雨绵绵,在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上竟走得天色渐晚,无奈在佛图关借宿。慢下来也好,看眼前山城暮色烟雨,更加思念远在北方的亲友,掏不出随身手机,更没有“夜景模式”,于是一首《夜雨寄北》便在这里轻声吟诵出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那时没有朋友圈,有的话点赞不会少。等到他北方的亲友读到这封信时,估计也是小半年之后了。诗中的画意和心绪,是抽象的,仅供意会的,只能自己在头脑中重新描画的(该诗创作背景另一说为重庆缙云山黛湖)。

重庆东水门(高处为文星阁),Sidney D. Gamble摄于20世纪初

东水门大桥与渝中半岛(远处桥头约为上图位置),2016,褚冬竹摄

现在顶尖的发展方向,却是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无需想象便呈送到你的眼前。

艾伦·图灵70年前写下《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1950)的那个时代,谁能想到,今天可以把曾经得塞满一屋子的精于计算的一套Machinery,变成了一个轻薄乖巧到连睡觉都舍不得放下的智能终端?而陪伴西奥多·托姆布里的温柔甜美的“Samantha”(电影《her》里的虚拟女友)竟只是0和1组成的高级数字代码,而“她”正在和8316位人类交往?(注意,这段话里已经出现了建筑学需要关注的好几个问题。)

饰演西奥多·托姆布里的演员杰昆·菲尼克斯在另一部更早的《角斗士》影片中,化身为阴险狠毒、野心勃勃的罗马皇帝康茂德(Lucius Aurelius Commodus Antoninus),最后死在了古罗马竞技场内的沙土之上。2000年前恢弘炫目的罗马城,在数字复杂编码下与今天的真实融为一体。

电影《角斗士》剧照

建筑学的价值出路,早已不止一条。

设计与研究 Lab.C.[architecture]

城市建筑要同时关注复杂问题与极限问题

城市是通过不同路径和条件设计出来的,比如各文明古国重要都城自上而下的规划,最高决策者通常有非常强烈的空间意愿和象征意义;另一种是中小城市、自然村镇,跟地形、地貌、水系自然结合,建筑不断在历史进程中调整,表面看似自然进化和生长,但实则存在明确的内部约束和建造规则,也是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是典型的两种城市生成方式。但这两种方式都不能简单套用在当代城市里。

绝大部分建筑是在不断择优、进化和更新。最近这几年,中国很多中小建筑无论是模式创新还是本土关联上,都取得了显而易见的突进。

亚洲典型大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域覆盖面积 Lab.C.[architecture]

当然,重点、超大项目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重要机会。过去外国建筑师已经承担了中国城市大量重要项目、地标建筑,但很多中国的特殊问题的最佳解答还是需要中国建筑师的深度研究和感同身受的理解。

若将几十亿春运人流投放欧洲,铁路系统会全部瘫痪,即使那里的火车站拥有最优雅的立面和细部。在大尺度、流动性和巨大消费潜力下,中国建筑的特色不仅体现在外部造型、空间氛围和东方精神上,更逐渐转移这个不容忽视的背景上。我们一个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人口便可能超过欧美一个完完整整的中小城市,未来中国建筑的复杂性、关联性要求将会持续提升。

基础设施与建筑的整合势在必行,这既是中国建筑师的巨大挑战,也是其他国家很难遇到的机会。

春运时的站前广场

德国不来梅中央火车站,2010,褚冬竹摄

西班牙马德里中央火车站,2010,褚冬竹摄

宏大不意味着粗糙。城市需要关注更多微观的东西,才能把整个环境串联起来,填补空隙。一些小建筑群体的产生是特别有趣的事情,开始让建筑类型化思考进入到街区,进入到日常生活。其中的一个最大价值就是大家突然发现原来建筑师在如此狭小的空间还能有所作为。

瑞士、德国那些钟表制造者,每年参与盛大的钟表博览会,可以看到世界最著名的品牌推出的最新、功能最强大的腕表,其实展示和竞争的是如何把如此复杂的功能用纯机械的方式组织在如此有限的空间里的强大技术能力。当然也包括德国的汽车制造,去斯图加特看名车的经典发动机,这哪是沾满油污轰鸣的一套机械,根本就是精美的艺术品。在这样的氛围里,建筑师考虑的问题,自然就能贴近微观、贴近细节、贴近到可以让你屏息凝气观赏的那个距离。

不言而喻,与建筑相比,在极其有限的空间的里,钟表的制造和精准难度大了很多。在这么窄小的空间里已经能做到这个程度,只能叹服钦佩。现在时间随处可见,手机上的万年历天天精准,传统机械钟表行业之所以还能兴旺,支持它的不是其计时功能如何不可或缺,而是人类对于技术不断往前推进直至巅峰极限的一种期待和愿望。这和刷新记录的运动员精神是一致的,追求的不是速度本身,而是极限在哪里?

城市之理:从特色中寻找优势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一个城市性格的形成至少要经过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差异,即客观存在的区别;第二层是特色,与天然的差异性不同,特色是当人在其上栖居建设时,采取的不同技术、聚落等不同策略,并由此呈现特色;第三层是优势,是基于前两个层次,在差异和特色之上,显现出来的一个城市因此具备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更优之处。

迪拜 NationalGeographic

与人类似,城市的性格可分为真性格和假性格。我当然更希望城市显现出的是它长期的真性格,而不是短暂的表演式、迎合式的假性格,而需要长期稳定发展,慢慢释放出来的一种被集体认同的东西,才可能成为真正留得下去可以称作性格的东西。

对于城市性格的理解,可以从不同方面来展开,既可以指这个城市之中大部分人表现出的相似、相近的状态、特征、喜好、价值观等,也可以是从建筑学角度观察到的因为差异性并呈现某种特色、优势的空间基底及空间利用状态。

重庆这座城市因为它基底的特别,有很多其他城市面临不到的建城困难,但也激发了重庆人对这座城市的多种使用方式。一旦通过各种技术解决了问题,困难和挑战就会变成特点。重庆的特色足够让人流连忘返,但只有当别人真正选择这个城市作为长期居所的时候才有优势两个字可言,也才能真正体现重庆的性格。

同比例下的荷兰与重庆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需要能够被传播、认可,所以城市性格是城市由差异迈向优势的过程当中集体凝结在一起的认同。

重庆已迈上“特色”城市阵营,下一步若能在迈向“优势”的路径上前进一步,将文化融于特色,城市性格才能真正被塑造得更丰满。

这座城市现在也慢慢有一些建筑让人愿意专门去看,但让人过目不忘的仍然是整个城市特征。如何把重庆的特色变优势是一个困难而长期的过程,但至少是必须努力的方向,而不是躺在特色这件事情上,局限于游客的交口称赞。对建筑师来说,实现城市特色,制造有特色空间并不复杂,但重庆未来的考虑是真正让人留下来,这一点应该考虑更长远的发展。

城市在发展中往往成就与遗憾并存,部分地段、个别项目建设强度过大,在本身争取了优质景观资源甚至地标焦点的同时,却可能以巨大的体量遮挡了城市本身应有的公共视线、行为通达,突兀于城市整体趋势存在,影响了城市空间形态作为一个整体而建立起的个性特征,也悄然将公共资源转换为私有资产。

重庆“法国水师兵营”,摄于20世纪初

重庆解放碑的环境与尺度变迁

性格与规则,有时候看起来是悖论。我们要为城市创造的,是在规则约束下的自生长力。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无理重庆》,无理,是从数学的无理数概念中借来的词,在当时当地以及一定的认知范围里面,大部分人都熟悉且感觉到亲切的一种状态是有理的,而对于规则、对于公众或大部分人遵守的规则不能解释或定义,就叫无理。

城市空间之理即基于并利用客观条件,为承载、适应若干合理行为与心理诉求而共同遵守的基本空间规则或规律。

城市中那些出其不意,难以在理论书本中寻觅却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空间比比皆是,尤其是在经过了长期岁月演变的旧城中。还有部分特殊城市空间的特征乃至范围划定方式,甚至都难以用通常的视觉方式进行。这类空间的形成、建立、使用,难以用某些通常的、已完善归纳的普适规律来指导和解释,也无法简单复制于他处,甚至必须接受“下不为例”,具有强烈的在地性、针对性和时间性。借鉴“无理数”的命名思路,这样的空间可称为“无理”空间。

此处的空间“无理”绝非真的“无理”。它是在面对独特而具体问题时采纳的一种变通、有效的应对方式,也是构建城市整体空间体系中极为活跃、趣味的那一部分。

重庆洪崖洞项目剖面图,李向北提供

对于设计者与研究者,当特殊问题或客观条件已然呈现时,如何定位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在集体之“理”(常规规则、普适规律)中寻得突破、另辟蹊径,直至创立个体之“理”,甚至可以反映其工作与创造能力高低。

SKY-RAIL社区活动公园,墨尔本,设计:March Studio

预判问题,是更为高明的解决方式。

发现问题通过打补丁的方式解决并不是第一选择,另一种方式高明的方式是预判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尚未发生之时。

真正的研发团队绝不是售后服务的思想,而是尽可能解决产品出问题的概率,就像某些品牌的汽车企业敢承诺10年免费维修,最后统计下来,即使做10年免费维修,也是赚钱的,因为品质控制有效。

我们脑海中的交通、空间、建筑的构思立足于未来而思考,通过预判问题,没发生之前就解决,这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就像高明的医生一定不是最后治疗你的,而是在疾病刚有苗头的时候就告诉你如何避免或者抵抗。预判问题并把问题提前消化掉,需要我们一方面坚守内核,另一方面看到四周正在发生的快速变化。

湖北秭归港客运综合楼,2019

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像一颗糖,把这颗糖包得紧紧的,丢到水里,最后发现喝下去的水还是白开水,糖还是糖,就像现在很多城市中的文化还是包起来的,没有真正地进入到今天的日常生活,需要把糖的外衣剥掉,把糖丢进水,等着它慢慢释放,当喝到的这杯水有甜味时,城市更新目的就达到了。

永远不要怕改变,就像每一次搬家换房子,在搬的过程中,哪些该带走,哪些该放弃是要深思熟虑的。把城市理解成人体,每一次城市变化更新其实是整个机体经历代谢和提升免疫力的一个机会。城市的免疫系统一定是有包容性的,如果一旦害怕改变,这个城市其实已经走到末路了。

秘密的寄存屋|2015北京设计周参展(鸟瞰照片右下角)

历史的意义和我们的书写

每个有历史的城市都是一篇长长的故事,故事里的荣耀与惋惜都书写在空间与建筑之中,成为人类聚居建城史上的厚重读本和精神载体。

漫长的历史进程、重大事件、文化信仰、经济水平等更多的人文、社会因素将各个地理空间塑造为一个个特征鲜明的人类文明见证。

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复原数字模型

重庆主城区中心数字模型

时间是连绵不断且极为公平的。历史的壮阔和力量,在于它能够毫无断裂地影响进程中的所有判断、取舍和演变。

每一代身处当下的人们,看到的是前人选择和塑造的结果,通过每一代人的持续劳作,也必将留给下一代及之后一些东西,让他们看到和使用我们的选择和塑造。

共生城市,2019,褚冬竹摄

18世纪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曾对2500公里以外的伊斯坦布尔赞叹不已,“这座皇都近似不等边三角形,它指向东方和亚洲海岸的尖端直逼色雷斯人的博斯鲁普斯海峡的波涛……它仿佛是大自然专为一个庞大的君主国家设计的中心点和都城。这座位于北纬41°线上的皇都正好可以从它的七座小山上俯瞰着欧亚两大洲的海岸。”

重庆与伊斯坦布尔半岛开放公共空间比较 Lab.C.[architecture]

伊斯坦布尔考察速写,2019,褚冬竹

而彼时,距离伊斯坦布尔7000公里以外的东部半球,北纬30°线上的中国重庆,也在几乎同样大小的半岛上劳作生息,半岛尖端印刻有“古渝雄关”苍劲大字的朝天门城楼外,两江在此交汇,滔滔江水奔流天际。

吉本写完这段话之后的整整100年,英国蒸汽机动轮船逆流而上,穿越长江三峡,在阵阵浓烟和汽笛声中停靠在了这里 。重庆开埠。

城市的书写,2016,褚冬竹摄

这是活的历史。

每一代人,都在继续书写。

文中图片由褚冬竹提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