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习马会”为什么选址新加坡?汪辜会谈曾在这里举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习马会”为什么选址新加坡?汪辜会谈曾在这里举行

有关此次“习马会”选在新加坡,有媒体报道和分析指出,是因为“汪辜会谈”也是在新加坡促成,具有历史传承意义。

狮城新加坡(图片来源:网络)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4日宣布,经两岸有关方面协商,两岸领导人将于11月7日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对于为何选址新加坡,官方已做出解读。

张志军强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的会面安排。他指出,1993年4月,在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基础上,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建立了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推进两岸制度化协商的机制,有力推动了两岸关系发展。

张志军还指出,2014年2月,国台办和陆委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建立两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开辟了新的两岸沟通管道,妥善处理和解决了两岸交往中的许多问题。

有关此次“习马会”选在新加坡,媒体报道和分析也指出,主要是因为“汪辜会谈”也是在新加坡促成,具有历史传承意义。

1993年4月27至9日,经过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处理海峡两岸事务的民间组织一海协会和海基会首度正式会谈一“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开创了两岸在第三地正式接触与签署协议的一种新模式,同时也凸显了新加坡在两岸关系中的特殊地位。

当年的会面就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和科技、文化、青年、新闻等领域的交流,签署了四项协议,受到了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是两岸在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后的第一个成果。 有分析指,新加坡向来与中国有邦交,亦与台湾有深厚情谊,新加坡一直乐于担任两岸的中间人角色,在此处会面,亦可以避免两岸的敏感政治问题。

“九二共识”的缘起是为两岸协商寻求与奠定政治基础。两岸授权民间团体事务性协商开启后,需要双方为协商奠定明确的政治基础。1992年10月底至12月初, 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会谈,会谈后又通过数次函电往来,最终形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九二共识”的精髓是求同存异。

海峡两岸问题对新加坡至关重要,如何处理好与海峡两岸的关系关乎到新加坡的国家利益。多年来,新加坡在两岸之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信息传递人”的角色,特别是在两岸处于敌对、不接触的时期,对海峡两岸之间的沟通起到了积极而关键的作用。

新加坡因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均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曾一度成为海峡两岸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此外,新加坡领导人多年来在许多国际公开场合发表的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评论也成为了世界其他国家了解大陆与台湾地区问题的重要参考。

新加坡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开始于上世纪的70年代。当时,基于冷战及意识形态差异等因素,新加坡与中国之间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政治上很少接触。

1978年,中国“文革”结束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于同年访问了新加坡,这对中新两国都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访问,是中新关系的转折点。此次访问的一个重大成果是邓小平与李光耀就冷战时期由于东西方政见差异导致的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对中国产生敌视和戒心的问题达成谅解,这为中国与新加坡最终消除政治敌对、增强互信、恢复友好往来奠定了基础。

1985年9月20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来访的李光耀,那时蒋经国病重,邓小平担心蒋经国去世后台湾地区会出现“台独”,因此请李光耀代为转达希望能与蒋经国早日见面、共同商讨解决台湾地区问题的愿望。李光耀很快将信息转达给了蒋经国。不久,蒋经国通过李光耀转达了谢绝会面的信息。这样的回信使已81岁的邓小平得出在其有生之年解决台湾地区问题希望不大的结论,于是调整两岸关系政策,将阻止“台独”列为首要任务,而把中国的统一大业留待未来。

1990年10月3日,中新正式建交。在此后的20多年间,两国在求同存异、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经济、文化、科技及政治等多领域的交往,双方的务实合作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极大地促进了两国的共同发展、造福了两国人民、同时也对亚洲区域乃至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因历史及政治原因,新加坡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早于中国大陆。新台之间虽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双方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频繁的高层往来、密切的军事交流以及广泛的经贸合作。

新台交往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蒋经国执政时期,这是新台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1967年,台湾地区提出了协助新加坡建立空军的计划,双方的合作由此开始。

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新台关系在李登辉执政初期曾一度加深,但随着李登辉公开推行的“台独”与新加坡“一个中国”的立场产生分歧,新台之间的高层往来逐渐减少,但双方在经贸及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仍然继续保持并向前发展。

2000年,陈水扁上台,继续并加大推行“台独”政策,导致台海危机不断升级,新加坡从自身国家利益考虑,与台湾地区的关系基本处于维持状态。

2008年,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他针对两岸关系所奉行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不仅增强了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稳定了台海关系,同时也促进了亚洲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因而新台关系逐渐获得改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习马会”为什么选址新加坡?汪辜会谈曾在这里举行

有关此次“习马会”选在新加坡,有媒体报道和分析指出,是因为“汪辜会谈”也是在新加坡促成,具有历史传承意义。

狮城新加坡(图片来源:网络)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4日宣布,经两岸有关方面协商,两岸领导人将于11月7日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对于为何选址新加坡,官方已做出解读。

张志军强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的会面安排。他指出,1993年4月,在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基础上,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建立了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推进两岸制度化协商的机制,有力推动了两岸关系发展。

张志军还指出,2014年2月,国台办和陆委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建立两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开辟了新的两岸沟通管道,妥善处理和解决了两岸交往中的许多问题。

有关此次“习马会”选在新加坡,媒体报道和分析也指出,主要是因为“汪辜会谈”也是在新加坡促成,具有历史传承意义。

1993年4月27至9日,经过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处理海峡两岸事务的民间组织一海协会和海基会首度正式会谈一“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开创了两岸在第三地正式接触与签署协议的一种新模式,同时也凸显了新加坡在两岸关系中的特殊地位。

当年的会面就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和科技、文化、青年、新闻等领域的交流,签署了四项协议,受到了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是两岸在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后的第一个成果。 有分析指,新加坡向来与中国有邦交,亦与台湾有深厚情谊,新加坡一直乐于担任两岸的中间人角色,在此处会面,亦可以避免两岸的敏感政治问题。

“九二共识”的缘起是为两岸协商寻求与奠定政治基础。两岸授权民间团体事务性协商开启后,需要双方为协商奠定明确的政治基础。1992年10月底至12月初, 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会谈,会谈后又通过数次函电往来,最终形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九二共识”的精髓是求同存异。

海峡两岸问题对新加坡至关重要,如何处理好与海峡两岸的关系关乎到新加坡的国家利益。多年来,新加坡在两岸之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信息传递人”的角色,特别是在两岸处于敌对、不接触的时期,对海峡两岸之间的沟通起到了积极而关键的作用。

新加坡因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均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曾一度成为海峡两岸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此外,新加坡领导人多年来在许多国际公开场合发表的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评论也成为了世界其他国家了解大陆与台湾地区问题的重要参考。

新加坡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开始于上世纪的70年代。当时,基于冷战及意识形态差异等因素,新加坡与中国之间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政治上很少接触。

1978年,中国“文革”结束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于同年访问了新加坡,这对中新两国都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访问,是中新关系的转折点。此次访问的一个重大成果是邓小平与李光耀就冷战时期由于东西方政见差异导致的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对中国产生敌视和戒心的问题达成谅解,这为中国与新加坡最终消除政治敌对、增强互信、恢复友好往来奠定了基础。

1985年9月20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来访的李光耀,那时蒋经国病重,邓小平担心蒋经国去世后台湾地区会出现“台独”,因此请李光耀代为转达希望能与蒋经国早日见面、共同商讨解决台湾地区问题的愿望。李光耀很快将信息转达给了蒋经国。不久,蒋经国通过李光耀转达了谢绝会面的信息。这样的回信使已81岁的邓小平得出在其有生之年解决台湾地区问题希望不大的结论,于是调整两岸关系政策,将阻止“台独”列为首要任务,而把中国的统一大业留待未来。

1990年10月3日,中新正式建交。在此后的20多年间,两国在求同存异、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经济、文化、科技及政治等多领域的交往,双方的务实合作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极大地促进了两国的共同发展、造福了两国人民、同时也对亚洲区域乃至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因历史及政治原因,新加坡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早于中国大陆。新台之间虽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双方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频繁的高层往来、密切的军事交流以及广泛的经贸合作。

新台交往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蒋经国执政时期,这是新台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1967年,台湾地区提出了协助新加坡建立空军的计划,双方的合作由此开始。

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新台关系在李登辉执政初期曾一度加深,但随着李登辉公开推行的“台独”与新加坡“一个中国”的立场产生分歧,新台之间的高层往来逐渐减少,但双方在经贸及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仍然继续保持并向前发展。

2000年,陈水扁上台,继续并加大推行“台独”政策,导致台海危机不断升级,新加坡从自身国家利益考虑,与台湾地区的关系基本处于维持状态。

2008年,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他针对两岸关系所奉行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不仅增强了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稳定了台海关系,同时也促进了亚洲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因而新台关系逐渐获得改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