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北京联合体拿地风险爆发 高价地引发退地风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北京联合体拿地风险爆发 高价地引发退地风潮

如何分配操盘权和并表权?对土地价格、未来的项目操作和收益如何达成共识?这是一个难度并不亚于拿地的博弈过程。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目前在北京拿地,根本不能计算成本和盈利前景,以如今的高地价水平,怎么算都会亏损。拿地的联合体只能赌一把——赌北京的房价未来仍会继续上涨,只有这样才有拼一下的机会。”一位央企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然而,拼得太猛,难免“后怕”或陷入“尴尬”。

10月底以联合体的形式进京的碧桂园,拿地不到一周,便传出了“退出”传闻。11月3日有媒体称,中国建筑内部人士透露,碧桂园已退出丰台花乡四合庄地块,中国建筑将接手,与中国金茂进行联合开发。中国金茂内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透露,丰台花乡四合庄地块为B4综合性商业金融服务业用地、国有建设用地,这类地块是中国金茂所擅长的,未来将由金茂进行操盘。如果碧桂园最终选择“退出”,金茂将有可能自己接盘,也有可能寻找新的合作方加入,目前一切仍在协商中。

同样在10月底以龙湖平安兴昌联合体的形式拿下北京地块的龙湖,也被疯传要“退出”。有媒体引援内部人士消息称,龙湖和平安打算退出,小伙伴兴昌很“尴尬”,正在为寻找新的合作对象惆怅。

11月2日,北京土拍史上总价第三高的土地以83.4亿元身价出炉,又一个联合体因此闹出了纠纷:在拿地结果诞生后的一小时,华润招商华侨城联合体传出“解体”的传闻——华侨城执意拿地,而招商觉得地价太贵、超出其授权价。华润和招商有可能为此退出。

对此,界面新闻记者分别向上述企业求证了退出传闻。华侨城拒绝了界面新闻记者的采访。龙湖地产则回应称:“退地一事子虚乌有,为不实传闻。”碧桂园的回应并没有特别肯定,碧桂园称,公司内部仍在对丰台花乡四合庄地块进行相关测算。

一般而言,联合拿地常常在两种情况下出现。第一种情况是,当一家房企准备进军某个新区域时,它往往会选择一家对当地市场熟悉的、拥有优势资源的企业进行合作,从而快速地实现本土化的目标。毛大庆曾经执掌的北京万科得以迅速做大规模,采用的就是大量与本地国企央企联合开发的模式。

第二种联合拿地的情况则主要出现在稀缺地块中。两家强势房企都看中同一块地,不如化竞争为合作。同时,两家甚至多家房企的合力,能让他们共同做好原本以一家房企实力操作不来的地块,也共同分担风险。

近期高价地频出的北京市场,大多属于第二种情况。一位央企董秘对界面新闻记者透露,在北京,某些地块竞拍前,各家有意竞拍的房企提前商谈好,组成联合体合作拿地,这大大减少了多家房企竞相提价的行为,降低了最终的拿地成本。去年在北京,有时甚至会出现多达四五家的庞大联合体,最终以较低溢价率甚至起拍价拿到土地的情况。

但在转战一二线成为房企共识的“白银时代”,即便合纵连横,举牌上百轮的激烈厮杀场面,也在频频上演。拿地的企业怎么算都是亏,只能赌一把——赌北京的房价未来仍会继续上涨,只有这样才有拼一下的机会。

然而,联合体中的各个企业背景实力、开发风格、资金成本都不一样,拿地的“赌性”也不同,并不是每一家房企在联合前,都考虑好了联合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这里面考验的,除了上述央企负责人说的“胆量”外,还有资金实力、企业对操盘团队的考核激励机制等等诸多问题。

比如,另一位央企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一般而言,开发商想要在北京拿地,至少要准备200亿的专项资金,然后才能和北京国土局商谈想要竞拍的中意地块。如果运气好,最终拍得土地,之前准备的专项资金就直接转账到国土局的账上了。

先把200亿资金放在账上,否则你连进门说话的资格都没有。这种作风,可能一些开发商就接受不了,或者没有权限做这个事。然而,前面过关斩将拿到了地之后,联合体后面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一位民企董事长对界面新闻记者称,在联合体拿地中,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主要有三项:对联合体的开发商而言,最重要的是操盘权——操盘权意味着项目的主导控制权、股权收益之外的操盘管理费、甚至是项目未来可能出现的超额收益分成;其次,联合体中开发商也非常看中项目的并表权益——这意味该项目最终将给自家财务报表添彩;项目的股权投资收益则被开发商放在第三的位置。

过去,大部分联合体仅由两家公司构成。两家公司权益分配通常比较简单:一家操盘项目,另一家则获得并表权。“谁更强势,在地块所在区域的开发销售能力更强,谁就能拿到操盘权。”

但也发生过强强联合的双方都意在操盘、互不相让的情况。在南京,保利和朗诗在携手拿下朗诗保利麓院时,就曾经遇到双方都执意操盘的情况。最后的结果是:将“蛋糕”一切为二,朗诗负责南面地块的打造,北面地块则由保利操刀,双方各自操盘销售,最后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统一负责物业。

两家联合体拿地后的协商和操作都仍存嫌隙。而如今动辄三家甚至四家的联合方式,其拿地后的实际操作则更为艰难。如何分配操盘权和并表权?对土地价格、未来的项目操作和收益如何达成共识?“这是一个难度并不亚于拿地的博弈过程。”上述央企负责人说。

今年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在怎么也算不过来账的高地价带来的高风险中,联合体中隐藏的矛盾正在集中爆发。

回顾上个月诱发“退地”风波的两宗地块,参加竞拍的联合体各方有着截然不同的企业风格和土地认知。央企和民企作风截然不同,类似“平安”这样的金主,参与拿地的财务回报诉求也会比房企更简单粗暴。

更主要的是,在房企频频发债的2015年,不同房企的资金成本正在拉开距离。诸如今年9月,花样年集团发行的五年期公司债票面利率为6.95%。但仅隔3天,万科发行的五年期公司债票面利率却低至3.5%。

界面新闻记者知悉,在碧桂园金茂联合体的竞拍现场,最终是由金茂的人举牌,成交价在碧桂园的心理预期之外——这也是碧桂园在竞拍结束后再度重新算账,并萌生退意的原因。

实际上,没有永恒的敌人或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有人退出,自有人愿意接盘。不联合拿不动地,联合了又将面临磨合、协商和博弈,现在是真正考验开发商智慧的时候了。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的“地王”们尚未解套,2015年的这波“地王”又将在什么时候才能算过账来?曾经联合体是抵御高地价高风险的最佳载体。但当地价越来越高、房企资金成本分化愈发明显,未来还会有多少联合体面临解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北京联合体拿地风险爆发 高价地引发退地风潮

如何分配操盘权和并表权?对土地价格、未来的项目操作和收益如何达成共识?这是一个难度并不亚于拿地的博弈过程。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目前在北京拿地,根本不能计算成本和盈利前景,以如今的高地价水平,怎么算都会亏损。拿地的联合体只能赌一把——赌北京的房价未来仍会继续上涨,只有这样才有拼一下的机会。”一位央企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然而,拼得太猛,难免“后怕”或陷入“尴尬”。

10月底以联合体的形式进京的碧桂园,拿地不到一周,便传出了“退出”传闻。11月3日有媒体称,中国建筑内部人士透露,碧桂园已退出丰台花乡四合庄地块,中国建筑将接手,与中国金茂进行联合开发。中国金茂内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透露,丰台花乡四合庄地块为B4综合性商业金融服务业用地、国有建设用地,这类地块是中国金茂所擅长的,未来将由金茂进行操盘。如果碧桂园最终选择“退出”,金茂将有可能自己接盘,也有可能寻找新的合作方加入,目前一切仍在协商中。

同样在10月底以龙湖平安兴昌联合体的形式拿下北京地块的龙湖,也被疯传要“退出”。有媒体引援内部人士消息称,龙湖和平安打算退出,小伙伴兴昌很“尴尬”,正在为寻找新的合作对象惆怅。

11月2日,北京土拍史上总价第三高的土地以83.4亿元身价出炉,又一个联合体因此闹出了纠纷:在拿地结果诞生后的一小时,华润招商华侨城联合体传出“解体”的传闻——华侨城执意拿地,而招商觉得地价太贵、超出其授权价。华润和招商有可能为此退出。

对此,界面新闻记者分别向上述企业求证了退出传闻。华侨城拒绝了界面新闻记者的采访。龙湖地产则回应称:“退地一事子虚乌有,为不实传闻。”碧桂园的回应并没有特别肯定,碧桂园称,公司内部仍在对丰台花乡四合庄地块进行相关测算。

一般而言,联合拿地常常在两种情况下出现。第一种情况是,当一家房企准备进军某个新区域时,它往往会选择一家对当地市场熟悉的、拥有优势资源的企业进行合作,从而快速地实现本土化的目标。毛大庆曾经执掌的北京万科得以迅速做大规模,采用的就是大量与本地国企央企联合开发的模式。

第二种联合拿地的情况则主要出现在稀缺地块中。两家强势房企都看中同一块地,不如化竞争为合作。同时,两家甚至多家房企的合力,能让他们共同做好原本以一家房企实力操作不来的地块,也共同分担风险。

近期高价地频出的北京市场,大多属于第二种情况。一位央企董秘对界面新闻记者透露,在北京,某些地块竞拍前,各家有意竞拍的房企提前商谈好,组成联合体合作拿地,这大大减少了多家房企竞相提价的行为,降低了最终的拿地成本。去年在北京,有时甚至会出现多达四五家的庞大联合体,最终以较低溢价率甚至起拍价拿到土地的情况。

但在转战一二线成为房企共识的“白银时代”,即便合纵连横,举牌上百轮的激烈厮杀场面,也在频频上演。拿地的企业怎么算都是亏,只能赌一把——赌北京的房价未来仍会继续上涨,只有这样才有拼一下的机会。

然而,联合体中的各个企业背景实力、开发风格、资金成本都不一样,拿地的“赌性”也不同,并不是每一家房企在联合前,都考虑好了联合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这里面考验的,除了上述央企负责人说的“胆量”外,还有资金实力、企业对操盘团队的考核激励机制等等诸多问题。

比如,另一位央企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一般而言,开发商想要在北京拿地,至少要准备200亿的专项资金,然后才能和北京国土局商谈想要竞拍的中意地块。如果运气好,最终拍得土地,之前准备的专项资金就直接转账到国土局的账上了。

先把200亿资金放在账上,否则你连进门说话的资格都没有。这种作风,可能一些开发商就接受不了,或者没有权限做这个事。然而,前面过关斩将拿到了地之后,联合体后面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一位民企董事长对界面新闻记者称,在联合体拿地中,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主要有三项:对联合体的开发商而言,最重要的是操盘权——操盘权意味着项目的主导控制权、股权收益之外的操盘管理费、甚至是项目未来可能出现的超额收益分成;其次,联合体中开发商也非常看中项目的并表权益——这意味该项目最终将给自家财务报表添彩;项目的股权投资收益则被开发商放在第三的位置。

过去,大部分联合体仅由两家公司构成。两家公司权益分配通常比较简单:一家操盘项目,另一家则获得并表权。“谁更强势,在地块所在区域的开发销售能力更强,谁就能拿到操盘权。”

但也发生过强强联合的双方都意在操盘、互不相让的情况。在南京,保利和朗诗在携手拿下朗诗保利麓院时,就曾经遇到双方都执意操盘的情况。最后的结果是:将“蛋糕”一切为二,朗诗负责南面地块的打造,北面地块则由保利操刀,双方各自操盘销售,最后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统一负责物业。

两家联合体拿地后的协商和操作都仍存嫌隙。而如今动辄三家甚至四家的联合方式,其拿地后的实际操作则更为艰难。如何分配操盘权和并表权?对土地价格、未来的项目操作和收益如何达成共识?“这是一个难度并不亚于拿地的博弈过程。”上述央企负责人说。

今年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在怎么也算不过来账的高地价带来的高风险中,联合体中隐藏的矛盾正在集中爆发。

回顾上个月诱发“退地”风波的两宗地块,参加竞拍的联合体各方有着截然不同的企业风格和土地认知。央企和民企作风截然不同,类似“平安”这样的金主,参与拿地的财务回报诉求也会比房企更简单粗暴。

更主要的是,在房企频频发债的2015年,不同房企的资金成本正在拉开距离。诸如今年9月,花样年集团发行的五年期公司债票面利率为6.95%。但仅隔3天,万科发行的五年期公司债票面利率却低至3.5%。

界面新闻记者知悉,在碧桂园金茂联合体的竞拍现场,最终是由金茂的人举牌,成交价在碧桂园的心理预期之外——这也是碧桂园在竞拍结束后再度重新算账,并萌生退意的原因。

实际上,没有永恒的敌人或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有人退出,自有人愿意接盘。不联合拿不动地,联合了又将面临磨合、协商和博弈,现在是真正考验开发商智慧的时候了。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的“地王”们尚未解套,2015年的这波“地王”又将在什么时候才能算过账来?曾经联合体是抵御高地价高风险的最佳载体。但当地价越来越高、房企资金成本分化愈发明显,未来还会有多少联合体面临解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