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复旦管院教授孔爱国:中小企业需要一些硬核的支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复旦管院教授孔爱国:中小企业需要一些硬核的支持

政策出台不在于数量,而是要真正考虑企业的困难。

文|陆家嘴金融

这次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有多大,持续多久?国家帮助中小企业纾困,具体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如何看疫情下多地政府企业复工抢人?

疫情之下,2020年中国经济趋势以及中小企业生存充满变数,为更好掌握经济形势,陆家嘴金融(ID:FinanceLJZ)连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孔爱国教授。

教授简介

孔爱国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投资理论、资本市场、资产定价、宏观经济。

观 点 提 炼

中小企业需要一些硬核的支持。政策出台不在于数量,而是要真正考虑企业的困难。

目前出台较多的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政策,降低利率、延缓本息支付等,但有些政策本身也有问题。

发挥各种财政政策作用。哪里的政府给所有企业减税减负力度大,哪个地方的企业复活得越快。比如,可以把生产过程中的税收去掉,保留公司利润税,让企业发展了再征收。

从消费端刺激需求。比如,直接由各地政府出台发放购物券。

非常时期的政策落实,应减少在基层落地前的评估,减少基层对政策落地的权力。

当前,什么样的行业能够复工?对防治疫情有帮助的产业在最困难的情况下越应该复工生产与运输。除此之外,必须把疫情控制住才能复工。

复工不复工关键在于防疫手段是否到位。如果不具备开工条件而强行开工,毫无意义并且后果严重。

2020年第一季度,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经济活动总量一定是下降。但是下半年一旦消除疫情,中国经济将会在新的平台上增长。

可以预见的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比“非典”大很多。

对于成因,孔爱国教授分析:第一,疫情发展的初期没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其扩散的范围与影响太大,感染的人数与涉及到的地区很多,国内无一地方幸免,国际上的影响也非常大,疫情对经济活动总水平的影响非常大;第二,今天的经济活动水平远比17年前高很多,尽管网络发达,但是这一次全国乃至全球性的断交通、断物流、断联系的范围广,且时间长;第三,至今为止,对于这一病毒的传染机理并没有完全掌握,何时结束这场疫情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这也大大影响企业层面上的投资决策。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防疫中错过了控制病毒扩散的黄金时间(从发现到有效隔离与治疗),一旦扩散超越了当地的医疗能力,前者呈几何级数般的增长,后者却无法短期实现扩张,那么,病毒对社会经济的危害性就非常大。

01、谈中小企业政策扶持

陆家嘴金融:

有统计称,受疫情影响,85%的中小企业账上现金只能撑3个月。疫情下,中小企业现金流问题为何如此突出?

孔爱国教授:

85%的中小企业账上现金支撑3个月,这个结论是正常的。因为中小企业本来资产规模比较小,可以抵押的少,融资比较困难,再加上其产品市场的竞争性所带来的不稳定性资金回收,如果产品市场断三个月,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是没有办法产生流动性。从中小企业层面来看,中小企业需要一些硬核的支持。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最硬核的支持就是让他们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国家需要为他们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以美国的经验为例,上个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为刺激中小企业的成长,除了银行的对内开放一直存在,在资本市场开设NASDAQ,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方便之门”。

回到中国当下,国家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可以有更大的空间。

陆家嘴金融:

中央和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国家帮助中小企业纾困,具体需要什么样的政策?

孔爱国教授:

政策出台不在于数量,而是要站在企业的角度,真正考虑企业的困难。比如,目前出台较多的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政策,降低利率、延缓本息支付等,这些政策本身也有问题。一方面,金融中介机构本身用的也是别人的资金,发挥作用有限。另一方面,也欠考虑存款人的感受,现在支持力度越大,未来坏账多。更重要的是,很多中小企业过去是没有得到银行业的支持的,这些措施对这类企业的效果就会受影响。

除了正常的金融政策空间之外,还有各种财政政策空间,比如,在完全复工前,减少增值税,大幅度降低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的费用。拿如何对中小企业征税来说,可以把生产过程中的税收去掉,保留公司利润税,即让企业发展了再征收。

也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包括大幅度降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刺激消费。比如,直接由各个地方政府出台发放购物券,在未来两年,对每位成年人每年发放2000元,相当于9亿多人每人4000元,可以带来近4万亿的消费刺激。

疫情过后,各地还会出台相当多的政策来支持更多企业复工。未来的政策出台,希望政府了解企业最大的痛点在哪里。哪里的政府给所有企业减税减负力度大,哪个地方的企业复活得越快。

很多人会担心政府没有财政收入,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这就好比,鸡和蛋的关系。

陆家嘴金融:

减税、减租、补贴补助……高层出了很多政策,也很重视,但政策在落实到具体负责执行的相关单位时,往往需要各种评估和走流程,很多企业感到无力,不能真切享受到政策,及时解决问题。对于非常时期的政府政策落实,有怎样的建议?

孔爱国教授: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现代管理讲求去层级化、扁平化。对于非常时期的政府政策落实,也应做出改变。政策在出台前,已经在宏观层面上评估了,这个政策就应该是普适性的,应减少在基层落地前的评估。如果让基层拥有政策落地的权力,这样的政策最好不要有,一定会形成政策层面上的利益输送,是极大的不公平。

02、谈复工复产与抢人

陆家嘴金融:

近日,除湖北外的多个省份,关于复工复产的动作频出,包括多地政府取消省内交通“关卡”、企业抢人等。虽然每年春节后各地都会上演“抢人”,您对当下的这股“抢人潮”怎么看?

孔爱国教授:

当前,全国多地新增确诊病例十几连降,很多地方的企业开始复工抢人,很多地方政府也支持企业抢人。这种现象反应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去几年产生的一种用工短缺累积的现象,用工荒已经很多年,人口红利早已消退,经济越发达地区,对工人的需求越大;二是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越大,疫情会使很多地区一季度长时间停工,抢人的背后是政府与企业对复工的渴望,企业要完成一定的指标对投资人负责,地方政府也有要完成的经济指标。

复工与防疫是冲突的,此消彼长。复工一定是建立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防疫应当建立在传染病防治法的基础之上。如果不具备开工条件而强行开工,毫无意义并且后果严重。

陆家嘴金融:

行业复工需要多种考量,除了防疫,还要考虑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来看,当下什么样的行业适合复工?单从防疫角度讲,像工厂这种拥有相对封闭、可追溯工作环境的企业类型,会不会比商贸往来或白领等上班族更适宜复工?

孔爱国教授:

什么样的行业能够复工,我认为,对防治疫情有帮助的产业在最困难的情况下越应该复工生产与运输。除此之外,必须把疫情控制住才能复工。

“工厂这种拥有相对封闭、可追溯工作环境的企业类型,会比商贸往来或白领等上班族更适宜开工”这种观点是不认同的,因为工厂与商业、贸易、物流等都是盘根错节,很难分出哪些可以复工,哪些还不能复工。

我们也可以从这次疫情控制以来的一些一直在运转的行业的现象来分析,复工不复工关键在于防疫手段是否到位,像配送行业。因此,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可以早日复工,没有条件的还不能复工。

03、谈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增长

2020年的第一个季度基本上不能有太多的指望,首先是假期太多,其次是疫情很难在三月底结束。很多产业按下暂停键,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经济活动总量一定是下降。理想地看,第二个季度的后一半时间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完全恢复。

因此,2020年上半年的增长率不会乐观。但是,下半年一旦消除疫情,中国经济将会在新的平台上增长,包括以科创、创业为主题的增长模式会存在一定的加速。政府在财政政策上会放松,有利于企业增加投资的信心。货币市场进入一个相对低利率时期的趋势不会变。

疫情是中国经济成长中的一个小波浪,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不断开放、创新、升级的总趋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陆家嘴

3.6k
  • 陆家嘴“北进”:什么是青岛上实中心的“海派智慧”
  • 陆家嘴(600663.SH):2024年年报净利润为15.08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5.31%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复旦管院教授孔爱国:中小企业需要一些硬核的支持

政策出台不在于数量,而是要真正考虑企业的困难。

文|陆家嘴金融

这次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有多大,持续多久?国家帮助中小企业纾困,具体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如何看疫情下多地政府企业复工抢人?

疫情之下,2020年中国经济趋势以及中小企业生存充满变数,为更好掌握经济形势,陆家嘴金融(ID:FinanceLJZ)连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孔爱国教授。

教授简介

孔爱国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投资理论、资本市场、资产定价、宏观经济。

观 点 提 炼

中小企业需要一些硬核的支持。政策出台不在于数量,而是要真正考虑企业的困难。

目前出台较多的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政策,降低利率、延缓本息支付等,但有些政策本身也有问题。

发挥各种财政政策作用。哪里的政府给所有企业减税减负力度大,哪个地方的企业复活得越快。比如,可以把生产过程中的税收去掉,保留公司利润税,让企业发展了再征收。

从消费端刺激需求。比如,直接由各地政府出台发放购物券。

非常时期的政策落实,应减少在基层落地前的评估,减少基层对政策落地的权力。

当前,什么样的行业能够复工?对防治疫情有帮助的产业在最困难的情况下越应该复工生产与运输。除此之外,必须把疫情控制住才能复工。

复工不复工关键在于防疫手段是否到位。如果不具备开工条件而强行开工,毫无意义并且后果严重。

2020年第一季度,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经济活动总量一定是下降。但是下半年一旦消除疫情,中国经济将会在新的平台上增长。

可以预见的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比“非典”大很多。

对于成因,孔爱国教授分析:第一,疫情发展的初期没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其扩散的范围与影响太大,感染的人数与涉及到的地区很多,国内无一地方幸免,国际上的影响也非常大,疫情对经济活动总水平的影响非常大;第二,今天的经济活动水平远比17年前高很多,尽管网络发达,但是这一次全国乃至全球性的断交通、断物流、断联系的范围广,且时间长;第三,至今为止,对于这一病毒的传染机理并没有完全掌握,何时结束这场疫情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这也大大影响企业层面上的投资决策。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防疫中错过了控制病毒扩散的黄金时间(从发现到有效隔离与治疗),一旦扩散超越了当地的医疗能力,前者呈几何级数般的增长,后者却无法短期实现扩张,那么,病毒对社会经济的危害性就非常大。

01、谈中小企业政策扶持

陆家嘴金融:

有统计称,受疫情影响,85%的中小企业账上现金只能撑3个月。疫情下,中小企业现金流问题为何如此突出?

孔爱国教授:

85%的中小企业账上现金支撑3个月,这个结论是正常的。因为中小企业本来资产规模比较小,可以抵押的少,融资比较困难,再加上其产品市场的竞争性所带来的不稳定性资金回收,如果产品市场断三个月,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是没有办法产生流动性。从中小企业层面来看,中小企业需要一些硬核的支持。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最硬核的支持就是让他们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国家需要为他们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以美国的经验为例,上个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为刺激中小企业的成长,除了银行的对内开放一直存在,在资本市场开设NASDAQ,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方便之门”。

回到中国当下,国家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可以有更大的空间。

陆家嘴金融:

中央和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国家帮助中小企业纾困,具体需要什么样的政策?

孔爱国教授:

政策出台不在于数量,而是要站在企业的角度,真正考虑企业的困难。比如,目前出台较多的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政策,降低利率、延缓本息支付等,这些政策本身也有问题。一方面,金融中介机构本身用的也是别人的资金,发挥作用有限。另一方面,也欠考虑存款人的感受,现在支持力度越大,未来坏账多。更重要的是,很多中小企业过去是没有得到银行业的支持的,这些措施对这类企业的效果就会受影响。

除了正常的金融政策空间之外,还有各种财政政策空间,比如,在完全复工前,减少增值税,大幅度降低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的费用。拿如何对中小企业征税来说,可以把生产过程中的税收去掉,保留公司利润税,即让企业发展了再征收。

也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包括大幅度降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刺激消费。比如,直接由各个地方政府出台发放购物券,在未来两年,对每位成年人每年发放2000元,相当于9亿多人每人4000元,可以带来近4万亿的消费刺激。

疫情过后,各地还会出台相当多的政策来支持更多企业复工。未来的政策出台,希望政府了解企业最大的痛点在哪里。哪里的政府给所有企业减税减负力度大,哪个地方的企业复活得越快。

很多人会担心政府没有财政收入,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这就好比,鸡和蛋的关系。

陆家嘴金融:

减税、减租、补贴补助……高层出了很多政策,也很重视,但政策在落实到具体负责执行的相关单位时,往往需要各种评估和走流程,很多企业感到无力,不能真切享受到政策,及时解决问题。对于非常时期的政府政策落实,有怎样的建议?

孔爱国教授: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现代管理讲求去层级化、扁平化。对于非常时期的政府政策落实,也应做出改变。政策在出台前,已经在宏观层面上评估了,这个政策就应该是普适性的,应减少在基层落地前的评估。如果让基层拥有政策落地的权力,这样的政策最好不要有,一定会形成政策层面上的利益输送,是极大的不公平。

02、谈复工复产与抢人

陆家嘴金融:

近日,除湖北外的多个省份,关于复工复产的动作频出,包括多地政府取消省内交通“关卡”、企业抢人等。虽然每年春节后各地都会上演“抢人”,您对当下的这股“抢人潮”怎么看?

孔爱国教授:

当前,全国多地新增确诊病例十几连降,很多地方的企业开始复工抢人,很多地方政府也支持企业抢人。这种现象反应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去几年产生的一种用工短缺累积的现象,用工荒已经很多年,人口红利早已消退,经济越发达地区,对工人的需求越大;二是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越大,疫情会使很多地区一季度长时间停工,抢人的背后是政府与企业对复工的渴望,企业要完成一定的指标对投资人负责,地方政府也有要完成的经济指标。

复工与防疫是冲突的,此消彼长。复工一定是建立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防疫应当建立在传染病防治法的基础之上。如果不具备开工条件而强行开工,毫无意义并且后果严重。

陆家嘴金融:

行业复工需要多种考量,除了防疫,还要考虑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来看,当下什么样的行业适合复工?单从防疫角度讲,像工厂这种拥有相对封闭、可追溯工作环境的企业类型,会不会比商贸往来或白领等上班族更适宜复工?

孔爱国教授:

什么样的行业能够复工,我认为,对防治疫情有帮助的产业在最困难的情况下越应该复工生产与运输。除此之外,必须把疫情控制住才能复工。

“工厂这种拥有相对封闭、可追溯工作环境的企业类型,会比商贸往来或白领等上班族更适宜开工”这种观点是不认同的,因为工厂与商业、贸易、物流等都是盘根错节,很难分出哪些可以复工,哪些还不能复工。

我们也可以从这次疫情控制以来的一些一直在运转的行业的现象来分析,复工不复工关键在于防疫手段是否到位,像配送行业。因此,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可以早日复工,没有条件的还不能复工。

03、谈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增长

2020年的第一个季度基本上不能有太多的指望,首先是假期太多,其次是疫情很难在三月底结束。很多产业按下暂停键,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经济活动总量一定是下降。理想地看,第二个季度的后一半时间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完全恢复。

因此,2020年上半年的增长率不会乐观。但是,下半年一旦消除疫情,中国经济将会在新的平台上增长,包括以科创、创业为主题的增长模式会存在一定的加速。政府在财政政策上会放松,有利于企业增加投资的信心。货币市场进入一个相对低利率时期的趋势不会变。

疫情是中国经济成长中的一个小波浪,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不断开放、创新、升级的总趋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