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只会“标题党”的自媒体不是一个好平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只会“标题党”的自媒体不是一个好平台

经历过时间历练和沉淀的内容才是好内容。

能让国家网信办在官网发文《“标题党”“图片党”该收手了》,可见现在的自媒体们是有多火,从中国的互联网历史发展来看,每一个新鲜的平台和事物刚出来的时候,都会有一阵超级繁荣昌盛的时期,然后,与之同时带来的就是泥沙俱下,浑水摸鱼。更何况是跟网友、用户们日常息息相关的内容和信息,要知道,在中国,宣传舆论和信息的导向性太敏感了。

所以,网信办发文只是开始,更大规模的规范和更严厉的内容管理政策一定会出台,自媒体们要想继续存活发展下去,“野蛮”式的发展是不行的。

正如我之前说的,在中国,“自媒体”只是一个伪命题而已,且不说舆论的管制,如果只是靠抄袭、摘抄、甚至是简单的编辑加工就能做成一个平台,而不是对自己提供的内容真正负责的话,这样的平台是不够长久的。

用户的阅读习惯也会上升,为了吸引眼球而吸引眼球,平台的运营者是不太可能沉下心来去对内容进行精耕细作的,因为,在互联网上,关注度和粉丝就是利益,就是钱,趁着能挣钱的时候为什么不多挣点?

远的如博客时代,注册几十个博客,刷搜索引擎的排名来流量,挂广告挣钱,近的如微博时代,培养一堆草根大号,粉丝众多,发发广告,钱自然就来了,至于内容怎么样,到底是不是自己原创,给用户带来了什么真正的价值,这些并不重要。

在我们从一开始接受网络编辑的培训的时候,就被教育取标题是多么的重要,事实也证明,在信息碎片化的互联网,一个标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用户是否有阅读的冲动,如果用户点都不愿意点进去,再好的内容,也许只有石沉大海了,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悲哀,也是用户阅读习惯流于肤浅的一种表现。

经历过时间历练和沉淀的内容才是好内容。

但是,也可以看出,经历过时间历练和沉淀出来的优质内容,是经得起考验的内容,反而这样的内容更容易在初期吸引眼球的“标题”背后,发出自己客观的声音。比如“跑男来西安”一事,西安大大小小的公众号估计很早就预计了这一热点事件,也纷纷跟进,朋友圈的刷屏也不可谓不猛,但是,当事件慢慢变得缓慢,冷却下来之后,出现了几篇针对粉丝拥堵,以及跑男这样的娱乐文化对西安这座城市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的声音的时候,人们反而开始真正的思考起这件事情来。这就是在浮华的“标题党”背后,用户乐于看到的真正的声音。

只可惜,现在所谓的“自媒体”已经是毫无底线了,从业人员的良莠不齐,直接导致了内容导向的媚俗化,标题的耸人听闻、惊艳绝伦,已经完全丧失了应该有的规则,因为微博、微信这些平台的低门槛,每个人太容易发出自己的声音了,至于声音是否正确,已经不重要,先喊出第一声,喊的人人都知晓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来了,注意力就来了,名利就来了。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真正愿意生产优质内容的平台越来越少,只要那些从传统媒体转型来的自媒体人,还因为之前的媒体情结,坚持着自己的底线,默默地写一些真正的东西,这些,其实是更需要读者和用户去用心感受的内容。所以传统媒体的网络版照样有很多忠实的粉丝,比如南方报系各个子刊的电子版,比如从传统媒体脱胎而来的《澎湃》《界面》这些,内容都是值得一读的。

人是会进步的,好的内容,永远都会有好的用户关注,如果靠只会“标题党”的自媒体,一定不是一个好平台,为那些用心生产优质内容的平台点赞!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只会“标题党”的自媒体不是一个好平台

经历过时间历练和沉淀的内容才是好内容。

能让国家网信办在官网发文《“标题党”“图片党”该收手了》,可见现在的自媒体们是有多火,从中国的互联网历史发展来看,每一个新鲜的平台和事物刚出来的时候,都会有一阵超级繁荣昌盛的时期,然后,与之同时带来的就是泥沙俱下,浑水摸鱼。更何况是跟网友、用户们日常息息相关的内容和信息,要知道,在中国,宣传舆论和信息的导向性太敏感了。

所以,网信办发文只是开始,更大规模的规范和更严厉的内容管理政策一定会出台,自媒体们要想继续存活发展下去,“野蛮”式的发展是不行的。

正如我之前说的,在中国,“自媒体”只是一个伪命题而已,且不说舆论的管制,如果只是靠抄袭、摘抄、甚至是简单的编辑加工就能做成一个平台,而不是对自己提供的内容真正负责的话,这样的平台是不够长久的。

用户的阅读习惯也会上升,为了吸引眼球而吸引眼球,平台的运营者是不太可能沉下心来去对内容进行精耕细作的,因为,在互联网上,关注度和粉丝就是利益,就是钱,趁着能挣钱的时候为什么不多挣点?

远的如博客时代,注册几十个博客,刷搜索引擎的排名来流量,挂广告挣钱,近的如微博时代,培养一堆草根大号,粉丝众多,发发广告,钱自然就来了,至于内容怎么样,到底是不是自己原创,给用户带来了什么真正的价值,这些并不重要。

在我们从一开始接受网络编辑的培训的时候,就被教育取标题是多么的重要,事实也证明,在信息碎片化的互联网,一个标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用户是否有阅读的冲动,如果用户点都不愿意点进去,再好的内容,也许只有石沉大海了,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悲哀,也是用户阅读习惯流于肤浅的一种表现。

经历过时间历练和沉淀的内容才是好内容。

但是,也可以看出,经历过时间历练和沉淀出来的优质内容,是经得起考验的内容,反而这样的内容更容易在初期吸引眼球的“标题”背后,发出自己客观的声音。比如“跑男来西安”一事,西安大大小小的公众号估计很早就预计了这一热点事件,也纷纷跟进,朋友圈的刷屏也不可谓不猛,但是,当事件慢慢变得缓慢,冷却下来之后,出现了几篇针对粉丝拥堵,以及跑男这样的娱乐文化对西安这座城市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的声音的时候,人们反而开始真正的思考起这件事情来。这就是在浮华的“标题党”背后,用户乐于看到的真正的声音。

只可惜,现在所谓的“自媒体”已经是毫无底线了,从业人员的良莠不齐,直接导致了内容导向的媚俗化,标题的耸人听闻、惊艳绝伦,已经完全丧失了应该有的规则,因为微博、微信这些平台的低门槛,每个人太容易发出自己的声音了,至于声音是否正确,已经不重要,先喊出第一声,喊的人人都知晓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来了,注意力就来了,名利就来了。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真正愿意生产优质内容的平台越来越少,只要那些从传统媒体转型来的自媒体人,还因为之前的媒体情结,坚持着自己的底线,默默地写一些真正的东西,这些,其实是更需要读者和用户去用心感受的内容。所以传统媒体的网络版照样有很多忠实的粉丝,比如南方报系各个子刊的电子版,比如从传统媒体脱胎而来的《澎湃》《界面》这些,内容都是值得一读的。

人是会进步的,好的内容,永远都会有好的用户关注,如果靠只会“标题党”的自媒体,一定不是一个好平台,为那些用心生产优质内容的平台点赞!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