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重庆自贸区沙区板块要建“内陆开放自由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重庆自贸区沙区板块要建“内陆开放自由港”

重庆自贸区沙坪坝板块将对标上海、新加坡、韩国等港城发展路径,布局“国际物流新城”规划建设,打造带动开放的内陆开放自由港。

文 | 曹钰

本月,中国(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运行三周年,三年来都结下了哪些“硕果”?

4月21日,在重庆市商务委的组织下,重庆多家市属媒体工作人员来到了位于沙坪坝区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一探究竟。

作为重庆自贸试验区西永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自贸区沙坪坝板块将对标上海、新加坡、韩国等港城发展路径,布局“国际物流新城”规划建设,打造带动开放的内陆开放自由港。

整车进口 保持内陆第一口岸地位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中欧班列(重庆)、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班列的始发地,是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主战场之一,是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铁路口岸等国家级平台于一体的内陆开放型园区。

据重庆自贸试验区沙坪坝板块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沙区板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6亿元,同比增长66%,2019年铁路口岸实现进出口11.47亿美元,2019园区实现整车进口7316辆,同比上涨327%。

在园区内,界面重庆看到百余台穿着白色“车衣”的待检车辆,整整齐齐地停放在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的进口车检测线的厂房外。这个口岸构建起了整车进口、展示展销、维修保养等进口整车全产业链,2014年获批至今累计进口整车15841辆,继续保持内陆第一整车进口口岸地位。

园区还引进了保时捷西南分拨中心,争取到德国保时捷常态化运输项目落户于此,去年4月,项目启动正式运输,占据了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量的1/10,2019园区实现整车进口7316辆,同比上涨327%。

“消费者从下单到提车,大概只需要一个半月时间,比走海运节省一半时间。”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整车进口负责人崔松柏说。

在货源组织过程中,园区也积极创新贸易模式,去年3月成功操作了全市首票保税平行进口业务,相比之前进口汽车“落地征税”,为企业节省更多成本,简化了手续。同年10月,园区与巴博斯总部直接合作的零部件保税进口项目也正式启动,首批价值26万欧元的德国原产汽车零配件当月通过中欧班列装箱运抵重庆。

开放通道 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体系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罗书权介绍,“依托自贸区,中欧班列(重庆)开行的班次和货值有明显提升,2020年已开行340班,历年累计开行5053班,贯穿境外多个物流节点。”

目前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已经建立起五条国际通道。向西中欧班列(重庆)已成为内陆与欧洲重要的陆上通道,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贯通渝、黔、桂等地成为内陆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向北中欧班列(重庆)北向通道联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向东打通了渝甬、渝深两条铁海联运通道。

园区还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实施对象,成功推进了定制化班列、海运原箱运输、铁路箱下海出境等物流方式,打通了“一箱到底”全程多式联运,园区已全国率先实现海运箱和铁路箱的自由交换流动。同时,成渝两地铁路港日前共同开行第10000列中欧班列(成渝),西向通道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多向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形成了“磁场效应”,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沙坪坝板块已入驻企业2300余家。

金融创新 引进内陆首个“美元快付”

罗书权说,近年来园区以拓展铁路物流贸易大通道为基础,着力打造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和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内陆国际贸易中心、供应链物流金融中心,并积极探索陆上贸易规则。

为破解陆上贸易的融资难题,2018年5月,园区全国率先实现了铁路信用证的批量化使用,形成了首创性成果。目前,全市铁路提单累计签发铁路提单47份,货值达4亿元人民币,应用于信用证、托收、汇款等各种结算方式的融资结算,主要服务平行进口车,并逐渐向木材、食品、奶粉、生鲜及汽车零部件等进口货品拓展。

“与传统的铁路运输融资模式相比,铁路提单信用证将海运规则沿用到了陆路运输,其融资和结算具有很大优势。”罗书权说。2019年7月,在国家商务部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这一创新正式入围国家第三批自贸试验区31个最佳实践案例之列,并面向全国推广。

另个,园区还引进内陆首个“美元快付”项目,实现美元运费境内线上结算,解决了传统美元结算业务需频繁往返银行、提交纸质发票、办理环节繁杂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目前已累计实现交易额超1.23亿美元。

两港轴心 推进成渝铁路港融合

在成渝合作方面,园区也在积极响应。3月27日,园区与成都市青白江国际铁路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成渝两大铁路港战略共振、行动同频的融合发展。

协议将通过通道口岸互联、产业招商互补、开放创新互享、机制协调互促四大领域20个具体方面具体怎么个融合法?罗书权将主要的内容概括为几个关键词,“线路共开,箱子共用、仓库共装、价格同放。”

共同提高以两港为轴心的内联外通水平,服务区域产业错位发展、有序竞争和相互融合,实现成渝开放平台联合攻坚的点上突破,高格局驱动区域间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国际物流城产城生态更新,实现战略赋能。

此外,罗书权提到,还要做好成渝两地的产业布局,人才机制体制的共同协商。“现在我们保持的是一个月沟通一次的节奏。”他认为,成渝经济圈建立的‘相通、相畅、相开放’的体系。在交通、通信、物流方面强强联合,最重要的是在十四五规划中拿出合作成效。

未来构想  打造内陆开放自由港

关于下一步的构想,罗书权说,将按照产城景融合发展的思路,对标上海、新加坡、韩国等港城发展路径,布局“国际物流新城”规划建设。

未来,重庆自贸区沙坪坝板块将聚焦国际货物集散、综合自由贸易、口岸特色金融、智慧信息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打造辐射亚欧、全国领先的口岸经济新示范,建设服务西部、引领重庆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形成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内陆开放自由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重庆自贸区沙区板块要建“内陆开放自由港”

重庆自贸区沙坪坝板块将对标上海、新加坡、韩国等港城发展路径,布局“国际物流新城”规划建设,打造带动开放的内陆开放自由港。

文 | 曹钰

本月,中国(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运行三周年,三年来都结下了哪些“硕果”?

4月21日,在重庆市商务委的组织下,重庆多家市属媒体工作人员来到了位于沙坪坝区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一探究竟。

作为重庆自贸试验区西永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自贸区沙坪坝板块将对标上海、新加坡、韩国等港城发展路径,布局“国际物流新城”规划建设,打造带动开放的内陆开放自由港。

整车进口 保持内陆第一口岸地位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中欧班列(重庆)、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班列的始发地,是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主战场之一,是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铁路口岸等国家级平台于一体的内陆开放型园区。

据重庆自贸试验区沙坪坝板块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沙区板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6亿元,同比增长66%,2019年铁路口岸实现进出口11.47亿美元,2019园区实现整车进口7316辆,同比上涨327%。

在园区内,界面重庆看到百余台穿着白色“车衣”的待检车辆,整整齐齐地停放在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的进口车检测线的厂房外。这个口岸构建起了整车进口、展示展销、维修保养等进口整车全产业链,2014年获批至今累计进口整车15841辆,继续保持内陆第一整车进口口岸地位。

园区还引进了保时捷西南分拨中心,争取到德国保时捷常态化运输项目落户于此,去年4月,项目启动正式运输,占据了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量的1/10,2019园区实现整车进口7316辆,同比上涨327%。

“消费者从下单到提车,大概只需要一个半月时间,比走海运节省一半时间。”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整车进口负责人崔松柏说。

在货源组织过程中,园区也积极创新贸易模式,去年3月成功操作了全市首票保税平行进口业务,相比之前进口汽车“落地征税”,为企业节省更多成本,简化了手续。同年10月,园区与巴博斯总部直接合作的零部件保税进口项目也正式启动,首批价值26万欧元的德国原产汽车零配件当月通过中欧班列装箱运抵重庆。

开放通道 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体系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罗书权介绍,“依托自贸区,中欧班列(重庆)开行的班次和货值有明显提升,2020年已开行340班,历年累计开行5053班,贯穿境外多个物流节点。”

目前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已经建立起五条国际通道。向西中欧班列(重庆)已成为内陆与欧洲重要的陆上通道,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贯通渝、黔、桂等地成为内陆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向北中欧班列(重庆)北向通道联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向东打通了渝甬、渝深两条铁海联运通道。

园区还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实施对象,成功推进了定制化班列、海运原箱运输、铁路箱下海出境等物流方式,打通了“一箱到底”全程多式联运,园区已全国率先实现海运箱和铁路箱的自由交换流动。同时,成渝两地铁路港日前共同开行第10000列中欧班列(成渝),西向通道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多向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形成了“磁场效应”,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沙坪坝板块已入驻企业2300余家。

金融创新 引进内陆首个“美元快付”

罗书权说,近年来园区以拓展铁路物流贸易大通道为基础,着力打造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和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内陆国际贸易中心、供应链物流金融中心,并积极探索陆上贸易规则。

为破解陆上贸易的融资难题,2018年5月,园区全国率先实现了铁路信用证的批量化使用,形成了首创性成果。目前,全市铁路提单累计签发铁路提单47份,货值达4亿元人民币,应用于信用证、托收、汇款等各种结算方式的融资结算,主要服务平行进口车,并逐渐向木材、食品、奶粉、生鲜及汽车零部件等进口货品拓展。

“与传统的铁路运输融资模式相比,铁路提单信用证将海运规则沿用到了陆路运输,其融资和结算具有很大优势。”罗书权说。2019年7月,在国家商务部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这一创新正式入围国家第三批自贸试验区31个最佳实践案例之列,并面向全国推广。

另个,园区还引进内陆首个“美元快付”项目,实现美元运费境内线上结算,解决了传统美元结算业务需频繁往返银行、提交纸质发票、办理环节繁杂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目前已累计实现交易额超1.23亿美元。

两港轴心 推进成渝铁路港融合

在成渝合作方面,园区也在积极响应。3月27日,园区与成都市青白江国际铁路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成渝两大铁路港战略共振、行动同频的融合发展。

协议将通过通道口岸互联、产业招商互补、开放创新互享、机制协调互促四大领域20个具体方面具体怎么个融合法?罗书权将主要的内容概括为几个关键词,“线路共开,箱子共用、仓库共装、价格同放。”

共同提高以两港为轴心的内联外通水平,服务区域产业错位发展、有序竞争和相互融合,实现成渝开放平台联合攻坚的点上突破,高格局驱动区域间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国际物流城产城生态更新,实现战略赋能。

此外,罗书权提到,还要做好成渝两地的产业布局,人才机制体制的共同协商。“现在我们保持的是一个月沟通一次的节奏。”他认为,成渝经济圈建立的‘相通、相畅、相开放’的体系。在交通、通信、物流方面强强联合,最重要的是在十四五规划中拿出合作成效。

未来构想  打造内陆开放自由港

关于下一步的构想,罗书权说,将按照产城景融合发展的思路,对标上海、新加坡、韩国等港城发展路径,布局“国际物流新城”规划建设。

未来,重庆自贸区沙坪坝板块将聚焦国际货物集散、综合自由贸易、口岸特色金融、智慧信息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打造辐射亚欧、全国领先的口岸经济新示范,建设服务西部、引领重庆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形成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内陆开放自由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