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宁波首个智慧停车市级平台“甬城泊车”今天零时上线试运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宁波首个智慧停车市级平台“甬城泊车”今天零时上线试运行

“甬城泊车”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及96382服务热线,在江北区、东部新城和北仑区正式启用。

图片来源: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文 | 霍卫国

4月23日,界面宁波从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市内首个智慧停车市级平台“甬城泊车”于今日零时上线试运行,呼叫中心同时进驻宁波民生e点通问政平台,“甬城泊车”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及96382服务热线,在江北区、东部新城和北仑区正式启用。

按照推进计划,该平台将于今年5月接入奉化和镇海,6月辐射海曙和鄞州,加速推进,实现十个县市区及各功能区全覆盖。

4月23日上午,东部新城和济街“甬城泊车”泊位现场,路段地面均标有“收费泊位”黄色凸起字样,蓝底白字的收费告示牌醒目树立在路边,摄像抓拍装置一高一矮,分列在行道树外侧和头顶上方的横杆上,各自承担地面视频采集和高位视角的球型旋转、车牌识别抓取拍摄功能。“海曙区建设泊位还将接入地磁感应装置,更好服务于便捷停车。”宁波市政公用投资公司林朝阳介绍说。

图片来源: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据了解,收费泊位停车驶入时,自动启动地面嵌入式地磁感应装置或者高位与地面视频仪,精确记录驶入和驶离时间,来替代传统收费咪表桩,完成平台照片和数据共享,解决现场抄告力量不足,实现非接触性执法向停车领域拓展。对未纳入宁波交管信息平台的车牌,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确认车牌或派单给巡查员进行人工确认的方式,给该车辆添加欠费信息,并在车辆驶离停车泊位前将纸质通知送达车主。

“一次绑定、全市通停,快捷泊车、无感支付。根据目前实施的缴费方式,导入了微信、支付宝、余额宝等主流支付方式,并预留银联云闪付等支付接口,停车人可以通过APP在停车后7天内用多种在线支付方式支付费用。”甬城泊车项目负责人刘松芳说,按照“四统一分”原则,即“统一停车客户端”“统一服务热线”“统一接入规范”“统一支付账户”和“分区电子发票”,通过标准化、智慧化手段打破区域壁垒和信息孤岛,通盘规划停车资源,积极引导静态交通,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

据介绍,甬城泊车前身为宁波云停车平台,完成系统升级后将接入鄞州区、镇海区等现有系统,推进全域化咪表车位撤换,加速建设道路智慧泊位,与市级停车场管理系统融合,在今年内实现全市覆盖和路边、地下停车资源的一键导航。根据甬城泊车推进计划,待咪表卡没有使用环境时,属地停车场管理单位将逐步推进退卡退费工作,保障持卡人正常权益。由于我市咪表卡金额为圈存读取,需要专用设备辅助,退卡退费将以线下交接的方式进行。

图片来源: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实行地段、时长、昼夜、路边与地下4类泊位差别化收费,将是我市停车场管理一项重要内容。”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戚兴初介绍,“对停车矛盾突出的地段提高收费标准,有利营造非必要不开车、尽量公共交通出行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紧缺现状下车位的利用周转率。目前,‘5元停一晚’政策适用于老小区周边驾驶人,实际运营效果好不好,将结合今后调研信息作适当调整。”

据悉,智慧停车、智慧执法,形成一套闭环、高效、无缝对接的运行管理机制,在方便群众停车的同时,将有效提升停车资源利用和城市管理秩序,预计泊位日周转率会提升到10次以上,彻底消灭“僵尸停车”“花式占位”等违法行为。

“一个APP停遍宁波,是广大市民的心声;一个平台管好全市,是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初心和使命。”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郑一平说,“甬城泊车上线,实现了道路泊位、封闭停车场、充电桩多业态需求,标志着城管部门停车场管理走向实体化运营阶段,政府民生服务力量与水平都将迎来再提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宁波首个智慧停车市级平台“甬城泊车”今天零时上线试运行

“甬城泊车”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及96382服务热线,在江北区、东部新城和北仑区正式启用。

图片来源: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文 | 霍卫国

4月23日,界面宁波从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市内首个智慧停车市级平台“甬城泊车”于今日零时上线试运行,呼叫中心同时进驻宁波民生e点通问政平台,“甬城泊车”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及96382服务热线,在江北区、东部新城和北仑区正式启用。

按照推进计划,该平台将于今年5月接入奉化和镇海,6月辐射海曙和鄞州,加速推进,实现十个县市区及各功能区全覆盖。

4月23日上午,东部新城和济街“甬城泊车”泊位现场,路段地面均标有“收费泊位”黄色凸起字样,蓝底白字的收费告示牌醒目树立在路边,摄像抓拍装置一高一矮,分列在行道树外侧和头顶上方的横杆上,各自承担地面视频采集和高位视角的球型旋转、车牌识别抓取拍摄功能。“海曙区建设泊位还将接入地磁感应装置,更好服务于便捷停车。”宁波市政公用投资公司林朝阳介绍说。

图片来源: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据了解,收费泊位停车驶入时,自动启动地面嵌入式地磁感应装置或者高位与地面视频仪,精确记录驶入和驶离时间,来替代传统收费咪表桩,完成平台照片和数据共享,解决现场抄告力量不足,实现非接触性执法向停车领域拓展。对未纳入宁波交管信息平台的车牌,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确认车牌或派单给巡查员进行人工确认的方式,给该车辆添加欠费信息,并在车辆驶离停车泊位前将纸质通知送达车主。

“一次绑定、全市通停,快捷泊车、无感支付。根据目前实施的缴费方式,导入了微信、支付宝、余额宝等主流支付方式,并预留银联云闪付等支付接口,停车人可以通过APP在停车后7天内用多种在线支付方式支付费用。”甬城泊车项目负责人刘松芳说,按照“四统一分”原则,即“统一停车客户端”“统一服务热线”“统一接入规范”“统一支付账户”和“分区电子发票”,通过标准化、智慧化手段打破区域壁垒和信息孤岛,通盘规划停车资源,积极引导静态交通,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

据介绍,甬城泊车前身为宁波云停车平台,完成系统升级后将接入鄞州区、镇海区等现有系统,推进全域化咪表车位撤换,加速建设道路智慧泊位,与市级停车场管理系统融合,在今年内实现全市覆盖和路边、地下停车资源的一键导航。根据甬城泊车推进计划,待咪表卡没有使用环境时,属地停车场管理单位将逐步推进退卡退费工作,保障持卡人正常权益。由于我市咪表卡金额为圈存读取,需要专用设备辅助,退卡退费将以线下交接的方式进行。

图片来源: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实行地段、时长、昼夜、路边与地下4类泊位差别化收费,将是我市停车场管理一项重要内容。”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戚兴初介绍,“对停车矛盾突出的地段提高收费标准,有利营造非必要不开车、尽量公共交通出行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紧缺现状下车位的利用周转率。目前,‘5元停一晚’政策适用于老小区周边驾驶人,实际运营效果好不好,将结合今后调研信息作适当调整。”

据悉,智慧停车、智慧执法,形成一套闭环、高效、无缝对接的运行管理机制,在方便群众停车的同时,将有效提升停车资源利用和城市管理秩序,预计泊位日周转率会提升到10次以上,彻底消灭“僵尸停车”“花式占位”等违法行为。

“一个APP停遍宁波,是广大市民的心声;一个平台管好全市,是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初心和使命。”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郑一平说,“甬城泊车上线,实现了道路泊位、封闭停车场、充电桩多业态需求,标志着城管部门停车场管理走向实体化运营阶段,政府民生服务力量与水平都将迎来再提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