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2017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在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的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即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国家大事。新区设立以来备受关注,如今三年过去了,面向未来的雄安新区画卷正徐徐铺展。
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的辉煌发展。众所周知,得益于经济特区政策,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人口约 1100 万的国际大都市;而浦东新区则由一个贫民区发展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区的力量不容小觑,更重要的是新区周边的发展,深圳和浦东的新区建设,支撑了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
而今我们看到比肩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的雄安新区的发展,随着规划的逐步落地以及各大科研单位的不断入驻,也必然将带动京津城市群的新发展。
积极对接雄安新区规划,霸州变化“天翻地覆”
谈及雄安新区及其周边辐射城市群,就不得不提到地理位置优越的霸州。从雄安新区设立三年以来,不管是环境还是经济方面,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霸州再合适不过。
生态环境方面,2018 年霸州全年生态环保支出 11.2 亿元,比 2017 年翻了一番,从大气污染防治到水环境质量改善,以及推进生态环境景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优秀的发展,文件指出霸州对标衔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体系,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对现有城镇、产业、生态等各项规划,进行高标准调整完善。城市功能持续提升。
经济方面, 霸州 2018 、2019 年工作计划中都着重提到了对接雄安新区相关规划。近年来霸州积极招商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产业园区,同时力求在对接雄安上实现新突破,找准定位,积极融入,在服务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中加快发展自己。今年一季度,霸州全部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完成 15.88 亿元和 9.6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1.1% 和 35.5%。
具体到霸州的城乡整体规划中,政府明确了霸州将作为京南重要的交通枢纽、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转型升级引领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区。在多重驱动下,霸州将成为南部的先进制造大区,持续发挥区位、空间双重优势,并且着力与打造G45高科技走廊的核心自造区。

得天独厚地理条件,四通八达交通网络
为什么是霸州?除了我们政府积极有效的发展规划,还有我们刚刚提到的优越地理位置条件。
霸州自古就有“三关锁钥,冀中机枢”之称,位于北京、天津、雄安三地之间的中心位置,与雄县相邻,其距雄安直线距离仅 20 公里,是雄安新区的第一站,属于大雄安板块。
霸州规划有 8 轨 6 高速 5 站点,加上京雄城际以及R1线,是目前唯一拥有两条高铁的县级市。作为环京的重要枢纽,霸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区域内已经形成了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以及省道干线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以霸州为主的发展区域。

另外,根据中国招标与采购网在其官网上公布的《雄安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公示》,可以看到 R1 线R1 线南起雄安新区启动区,北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航站楼,并设立了霸州经济开发区站。值得一提的是 R1 线区别于轻轨和高铁,它的设计时速为160km/h,这就意味着其通勤价值很大,基本可以达到每天往返,真正达到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其区域内机场、高铁、高速、国道等多维立体交通直达,区域内形成了京九铁路、 津保高铁、 京雄城际铁路(建设中)等 8 条轨道;高速路网格局由首都环线高速、荣乌高速、荣乌高速新线(建设中)以及大广高速、北京新机场高速(京德高速北段)和廊沧高速交织形成的“ 3 横 3纵”格局;另外还有霸州站、霸州北站(建设中)、霸州西站、胜芳站、霸州经济开发区站(规划中)5 座站点、;再加上纵向的 106 国道和横向的 112 国道共同构成多维交通体系,可实现 10 分钟左右直达雄安新区,20 分钟左右直达北京新机场的便捷路网。
完善的交通网络使得霸州对外联通更加高效便捷,同时,京霸城际铁路,津保高铁、津保高速,与京津塘高速形成三大轴线,构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内三角,京津保半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进一步巩固了霸州京南交通枢纽中心地位。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霸州既位于“三轴”的京津发展轴,又处在“四区”的中部核心功能区,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起着率先联动的重要作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加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决定了霸州必将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增长的战略重心。
积极跟进政策,把握自身优势建立产业园区
雄安新区建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等外部政策是时代赋予霸州的发展机遇,而自 1992 年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培育各类园区则为霸州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在其内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循环系统,依托于多年积累,霸州才能抓住时代机遇,创造新发展。
根据“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环京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霸州市将津保高铁南北总面积 144.5 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城市规划,全力打造首都非核心功能集中承载区。凭借处于 G45 京南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的中心位置,以霸州开发区为核心,整合现有三个省级开发区,采取“一区多园”的方式,申请成立了霸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既能抓住时代机遇,又能把握自身发展优势利用政策积极回血再生产,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根本之道。
经济发展带来人口集聚,居住需求亟需满足

除产业辐射外,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必然带来人口集聚。
但是根据全球城市发展经验看,今后新区内除了租房解决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之外,必然存在大量分层次的服务型产业人口,按照规划,未来雄安新区将容纳 540 万的人口规模,但政策规定,新区不建商品房,也没有固定的住宅用地,距离新区如此之近的霸州必将率先承接其居住需求的外溢。再加上疏通北京非首都功能、新机场带来的空港经济都将吸引一批高端人才集聚,位于黄金三角中心位置且拥有高速、完善交通网络的霸州则成为最佳选择。
如果要类比的话,如今的霸州就像当年的望京一样。望京最初也是为了满足北京城市核心区外溢的居住需求而兴起,得益于首都机场的机场效益辐射,加之地铁轨道交通、城市主干道等交通设施完善,望京在北京”天安门-金融街-国贸-望京“的发展进程中迅速成长,成为北京新的创新产业和金融中心。
在承接人口居住的同时加快产业转型,霸州将逐渐成为雄安新区中飞速发展的部分。我们已经看到了霸州近年来的产业转型进程,2019 年霸州工作计划中就提到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可见其辉煌的发展前景。
雄安新区蓝图大展,千年古城霸州飞速发展
雄安新区的发展是国家大事。目前,已有100多家高端高新企业落户雄安,创新资源向新区加速聚集。雄安的未来,是一幅更为壮丽的蓝图——到2022年,对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吸引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非首都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发展;到本世纪中叶,形成较强国际影响力。
伴随着雄安的春风,拥有优越地理位置的霸州不仅积极响应政策,成为环京协同发展的践行者,更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招商引资、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吸引更多具有时代眼光的投资者,霸州这片区域正成为争相投资的热土。
匠心筑家,品质生活。注重人居生活建设的孔雀城在霸州深耕六年,其开发的温泉新都孔雀城位于北京正南、国家级战略新区旁、毗邻北京新机场,域内“八轨六高五站”构建立体交通体系,京雄城际旁,一站新区、两站北京,30分钟直达西客站。坐享中国温泉原乡地热资源,产品涵盖叠院/洋房/高层/公寓等产品目前主推城际壹号及京雄壹号产品,建面约80-127㎡瞰景高层,均价8500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