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交大教授组团举办系列公益讲座,为疫情下的城市治理建言献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交大教授组团举办系列公益讲座,为疫情下的城市治理建言献策

围绕疫情防控与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急管理、基层治理等关键议题,自4月19日起至6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牵头举办7期公益讲座。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新冠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城市治理大考。社会中不同社区,拥有不同目标、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人们,应当如何包容、统一地应对共同的风险?作为超大型城市,上海此次交出的“答卷”,又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自4月19日起至6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健康长三角研究院、绿色增长联合研究院、国际应急治理研究院、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等智库专家学者,每周一期举办“新冠疫情与城市治理”系列公益讲座,共有7期。

本次系列公益讲座将围绕疫情防控与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急管理、基层治理等关键议题,分享学术研究和资政建言成果。

在4月19日的系列公益讲座第一讲中,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中心主任彭勃以“‘抗疫’斗争中的国家治理基石:基层治理现代化再思考”为主题做了专题报告。

 “我们希望观点精准、深入,发出有温度、有力度、有精准度的‘交大之声’。”4月24日,彭勃对媒体介绍道,“讲师们在公共政策、城市治理等方面有长期系统深入的调查和多年的研究积累,相信可以发挥比较好的作用。”

发布会现场。摄影:杨蓉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陈高宏认为,此次疫情中,中国城市治理的总体经受住了考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要解决治理难题,既要优化治理结构,加强基层向上的反映能力,推进治理重心下移,也要鼓励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弘扬公共精神、契约精神、法治精神。

他指出,上海在疫情防控中对“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张网的运用情况总体良好。今后,城市治理应当抓住契机继续探索,用好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

“互联网和应急治理是孪生兄弟,快速应急最好的技术就是互联网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副院长,国际应急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樊博表示。在本周日晚的系列讲座中,他将进一步剖析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代表的“互联网+”工程对于灾害突发事件是否行之有效,其匹配度究竟如何。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专注研究社区治理、社会组织评估、慈善事业发展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家良同时也是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主任。他认为,在抗“疫”实践中,作为社会力量主体部分的社会组织通过善款募集、物资供应、弱者关怀、心理援助和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发挥作用,但医院协会、医师协会等公共卫生领域社会组织整体能力发挥较弱,中国慈善联会等枢纽平台型社会组织的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外,他指出,政府和社会组织同为社会运作主体,在关键事件中的合作不足,社会组织缺乏制度化的有效参与渠道。在其讲座中,他将阐述在“后新冠疫情时代”,政社合作体系应如何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赵大海、张录法、朱德米三位教授,还将分别就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共卫生体系的挑战与改革、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健康中国战略思考、新冠疫情防控与非常态治理能力提升三个主题进行分享。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交大教授组团举办系列公益讲座,为疫情下的城市治理建言献策

围绕疫情防控与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急管理、基层治理等关键议题,自4月19日起至6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牵头举办7期公益讲座。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新冠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城市治理大考。社会中不同社区,拥有不同目标、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人们,应当如何包容、统一地应对共同的风险?作为超大型城市,上海此次交出的“答卷”,又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自4月19日起至6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健康长三角研究院、绿色增长联合研究院、国际应急治理研究院、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等智库专家学者,每周一期举办“新冠疫情与城市治理”系列公益讲座,共有7期。

本次系列公益讲座将围绕疫情防控与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急管理、基层治理等关键议题,分享学术研究和资政建言成果。

在4月19日的系列公益讲座第一讲中,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中心主任彭勃以“‘抗疫’斗争中的国家治理基石:基层治理现代化再思考”为主题做了专题报告。

 “我们希望观点精准、深入,发出有温度、有力度、有精准度的‘交大之声’。”4月24日,彭勃对媒体介绍道,“讲师们在公共政策、城市治理等方面有长期系统深入的调查和多年的研究积累,相信可以发挥比较好的作用。”

发布会现场。摄影:杨蓉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陈高宏认为,此次疫情中,中国城市治理的总体经受住了考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要解决治理难题,既要优化治理结构,加强基层向上的反映能力,推进治理重心下移,也要鼓励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弘扬公共精神、契约精神、法治精神。

他指出,上海在疫情防控中对“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张网的运用情况总体良好。今后,城市治理应当抓住契机继续探索,用好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

“互联网和应急治理是孪生兄弟,快速应急最好的技术就是互联网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副院长,国际应急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樊博表示。在本周日晚的系列讲座中,他将进一步剖析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代表的“互联网+”工程对于灾害突发事件是否行之有效,其匹配度究竟如何。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专注研究社区治理、社会组织评估、慈善事业发展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家良同时也是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主任。他认为,在抗“疫”实践中,作为社会力量主体部分的社会组织通过善款募集、物资供应、弱者关怀、心理援助和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发挥作用,但医院协会、医师协会等公共卫生领域社会组织整体能力发挥较弱,中国慈善联会等枢纽平台型社会组织的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外,他指出,政府和社会组织同为社会运作主体,在关键事件中的合作不足,社会组织缺乏制度化的有效参与渠道。在其讲座中,他将阐述在“后新冠疫情时代”,政社合作体系应如何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赵大海、张录法、朱德米三位教授,还将分别就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共卫生体系的挑战与改革、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健康中国战略思考、新冠疫情防控与非常态治理能力提升三个主题进行分享。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