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控股2019核心业绩较快增长,2020稳中有增:化危为机重大产业项目集中落地

绿地控股2019年全年取得了“三快两稳一优”的总体发展成绩。

4月27日晚,绿地控股(600606.SH)发布2019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2019年,绿地精准施策,努力在不确定性中把握住了确定的机遇,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全年取得了“三快两稳一优”的总体发展成绩: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质量和效益继续改善;基建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贸易港业务能级快速提升,持续强化与主业协同优势;房地产主业稳中有进,在结构调整、创新转型、战略性项目落地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富有计划、降负债、科技赋能等一系列“练内功”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房地产、基建两大主业并驾齐驱,金融、消费、健康等协同产业双向赋能”的经营格局,为企业持续成长打下基础。2020年一季度,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局面,绿地上下快速行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全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一手抓防疫抗疫,一手抓生产经营,贯彻“化危为机复工复产复效,危中寻机稳增长稳预期”主线,奋力夺取“双胜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绿地控股2019年报显示,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较快增长,质量效益持续优化,呈现“万亿资产基础上,规模稳定增长,盈利能力较快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全年营业收入4278亿元,同比增长23%;利润总额306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30%;基本每股收益1.21元,同比增长3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89%,同比增加2.75个百分点,增幅16%;总资产达到11457亿元,同比增长11%。同时,资产负债结构不断优化,在公司业务实现较快发展的前提下,资产负债率88.53%,扣除预收账款后为82.81%,分别下降0.96和1.59个百分点,延续稳中有降态势;有息负债余额2937亿元,整体平均融资成本5.6%,持续保持低位。资金链安全不断巩固,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韧性持续增强。加强资金管理,加强银企合作,扩大授信规模。加强融资创新,发行供应链ABS金额11.56亿元,加强海外融资,成功发行27.2亿美元债。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全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93亿元,已连续15个季度单季度为正;货币资金889亿元,同比增长10%。未来业绩确定性持续加强,不断加强主业销售回款,预收款项持续稳步提升至3811亿元,同比增长13%,奠定未来业绩基础。股东回报稳步提升,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00元(含税),派发现金红利占归母净利润的33.01%。评级连续上调,标普上调公司评级至展望正面,一年左右时间里连续第二次上调。

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房地产行业景气度进一步回落的环境下,绿地2019年核心业绩逆市走强,充分体现了绿地“做稳做强房地产、基建主业,强化产业协同,产业经营与资本运作并举发展,坚持转型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增长”战略的优势和韧性。2020年一季度,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局面,绿地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第一时间抓复工,连续不断抓发展,持续提升复工复产的广度、深度和效率,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绿地发挥优势,服务大局,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彰显了担当与作为,在全球采购医用防疫物资、大力驰援全国抗疫一线、全力做好酒店服务保障、高效完成医学设施建设、持续保障日常民生供应等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可控,房地产主业稳健。实现营业收入796亿元,其中房地产主业实现营业收入378亿,同比略有增长;归母净利润37亿元, ROE为4.78%,基本每股收益0.30元。资产负债结构保持稳定,资产负债率保持稳步下降趋势。资产负债率88.34%,较上年末再减0.19个百分点;扣除合同负债后资产负债率为81.92%,较上年末减少0.89个百分点。加强融资和资金管理,持续强化现金流安全。加大融资工作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一季度净增融资126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56亿元。除常规开发贷外,成功获得疫情贷款授信19亿元,发行ABS工具5.67亿元,发行境外债券3亿美元。

产业层面,绿地充分发挥自身综合优势,积极“化危为机”复工复产复效,“危中寻机”稳增长稳预期,以确定性措施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变化,房地产、基建核心产业逆市抢抓机遇提升发展能级、深入布局重点区域,消费、健康等综合产业紧抓新机遇取得新突破、落地重大项目,谋划和实施了一系列超常规、创新性的发展举措,进一步强化产业协同。化危为机拓展了一大批重要战略区域的重大产业项目,包括医用物资、生物医药、中医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园项目在内的重大创新项目签约落地及开工。在疫情后的投资布局窗口期,在全国重点区域新增重大战略项目预计总投资额逾2000亿元。

张玉良指出,一季度,绿地在相对困难的环境下实现了平稳开局,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重要基础。2020年接下来的时间里,国内疫情防控已取得积极成效,各种积极的因素正在增加。绿地将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时”与“势”、“危”与“机”,将外部压力转化为苦练内功、创新转型的动力,主动作为、抢抓机遇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为迈向双万亿规模、进军世界一流企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具体包括:业绩稳中有增,克服疫情困难,力争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增。效益继续改善,努力提高盈利水平,改善现金流状况,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确保资金链安全。亮点持续显现,发挥产业协同优势,在有潜力的地区落实推进一批重大战略性房地产及基建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优化调整大基建产业管理架构,做实大基建集团,提升发展能级,扩大市场影响力;服务国家战略,集中资源优势全面打造贸易港集团;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园项目落地,形成健康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动投资并购取得突破,为业绩增长和转型升级提供支撑。竞争力稳步提升,提高房地产主业系统运营能力,着力提升大基建产业的资本实力、科技水平、管控能级及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各产业双向赋能、协同发展,构筑整体竞争优势,优化管控模式。

详细情况:

一、疫情防控:发挥优势,服务大局,彰显担当与作为。

自疫情爆发以来,集团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全国防疫抗疫大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全球采购医用防疫物资。3月以前,境外疫情尚未大规模爆发,为应对国内防疫物资紧缺压力,集团发挥全球布局及跨境贸易的优势,通过贸易港集团和各海外公司的艰苦努力,千方百计在加拿大、土耳其、澳大利亚、美国、马来西亚、英国等地采购医用防疫物资,并第一时间空运至国内。累计采购口罩、手套、防护服、额温枪、护目镜等紧缺物资480万件,货值超过6300万元。大力驰援全国抗疫一线。自1月26日(正月初二)起,集团先后多次向全国抗疫主战场武汉市及其周边孝感、黄冈、随州、荆州、襄阳、黄石等地市捐赠紧缺医用物资。同时向上海、河南、山东、天津、四川、江苏、安徽、陕西、福建、沈阳、哈尔滨、兰州等省市捐赠了当地急需的防疫抗疫物资。累计捐赠物资303万件,总价值3710万元。全力做好酒店服务保障。武汉铂瑞、魔奇、铂派等酒店,免费接待一线医护人员近37000人次,提供房间23000余间。上海、海口、银川、三亚、沈阳、扬州等地多家酒店接待隔离留观人员38000余人次。高效完成医学设施建设。天津建工、西安建工、江苏省建、贵州建工等大基建成员单位,在民工紧缺的情况下,管理干部亲自“上火线”,先后完成了天津西青医院隔离医学观察点改造、天津市和平区新冠肺炎应急中心改造、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病区改造、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汤山应急工程建设、贵阳市公共卫生救助中心抢修抢建等紧急任务,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持续保障日常民生供应。疫情期间,全国80多家G-Super绿地优选超市不间断营业,民生商品供应充足,总体运行平稳。比如,上海地区的近30家门店,每日上架蔬菜百余种近2万份、奶类商品10万余件、肉类商品5万余件、粮油6万余件、乳制品1万余件,为保民生、保供应、保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2019年:实现“三快两稳一优”

2019年,绿地房地产主业积极面对市场下行压力,灵活调整,狠抓销售去化,加速业绩结转。同时,着眼长远,推进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提升中长期竞争优势。利润贡献较快增长,竞争力持续增强。房地产主业2019全年结转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20%。毛利率27.58%,同比增长0.57个百分点,毛利率连续三年稳步提升累计约7个百分点,增幅约34%,并处于持续稳步提升状态。销售回款高质量增长,销售质量稳步提升。全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880亿元,合同销售面积3257万平方米。回款3010亿元,住宅部分回款率达89%,较去年进一步上升4个百分点,整体回款率稳步增长。城际空间站等核心项目逆市热销,三四线城市销售业绩快速增长,其中住宅销售金额及面积分别同比增长26%、35%,回款金额同比增长41%。区域事业部销售能级持续提升,超百亿事业部达到创纪录的16个,其中超200亿的达到8个。一批重点战略项目落地,项目拓展质量不断提升。全年累计获取项目108个,新增权益土地面积1805万平方米,权益计容建筑面积3508万平方米。总土地款977亿元,总货值近4500亿元,平均楼面价2439元/平方米。一二线核心城市项目占比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按计容建面计算,约70%为住宅;按货值计算,约五成的项目位于一二线城市。重大战略性项目拓展成果显著,先后落地了上海董家渡、哈尔滨国博城、南昌VR科创城等一批规模大、能级高、预期效益好的重点项目。产品力全面提升,产品体系标准化深入推进。产品溢价能力稳步提升,地价保持低位的同时,全年销售均价同比增长13%。 “绿健百科”四维标准化产品体系全面落地,健康宅落地项目84个,建筑面积1808万平方米,科技宅落地项目20个,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实现新都市开发、超高层垂直综合体、产业办公、健康住宅等7大产品系列47个子产品的布局,全年各类型产品共获得186项国内外重磅奖项。深化与华为、阿里、中兴等头部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动“地产+科技”成果在上海董家渡等重大项目中落地。项目运营继续加强,竣工交付结算力度加大。灵活调控供应节奏,全年新开工面积41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竣工备案面积25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合同交付面积2147万平方米,新增供应面积2867万平方米。截至报告期末,在建项目在建建筑面积12690万平方米,拟建项目规划计容建筑面积5297万平方米,未来供应充足。着力加强质量管控、成本管控和品质管控。

基建产业快速发展,核心产业稳增长作用持续加强。基建产业把握市场机遇、狠抓业务拓展,“规模、质量、效益、科技”全方位提升,业绩贡献显著,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经营业绩再创新高。全年营业收入1885亿元,同比增长27%,在建项目总金额4349亿元,同比增长33%。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旗下基建产业平台形成矩阵优势,加强区域深耕,着力承接重大项目,调整业务结构,增加新兴业务。全年累计新签合同金额3766亿元,同比增长19%。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积极优化管控架构,做实绿地大基建集团。推进投资并购,落地河南公路工程公司、济南城建混改,加强在高速公路、市政工程等专业领域的竞争力。

其他综合产业加快发展,产业能级和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与地产主业双向赋能的协同作用。金融产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40%。加强社会化募资,全年新增约50亿元。商贸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96%。服务国家战略,第二届进博会期间签约23国40家客商,82家展商携7000余件进博会同款商品入驻贸易港。绿地贸易港已成为进博会“6+365”的重要常年交易平台,提升贸易港能级,约1万平方米上海首个保税展示展销场所成功落地。为扩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推动贸易港向西安、天津、哈尔滨、济南等全国多地延伸布局。成立贸易港集团,优化上下游业务体系和商业模式。酒店旅游产业,全年酒店经营收入25亿元。新拓展轻资产酒店管理输出项目18个,新开业酒店12家,累计开业酒店57家。整合上航国旅,发展旅游业务。推进会展公司在重点会展项目输出管理。健康及科创产业,以健康产业园为载体,积极探索医康养相结合、产业协同发展的商业模式。加强高校孵化园、城市科技园、区域科技城等“地产+科创”平台运营,南昌、苏州、西安等地推进重大科创项目。推进科创项目投资,成功投资入股了佰才邦、瑞为技术、城云国际等一批前沿科技公司,并成为其重要股东。

“产业经营+资本经营”深入推进,投资并购取得丰硕成果。强化资本经营,围绕产业主线,推进投资并购,年内披露的投资并购总金额近140亿元。在房地产主业领域,收购中民投董家渡等优质项目;在基建产业领域,收购河南公路工程公司,推进济南城建等混改项目;在酒店旅游产业领域,投资控股上航国旅;在科技产业领域,成功投资入股了佰才邦、瑞为技术、城云国际等一批前沿科技企业。

三、2020年一季度:化危为机复工复产复效,危中寻机稳增长稳预期

房地产主业直面疫情挑战,推动创新转型,总体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发展局面。市场销售抓回款成效显著,创新营销模式,推进线上营销工作,升级“产品+服务”体系,推出“安家宝”置业计划。一季度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05亿元,回款467亿元,回款率93%。其中,上海董家渡、南京湖南路、长沙马栏山等重点项目开盘热销。项目拓展有力实施,重点围绕一二线核心城市、省会城市及其周边溢出地区,先后与广西、贵阳、南京、兰州、烟台等地政府签署了一揽子的战略合作协议。一季度共获取项目23个,计容可建面积564万平方米,土地款153亿元,可形成货值560亿元,平均楼面价2716元/平方米,维持低位。按计容建面计算,约72%为住宅,按货值计算,约56%的项目位于一二线城市,住宅及一二线城市的业务比重稳步提升。工程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狠抓新增供应,狠抓竣工交付。一季度,新开工面积737万平方米,新增可售供应面积238万平方米,竣工备案面积148万平方米。技术研发持续提升,引领行业产品升级趋势推出了“健康宅2.0”产品标准,大力推进产品系统升级,已覆盖16个事业部126个项目,面积达到3600万平方米。服务创新有力推进,积极推进服务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出线上线下融合的“绿地G优尊享会”平台。

一季度,基建产业立足新的起点,以优化调整管理架构、做实大基建集团为契机,逆势抢抓机遇,提升发展能级,在疫情中发挥了稳增长稳预期作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0亿元。大基建集团快速运作,全新组建的“绿地大基建集团”及“绿地大基建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绿地大基建产业基金签约成立。市场拓展有力推进,承接重大项目,合计新签合同金额957亿元,同比稳中有增。围绕传统及新型基建领域,储备跟踪了一批重点项目,贵州建工承接澜沧江西岸公路一期工程、江苏省建中标南京地铁9号线及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等项目。进一步扩展产业版图,以“完善区域布局”和“提升产业链能力”为主线,广西建工、济南城建混改成功签约。

一季度,综合产业危中寻机、转危为机,推动转型,努力为疫情后快速发展夯实基础。其中,健康产业抓住时机深入布局,投资建设医疗健康产业园,与东方国际开展合作,以城市更新方式,在上海浦东康桥地区打造新材料、医用物资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医药集团开展合作,在上海奉贤、宁波杭州湾投建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南京溧水投资建设中医健康养生产业园。商贸产业线上业务迎来突破,大力发展线上业态,推动零售、批发等业务实施数字化、社区化改造,自春节以来线上订单量、销售额均同比增长近4倍,G-Super门店线上销售额占比超过6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绿地集团

3.4k
  • 面积、价格等明确!宁波出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政策
  • 绿地集团:今年将全面完成2000万平方米的交付任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绿地控股2019核心业绩较快增长,2020稳中有增:化危为机重大产业项目集中落地

绿地控股2019年全年取得了“三快两稳一优”的总体发展成绩。

4月27日晚,绿地控股(600606.SH)发布2019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2019年,绿地精准施策,努力在不确定性中把握住了确定的机遇,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全年取得了“三快两稳一优”的总体发展成绩: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质量和效益继续改善;基建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贸易港业务能级快速提升,持续强化与主业协同优势;房地产主业稳中有进,在结构调整、创新转型、战略性项目落地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富有计划、降负债、科技赋能等一系列“练内功”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房地产、基建两大主业并驾齐驱,金融、消费、健康等协同产业双向赋能”的经营格局,为企业持续成长打下基础。2020年一季度,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局面,绿地上下快速行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全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一手抓防疫抗疫,一手抓生产经营,贯彻“化危为机复工复产复效,危中寻机稳增长稳预期”主线,奋力夺取“双胜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绿地控股2019年报显示,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较快增长,质量效益持续优化,呈现“万亿资产基础上,规模稳定增长,盈利能力较快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全年营业收入4278亿元,同比增长23%;利润总额306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30%;基本每股收益1.21元,同比增长3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89%,同比增加2.75个百分点,增幅16%;总资产达到11457亿元,同比增长11%。同时,资产负债结构不断优化,在公司业务实现较快发展的前提下,资产负债率88.53%,扣除预收账款后为82.81%,分别下降0.96和1.59个百分点,延续稳中有降态势;有息负债余额2937亿元,整体平均融资成本5.6%,持续保持低位。资金链安全不断巩固,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韧性持续增强。加强资金管理,加强银企合作,扩大授信规模。加强融资创新,发行供应链ABS金额11.56亿元,加强海外融资,成功发行27.2亿美元债。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全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93亿元,已连续15个季度单季度为正;货币资金889亿元,同比增长10%。未来业绩确定性持续加强,不断加强主业销售回款,预收款项持续稳步提升至3811亿元,同比增长13%,奠定未来业绩基础。股东回报稳步提升,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00元(含税),派发现金红利占归母净利润的33.01%。评级连续上调,标普上调公司评级至展望正面,一年左右时间里连续第二次上调。

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房地产行业景气度进一步回落的环境下,绿地2019年核心业绩逆市走强,充分体现了绿地“做稳做强房地产、基建主业,强化产业协同,产业经营与资本运作并举发展,坚持转型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增长”战略的优势和韧性。2020年一季度,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局面,绿地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第一时间抓复工,连续不断抓发展,持续提升复工复产的广度、深度和效率,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绿地发挥优势,服务大局,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彰显了担当与作为,在全球采购医用防疫物资、大力驰援全国抗疫一线、全力做好酒店服务保障、高效完成医学设施建设、持续保障日常民生供应等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可控,房地产主业稳健。实现营业收入796亿元,其中房地产主业实现营业收入378亿,同比略有增长;归母净利润37亿元, ROE为4.78%,基本每股收益0.30元。资产负债结构保持稳定,资产负债率保持稳步下降趋势。资产负债率88.34%,较上年末再减0.19个百分点;扣除合同负债后资产负债率为81.92%,较上年末减少0.89个百分点。加强融资和资金管理,持续强化现金流安全。加大融资工作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一季度净增融资126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56亿元。除常规开发贷外,成功获得疫情贷款授信19亿元,发行ABS工具5.67亿元,发行境外债券3亿美元。

产业层面,绿地充分发挥自身综合优势,积极“化危为机”复工复产复效,“危中寻机”稳增长稳预期,以确定性措施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变化,房地产、基建核心产业逆市抢抓机遇提升发展能级、深入布局重点区域,消费、健康等综合产业紧抓新机遇取得新突破、落地重大项目,谋划和实施了一系列超常规、创新性的发展举措,进一步强化产业协同。化危为机拓展了一大批重要战略区域的重大产业项目,包括医用物资、生物医药、中医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园项目在内的重大创新项目签约落地及开工。在疫情后的投资布局窗口期,在全国重点区域新增重大战略项目预计总投资额逾2000亿元。

张玉良指出,一季度,绿地在相对困难的环境下实现了平稳开局,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重要基础。2020年接下来的时间里,国内疫情防控已取得积极成效,各种积极的因素正在增加。绿地将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时”与“势”、“危”与“机”,将外部压力转化为苦练内功、创新转型的动力,主动作为、抢抓机遇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为迈向双万亿规模、进军世界一流企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具体包括:业绩稳中有增,克服疫情困难,力争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增。效益继续改善,努力提高盈利水平,改善现金流状况,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确保资金链安全。亮点持续显现,发挥产业协同优势,在有潜力的地区落实推进一批重大战略性房地产及基建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优化调整大基建产业管理架构,做实大基建集团,提升发展能级,扩大市场影响力;服务国家战略,集中资源优势全面打造贸易港集团;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园项目落地,形成健康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动投资并购取得突破,为业绩增长和转型升级提供支撑。竞争力稳步提升,提高房地产主业系统运营能力,着力提升大基建产业的资本实力、科技水平、管控能级及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各产业双向赋能、协同发展,构筑整体竞争优势,优化管控模式。

详细情况:

一、疫情防控:发挥优势,服务大局,彰显担当与作为。

自疫情爆发以来,集团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全国防疫抗疫大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全球采购医用防疫物资。3月以前,境外疫情尚未大规模爆发,为应对国内防疫物资紧缺压力,集团发挥全球布局及跨境贸易的优势,通过贸易港集团和各海外公司的艰苦努力,千方百计在加拿大、土耳其、澳大利亚、美国、马来西亚、英国等地采购医用防疫物资,并第一时间空运至国内。累计采购口罩、手套、防护服、额温枪、护目镜等紧缺物资480万件,货值超过6300万元。大力驰援全国抗疫一线。自1月26日(正月初二)起,集团先后多次向全国抗疫主战场武汉市及其周边孝感、黄冈、随州、荆州、襄阳、黄石等地市捐赠紧缺医用物资。同时向上海、河南、山东、天津、四川、江苏、安徽、陕西、福建、沈阳、哈尔滨、兰州等省市捐赠了当地急需的防疫抗疫物资。累计捐赠物资303万件,总价值3710万元。全力做好酒店服务保障。武汉铂瑞、魔奇、铂派等酒店,免费接待一线医护人员近37000人次,提供房间23000余间。上海、海口、银川、三亚、沈阳、扬州等地多家酒店接待隔离留观人员38000余人次。高效完成医学设施建设。天津建工、西安建工、江苏省建、贵州建工等大基建成员单位,在民工紧缺的情况下,管理干部亲自“上火线”,先后完成了天津西青医院隔离医学观察点改造、天津市和平区新冠肺炎应急中心改造、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病区改造、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汤山应急工程建设、贵阳市公共卫生救助中心抢修抢建等紧急任务,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持续保障日常民生供应。疫情期间,全国80多家G-Super绿地优选超市不间断营业,民生商品供应充足,总体运行平稳。比如,上海地区的近30家门店,每日上架蔬菜百余种近2万份、奶类商品10万余件、肉类商品5万余件、粮油6万余件、乳制品1万余件,为保民生、保供应、保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2019年:实现“三快两稳一优”

2019年,绿地房地产主业积极面对市场下行压力,灵活调整,狠抓销售去化,加速业绩结转。同时,着眼长远,推进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提升中长期竞争优势。利润贡献较快增长,竞争力持续增强。房地产主业2019全年结转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20%。毛利率27.58%,同比增长0.57个百分点,毛利率连续三年稳步提升累计约7个百分点,增幅约34%,并处于持续稳步提升状态。销售回款高质量增长,销售质量稳步提升。全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880亿元,合同销售面积3257万平方米。回款3010亿元,住宅部分回款率达89%,较去年进一步上升4个百分点,整体回款率稳步增长。城际空间站等核心项目逆市热销,三四线城市销售业绩快速增长,其中住宅销售金额及面积分别同比增长26%、35%,回款金额同比增长41%。区域事业部销售能级持续提升,超百亿事业部达到创纪录的16个,其中超200亿的达到8个。一批重点战略项目落地,项目拓展质量不断提升。全年累计获取项目108个,新增权益土地面积1805万平方米,权益计容建筑面积3508万平方米。总土地款977亿元,总货值近4500亿元,平均楼面价2439元/平方米。一二线核心城市项目占比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按计容建面计算,约70%为住宅;按货值计算,约五成的项目位于一二线城市。重大战略性项目拓展成果显著,先后落地了上海董家渡、哈尔滨国博城、南昌VR科创城等一批规模大、能级高、预期效益好的重点项目。产品力全面提升,产品体系标准化深入推进。产品溢价能力稳步提升,地价保持低位的同时,全年销售均价同比增长13%。 “绿健百科”四维标准化产品体系全面落地,健康宅落地项目84个,建筑面积1808万平方米,科技宅落地项目20个,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实现新都市开发、超高层垂直综合体、产业办公、健康住宅等7大产品系列47个子产品的布局,全年各类型产品共获得186项国内外重磅奖项。深化与华为、阿里、中兴等头部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动“地产+科技”成果在上海董家渡等重大项目中落地。项目运营继续加强,竣工交付结算力度加大。灵活调控供应节奏,全年新开工面积41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竣工备案面积25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合同交付面积2147万平方米,新增供应面积2867万平方米。截至报告期末,在建项目在建建筑面积12690万平方米,拟建项目规划计容建筑面积5297万平方米,未来供应充足。着力加强质量管控、成本管控和品质管控。

基建产业快速发展,核心产业稳增长作用持续加强。基建产业把握市场机遇、狠抓业务拓展,“规模、质量、效益、科技”全方位提升,业绩贡献显著,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经营业绩再创新高。全年营业收入1885亿元,同比增长27%,在建项目总金额4349亿元,同比增长33%。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旗下基建产业平台形成矩阵优势,加强区域深耕,着力承接重大项目,调整业务结构,增加新兴业务。全年累计新签合同金额3766亿元,同比增长19%。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积极优化管控架构,做实绿地大基建集团。推进投资并购,落地河南公路工程公司、济南城建混改,加强在高速公路、市政工程等专业领域的竞争力。

其他综合产业加快发展,产业能级和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与地产主业双向赋能的协同作用。金融产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40%。加强社会化募资,全年新增约50亿元。商贸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96%。服务国家战略,第二届进博会期间签约23国40家客商,82家展商携7000余件进博会同款商品入驻贸易港。绿地贸易港已成为进博会“6+365”的重要常年交易平台,提升贸易港能级,约1万平方米上海首个保税展示展销场所成功落地。为扩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推动贸易港向西安、天津、哈尔滨、济南等全国多地延伸布局。成立贸易港集团,优化上下游业务体系和商业模式。酒店旅游产业,全年酒店经营收入25亿元。新拓展轻资产酒店管理输出项目18个,新开业酒店12家,累计开业酒店57家。整合上航国旅,发展旅游业务。推进会展公司在重点会展项目输出管理。健康及科创产业,以健康产业园为载体,积极探索医康养相结合、产业协同发展的商业模式。加强高校孵化园、城市科技园、区域科技城等“地产+科创”平台运营,南昌、苏州、西安等地推进重大科创项目。推进科创项目投资,成功投资入股了佰才邦、瑞为技术、城云国际等一批前沿科技公司,并成为其重要股东。

“产业经营+资本经营”深入推进,投资并购取得丰硕成果。强化资本经营,围绕产业主线,推进投资并购,年内披露的投资并购总金额近140亿元。在房地产主业领域,收购中民投董家渡等优质项目;在基建产业领域,收购河南公路工程公司,推进济南城建等混改项目;在酒店旅游产业领域,投资控股上航国旅;在科技产业领域,成功投资入股了佰才邦、瑞为技术、城云国际等一批前沿科技企业。

三、2020年一季度:化危为机复工复产复效,危中寻机稳增长稳预期

房地产主业直面疫情挑战,推动创新转型,总体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发展局面。市场销售抓回款成效显著,创新营销模式,推进线上营销工作,升级“产品+服务”体系,推出“安家宝”置业计划。一季度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05亿元,回款467亿元,回款率93%。其中,上海董家渡、南京湖南路、长沙马栏山等重点项目开盘热销。项目拓展有力实施,重点围绕一二线核心城市、省会城市及其周边溢出地区,先后与广西、贵阳、南京、兰州、烟台等地政府签署了一揽子的战略合作协议。一季度共获取项目23个,计容可建面积564万平方米,土地款153亿元,可形成货值560亿元,平均楼面价2716元/平方米,维持低位。按计容建面计算,约72%为住宅,按货值计算,约56%的项目位于一二线城市,住宅及一二线城市的业务比重稳步提升。工程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狠抓新增供应,狠抓竣工交付。一季度,新开工面积737万平方米,新增可售供应面积238万平方米,竣工备案面积148万平方米。技术研发持续提升,引领行业产品升级趋势推出了“健康宅2.0”产品标准,大力推进产品系统升级,已覆盖16个事业部126个项目,面积达到3600万平方米。服务创新有力推进,积极推进服务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出线上线下融合的“绿地G优尊享会”平台。

一季度,基建产业立足新的起点,以优化调整管理架构、做实大基建集团为契机,逆势抢抓机遇,提升发展能级,在疫情中发挥了稳增长稳预期作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0亿元。大基建集团快速运作,全新组建的“绿地大基建集团”及“绿地大基建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绿地大基建产业基金签约成立。市场拓展有力推进,承接重大项目,合计新签合同金额957亿元,同比稳中有增。围绕传统及新型基建领域,储备跟踪了一批重点项目,贵州建工承接澜沧江西岸公路一期工程、江苏省建中标南京地铁9号线及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等项目。进一步扩展产业版图,以“完善区域布局”和“提升产业链能力”为主线,广西建工、济南城建混改成功签约。

一季度,综合产业危中寻机、转危为机,推动转型,努力为疫情后快速发展夯实基础。其中,健康产业抓住时机深入布局,投资建设医疗健康产业园,与东方国际开展合作,以城市更新方式,在上海浦东康桥地区打造新材料、医用物资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医药集团开展合作,在上海奉贤、宁波杭州湾投建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南京溧水投资建设中医健康养生产业园。商贸产业线上业务迎来突破,大力发展线上业态,推动零售、批发等业务实施数字化、社区化改造,自春节以来线上订单量、销售额均同比增长近4倍,G-Super门店线上销售额占比超过6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