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首届WTA珠海精英赛落幕 为何这项新赛事能受到李娜“热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首届WTA珠海精英赛落幕 为何这项新赛事能受到李娜“热捧”?

赛事得到“大牌”李娜的支持,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处于赛事元年的珠海赛更应该清楚,只有尽快走出“消费”李娜的怪圈,才能更快找到赛事定位,成为立足于赛事本身的网球品牌。

李娜客串珠海赛颁奖仪式的主持人。

从9月份武网开始,产后的李娜就随着中国赛季的到来而“全面复出”。尽管退役已经一年,李娜却依然是中国网球的主角。

回望过去近两个月的中国乃至亚洲赛季——武网新中央球场启用,李娜作为开馆嘉宾出现;中网,李娜为首席赞助商北京奔驰站台;年终总决赛,李娜为莎娃的比赛挑边;珠海精英赛,中国金花又是赛事的形象大使。可以看到,虽然退役的李娜不再以球员身份出战比赛,但娜姐身上的担子依旧不轻。

但在这一系列WTA赛事中,包括家乡的武网、级别最高的中网在内,它们不算是今年李娜在中国赛季亮相最多的赛事。首次举办的珠海精英赛,似乎才是娜姐最给力的一站。

11月2日至8日,首届WTA珠海精英赛在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举行。11月8日下午,随着美国名将大威廉姆斯在女单决赛中战胜捷克少女普利斯科娃,珠海站落下帷幕。35岁的大威廉姆斯成为这项赛事的第一位女单冠军。

不过,李娜的“星光”丝毫不输给这场女单决赛和夺冠的大威廉姆斯。

早在赛事开幕倒计时200天时,组委会宣布李娜成为珠海精英赛的形象大使。当时,中国金花便承诺会在赛事期间前来珠海。从李娜的出场率来看,她确实信守了自己对珠海以及球迷的承诺。

11月7日下午,李娜以一身黑白裙装优雅现身珠海的签售会,与现场球迷亲密互动并现场签售自传《独自上场》。为了一睹娜姐的风采,当天清晨就有众多市民和球迷前来“占位”,小小的场地几乎被挤爆了。

签售会上,李娜与球迷分享了其职业生涯的感悟和初为人母的心得等等,现场气氛十分热烈。用李娜的话说,她希望用这种对话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一个真实的李娜。

随后11月8日,在决赛开打之前,李娜在网球中心开办了一堂“公益网球课堂”——她亲自担当总教头,与一群爱好网球的青少年亲密接触,为他们教授基本的网球知识。

公益课堂一结束,李娜就继续亲临中心球场,她首先亮相为女单决赛的选手进行挑边。比赛结束后,中国金花还作为颁奖嘉宾出席闭幕式,并拿起话筒客串颁奖仪式的主持人。珠海有幸获得娜姐的主持“首秀”,在那里,一贯幽默的李娜又向珠海球迷展示自己的绝佳口才。

“很高兴第一次来珠海,看到了怎么高水平的比赛。自己非常享受,也希望球迷能享受这一周网球带给他们的快乐。珠海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相信每个人都很享受在珠海打比赛。”李娜在颁奖仪式上说道。

总而言之,无论娜姐走到哪里,她都引起现场球迷山呼海啸般的掌声,赛会也始终将李娜视为吸引观众的最大卖点。如今,这位大牌“金花”频频现身力捧珠海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珠海球迷的心愿。

实际上,李娜有力捧这项新赛事的理由。珠海站的赛事总奖金高达215万美元,冠军积分700分。就级别而论,它高于中国赛季的大部分女子网球赛事,仅次于中网和武网。

这项新赛事的诞生,恰好赶上了好时机。2014年初,正值保加利亚索菲亚冠军锦标赛与WTA的合约到期,前者是一项总奖金75万美元的赛事,每年11月初举行。近年来,WTA一直把亚太地区的网球推广和发展视为战略重点,2014年其赛事增加至17项。去年6月,珠海市市长何宁卡应邀会见了WTA董事米奇·劳娜,不久之后双方就顺利把合作敲定——珠海赛取代原有的索菲亚冠军赛,合同为期5年(2015年-2019年)。

赛事一落地,缺少国际一流网球馆的珠海,首要问题就是建设比赛场地。珠海横琴自贸区拿出了14.8万平方米土地用作场馆及配套建设,场馆由跨国建筑设计集团Populous进行设计。去年10月,场馆设计图纸最终敲定,并于去年春节过后开工。

今年9月,珠海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一期工程完工,其中包含一座可容纳5000名观众且带屋顶的中心球场、一个1500座的比赛球场、四个250座的比赛球场以及12个室外训练场。

从开工填土到交付使用,珠海仅用了8个月时间,据悉,这个速度创造了全球建设同类场馆的世界纪录。WTA珠海赛到来之前,赛会率先在9月份举行了一场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借此机会检验场馆。

至于这座“速度取胜”的球馆,能否真正在实用和科学上取胜,目前仍难下定论。界面记者在现场看到,单就球场规模而论,珠海中心球场远比不上中网和上海大师赛的主场馆。据悉,完成一期工程之后,珠海会尽快建造一个12000座的主场馆和配套的文化服务设施。

抛开场馆等硬件设施,从软件上看,珠海站不仅是中国赛季第三大女子赛事,在WTA旗下巡回赛序列中,它的地位同样显赫——珠海赛为强制性赛事,女单世界排名第9至19位的选手被强制参加,弃赛的选手会受到WTA的罚款。

为此,今年首次比赛的参赛阵容不失豪华,有七届大满贯冠军大威廉姆斯、前世界第一沃兹尼亚奇和扬科维奇、两届大满贯冠军库兹涅佐娃、新科美网亚军文奇和被誉为小威接班人的美国新生代球员凯斯等等。

众所周知,每年10月末,世界排名前8的女单选手入围WTA年终总决赛。如今,几乎在同一时段,排名第9至19位的球员则前往珠海赛。因此,珠海方面还自称为“小年终”。今年在排名前20的球员中,除了小威廉姆斯一枝独秀以外,其余的球员水平都十分接近。小威提前结束本赛季之后,“小年终”的明星阵容确实不比新加坡年终总决赛差太远。

当然,珠海站最闪亮的“星光”来自于李娜。作为中国网球的旗帜性人物,这是李娜第一次担任本土国际赛事的形象代言人。当问及为什么选择珠海赛时,她这么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了珠海,而我想说,不是我选择了珠海,而是网球选择了珠海。”

如李娜所言,网球和珠海确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结果。珠海是国内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气候环境和空气较好。此外,11月的珠海雨季刚过,在北方秋风萧瑟的时候,这里依然暖风阵阵,无疑是WTA的上佳选择。

对于旅游城市珠海来说,其目的更为明显,他们希望通过高端赛事来塑造城市品牌。为此,在赛事期间,珠海还特意推出同在横琴新区的国际马戏节等活动,以配套吸引游客观众的到来。

然而,理想固然美好,但要想把珠海站打造成城市品牌赛事,显然不是易事。

界面记者看到,因赛事首次举办,前来珠海横琴国际网球中心观赛的游客数量,远不及中网、广网等相对老牌的本土国际赛事。相较之下,横琴网球中心的园区内也缺乏足够的网球氛围。走在网球中心的大路上,多数球迷观众说着一口广东口音,前来观赛的多为本地或周边地区人口,球迷的地区覆盖面并不高。

除此之外,横琴网球中心处于人烟较少的开发区域,被不少建筑工地包围,周边交通比较不便。虽然赛会安排了从市区前往球场的公众大巴,但其路线和运力毕竟有限,不能成为观众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珠海赛的举办时间,同样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增加了珠海站之后,中国赛季过于漫长,让球员的身体不堪重负。而且冠军能够获得700分的积分,很可能使得世界排名在年终总决赛结束后又发生调整,让人感觉很奇怪。”新晋WTA年终总决赛冠军A·拉德万斯卡,早在中网就曾提出如此异议。

亚洲赛季过于冗长使得身体不适,这也一直是不少球员的“怨言”。与此同时,珠海站是强制性赛事,弃赛球员将面临罚款。今年珠海站开赛前就有外媒报道称,沃兹尼亚奇等选手为了躲避罚款才前来参赛。虽然沃兹否认了该说法,但她还是在比赛中途提出了因伤退赛。因此,有多少球员真正愿意在疲倦的赛季末再度跑来亚洲,答案也许不会太乐观。

当然,要想改变赛事时间,珠海站无法单方面进行操作。赛会应该积极与WTA进行协商,争取一些“关照”,毕竟这是一场700积分的较高级别赛事。

回头看,从2004年中网和广网诞生,到武汉、深圳、香港、天津和江西相继推出,再到如今的珠海精英赛,中国网球一直在拼了命“加速”,每一座城市都希望通过职业网球赛事塑造品牌。单赛季拥有八站WTA赛事,中国几乎成为全球之最。与此同时,包括珠海站在内众多新生赛事的迅猛出现,也暴露了开发者过于着急的弊端——打造品牌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无论如何,珠海是幸运的。赛事元年不仅级别较高,还得到了李娜的力捧,为这场新生赛事增添了不少影响力。揭幕第一年,我们确实不能要求太多。但组委会更应该清楚,只有尽快走出消费李娜的怪圈,珠海精英赛才能更快找到赛事定位,成为立足于赛事本身的网球品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首届WTA珠海精英赛落幕 为何这项新赛事能受到李娜“热捧”?

赛事得到“大牌”李娜的支持,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处于赛事元年的珠海赛更应该清楚,只有尽快走出“消费”李娜的怪圈,才能更快找到赛事定位,成为立足于赛事本身的网球品牌。

李娜客串珠海赛颁奖仪式的主持人。

从9月份武网开始,产后的李娜就随着中国赛季的到来而“全面复出”。尽管退役已经一年,李娜却依然是中国网球的主角。

回望过去近两个月的中国乃至亚洲赛季——武网新中央球场启用,李娜作为开馆嘉宾出现;中网,李娜为首席赞助商北京奔驰站台;年终总决赛,李娜为莎娃的比赛挑边;珠海精英赛,中国金花又是赛事的形象大使。可以看到,虽然退役的李娜不再以球员身份出战比赛,但娜姐身上的担子依旧不轻。

但在这一系列WTA赛事中,包括家乡的武网、级别最高的中网在内,它们不算是今年李娜在中国赛季亮相最多的赛事。首次举办的珠海精英赛,似乎才是娜姐最给力的一站。

11月2日至8日,首届WTA珠海精英赛在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举行。11月8日下午,随着美国名将大威廉姆斯在女单决赛中战胜捷克少女普利斯科娃,珠海站落下帷幕。35岁的大威廉姆斯成为这项赛事的第一位女单冠军。

不过,李娜的“星光”丝毫不输给这场女单决赛和夺冠的大威廉姆斯。

早在赛事开幕倒计时200天时,组委会宣布李娜成为珠海精英赛的形象大使。当时,中国金花便承诺会在赛事期间前来珠海。从李娜的出场率来看,她确实信守了自己对珠海以及球迷的承诺。

11月7日下午,李娜以一身黑白裙装优雅现身珠海的签售会,与现场球迷亲密互动并现场签售自传《独自上场》。为了一睹娜姐的风采,当天清晨就有众多市民和球迷前来“占位”,小小的场地几乎被挤爆了。

签售会上,李娜与球迷分享了其职业生涯的感悟和初为人母的心得等等,现场气氛十分热烈。用李娜的话说,她希望用这种对话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一个真实的李娜。

随后11月8日,在决赛开打之前,李娜在网球中心开办了一堂“公益网球课堂”——她亲自担当总教头,与一群爱好网球的青少年亲密接触,为他们教授基本的网球知识。

公益课堂一结束,李娜就继续亲临中心球场,她首先亮相为女单决赛的选手进行挑边。比赛结束后,中国金花还作为颁奖嘉宾出席闭幕式,并拿起话筒客串颁奖仪式的主持人。珠海有幸获得娜姐的主持“首秀”,在那里,一贯幽默的李娜又向珠海球迷展示自己的绝佳口才。

“很高兴第一次来珠海,看到了怎么高水平的比赛。自己非常享受,也希望球迷能享受这一周网球带给他们的快乐。珠海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相信每个人都很享受在珠海打比赛。”李娜在颁奖仪式上说道。

总而言之,无论娜姐走到哪里,她都引起现场球迷山呼海啸般的掌声,赛会也始终将李娜视为吸引观众的最大卖点。如今,这位大牌“金花”频频现身力捧珠海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珠海球迷的心愿。

实际上,李娜有力捧这项新赛事的理由。珠海站的赛事总奖金高达215万美元,冠军积分700分。就级别而论,它高于中国赛季的大部分女子网球赛事,仅次于中网和武网。

这项新赛事的诞生,恰好赶上了好时机。2014年初,正值保加利亚索菲亚冠军锦标赛与WTA的合约到期,前者是一项总奖金75万美元的赛事,每年11月初举行。近年来,WTA一直把亚太地区的网球推广和发展视为战略重点,2014年其赛事增加至17项。去年6月,珠海市市长何宁卡应邀会见了WTA董事米奇·劳娜,不久之后双方就顺利把合作敲定——珠海赛取代原有的索菲亚冠军赛,合同为期5年(2015年-2019年)。

赛事一落地,缺少国际一流网球馆的珠海,首要问题就是建设比赛场地。珠海横琴自贸区拿出了14.8万平方米土地用作场馆及配套建设,场馆由跨国建筑设计集团Populous进行设计。去年10月,场馆设计图纸最终敲定,并于去年春节过后开工。

今年9月,珠海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一期工程完工,其中包含一座可容纳5000名观众且带屋顶的中心球场、一个1500座的比赛球场、四个250座的比赛球场以及12个室外训练场。

从开工填土到交付使用,珠海仅用了8个月时间,据悉,这个速度创造了全球建设同类场馆的世界纪录。WTA珠海赛到来之前,赛会率先在9月份举行了一场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借此机会检验场馆。

至于这座“速度取胜”的球馆,能否真正在实用和科学上取胜,目前仍难下定论。界面记者在现场看到,单就球场规模而论,珠海中心球场远比不上中网和上海大师赛的主场馆。据悉,完成一期工程之后,珠海会尽快建造一个12000座的主场馆和配套的文化服务设施。

抛开场馆等硬件设施,从软件上看,珠海站不仅是中国赛季第三大女子赛事,在WTA旗下巡回赛序列中,它的地位同样显赫——珠海赛为强制性赛事,女单世界排名第9至19位的选手被强制参加,弃赛的选手会受到WTA的罚款。

为此,今年首次比赛的参赛阵容不失豪华,有七届大满贯冠军大威廉姆斯、前世界第一沃兹尼亚奇和扬科维奇、两届大满贯冠军库兹涅佐娃、新科美网亚军文奇和被誉为小威接班人的美国新生代球员凯斯等等。

众所周知,每年10月末,世界排名前8的女单选手入围WTA年终总决赛。如今,几乎在同一时段,排名第9至19位的球员则前往珠海赛。因此,珠海方面还自称为“小年终”。今年在排名前20的球员中,除了小威廉姆斯一枝独秀以外,其余的球员水平都十分接近。小威提前结束本赛季之后,“小年终”的明星阵容确实不比新加坡年终总决赛差太远。

当然,珠海站最闪亮的“星光”来自于李娜。作为中国网球的旗帜性人物,这是李娜第一次担任本土国际赛事的形象代言人。当问及为什么选择珠海赛时,她这么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了珠海,而我想说,不是我选择了珠海,而是网球选择了珠海。”

如李娜所言,网球和珠海确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结果。珠海是国内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气候环境和空气较好。此外,11月的珠海雨季刚过,在北方秋风萧瑟的时候,这里依然暖风阵阵,无疑是WTA的上佳选择。

对于旅游城市珠海来说,其目的更为明显,他们希望通过高端赛事来塑造城市品牌。为此,在赛事期间,珠海还特意推出同在横琴新区的国际马戏节等活动,以配套吸引游客观众的到来。

然而,理想固然美好,但要想把珠海站打造成城市品牌赛事,显然不是易事。

界面记者看到,因赛事首次举办,前来珠海横琴国际网球中心观赛的游客数量,远不及中网、广网等相对老牌的本土国际赛事。相较之下,横琴网球中心的园区内也缺乏足够的网球氛围。走在网球中心的大路上,多数球迷观众说着一口广东口音,前来观赛的多为本地或周边地区人口,球迷的地区覆盖面并不高。

除此之外,横琴网球中心处于人烟较少的开发区域,被不少建筑工地包围,周边交通比较不便。虽然赛会安排了从市区前往球场的公众大巴,但其路线和运力毕竟有限,不能成为观众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珠海赛的举办时间,同样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增加了珠海站之后,中国赛季过于漫长,让球员的身体不堪重负。而且冠军能够获得700分的积分,很可能使得世界排名在年终总决赛结束后又发生调整,让人感觉很奇怪。”新晋WTA年终总决赛冠军A·拉德万斯卡,早在中网就曾提出如此异议。

亚洲赛季过于冗长使得身体不适,这也一直是不少球员的“怨言”。与此同时,珠海站是强制性赛事,弃赛球员将面临罚款。今年珠海站开赛前就有外媒报道称,沃兹尼亚奇等选手为了躲避罚款才前来参赛。虽然沃兹否认了该说法,但她还是在比赛中途提出了因伤退赛。因此,有多少球员真正愿意在疲倦的赛季末再度跑来亚洲,答案也许不会太乐观。

当然,要想改变赛事时间,珠海站无法单方面进行操作。赛会应该积极与WTA进行协商,争取一些“关照”,毕竟这是一场700积分的较高级别赛事。

回头看,从2004年中网和广网诞生,到武汉、深圳、香港、天津和江西相继推出,再到如今的珠海精英赛,中国网球一直在拼了命“加速”,每一座城市都希望通过职业网球赛事塑造品牌。单赛季拥有八站WTA赛事,中国几乎成为全球之最。与此同时,包括珠海站在内众多新生赛事的迅猛出现,也暴露了开发者过于着急的弊端——打造品牌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无论如何,珠海是幸运的。赛事元年不仅级别较高,还得到了李娜的力捧,为这场新生赛事增添了不少影响力。揭幕第一年,我们确实不能要求太多。但组委会更应该清楚,只有尽快走出消费李娜的怪圈,珠海精英赛才能更快找到赛事定位,成为立足于赛事本身的网球品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