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家成功复制了小米模式的公司还可以走多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家成功复制了小米模式的公司还可以走多远

小米投资了很多公司,希望在多个领域复制小米模式,其中最为成功的当属生产小米手环的华米科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米来了!”近一两年,这四个字成为了智能硬件创业者最惧怕听到的一句话。

惧怕的原因不难理解。2013年年底,雷军决定以生态链的形式对其他硬件企业进行投资,将小米贩卖手机的高性价比和低价线上销售模式移植到这些被投企业,希望能够尝试出下一款“现象级爆品”,以此来反复验证小米模式。

这导致了一个现象,几乎任何一个小米生态链企业都以接近成本的价格杀入各自的市场,让行业里的其他竞争者在利润上受到了相当大的打击。

小米手环就扮演着这么一个“狠”角色。

也许你还记得,2014年7月当雷军公布小米手环79元的售价时,现场的一片惊呼声。小米手环并不是市面上的第一款智能手环,在此之前智能手环们的功能大同小异,形态千奇百怪,售价也从百元至千元不等,但小米手环用绝对的低价为这些同类竞争者的未来打上了一个问号。

“创业的路上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怕,最怕的就是听到小米杀到了自己的市场里。”三个爸爸空气净化器创始人戴赛鹰曾这么和记者评价过小米的生态链模式。

而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小米手环制造商华米科技创始人黄汪则坚持认为,小米手环一定程度上对原本无序的手环市场带来了好的影响。

在研发小米手环之前,他从深圳采购了一大批形式各样的手环,却发现大部分的手环都是为了赶市场潮流而粗制滥造的山寨货。

“无论是耗电情况,还是手环的材料是不是对皮肤有影响,他们都不管。”黄汪告诉记者,“就因为手环带着‘科技’的光环,所以包装着概念就可以卖个几百块钱,哪怕成本其实就几十块。”

也有一部分国外可穿戴厂商对定价有其他的考虑。

“我并不打算让我的太太用一款只要几美元售价的手环。”Misfit联合创始人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曾任百事可乐和苹果公司的CEO)曾这么和中国媒体解释Misfit手环的定价策略,他认为价格也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太过于低价的产品很难让人感受到品牌的优点和品质。

但从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最新报告来看,小米手环的低价模式取得了一定成功。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手环的发货量已经超过1000万台,超越了Misfit、Jawbone等国际品牌,成为了仅次于Fitbit的全球第二大可穿戴设备产商。

可穿戴设备是一块全新的市场,它诞生不到五年,也没有真正意义上不可撼动的行业巨头。苹果也是直到2015年才刚刚进入这个领域,截至2015年前三季度Apple Watch销量也算优异,但是累计700万台左右的出货量预示着这个市场的总量和手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换句话说,低价帮助小米手环培养了中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接近成本的定价模式让小米手环成功挤掉了一部分山寨厂商,另一方面超低价位也让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得以更低的价格尝试一款从未接触过的数码产品。

“大部分中国的消费者还是喜欢款式好看,质量不错,价格又不贵的东西。”黄汪说。

国外厂商入华的水土不服也给了小米手环一定的生存空间。黄汪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做了手环以后他开始和国内外的各种芯片厂商、同类的手环厂商都有过交流,但他发现国外的大部分手环品牌商无论是销售、制造、研发都用了国外的团队,这让他们离中国市场很远。

“有些厂商甚至不了解最新的制造技术、也不知道目前最新颖最适合手环使用的制造材料,每个月来一次中国和天天在中国,信息的交流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黄汪表示,这都导致了国外品牌的研发和产品更新速度赶不上中国本土厂商。

种种原因让小米手环一举成为了小米生态链的明星企业,也成为了继小米手机之后,发货量最高的单品,也验证了雷军的小米模式复制到生态链企业的做法在某些领域有一定可行性。

这让雷军有些兴奋。今年4月在小米4i印度发布会上,雷军将小米手环作为礼物送给了到场的印度媒体。他也多次公开表态小米手机会和一些合适的生态链智能硬件一起开拓海外市场,小米会对生态链上的企业开放品牌、渠道、资金、供应链等各方面的支持。

“这对几乎白手起家的智能硬件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相比未来的品牌发展,他们现在更在乎的是首先要活下去。”小米生态链产品总监夏永峰告诉记者。

黄汪也承认,小米的品牌在创业初期有很大帮助,无论是去谈供应商,还是销售,都能起到不小的帮助。

黄汪告诉我,目前小米手环以小米官网的销售渠道为主,小米的海外知名度也会帮助小米手环走的更远。小米手环将会继续跟着小米的销售体系和渠道去做,“我们需要通过借力来发展这款产品。”黄汪表示。

但并不是每个佩戴小米手环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华米科技的产品。“知不知道华米科技并不重要,而是要想清楚这个公司到底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么赚钱。”黄汪表示,他们并不把自己定义做一个硬件公司,和小米类似,是一个互联网企业。

“我们和小米联合做了小米手环,每发展一个用户就会增加一个用户的数据。现在我们还和支付宝、李宁合作,尝试其他的数据搜集,他们增加一个用户卖出一双鞋,就为我们增加了一个用户,增加了新的数据。”说到底,黄汪觉得华米科技还是一个依靠可穿戴设备来搜集用户数据的数据服务公司。

这个工程师思维的商业模式和黄汪的创业历史有关。这已经是黄汪创业的第17年了,华米科技是他创办的第四家公司。他做过开发工具,主要销售给华为、中兴和联想等厂商,也做过解决方案公司。

在MP4盛行的2009年,移动设备兴起的前夕,黄汪面临着转型做手机还是移动平板的分岔路。

但由于资金、技术和供应链资源不足,他没有做出和雷军一样的选择,而是选择开办了“智器”公司,推出了搭载Linux系统的SmartQ5。一开始这款产品卖的不错,但在苹果推出iPad以后,平板电脑市场连续三年持续下滑,一直到现在iPad的出货量也收缓。

“这个市场本身是不太行了,厂商再厉害也没用了。”黄汪遗憾地说道,“总的来说,我觉得我们之前运气一直不好。”

相似的创业背景——十多年创业、技术出身,让雷军找上黄汪时两人一拍即合,“我们之所以能合作的好,和我们过往的经历沉淀出的相似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黄汪说。

加入小米生态链以后,黄汪放弃了原本“智器”品牌下全线平板电脑产品以及智能手表产品。将智能手表的繁杂功能删去,保留基础的记步、睡眠监测、身份ID数据等信息,去掉了耗电量大的屏幕和通话,这样可以增加可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

“用户接受一款新设备需要一定时间,加强了续航功能,让用户可以一个月充一次电减少拖下的频率,同时每天看看运动和睡眠记录,这样习惯比较容易保持。”黄汪解释做手环的逻辑。

雷军除了给出自己的建议以外,还会尝试这些智能硬件和小米手机可能存在的联动性。黄汪告诉记者,雷军曾提过一个建议,让小米手机来电时候,手环振动提示,进行联动,这个想法最后被采纳和应用了。

但黄汪还不能松懈。苹果在今年凭Apple Watch进入了可穿戴设备市场,虽然截至目前发货量为700万台还未超越小米手环。但Apple Watch的发货量增长速度却高于Fitbit和小米手环。

调研机构Canalys指出,Apple Watch这三个季度的总出货量超过其他厂商过去五个季度的智能手表出货量总和,也是第三季度唯一一家智能手表出货量超过30万块的厂商。

到底是入门级的手环产品,还是功能齐全的智能手表能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主要角色,恐怕很快就会有答案。一位智能硬件领域的投资人告诉记者,虽然两款产品的功能不一,但是一旦用户习惯了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功能更全的智能手表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手环产品。

但黄汪还是将赌注压在了手环上。

今年9月华米科技推出了面向年轻、时尚群体的Amazfit手环产品,定价299元。黄汪表示,能保持各方面功能都在一个产品上体现的比较均衡的,也就属苹果一家公司了。为了发展更垂直的用户群体,华米科技将产品线分成两条,一个是小米手环,一个是Amazfit,吸引更多注重时尚搭配的年轻人加入佩戴可穿戴设备的行列。

这款产品还将帮助华米进行明年的海外化,黄汪将首站选择在一般中国厂商都不太敢直接杀入的北美市场。

在正式推出Amazfit之前,黄汪曾尝试带着这块手坏在北美时尚圈找一些合作伙伴,并和一个设计团队合作,让华米的产品参与了纽约时装周的走秀。“先通过和设计师合作,加强Amazfit在时尚圈的露出,提升品牌和产品的调性。”这是他接下来想做的。

他希望这些产品最后都能成为获得人体数据的入口。未来可穿戴设备还会衍生成什么形式,没人可以在现在给出确切答案。但目前华米科技已经利用搜集到的数据和支付宝、李宁、一二线城市的医院和一些保险类产品取得合作,用户可以在小米手环的平台上连接这些合作伙伴的服务。

离华米科技的B轮融资已经过去整一年,黄汪也表示确实在碰下一个融资的机会,“但目前没有确切的时间点。”但是他并不顾虑“资本寒冬”的说法。

“寒冬来不来对我们来说问题都不大,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是盈利的。”黄汪说。

股权怎么分才能不散伙?熊猫TV副总裁庄明浩正在解答,提问请点击>>

阅读更多有关科技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华米

631
  • 亿通科技20CM涨停:现有业务不涉及“脑机概念”,一季度净亏452.27万元
  • 亿通科技:此前关联公司华米科技宣布共同建立脑机智能联合实验室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家成功复制了小米模式的公司还可以走多远

小米投资了很多公司,希望在多个领域复制小米模式,其中最为成功的当属生产小米手环的华米科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米来了!”近一两年,这四个字成为了智能硬件创业者最惧怕听到的一句话。

惧怕的原因不难理解。2013年年底,雷军决定以生态链的形式对其他硬件企业进行投资,将小米贩卖手机的高性价比和低价线上销售模式移植到这些被投企业,希望能够尝试出下一款“现象级爆品”,以此来反复验证小米模式。

这导致了一个现象,几乎任何一个小米生态链企业都以接近成本的价格杀入各自的市场,让行业里的其他竞争者在利润上受到了相当大的打击。

小米手环就扮演着这么一个“狠”角色。

也许你还记得,2014年7月当雷军公布小米手环79元的售价时,现场的一片惊呼声。小米手环并不是市面上的第一款智能手环,在此之前智能手环们的功能大同小异,形态千奇百怪,售价也从百元至千元不等,但小米手环用绝对的低价为这些同类竞争者的未来打上了一个问号。

“创业的路上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怕,最怕的就是听到小米杀到了自己的市场里。”三个爸爸空气净化器创始人戴赛鹰曾这么和记者评价过小米的生态链模式。

而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小米手环制造商华米科技创始人黄汪则坚持认为,小米手环一定程度上对原本无序的手环市场带来了好的影响。

在研发小米手环之前,他从深圳采购了一大批形式各样的手环,却发现大部分的手环都是为了赶市场潮流而粗制滥造的山寨货。

“无论是耗电情况,还是手环的材料是不是对皮肤有影响,他们都不管。”黄汪告诉记者,“就因为手环带着‘科技’的光环,所以包装着概念就可以卖个几百块钱,哪怕成本其实就几十块。”

也有一部分国外可穿戴厂商对定价有其他的考虑。

“我并不打算让我的太太用一款只要几美元售价的手环。”Misfit联合创始人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曾任百事可乐和苹果公司的CEO)曾这么和中国媒体解释Misfit手环的定价策略,他认为价格也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太过于低价的产品很难让人感受到品牌的优点和品质。

但从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最新报告来看,小米手环的低价模式取得了一定成功。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手环的发货量已经超过1000万台,超越了Misfit、Jawbone等国际品牌,成为了仅次于Fitbit的全球第二大可穿戴设备产商。

可穿戴设备是一块全新的市场,它诞生不到五年,也没有真正意义上不可撼动的行业巨头。苹果也是直到2015年才刚刚进入这个领域,截至2015年前三季度Apple Watch销量也算优异,但是累计700万台左右的出货量预示着这个市场的总量和手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换句话说,低价帮助小米手环培养了中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接近成本的定价模式让小米手环成功挤掉了一部分山寨厂商,另一方面超低价位也让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得以更低的价格尝试一款从未接触过的数码产品。

“大部分中国的消费者还是喜欢款式好看,质量不错,价格又不贵的东西。”黄汪说。

国外厂商入华的水土不服也给了小米手环一定的生存空间。黄汪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做了手环以后他开始和国内外的各种芯片厂商、同类的手环厂商都有过交流,但他发现国外的大部分手环品牌商无论是销售、制造、研发都用了国外的团队,这让他们离中国市场很远。

“有些厂商甚至不了解最新的制造技术、也不知道目前最新颖最适合手环使用的制造材料,每个月来一次中国和天天在中国,信息的交流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黄汪表示,这都导致了国外品牌的研发和产品更新速度赶不上中国本土厂商。

种种原因让小米手环一举成为了小米生态链的明星企业,也成为了继小米手机之后,发货量最高的单品,也验证了雷军的小米模式复制到生态链企业的做法在某些领域有一定可行性。

这让雷军有些兴奋。今年4月在小米4i印度发布会上,雷军将小米手环作为礼物送给了到场的印度媒体。他也多次公开表态小米手机会和一些合适的生态链智能硬件一起开拓海外市场,小米会对生态链上的企业开放品牌、渠道、资金、供应链等各方面的支持。

“这对几乎白手起家的智能硬件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相比未来的品牌发展,他们现在更在乎的是首先要活下去。”小米生态链产品总监夏永峰告诉记者。

黄汪也承认,小米的品牌在创业初期有很大帮助,无论是去谈供应商,还是销售,都能起到不小的帮助。

黄汪告诉我,目前小米手环以小米官网的销售渠道为主,小米的海外知名度也会帮助小米手环走的更远。小米手环将会继续跟着小米的销售体系和渠道去做,“我们需要通过借力来发展这款产品。”黄汪表示。

但并不是每个佩戴小米手环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华米科技的产品。“知不知道华米科技并不重要,而是要想清楚这个公司到底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么赚钱。”黄汪表示,他们并不把自己定义做一个硬件公司,和小米类似,是一个互联网企业。

“我们和小米联合做了小米手环,每发展一个用户就会增加一个用户的数据。现在我们还和支付宝、李宁合作,尝试其他的数据搜集,他们增加一个用户卖出一双鞋,就为我们增加了一个用户,增加了新的数据。”说到底,黄汪觉得华米科技还是一个依靠可穿戴设备来搜集用户数据的数据服务公司。

这个工程师思维的商业模式和黄汪的创业历史有关。这已经是黄汪创业的第17年了,华米科技是他创办的第四家公司。他做过开发工具,主要销售给华为、中兴和联想等厂商,也做过解决方案公司。

在MP4盛行的2009年,移动设备兴起的前夕,黄汪面临着转型做手机还是移动平板的分岔路。

但由于资金、技术和供应链资源不足,他没有做出和雷军一样的选择,而是选择开办了“智器”公司,推出了搭载Linux系统的SmartQ5。一开始这款产品卖的不错,但在苹果推出iPad以后,平板电脑市场连续三年持续下滑,一直到现在iPad的出货量也收缓。

“这个市场本身是不太行了,厂商再厉害也没用了。”黄汪遗憾地说道,“总的来说,我觉得我们之前运气一直不好。”

相似的创业背景——十多年创业、技术出身,让雷军找上黄汪时两人一拍即合,“我们之所以能合作的好,和我们过往的经历沉淀出的相似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黄汪说。

加入小米生态链以后,黄汪放弃了原本“智器”品牌下全线平板电脑产品以及智能手表产品。将智能手表的繁杂功能删去,保留基础的记步、睡眠监测、身份ID数据等信息,去掉了耗电量大的屏幕和通话,这样可以增加可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

“用户接受一款新设备需要一定时间,加强了续航功能,让用户可以一个月充一次电减少拖下的频率,同时每天看看运动和睡眠记录,这样习惯比较容易保持。”黄汪解释做手环的逻辑。

雷军除了给出自己的建议以外,还会尝试这些智能硬件和小米手机可能存在的联动性。黄汪告诉记者,雷军曾提过一个建议,让小米手机来电时候,手环振动提示,进行联动,这个想法最后被采纳和应用了。

但黄汪还不能松懈。苹果在今年凭Apple Watch进入了可穿戴设备市场,虽然截至目前发货量为700万台还未超越小米手环。但Apple Watch的发货量增长速度却高于Fitbit和小米手环。

调研机构Canalys指出,Apple Watch这三个季度的总出货量超过其他厂商过去五个季度的智能手表出货量总和,也是第三季度唯一一家智能手表出货量超过30万块的厂商。

到底是入门级的手环产品,还是功能齐全的智能手表能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主要角色,恐怕很快就会有答案。一位智能硬件领域的投资人告诉记者,虽然两款产品的功能不一,但是一旦用户习惯了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功能更全的智能手表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手环产品。

但黄汪还是将赌注压在了手环上。

今年9月华米科技推出了面向年轻、时尚群体的Amazfit手环产品,定价299元。黄汪表示,能保持各方面功能都在一个产品上体现的比较均衡的,也就属苹果一家公司了。为了发展更垂直的用户群体,华米科技将产品线分成两条,一个是小米手环,一个是Amazfit,吸引更多注重时尚搭配的年轻人加入佩戴可穿戴设备的行列。

这款产品还将帮助华米进行明年的海外化,黄汪将首站选择在一般中国厂商都不太敢直接杀入的北美市场。

在正式推出Amazfit之前,黄汪曾尝试带着这块手坏在北美时尚圈找一些合作伙伴,并和一个设计团队合作,让华米的产品参与了纽约时装周的走秀。“先通过和设计师合作,加强Amazfit在时尚圈的露出,提升品牌和产品的调性。”这是他接下来想做的。

他希望这些产品最后都能成为获得人体数据的入口。未来可穿戴设备还会衍生成什么形式,没人可以在现在给出确切答案。但目前华米科技已经利用搜集到的数据和支付宝、李宁、一二线城市的医院和一些保险类产品取得合作,用户可以在小米手环的平台上连接这些合作伙伴的服务。

离华米科技的B轮融资已经过去整一年,黄汪也表示确实在碰下一个融资的机会,“但目前没有确切的时间点。”但是他并不顾虑“资本寒冬”的说法。

“寒冬来不来对我们来说问题都不大,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是盈利的。”黄汪说。

股权怎么分才能不散伙?熊猫TV副总裁庄明浩正在解答,提问请点击>>

阅读更多有关科技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