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海关“新10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优先接单进口肉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海关“新10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优先接单进口肉类

在此前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13条措施基础上,上海海关已进一步出台10条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产业链供应链稳链补链,助力企业扩大进出口、拓展新市场。

图片来源:Pixabay

2020年4月30日下午,在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上海海关副关长柳波表示,疫情期间,上海海关首先保障肉类等食品的市场供应,通过对进口肉产品实施优先接单、优先检查、优先检测、优先出证的“四个优先”,有效缓解了产品滞港问题。

进境检疫审批方面,上海海关压缩了审核时长,对符合要求的申请做到“随报随批”,并叠加应用“两步申报”“绿色通道”“海铁联运”等模式,确保进口猪肉等商品快速通关。

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上海海关已累计监管验放进口冻肉36960批次、83.1万吨,货值总计225.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倍、1.16倍和1.78倍,进口冻肉主要以猪肉、牛肉为主。

此外,柳波表示,针对疫情期间的捐赠物资及防疫用品,尤其是境外捐赠的疫情防控食品,上海海关也创新了监管模式,确保马来西亚等方面捐赠的食品、营养素等物资快速通关。

在疫情冲击下,不少食品进出口企业也面临着复工复产的困难。对此,柳波表示,上海海关密切关注进口粮油产品、食品添加剂和出口食品受疫情影响情况。

“我们已经采取‘一企一策’模式,帮扶‘梅林’‘宝鼎’等上海老字号食品企业复工复产。”柳波介绍,疫情期间,上海海关还通过在线“不见面”审查,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新西兰、意大利、哈萨克斯坦、越南等国10家乳制品生产企业的注册审核。

发布会上,上海海关还宣布,在此前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13条措施基础上,已进一步出台10条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产业链供应链稳链补链,助力企业扩大进出口、拓展新市场。

上海海关将固化以上疫情防控期间便利措施。不仅鼓励企业提前申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先验放后检测、先放行后缴税和先放行后改单,还要将防疫物资进口“绿色通道”进一步扩大到出口环节。

措施还提出要提高海关服务,要求公布报关企业整体通关时间,并推动减税降费,扩大税收担保,帮助企业做好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的市场化采购排除工作。

上海海关要发挥上海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优势,最大限度实现守法企业货物的“无干预通关”,给予对接平台企业更多便利化海关管理措施。

对此,柳波介绍,上海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是上海海关与中远海运集团、上港集团三方共建的信息化平台,旨在运用大数据,持续提高海关监管服务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对于真实可信合规的贸易,海关将给予便利化通关措施,大幅降低人工干预和侵入式查验比率,最大程度保证企业货物(特别是特殊运输方式货物)的完好无损。”

据悉,企业可利用“跨境贸易智慧通”网站,将原始贸易链数据自动转换成报关数据,对接“单一窗口”,完成“提前申报、靠泊即提”等作业。企业还可以获知自己货物在整个物流链中的具体信息,比如货物何时订舱、何时装船出运、从何地出发、经过哪些港口、目前在什么地方、何时靠港、何时卸船、何时报关等一系列信息。

“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对参与企业不设信用等级限制,企业需要将原始贸易链数据,包括部分ERP数据(如合同、订单、装箱清单等)、供应链企业信息,以电子数据方式传输到平台,平台依托大数据实施供应链安全评估,对达到安全评级的货物给予通关便利。”柳波补充。

为应对疫情中后期国际贸易方面的影响,“新10条”还要求海关进一步提高服务内容,对内加强外贸统计监测预警和税则税政调研,及时反映企业实际困难及合理政策诉求,防止供应链断裂;对外关注境外疫情防控措施变动和RCEP、中日韩自贸协定等经贸协定进展,帮助企业应对贸易限制和技术性贸易措施。

针对小微企业,“新10条”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搭建产业联盟平台,实现原材料、物流运力等资源跨区域共享,帮助小微企业通过平台重组资源、稳链补链。另一方面,也支持小微企业利用互联网渠道,促进转型。

除此之外,上海海关将为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吸引更多产业链大资本、大项目和供应链龙头、重点、节点企业,为科创机构提供“科创e家”信息化平台一体化支撑,并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绿色通道”,对其通过随身携带、分运、邮件快件等方式进出境的科研、教学和自用物品,实现随到随办、快速审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海关“新10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优先接单进口肉类

在此前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13条措施基础上,上海海关已进一步出台10条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产业链供应链稳链补链,助力企业扩大进出口、拓展新市场。

图片来源:Pixabay

2020年4月30日下午,在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上海海关副关长柳波表示,疫情期间,上海海关首先保障肉类等食品的市场供应,通过对进口肉产品实施优先接单、优先检查、优先检测、优先出证的“四个优先”,有效缓解了产品滞港问题。

进境检疫审批方面,上海海关压缩了审核时长,对符合要求的申请做到“随报随批”,并叠加应用“两步申报”“绿色通道”“海铁联运”等模式,确保进口猪肉等商品快速通关。

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上海海关已累计监管验放进口冻肉36960批次、83.1万吨,货值总计225.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倍、1.16倍和1.78倍,进口冻肉主要以猪肉、牛肉为主。

此外,柳波表示,针对疫情期间的捐赠物资及防疫用品,尤其是境外捐赠的疫情防控食品,上海海关也创新了监管模式,确保马来西亚等方面捐赠的食品、营养素等物资快速通关。

在疫情冲击下,不少食品进出口企业也面临着复工复产的困难。对此,柳波表示,上海海关密切关注进口粮油产品、食品添加剂和出口食品受疫情影响情况。

“我们已经采取‘一企一策’模式,帮扶‘梅林’‘宝鼎’等上海老字号食品企业复工复产。”柳波介绍,疫情期间,上海海关还通过在线“不见面”审查,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新西兰、意大利、哈萨克斯坦、越南等国10家乳制品生产企业的注册审核。

发布会上,上海海关还宣布,在此前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13条措施基础上,已进一步出台10条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产业链供应链稳链补链,助力企业扩大进出口、拓展新市场。

上海海关将固化以上疫情防控期间便利措施。不仅鼓励企业提前申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先验放后检测、先放行后缴税和先放行后改单,还要将防疫物资进口“绿色通道”进一步扩大到出口环节。

措施还提出要提高海关服务,要求公布报关企业整体通关时间,并推动减税降费,扩大税收担保,帮助企业做好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的市场化采购排除工作。

上海海关要发挥上海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优势,最大限度实现守法企业货物的“无干预通关”,给予对接平台企业更多便利化海关管理措施。

对此,柳波介绍,上海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是上海海关与中远海运集团、上港集团三方共建的信息化平台,旨在运用大数据,持续提高海关监管服务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对于真实可信合规的贸易,海关将给予便利化通关措施,大幅降低人工干预和侵入式查验比率,最大程度保证企业货物(特别是特殊运输方式货物)的完好无损。”

据悉,企业可利用“跨境贸易智慧通”网站,将原始贸易链数据自动转换成报关数据,对接“单一窗口”,完成“提前申报、靠泊即提”等作业。企业还可以获知自己货物在整个物流链中的具体信息,比如货物何时订舱、何时装船出运、从何地出发、经过哪些港口、目前在什么地方、何时靠港、何时卸船、何时报关等一系列信息。

“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对参与企业不设信用等级限制,企业需要将原始贸易链数据,包括部分ERP数据(如合同、订单、装箱清单等)、供应链企业信息,以电子数据方式传输到平台,平台依托大数据实施供应链安全评估,对达到安全评级的货物给予通关便利。”柳波补充。

为应对疫情中后期国际贸易方面的影响,“新10条”还要求海关进一步提高服务内容,对内加强外贸统计监测预警和税则税政调研,及时反映企业实际困难及合理政策诉求,防止供应链断裂;对外关注境外疫情防控措施变动和RCEP、中日韩自贸协定等经贸协定进展,帮助企业应对贸易限制和技术性贸易措施。

针对小微企业,“新10条”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搭建产业联盟平台,实现原材料、物流运力等资源跨区域共享,帮助小微企业通过平台重组资源、稳链补链。另一方面,也支持小微企业利用互联网渠道,促进转型。

除此之外,上海海关将为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吸引更多产业链大资本、大项目和供应链龙头、重点、节点企业,为科创机构提供“科创e家”信息化平台一体化支撑,并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绿色通道”,对其通过随身携带、分运、邮件快件等方式进出境的科研、教学和自用物品,实现随到随办、快速审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