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自我流放到三个城市,他把城市的背面翻过来给我们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自我流放到三个城市,他把城市的背面翻过来给我们看

每个城市都被一种公众默许的程序操纵着,如果你不像苏雷曼去注视这些细节,将会略掉许多真相。

文|巴塞电影

单看《必是天堂》的海报,很容易联想到《永恒和一日》,但其实,这部影片还蛮诙谐的,如其过往作品,苏雷曼自导自演,无声的幽默和困惑的凝视很有看点。

尽管苏雷曼被影迷称为“巴勒斯坦于洛”,但这部片子的主题其实是阶级、经济差距、移民、焦虑和暴力……

苏雷曼选择在现实生活中自我流放,所到的,正是《必是天堂》出现的三个地方:他的家乡拿撒勒、巴黎还有纽约,而拿撒勒则是以色列唯一一个巴勒斯坦人口居多的城市。

本文有剧透。

1

拿撒勒。苏雷曼镜头下的拿撒勒非常美,几乎没什么造作的修饰。

然而电影的首个场景就挺荒诞的,身着华丽衣物的主教带领夜间游行队伍一路吟唱,可当他们来到教堂门口,看守人却拒绝开门……

最后主教铁青着脸从小门钻进去把看守人一顿毒打……

更有诡异的邻居,他全权包揽了苏雷曼院子里的柠檬树,摘柠檬不打招呼,还自发给柠檬树浇水、修枝。

苏雷曼对此完全陌生,只得在楼上的阳台偷窥,邻居每天不请自来,而且就是很单纯地要这颗树结出大柠檬。

两个彪形大汉带着妹妹在餐厅吃饭,他们威胁老板:“我妹妹说,你家的菜是酸的。”

妹妹全程沉默,盯着菜强咽口水……然后老板免费送了一瓶威士忌,这事儿就过去了……没办法想象他们大费周章就只想讹这一瓶酒……

苏雷曼在家乡充满了无厘头的奇遇,比如一个老人就那么神游般出现在家门口(其实是邻居),然后非常自来熟地讲了个蛇报恩的老寓言故事,干净利落,神乎其神,讲完就离开,苏雷曼谁都不认识,但当地人似乎都认识苏雷曼……

当然也有让人后怕的情节,导演在公路上开车时注意到两个以色列士兵在车内交换墨镜,而车后座正坐着一位被蒙着眼睛的女士。

苏雷曼并没有交代要去往哪里,可能连他也不知道真相,但这是一个危险的暗示,观众到这里会了解到,只关注异域风情或是只关注暴力都是失真的。

2

巴黎。苏雷曼镜头下的巴黎没有人和车,诡异感仿佛梦回1925年那部《沉睡的巴黎》。

下层阶级,被压迫者、无家可归的穷人、被警察追捕的阿拉伯人……苏雷曼看到的是这些。

他将城市的背面翻转过来曝露在日光之下,这是经他目光过滤后的巴黎,也是被主流文化所忽视的那部分。

片中最像巴黎的一幕大概就是苏雷曼坐在街边的咖啡桌旁注视着来来往往的模特名媛,以及,其公寓对面有一块24小时无间断播放走秀现场的荧光屏……

但清洁工会在深夜里点亮服装工作室的灯,打扫房间,擦拭荧光屏,把每一个身着精美衣物的道具清理干净,这样的细节对照起来非常值得玩味。

还有一处非常讽刺,路边的流浪汉接受救济,天呐,那救济车简直就是豪华餐车,他们给流浪汉配了一套食物,专业又人道主义……

但你会察觉其中的怪异之处,如果救济流程如此完备和及时,为什么流浪汉没有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呢,难道就这样一直被救济?

苏雷曼给自己设计的“人鸟情缘”也蛮可爱,他救下了一只鸟儿,喂它水喝把它留在身边当小宠物,但只要开始写剧本,鸟儿就会飞到键盘上打搅他,几番僵持不下,苏雷曼愤怒地把它赶走了。

当然,也有与“现实”切合的情节,比如导演想为自己的新片找资金,却被一位制片人拒绝了,因为他不够“巴勒斯坦人”,他的电影也不够“巴勒斯坦”,但其实苏雷曼的视野和生活经验早已不完全属于巴勒斯坦。

甚至你会怀疑,巴黎制片人根本就对巴勒斯坦发生的一切不感兴趣,因为整个世界同样对真正的巴勒斯坦没有兴趣,没兴趣就赚不到钱,所以只有人们想看到的“伪真相”才能赚钱……

3

纽约。到了纽约,荒诞仍在继续,深夜的街道,霓虹味溢出来。

苏雷曼坐上了一个大兄弟的出租车,当司机知晓他来自巴勒斯坦,就像中彩票一样高兴,他很高兴出租车里有一个巴勒斯坦人,那场面就像在动物园里看见了珍稀生物。

还有在公园,一群笨拙而懒洋洋的警察围捕一个“小天使”。

更悲催的是,纽约制片人对巴勒斯坦发生的故事也不感兴趣,和法国制片人一样,他们的理由如出一辙,不管是美国版还是巴黎版的理由,都只是用来搪塞苏雷曼。

最后导演又回去拿撒勒,这一圈辗转似乎毫无收获,苏雷曼把自己打造成了巴黎和纽约的完美陌生人,而如今又现身在一个满是舞蹈狂欢的年轻人的俱乐部里。

拿撒勒不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地方,就像这些跳舞的年轻人,沮丧在以某种方式释放,它或许能转化成某种希望。

伊利亚·苏雷曼这部《必是天堂》非常有“雕塑感”,许多电影场景都是画面在凝视着观众,包括苏雷曼本人也偶尔打破第四面墙,直视镜头。

比如那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情节,一个围绕着圆形水池的公共区域,所有座椅都朝向圆心,而来往之人都在暗地里争抢座椅。

年轻人踩着轮滑先于拄拐老人占了位置,两个年轻女性用屁股顶着椅子挪着走,大提琴家一手拽着椅子一手拎着乐器寸步难行,还有踩着代步车的盗椅飞贼,用蛮力抢座椅的亚裔,以及某位高雅的法国女性拒绝了别人让给她的座椅……

不到几分钟,社会阶级和地位的差距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实每个城市都被一种公众默许的程序操纵着,如果你不像苏雷曼去注视这些细节,将会略掉许多真相。

《必是天堂》聪明而有趣,苏雷曼做了独特的艺术加工翻新了真相,所以才显得“干净利落”。讽刺但并不辛辣,这样的观影体验着实舒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自我流放到三个城市,他把城市的背面翻过来给我们看

每个城市都被一种公众默许的程序操纵着,如果你不像苏雷曼去注视这些细节,将会略掉许多真相。

文|巴塞电影

单看《必是天堂》的海报,很容易联想到《永恒和一日》,但其实,这部影片还蛮诙谐的,如其过往作品,苏雷曼自导自演,无声的幽默和困惑的凝视很有看点。

尽管苏雷曼被影迷称为“巴勒斯坦于洛”,但这部片子的主题其实是阶级、经济差距、移民、焦虑和暴力……

苏雷曼选择在现实生活中自我流放,所到的,正是《必是天堂》出现的三个地方:他的家乡拿撒勒、巴黎还有纽约,而拿撒勒则是以色列唯一一个巴勒斯坦人口居多的城市。

本文有剧透。

1

拿撒勒。苏雷曼镜头下的拿撒勒非常美,几乎没什么造作的修饰。

然而电影的首个场景就挺荒诞的,身着华丽衣物的主教带领夜间游行队伍一路吟唱,可当他们来到教堂门口,看守人却拒绝开门……

最后主教铁青着脸从小门钻进去把看守人一顿毒打……

更有诡异的邻居,他全权包揽了苏雷曼院子里的柠檬树,摘柠檬不打招呼,还自发给柠檬树浇水、修枝。

苏雷曼对此完全陌生,只得在楼上的阳台偷窥,邻居每天不请自来,而且就是很单纯地要这颗树结出大柠檬。

两个彪形大汉带着妹妹在餐厅吃饭,他们威胁老板:“我妹妹说,你家的菜是酸的。”

妹妹全程沉默,盯着菜强咽口水……然后老板免费送了一瓶威士忌,这事儿就过去了……没办法想象他们大费周章就只想讹这一瓶酒……

苏雷曼在家乡充满了无厘头的奇遇,比如一个老人就那么神游般出现在家门口(其实是邻居),然后非常自来熟地讲了个蛇报恩的老寓言故事,干净利落,神乎其神,讲完就离开,苏雷曼谁都不认识,但当地人似乎都认识苏雷曼……

当然也有让人后怕的情节,导演在公路上开车时注意到两个以色列士兵在车内交换墨镜,而车后座正坐着一位被蒙着眼睛的女士。

苏雷曼并没有交代要去往哪里,可能连他也不知道真相,但这是一个危险的暗示,观众到这里会了解到,只关注异域风情或是只关注暴力都是失真的。

2

巴黎。苏雷曼镜头下的巴黎没有人和车,诡异感仿佛梦回1925年那部《沉睡的巴黎》。

下层阶级,被压迫者、无家可归的穷人、被警察追捕的阿拉伯人……苏雷曼看到的是这些。

他将城市的背面翻转过来曝露在日光之下,这是经他目光过滤后的巴黎,也是被主流文化所忽视的那部分。

片中最像巴黎的一幕大概就是苏雷曼坐在街边的咖啡桌旁注视着来来往往的模特名媛,以及,其公寓对面有一块24小时无间断播放走秀现场的荧光屏……

但清洁工会在深夜里点亮服装工作室的灯,打扫房间,擦拭荧光屏,把每一个身着精美衣物的道具清理干净,这样的细节对照起来非常值得玩味。

还有一处非常讽刺,路边的流浪汉接受救济,天呐,那救济车简直就是豪华餐车,他们给流浪汉配了一套食物,专业又人道主义……

但你会察觉其中的怪异之处,如果救济流程如此完备和及时,为什么流浪汉没有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呢,难道就这样一直被救济?

苏雷曼给自己设计的“人鸟情缘”也蛮可爱,他救下了一只鸟儿,喂它水喝把它留在身边当小宠物,但只要开始写剧本,鸟儿就会飞到键盘上打搅他,几番僵持不下,苏雷曼愤怒地把它赶走了。

当然,也有与“现实”切合的情节,比如导演想为自己的新片找资金,却被一位制片人拒绝了,因为他不够“巴勒斯坦人”,他的电影也不够“巴勒斯坦”,但其实苏雷曼的视野和生活经验早已不完全属于巴勒斯坦。

甚至你会怀疑,巴黎制片人根本就对巴勒斯坦发生的一切不感兴趣,因为整个世界同样对真正的巴勒斯坦没有兴趣,没兴趣就赚不到钱,所以只有人们想看到的“伪真相”才能赚钱……

3

纽约。到了纽约,荒诞仍在继续,深夜的街道,霓虹味溢出来。

苏雷曼坐上了一个大兄弟的出租车,当司机知晓他来自巴勒斯坦,就像中彩票一样高兴,他很高兴出租车里有一个巴勒斯坦人,那场面就像在动物园里看见了珍稀生物。

还有在公园,一群笨拙而懒洋洋的警察围捕一个“小天使”。

更悲催的是,纽约制片人对巴勒斯坦发生的故事也不感兴趣,和法国制片人一样,他们的理由如出一辙,不管是美国版还是巴黎版的理由,都只是用来搪塞苏雷曼。

最后导演又回去拿撒勒,这一圈辗转似乎毫无收获,苏雷曼把自己打造成了巴黎和纽约的完美陌生人,而如今又现身在一个满是舞蹈狂欢的年轻人的俱乐部里。

拿撒勒不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地方,就像这些跳舞的年轻人,沮丧在以某种方式释放,它或许能转化成某种希望。

伊利亚·苏雷曼这部《必是天堂》非常有“雕塑感”,许多电影场景都是画面在凝视着观众,包括苏雷曼本人也偶尔打破第四面墙,直视镜头。

比如那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情节,一个围绕着圆形水池的公共区域,所有座椅都朝向圆心,而来往之人都在暗地里争抢座椅。

年轻人踩着轮滑先于拄拐老人占了位置,两个年轻女性用屁股顶着椅子挪着走,大提琴家一手拽着椅子一手拎着乐器寸步难行,还有踩着代步车的盗椅飞贼,用蛮力抢座椅的亚裔,以及某位高雅的法国女性拒绝了别人让给她的座椅……

不到几分钟,社会阶级和地位的差距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实每个城市都被一种公众默许的程序操纵着,如果你不像苏雷曼去注视这些细节,将会略掉许多真相。

《必是天堂》聪明而有趣,苏雷曼做了独特的艺术加工翻新了真相,所以才显得“干净利落”。讽刺但并不辛辣,这样的观影体验着实舒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