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遭举报的北京文化身后,真有两位蹊跷的“抬轿者”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遭举报的北京文化身后,真有两位蹊跷的“抬轿者”吗?

这两家基金的操盘手,究竟是灵感碰撞到了一起,还是有什么言不尽的做法,硬要在《流浪地球》、《战狼》概念炒作后一年,匆匆买入北京文化?

文|翠鸟资本

上市公司北京文化(000802.SZ)遭举报的丑闻,沸腾了一周有余。

一位自称该公司前任副董事长娄晓曦通过微博散步消息,举报现任高管层存在侵害上市公司利益、违规信息披露等违规行为。

由于北京文化出品了《流浪地球》等知名作品,市场对这家公司关注度自然颇高。

任何公开举报背后,本质可以说都是利益问题,更可以嗅出举报者的价值观,而非道德水准的高低。

举报者本身是前任高管,通过社交媒体拉拢网民“围观”,最受损害的还是中小股东利益。深交所已向北京文化下发问询函,截至目前上市公司未有正式回复公告。

本文无意卷入任何一方的纷争,在没有确凿证据前,如前所述,这属于相关人士之间的利益问题。而对于中小股东而言,早在举报之前,股价已经一泻千里。

截至5月8日收盘,北京文化股价近一个月跌超35%,自4月份起已经持续下行,更比3月份A股恐慌下跌时的低点还要低。

在这下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两家机构投资者疑似参与“抬轿”。

两家公募玩家

A股历史上,机构投资者一直是市值炒作的高级别选手,公募私募尤为如此。

公募基金一直有着“抬轿”传统:同一家机构不同产品同时进军一家上市公司,均采取重仓策略,扎堆效应明显;持有时逼近举牌线,然后接力撤出,或者同时撤出。

换一种说法,公募基金互相“抬轿”,好比资金互相抱团取暖,一同享受股价接连上涨的美事,正所谓“一荣俱荣”。由于筹码集中度高,很难出现“一损俱损”的窘态。

当然,公募基金也会互相砸盘,这在过往牛市中颇为常见。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北京文化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出现两家公募基金,均为新进机构。

今年一季度末,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基金、华安智能生活混合基金、交银施罗德新生活力混合基金进入前十大股东。

华安基金和交银施罗德基金,均是公募圈的知名机构,而操盘上述产品的基金经理更是两家公募的“王牌”——华安胡宜斌和交银施罗德杨浩。

蹊跷的重仓路线

看到这里,想必投资者认为这两位基金大佬重仓了北京文化,毕竟进入了十大股东。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也是蹊跷之处。

以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基金为例,从投资者一季报披露的信息看,北京文化并不在前十大基金重仓股票中。

我们也可以为操盘者胡宜斌辩解,不在前十大持仓,在后面?

根据基金披露规则,只有公募基金半年报和年报发布时,投资者才能完整看到所有持股明细。

或许,胡宜斌在2019年末,就悄悄埋伏进去了?毕竟当年《流浪地球》那么火,基金经理一点点买入,然后伺机加仓?

这么说,仿佛有道理。

我们找来了2019年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基金年报,却让我们大失所望:报告期末总计68只持仓股票,却完全不见北京文化的影子。

复盘北京文化的股价,今年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全市场暴跌,北京文化股价跌至9元/股,次日跌至8.1元/股。然而,去年11-12月北京文化一直在8元附近徘徊。

如果要说有好的买点,2019年底更合适,而且还有着《流浪地球》热映后的各种利好。

而今年一季度,北京文化股价两次冲高到12元附近,这对于精明的基金经理来说,不可能判断不出利弊。

胡宜斌管理的华安智能生活混合基金,也同样出现上述情况。

我们看看一季度胡宜斌的操作策略:本基金减持部分涨幅过大、估值已基本反应5G硬件产能缺口的细分领域和公司,增加配置5G和新兴制造业产业链中产能瓶颈更为突出、价格弹性较大的上游细分行业和公司,并积极寻找并配置5G后周期、供给侧出清后的文化传媒、计算机等相关行业和公司。

可以看出,胡宜斌的策略以5G产业链为主,“重仓”北京文化颇有点鸡肋。

更加关键的是,北京文化今年内的股价高点出现于1月中旬、3月中旬,但截至一季度结束,胡宜斌依然持有,让人看不懂。

另一个公募王牌也很奇怪

再说说交银施罗德新生活力混合基金,同样出现了不可理解的操作。

这个基金操盘手杨浩,在一季度操作策略中写道:在疫情中,我们观察到优秀的公司没有停下修炼内功的步伐,过去持续的研发投入,较好的资金储备,规整的管理体系,使得他们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较好的经营稳定性,这也有助于他们在疫情结束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虽然这位基金经理也“重仓”了北京文化,但与胡宜斌的持仓一样“不痛不痒”,前十大持仓根本没有这家公司。

同样,我们查了2019年杨浩的年报,整个股票持仓也没翻找到北京文化的影子。

这两家基金的操盘手,究竟是灵感碰撞到了一起,还是有什么言不尽的做法,硬要在《流浪地球》、《战狼》概念炒作后一年,匆匆买入北京文化?

他们这么蹊跷地操作,是为什么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北京文化

2k
  • 北京文化(000802.SZ):2024年前一季度净亏损1370万元,亏损同比增加16.50%
  • 北京文化:《封神第二部》目前正在后期制作中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遭举报的北京文化身后,真有两位蹊跷的“抬轿者”吗?

这两家基金的操盘手,究竟是灵感碰撞到了一起,还是有什么言不尽的做法,硬要在《流浪地球》、《战狼》概念炒作后一年,匆匆买入北京文化?

文|翠鸟资本

上市公司北京文化(000802.SZ)遭举报的丑闻,沸腾了一周有余。

一位自称该公司前任副董事长娄晓曦通过微博散步消息,举报现任高管层存在侵害上市公司利益、违规信息披露等违规行为。

由于北京文化出品了《流浪地球》等知名作品,市场对这家公司关注度自然颇高。

任何公开举报背后,本质可以说都是利益问题,更可以嗅出举报者的价值观,而非道德水准的高低。

举报者本身是前任高管,通过社交媒体拉拢网民“围观”,最受损害的还是中小股东利益。深交所已向北京文化下发问询函,截至目前上市公司未有正式回复公告。

本文无意卷入任何一方的纷争,在没有确凿证据前,如前所述,这属于相关人士之间的利益问题。而对于中小股东而言,早在举报之前,股价已经一泻千里。

截至5月8日收盘,北京文化股价近一个月跌超35%,自4月份起已经持续下行,更比3月份A股恐慌下跌时的低点还要低。

在这下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两家机构投资者疑似参与“抬轿”。

两家公募玩家

A股历史上,机构投资者一直是市值炒作的高级别选手,公募私募尤为如此。

公募基金一直有着“抬轿”传统:同一家机构不同产品同时进军一家上市公司,均采取重仓策略,扎堆效应明显;持有时逼近举牌线,然后接力撤出,或者同时撤出。

换一种说法,公募基金互相“抬轿”,好比资金互相抱团取暖,一同享受股价接连上涨的美事,正所谓“一荣俱荣”。由于筹码集中度高,很难出现“一损俱损”的窘态。

当然,公募基金也会互相砸盘,这在过往牛市中颇为常见。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北京文化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出现两家公募基金,均为新进机构。

今年一季度末,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基金、华安智能生活混合基金、交银施罗德新生活力混合基金进入前十大股东。

华安基金和交银施罗德基金,均是公募圈的知名机构,而操盘上述产品的基金经理更是两家公募的“王牌”——华安胡宜斌和交银施罗德杨浩。

蹊跷的重仓路线

看到这里,想必投资者认为这两位基金大佬重仓了北京文化,毕竟进入了十大股东。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也是蹊跷之处。

以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基金为例,从投资者一季报披露的信息看,北京文化并不在前十大基金重仓股票中。

我们也可以为操盘者胡宜斌辩解,不在前十大持仓,在后面?

根据基金披露规则,只有公募基金半年报和年报发布时,投资者才能完整看到所有持股明细。

或许,胡宜斌在2019年末,就悄悄埋伏进去了?毕竟当年《流浪地球》那么火,基金经理一点点买入,然后伺机加仓?

这么说,仿佛有道理。

我们找来了2019年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基金年报,却让我们大失所望:报告期末总计68只持仓股票,却完全不见北京文化的影子。

复盘北京文化的股价,今年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全市场暴跌,北京文化股价跌至9元/股,次日跌至8.1元/股。然而,去年11-12月北京文化一直在8元附近徘徊。

如果要说有好的买点,2019年底更合适,而且还有着《流浪地球》热映后的各种利好。

而今年一季度,北京文化股价两次冲高到12元附近,这对于精明的基金经理来说,不可能判断不出利弊。

胡宜斌管理的华安智能生活混合基金,也同样出现上述情况。

我们看看一季度胡宜斌的操作策略:本基金减持部分涨幅过大、估值已基本反应5G硬件产能缺口的细分领域和公司,增加配置5G和新兴制造业产业链中产能瓶颈更为突出、价格弹性较大的上游细分行业和公司,并积极寻找并配置5G后周期、供给侧出清后的文化传媒、计算机等相关行业和公司。

可以看出,胡宜斌的策略以5G产业链为主,“重仓”北京文化颇有点鸡肋。

更加关键的是,北京文化今年内的股价高点出现于1月中旬、3月中旬,但截至一季度结束,胡宜斌依然持有,让人看不懂。

另一个公募王牌也很奇怪

再说说交银施罗德新生活力混合基金,同样出现了不可理解的操作。

这个基金操盘手杨浩,在一季度操作策略中写道:在疫情中,我们观察到优秀的公司没有停下修炼内功的步伐,过去持续的研发投入,较好的资金储备,规整的管理体系,使得他们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较好的经营稳定性,这也有助于他们在疫情结束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虽然这位基金经理也“重仓”了北京文化,但与胡宜斌的持仓一样“不痛不痒”,前十大持仓根本没有这家公司。

同样,我们查了2019年杨浩的年报,整个股票持仓也没翻找到北京文化的影子。

这两家基金的操盘手,究竟是灵感碰撞到了一起,还是有什么言不尽的做法,硬要在《流浪地球》、《战狼》概念炒作后一年,匆匆买入北京文化?

他们这么蹊跷地操作,是为什么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