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柳
5月8日,“2020青岛·全球创投风投网络大会”启幕,上合示范区举办专题推介会,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孟庆胜做了推介发言,全面介绍了示范区建设优势、建设进展、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发展情况等。围绕在海内外人才境内外创新创业、互联网数字经济、新基建、文旅、能源、农业等全产业链投资合作,上合示范区诚邀全球创投风投机构、相关企业到上合示范区投资兴业,共同打造合作共赢的“上合新平台”。

推介会上,孟庆胜、郝国新还与凯辉基金全球董事总经理陈斯琪、国家电网国网英大产业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孙晓波、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曾宇就风投机构参与建设“五大中心”建设进行了对话交流。
据介绍,上合示范区正加速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商旅文化交流中心、海洋合作中心”,并将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分国别设立投资基金,促进上合组织国家项目“引进来”,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聚焦“五大中心”,“上合新平台”正成为上合示范区一张投资兴业的崭新名片。
投资上合示范区就是投资国家战略
开放,是青岛与生俱来的基因,也是这座海滨之城的使命。后峰会时代,借“一带一路”东风,青岛正深入推进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积极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宣示地。上合示范区作为青岛承担的又一国之重任,正凝心聚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据孟庆胜介绍,示范区东接日韩面向亚太市场,西接上合国家面向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南连东盟,北接蒙、俄,青岛市已与上合组织11个国家的21个城市建立了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其中,上合示范区核心区位于胶州,共有61.1平方公里,包括36.7平方公里的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24.4平方公里的概念性规划新区。
从时间线来看,2018年6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2019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2019年9月20日,国务院批复了建设总体方案;3月30日零时,青岛胶州湾大桥胶州连接线正式开通,青岛主城区至上合示范区核心区的通行时间大大缩短……上合示范区正逐渐成为投资者的目光聚集之地。
显然,上合示范区落户青岛,对全省而言都是新旧动能转换这一大背景下改革进程的重要里程碑,更成为全世界投资青岛的桥头堡、最前沿。
新时代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国家战略中,青岛要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的新的重要战略支点,2019年3月27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深圳的青岛“双招双引”推介会上代表青岛向企业家发出邀约:“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上合示范区作为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和合共荣的重要枢纽,正是青岛把握运用国家战略新机遇的最好证明。
聚焦“五大中心”,点亮上合示范区投资潜力
5月7日,上合示范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合示范区正加快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尤其是现代贸易中心建设方面,上合示范区展馆、上合特色商品展、上合互动交流中心、上合商协会、上合“法智谷”等载体建设已完成基础施工。上合青年创业孵化空间、人力资源产业园等项目实现落户,9家商会协会、50余家中外企业5月份即将签约入驻上合国际贸易中心,4个国际法律服务机构和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等4家知名律所落户“法智谷”。

国际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商旅文化交流中心、海洋合作中心的“五大中心”建设,不仅仅构成当前上合示范区的核心工作内容,也成为本次创投风投大会上上合示范区的投资兴业“招牌”。
据介绍,围绕国际物流中心,胶州上和示范区启用上合多式联运中心,先后开行了“齐鲁号”欧亚班列和“上合专线”,国际班列达7条,依托青岛前湾港、胶东4F级国际机场、中铁联集集装箱中心站,不断完善海陆口岸枢纽功能,突出“畅通道、强枢纽、提效率、搭平台、聚产业、优环境”,目前初步形成“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高效国际物流运行体系;
围绕现代贸易中心,上合示范区出台《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关于加快培育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的实施办法》,对支持贸易主体集聚、跨境电商发展、服务贸易发展等5大方面20条政策,以此加快推进贸易业态创新,培育贸易新优势,拓展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多双边贸易合作;

围绕双向投资合作中心,上合示范区着力推进优势产能国际合作,加强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科技合作,深化农业、能源等领域合作交流,此外与俄罗斯、印尼、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斯里兰卡等10国驻华使节进行了线上对话,推动优势产能国际合作,搭建了多元化的投融资服务渠道,同时举办双向投资项目洽谈对接活动,对44个总投资565亿元的重点项目“挂图作战”;
围绕商旅文化交流中心,上合示范区不断完善商旅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建设上合“国际客厅”,举办承办上合组织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合马拉松比赛、上合国际象棋团体赛等活动,加快推进旅游、文化、体育、教育、人才、法律服务等方面合作;
围绕海洋合作中心,上合示范区努力打造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东亚、太平洋地区出海口。通过加强海洋科技合作创新,搭建国际海洋交流合作平台,提升港口、海洋产业以及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
显然,五个中心的建设是上合示范区立足青岛自身的禀赋条件、区域环境、物流、产业优势等方面所搭建的新平台,基于此,上合示范区的建设规划也更具条理性和方向性。
胶州上合示范区正成为全球创投风投新坐标

据悉,下一步,上合示范区将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分国别设立投资基金,投资“五大中心”相关产业项目,促进上合组织国家项目“引进来”,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上合示范区正成为全球创投风投的新坐标。
对于青岛而言,上合组织国家是青岛市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国别。据介绍,2019年,青岛市向东对日韩的贸易额达155亿美元,投资9750万美元;向西对上合组织国家的贸易额达61.4万美元,投资2.47亿美元,上合组织相关国家在青岛市设立43个项目,实际使用外资40万美元;向南对东盟贸易额达107亿美元,投资8.58亿美元;向北对蒙、俄贸易额达25亿美元,投资1334万美元。孟庆胜提到,“上合国家是青岛市重要贸易伙伴。”因此来看,对于上合示范区战略要地的选择,青岛需要做到独特的考量。
3月10日,胶州市委书记刘建军在调研上合示范区建设时表示,建设上合示范区是青岛的国之重任、国之大事。
从地理位置上看,上合示范区具备东接日韩面向亚太市场,西接上合国家面向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南连东盟,北接蒙、俄,具备进行转口贸易的优势,适合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从交通优势来看,胶州境内贯穿8条国省道和青银、青兰、沈海3条高速,接下来将以4F级的胶东国际机场为核心布局的高铁、城轨、地铁、高速综合交通体系,不仅是面向青岛主城区,胶州正逐渐编织省内领先的便捷交通网。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让胶州具备发展成为国际贸易枢纽的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胶州自身的产业存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服务业产业链、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产业链,是胶州已确立培育打造的三条千亿级产业链,目前已经汇集了中外运、中集、传化、普洛斯这样的物流龙头企业,从这一角度来说,胶州建设上合示范区核心区的优势是遥遥领先的。
在介绍投资方向时,孟庆胜热情地表示:“我们的投资方向主要在海内外人才境内外创新创业、互联网数字经济、新基建、文旅、能源、农业等全产业链领域。上合示范区希望和各位嘉宾、在线的创投风投机构、相关企业共同打造投资兴业新平台!”
下一步,上合示范区将利用好青岛作为“一带一路”的双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以胶州市上合示范区核心区为主,推进经贸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示范,努力打造成为“面向欧亚、对接日韩、辐射亚太、拓展拉非”的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客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