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科创板上市公司“破百”大检阅:合计融资超1100亿,研发投入加码23%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科创板上市公司“破百”大检阅:合计融资超1100亿,研发投入加码23%

百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合计占比超过6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丨马晓甜

自去年7月开市以来,科创板运行将满 10个月,已有逾百家公司陆续在科创板舞台亮相。

4月29日登陆上交所的光云科技是科创板第100家上市公司,伴随其正式挂牌交易,科创板上市公司合计融资也突破了1100亿元。其中融资额最高的为中国通号,高达105.3亿元;总市值规模超过了13000亿元,其中市值过百亿的有39家,过千亿的有两家,分别是金山办公(1179亿元)和澜起科技(1068亿元)。

根据上交所披露数据,百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合计占比超过60%。

“尤其是高端医疗设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吸引了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已汇集了一批市场知名度和科研硬实力兼具的明星科创公司。”上交所表示。

而随着近期科创属性评价体系及相关披露规则相继发布,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科创板拟申报企业和保荐机构披露内容将更有针对性,监管层审核效率将随之提高,科创板企业整体上市质量也将更上层楼。

九成盈利

从科创板上市公司交出的2019年成绩单来看,百家公司去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471.15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178.12亿元,同比增长2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158.98亿元,同比增长11%。七成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八成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九成公司扣非后实现盈利。

分行业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基建”类公司,表现出较强增长势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5%、42%;生物医药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28%、14%;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也保持了较快增长,营收增速分别为30%、17%、6%,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23%、10%。

在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的同时,科创板公司2020年一季度报告也已相继出炉。

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科创板上市公司业绩呈现分化格局。共实现营业收入261.14亿元,同比下降9%;归母净利润28.44亿元,同比增长1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合计21.99亿元,同比下降13%。收入方面,增长和下滑的公司各占一半。利润方面,两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超过50%,但也有近五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21家公司出现亏损。

研发加码

作为检验“含科量”的关键指标,研发投入成为各家科创板公司比拼的重头戏。

数据显示,科创板上市公司2019年合计投入研发金额117亿元,增幅为2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2%。其中,微芯生物、赛诺医疗研发投入占比接近50%;中微公司等11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0%。虹软科技等5家公司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30%;金山办公等22家公司连续两年超过15%。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三成,平均每家超过200人,同比增长10%。

上交所指出,多家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后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绝大多数公司在其业绩增长的因素分析中认为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新产品的开发使得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高研发投入也带来了更多科技的创新成果。据统计,2019年,科创板公司合计新增专利2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100余项。平均每家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75项、实用新型专利58项、软件著作权62项。

此外,百家科创公司认定的核心技术人员中,拥有博士学历的共有142人,占比达到23.83%,拥有硕士学历的共有220人,占比达到36.91%。百家公司所有董事长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共计27人,占比27%,拥有硕士学位的共计43人,占比43%。

指标升级

截至到5月8日,上交所已累计受理了274家公司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其中,已有注册结果的企业共114家(包括终止注册),17家处于提交注册环节,70家处于问询环节。

从已上市的前百家公司来看,有90%选择了第一套上市标准,即“市值+净利润/收入”,赛诺医疗、红筹企业华润微、差异表决权企业优刻得选择了第二套标准,即“市值+收入/研发投入占比“,中国通号、沪硅产业等7家公司选择了第四套标准,即“市值+收入“,而未盈利企业百奥泰和泽璟制药则选择了第五套“市值”标准。

中金公司王汉锋团队指出,从发行节奏来看,去年 7 月开板后受中报季影响,2019 年 8~10 月科创板发行节奏有所放缓, 11-12 月逐渐加速。今年年初至今受春节因素及疫情影响,发行节奏再度放缓。

“往未来看,我们认为考虑到部分 IPO 相关的线下活动或将受到疫情影响,我们预计一二季度科创板的发行节奏可能仍将略缓,但常态化发行背景下放缓程度有限,下半年有望恢复到去年年底时的水平。我们预计 2020 全年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有望达到 100-150 家左右。”该团队表示。

3 月 20 日,证监会发布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以下 简称《指引》),提出了科创属性具体的“3+5”评价指标体系;一周之后,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对《指引》支持和鼓励符合科创属性规定的企业申报科创板有关要求进一步落实。

开源证券孙金钜团队认为,实践中,由于评价标准不明确,科创属性的认定较大程度上依赖主观判断,使部分企业科创成色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指引》提出的“3+5”指标体系提高了科创属性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使企业不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成本自证科创属性,也有利于提高发行审核透明度和效率。而从指标设置来看,《指引》重点强调企业的研发能力以及成长性,体现了科创板支持技术创新而非模式创新的“硬科技”属性,有利于对科创板定位的把握。

该团队还指出,“3+5”指标体系虽然不是科创板上市的硬性标准,但这一体系对不同企业的“科创成色”作出了很好的区分。对于优质科创企业,其“科创成色”将得到更好的认可,科创属性的评估环节随之大大简化,相当于给此类“优等生” 开辟了“快车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科创板上市公司“破百”大检阅:合计融资超1100亿,研发投入加码23%

百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合计占比超过6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丨马晓甜

自去年7月开市以来,科创板运行将满 10个月,已有逾百家公司陆续在科创板舞台亮相。

4月29日登陆上交所的光云科技是科创板第100家上市公司,伴随其正式挂牌交易,科创板上市公司合计融资也突破了1100亿元。其中融资额最高的为中国通号,高达105.3亿元;总市值规模超过了13000亿元,其中市值过百亿的有39家,过千亿的有两家,分别是金山办公(1179亿元)和澜起科技(1068亿元)。

根据上交所披露数据,百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合计占比超过60%。

“尤其是高端医疗设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吸引了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已汇集了一批市场知名度和科研硬实力兼具的明星科创公司。”上交所表示。

而随着近期科创属性评价体系及相关披露规则相继发布,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科创板拟申报企业和保荐机构披露内容将更有针对性,监管层审核效率将随之提高,科创板企业整体上市质量也将更上层楼。

九成盈利

从科创板上市公司交出的2019年成绩单来看,百家公司去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471.15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178.12亿元,同比增长2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158.98亿元,同比增长11%。七成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八成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九成公司扣非后实现盈利。

分行业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基建”类公司,表现出较强增长势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5%、42%;生物医药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28%、14%;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也保持了较快增长,营收增速分别为30%、17%、6%,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23%、10%。

在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的同时,科创板公司2020年一季度报告也已相继出炉。

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科创板上市公司业绩呈现分化格局。共实现营业收入261.14亿元,同比下降9%;归母净利润28.44亿元,同比增长1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合计21.99亿元,同比下降13%。收入方面,增长和下滑的公司各占一半。利润方面,两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超过50%,但也有近五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21家公司出现亏损。

研发加码

作为检验“含科量”的关键指标,研发投入成为各家科创板公司比拼的重头戏。

数据显示,科创板上市公司2019年合计投入研发金额117亿元,增幅为2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2%。其中,微芯生物、赛诺医疗研发投入占比接近50%;中微公司等11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0%。虹软科技等5家公司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30%;金山办公等22家公司连续两年超过15%。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三成,平均每家超过200人,同比增长10%。

上交所指出,多家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后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绝大多数公司在其业绩增长的因素分析中认为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新产品的开发使得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高研发投入也带来了更多科技的创新成果。据统计,2019年,科创板公司合计新增专利2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100余项。平均每家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75项、实用新型专利58项、软件著作权62项。

此外,百家科创公司认定的核心技术人员中,拥有博士学历的共有142人,占比达到23.83%,拥有硕士学历的共有220人,占比达到36.91%。百家公司所有董事长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共计27人,占比27%,拥有硕士学位的共计43人,占比43%。

指标升级

截至到5月8日,上交所已累计受理了274家公司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其中,已有注册结果的企业共114家(包括终止注册),17家处于提交注册环节,70家处于问询环节。

从已上市的前百家公司来看,有90%选择了第一套上市标准,即“市值+净利润/收入”,赛诺医疗、红筹企业华润微、差异表决权企业优刻得选择了第二套标准,即“市值+收入/研发投入占比“,中国通号、沪硅产业等7家公司选择了第四套标准,即“市值+收入“,而未盈利企业百奥泰和泽璟制药则选择了第五套“市值”标准。

中金公司王汉锋团队指出,从发行节奏来看,去年 7 月开板后受中报季影响,2019 年 8~10 月科创板发行节奏有所放缓, 11-12 月逐渐加速。今年年初至今受春节因素及疫情影响,发行节奏再度放缓。

“往未来看,我们认为考虑到部分 IPO 相关的线下活动或将受到疫情影响,我们预计一二季度科创板的发行节奏可能仍将略缓,但常态化发行背景下放缓程度有限,下半年有望恢复到去年年底时的水平。我们预计 2020 全年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有望达到 100-150 家左右。”该团队表示。

3 月 20 日,证监会发布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以下 简称《指引》),提出了科创属性具体的“3+5”评价指标体系;一周之后,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对《指引》支持和鼓励符合科创属性规定的企业申报科创板有关要求进一步落实。

开源证券孙金钜团队认为,实践中,由于评价标准不明确,科创属性的认定较大程度上依赖主观判断,使部分企业科创成色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指引》提出的“3+5”指标体系提高了科创属性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使企业不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成本自证科创属性,也有利于提高发行审核透明度和效率。而从指标设置来看,《指引》重点强调企业的研发能力以及成长性,体现了科创板支持技术创新而非模式创新的“硬科技”属性,有利于对科创板定位的把握。

该团队还指出,“3+5”指标体系虽然不是科创板上市的硬性标准,但这一体系对不同企业的“科创成色”作出了很好的区分。对于优质科创企业,其“科创成色”将得到更好的认可,科创属性的评估环节随之大大简化,相当于给此类“优等生” 开辟了“快车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