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央行披露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稳增长是首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央行披露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稳增长是首位

中国人民银行周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把握好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处理好稳增长、 保就业、调结构、 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

记者 陈鹏

中国人民银行周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把握好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处理好稳增长、 保就业、调结构、 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

与上个季度的报告相比,央行在本次报告中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判断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对世界经济的判断由“增长持续放缓”转变为“衰退风险加剧”,而这也使得我国国内经济面临的挑战增多。

央行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有关损失已在一季度GDP中体现。虽然3月以来国内经济有所好转,但外部输入型风险仍在,特别是国际贸易受阻的状况短期难以改善,外需可能继续下降,进一步拉低经济增速。

“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央行称。

由此,货币政策基调向稳增长方向进一步倾斜。对于货币政策目标,央行在前期“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新增“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就业等目标,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的表述。

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央行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的7个重点任务:

——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逆周期调节力度由“科学稳健把握”进一步明确为“加大”。同时,M2(广义货币)、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目标,由前期的“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细化为“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

——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央行特别指出,要持续扩大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重行业的信贷支持,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过去相比,央行更多地强调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比如加快出台商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考核办法;发展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信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同时,央行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央行表示,要将金融机构存量企业贷款利率转换为市场报价利率(LPR)进度纳入宏观审慎(MPA)和合格审慎评估考核,并预计转换工作将在8月底前基本完成。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央行首次提出“加强金融债券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分层分类的储架式发行管理体系”,并在前期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示支持其“股权融资”。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确保风险总体可控、持续收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各项风险化解任务目标如期完成,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此外,央行在报告中还提示了未来需要关注的四大风险。

首先是全球疫情持续时间及负面影响可能超预期。“欧美发达国家疫情仍然严重,重启经济的努力效果需要观察。 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农产品出口国新增确诊上升较快,全球疫情未来走势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其次,主要经济体高度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和溢出效应需密切关注。央行指出,货币和财政政策仅能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来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根本上仍取决于疫情防控进展,非常规政策的负作用也会逐步显现。

三是国内经济仍面临较多挑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上升,产业链复工复产的协同配合有待增强,主要农副产品保供稳价需不断夯实。”

四是我国国际收支和跨境资金流动也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主要经济体央行大幅放松货币政策加之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领先,人民币资产较高的收益和相对的安全性可能吸引跨境资金流入。另一方面,外需持续走弱、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也可能引起出口减少和跨境资金流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央行披露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稳增长是首位

中国人民银行周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把握好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处理好稳增长、 保就业、调结构、 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

记者 陈鹏

中国人民银行周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把握好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处理好稳增长、 保就业、调结构、 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

与上个季度的报告相比,央行在本次报告中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判断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对世界经济的判断由“增长持续放缓”转变为“衰退风险加剧”,而这也使得我国国内经济面临的挑战增多。

央行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有关损失已在一季度GDP中体现。虽然3月以来国内经济有所好转,但外部输入型风险仍在,特别是国际贸易受阻的状况短期难以改善,外需可能继续下降,进一步拉低经济增速。

“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央行称。

由此,货币政策基调向稳增长方向进一步倾斜。对于货币政策目标,央行在前期“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新增“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就业等目标,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的表述。

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央行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的7个重点任务:

——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逆周期调节力度由“科学稳健把握”进一步明确为“加大”。同时,M2(广义货币)、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目标,由前期的“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细化为“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

——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央行特别指出,要持续扩大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重行业的信贷支持,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过去相比,央行更多地强调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比如加快出台商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考核办法;发展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信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同时,央行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央行表示,要将金融机构存量企业贷款利率转换为市场报价利率(LPR)进度纳入宏观审慎(MPA)和合格审慎评估考核,并预计转换工作将在8月底前基本完成。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央行首次提出“加强金融债券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分层分类的储架式发行管理体系”,并在前期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示支持其“股权融资”。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确保风险总体可控、持续收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各项风险化解任务目标如期完成,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此外,央行在报告中还提示了未来需要关注的四大风险。

首先是全球疫情持续时间及负面影响可能超预期。“欧美发达国家疫情仍然严重,重启经济的努力效果需要观察。 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农产品出口国新增确诊上升较快,全球疫情未来走势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其次,主要经济体高度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和溢出效应需密切关注。央行指出,货币和财政政策仅能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来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根本上仍取决于疫情防控进展,非常规政策的负作用也会逐步显现。

三是国内经济仍面临较多挑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上升,产业链复工复产的协同配合有待增强,主要农副产品保供稳价需不断夯实。”

四是我国国际收支和跨境资金流动也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主要经济体央行大幅放松货币政策加之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领先,人民币资产较高的收益和相对的安全性可能吸引跨境资金流入。另一方面,外需持续走弱、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也可能引起出口减少和跨境资金流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