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李小加:为港交所赢回阿里成世界第1,为自己赚了6个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李小加:为港交所赢回阿里成世界第1,为自己赚了6个亿

李小加任职十年,便是港交所改革的十年。

文|华商韬略  宇刚

“我们要在香港市场的货架上摆上丰富的‘货’,吸引更多的国际上的‘钱’。这些钱不仅能够通过香港投中国,也能通过香港投亚太,这将大幅提升香港市场的流动性。”李小加说。

在他的带领下港交所进行的10年改革,不仅打通了内地和香港的交易,收购了伦敦金属交易所,还赢回阿里巴巴众多新经济公司。

5月7日中午,香港交易所发布了一份公告打破了港交所的平静。公告称,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拟于现时合约在2021年10月底届满时,不再重续集团行政总裁合约。

5月7日午后开盘,港交所股票瞬间出现跳水,跌幅一度扩大至4%。

(图片来源:雪球)

港交所十年改革-致敬李小加

与其说股价跳水是因为投资者信心受挫,不如说这是投资者在用他们的方式向李小加致敬。

港交所主席史美伦表示,衷心感谢李小加过去10年中的杰出领导,以及对香港市场的贡献,感谢他尽量付出时间来确保公司顺利过渡。

在港交所的官网上,专门有一个页面记录交易所有史以来的里程碑事件。37个里程碑中,有21件发生在2010年以后。

李小加任职十年,便是港交所改革的十年。

这位石油工人出身的北京人,让港交所从傲慢落后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IPO与集资中心,香港也成为与纽约伦敦并立的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2011年,在李小加的主导下,港交所决定将开盘时间与内地同步,建议推出“遥距交易所参与者制度”,并取消了港股传统的“显名交易”。虽然彼时,异议纷起。

但李小加却微笑着接过抗议者的来信,继续决然改革。

“我们太顾虑改革的成本和风险,却往往忽视不改革的成本与风险,因为后者经常要在若干年之后才会显现,让下一代人付出代价。从我们这一代就应该勇敢地担当起责任。”

港交所2012年收购全球最大的金属定价中心伦敦金属交易所(LME),2013年成立场外结算公司,2014年推出“沪港通”,2016年推出“深港通”,2017年推出“债券通”。

平均一年一个改革,让它真正实现了与内地证券市场的互联互通,也因背靠祖国,它始终在全球交易所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8年年初,恒生指数更一度创出33484点的历史新高。

IPO逐年下降,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破局

穷则思变,频频变革无外乎是为寻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这一切还是源于李小加上任初时,港交所正在经历一个特殊的“艰难”时代。

多年来,港交所IPO来源主要为国有大型企业,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企业在之前十年间已完成上市,新的业务没有进来,传统业务发展瓶颈,虽然股票交易业务稳定,港交所的利润和市值都在全球交易所中名列前茅,但是李小加已经坐不住了。

2009年至2011年,香港股市IPO筹资额一直居世界首位。然而,虽据首位,筹资额却没有逐年向上,而是一路走低。2010年,香港股市的IPO融资额高达789亿美元;2011年354亿美元;到了2012年上半年,融资额仅为32亿美元,融资额衰减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当务之急,是加快港交所的多元化的发展。2010年底,香港政府曾支持港交所发展商品期货业务,但全球大宗期货交易的格局早已行程,从零开始发展难度极大。因此,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成了破局的关键一步。

LME是全球基础金属期货交易所及结算所,拥有全球期货市场80%的交易量,更重要的是,它掌握着全球金属定价权。

经过多轮角逐,港交所凭借“发展而不整合”的并购策略,以及背靠雄厚的中国市场,以13.88亿英镑成功收购LME。从此,港交所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和交易板块拥有了一席之地。

错失阿里巴巴,改革再改革

有成功自然也有遗憾,错失阿里巴巴便是李小加任内的一大憾事。

2007年,阿里巴巴曾在港交所上市,因为全球经济危机等因素选择2012年退市整合,2013年重整旗鼓再次上市。但由于阿里巴巴同股不同权和合伙人制度和港交所上市制度相悖,阿里只得赴美上市。与四万亿的经济体——阿里巴巴失之交臂,成为了李小加多年以来耿耿于怀的一大憾事。

自此以后,港交所改革的力度愈发迅猛。2013年成立场外结算公司,2014年推出“沪港通”,2016年推出“深港通”,2017年推出“债券通”。

2018年,酝酿多年的李小加打出一记重拳,推出了港交所有史以来最大力度的改革: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来香港上市,支持大中华地区和国际公司来港寻求二次上市。

可以说,这是港股市场近25年来最具争议也是最颠覆的制度改革。李小加相信,改革后,香港资本市场将迎来激动人心的新时代。

不出所料,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成为港股第一家双重股权架构上市公司,9月20日美团点评紧随其后成为第二家。质优的中概股纷至沓来。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回归港股,以增发H股的形式在香港二次上市,解开了李小加多年的心结。“阿里巴巴多年后回家了。” 李小加感叹道,“阿里都回来了,没理由不相信那些漂泊在外的中概股公司不回来。”

在阿里的推动下,2019年港交所再度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市场,全年集资总额3142亿港元,同比上涨9%。

2020年第一季度,已有39只新股在港交所IPO,仍居全球首位。

当然,李小加也从这里获得了不凡的收益。据证券时报统计,任职期间,李小加每年薪酬高达数千万,累计赚逾6亿港元。

李小加说,实现这些梦想并不容易,需要励精图治,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也肯定会有一些尽了最大努力仍然无法实现的目标。

“但敢想才能敢做,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李小加:为港交所赢回阿里成世界第1,为自己赚了6个亿

李小加任职十年,便是港交所改革的十年。

文|华商韬略  宇刚

“我们要在香港市场的货架上摆上丰富的‘货’,吸引更多的国际上的‘钱’。这些钱不仅能够通过香港投中国,也能通过香港投亚太,这将大幅提升香港市场的流动性。”李小加说。

在他的带领下港交所进行的10年改革,不仅打通了内地和香港的交易,收购了伦敦金属交易所,还赢回阿里巴巴众多新经济公司。

5月7日中午,香港交易所发布了一份公告打破了港交所的平静。公告称,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拟于现时合约在2021年10月底届满时,不再重续集团行政总裁合约。

5月7日午后开盘,港交所股票瞬间出现跳水,跌幅一度扩大至4%。

(图片来源:雪球)

港交所十年改革-致敬李小加

与其说股价跳水是因为投资者信心受挫,不如说这是投资者在用他们的方式向李小加致敬。

港交所主席史美伦表示,衷心感谢李小加过去10年中的杰出领导,以及对香港市场的贡献,感谢他尽量付出时间来确保公司顺利过渡。

在港交所的官网上,专门有一个页面记录交易所有史以来的里程碑事件。37个里程碑中,有21件发生在2010年以后。

李小加任职十年,便是港交所改革的十年。

这位石油工人出身的北京人,让港交所从傲慢落后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IPO与集资中心,香港也成为与纽约伦敦并立的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2011年,在李小加的主导下,港交所决定将开盘时间与内地同步,建议推出“遥距交易所参与者制度”,并取消了港股传统的“显名交易”。虽然彼时,异议纷起。

但李小加却微笑着接过抗议者的来信,继续决然改革。

“我们太顾虑改革的成本和风险,却往往忽视不改革的成本与风险,因为后者经常要在若干年之后才会显现,让下一代人付出代价。从我们这一代就应该勇敢地担当起责任。”

港交所2012年收购全球最大的金属定价中心伦敦金属交易所(LME),2013年成立场外结算公司,2014年推出“沪港通”,2016年推出“深港通”,2017年推出“债券通”。

平均一年一个改革,让它真正实现了与内地证券市场的互联互通,也因背靠祖国,它始终在全球交易所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8年年初,恒生指数更一度创出33484点的历史新高。

IPO逐年下降,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破局

穷则思变,频频变革无外乎是为寻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这一切还是源于李小加上任初时,港交所正在经历一个特殊的“艰难”时代。

多年来,港交所IPO来源主要为国有大型企业,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企业在之前十年间已完成上市,新的业务没有进来,传统业务发展瓶颈,虽然股票交易业务稳定,港交所的利润和市值都在全球交易所中名列前茅,但是李小加已经坐不住了。

2009年至2011年,香港股市IPO筹资额一直居世界首位。然而,虽据首位,筹资额却没有逐年向上,而是一路走低。2010年,香港股市的IPO融资额高达789亿美元;2011年354亿美元;到了2012年上半年,融资额仅为32亿美元,融资额衰减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当务之急,是加快港交所的多元化的发展。2010年底,香港政府曾支持港交所发展商品期货业务,但全球大宗期货交易的格局早已行程,从零开始发展难度极大。因此,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成了破局的关键一步。

LME是全球基础金属期货交易所及结算所,拥有全球期货市场80%的交易量,更重要的是,它掌握着全球金属定价权。

经过多轮角逐,港交所凭借“发展而不整合”的并购策略,以及背靠雄厚的中国市场,以13.88亿英镑成功收购LME。从此,港交所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和交易板块拥有了一席之地。

错失阿里巴巴,改革再改革

有成功自然也有遗憾,错失阿里巴巴便是李小加任内的一大憾事。

2007年,阿里巴巴曾在港交所上市,因为全球经济危机等因素选择2012年退市整合,2013年重整旗鼓再次上市。但由于阿里巴巴同股不同权和合伙人制度和港交所上市制度相悖,阿里只得赴美上市。与四万亿的经济体——阿里巴巴失之交臂,成为了李小加多年以来耿耿于怀的一大憾事。

自此以后,港交所改革的力度愈发迅猛。2013年成立场外结算公司,2014年推出“沪港通”,2016年推出“深港通”,2017年推出“债券通”。

2018年,酝酿多年的李小加打出一记重拳,推出了港交所有史以来最大力度的改革: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来香港上市,支持大中华地区和国际公司来港寻求二次上市。

可以说,这是港股市场近25年来最具争议也是最颠覆的制度改革。李小加相信,改革后,香港资本市场将迎来激动人心的新时代。

不出所料,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成为港股第一家双重股权架构上市公司,9月20日美团点评紧随其后成为第二家。质优的中概股纷至沓来。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回归港股,以增发H股的形式在香港二次上市,解开了李小加多年的心结。“阿里巴巴多年后回家了。” 李小加感叹道,“阿里都回来了,没理由不相信那些漂泊在外的中概股公司不回来。”

在阿里的推动下,2019年港交所再度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市场,全年集资总额3142亿港元,同比上涨9%。

2020年第一季度,已有39只新股在港交所IPO,仍居全球首位。

当然,李小加也从这里获得了不凡的收益。据证券时报统计,任职期间,李小加每年薪酬高达数千万,累计赚逾6亿港元。

李小加说,实现这些梦想并不容易,需要励精图治,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也肯定会有一些尽了最大努力仍然无法实现的目标。

“但敢想才能敢做,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