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份研究称,青年富豪最易招来反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份研究称,青年富豪最易招来反感

中美民众对富人的态度日益趋同。

来源: 华人家族财富

作者:ACE

大众如何看待富人和财富?这一直是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

大众的态度,不仅影响财富人群的社会处境,也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变化,决定着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剧烈程度。

普罗大众与财富人群,既有云泥之别,却又浑然一体。他们过着平行世界般的生活,却又永远无法真正切割。

因此,聪明的财富人群,或者西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家族,普遍重视慈善事业和社会影响,这不仅是良知的要求,也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

但反过来看,特别是在信息全球化的当代社会,大众对富人和财富的态度是否出现了变化?而不同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看法又有何异同?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安德森管理学院的最新一项研究,分析了中美两国大众对富人和财富的态度异同,揭示了世界两大经济体的财富舆情。

不妨一起来看看。

1.

UCLA的研究显示,在中国,社会大众长期对富人存在着负面印象。

这里面可能涉及贪污腐化、利益输送、海外转移、奢侈高调、缺乏信仰等刻板印象,也有可能与持续出现的企业丑闻有关。

尽管很难拥有确切的数据,但根据社交媒体的反馈(相比传统媒体更能表达草根意见),与富人特权相关的事件(如故宫大G门)总能成为最热门的搜索词之一。

但是,UCLA的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中国人对富人的态度是否比美国人更为苛刻?或者说,这仅仅是一种社交媒体话语,可能夸大了现实生活中的情景?

为此,三位社会科学家对中国和美国的受访者进行了实证测试,得出了非常有趣的结果。

他们发现,在这两个人群中,几乎没有特别明显的“仇富”证据。相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美国普通收入者对富人的看法,要比对中产阶层的看法更为积极。

"对富人的仇恨"似乎只针对每个国家的小部分富人群体——UCLA安德森分校的Sherry Jueyu Wu,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Xuechunzi Bai和Susan T. Fiske在《跨文化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

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富二代”吸引了最强烈的负面情绪。与之类似,美国研究对象的回答几乎总是带有对“年轻的钱”(young money)的蔑视。

其中,被称为“富二代”的新贵阶层子女,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评价最为负面。这种情绪早已走出国门,许多西方研究者都对各类“二代”式的词汇并不陌生。

由于中国同时存在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尤其体现在年轻男女比例失调上,部分归因于农村地区的重男轻女传统),令各类反“二代”情绪在社交媒体上更为激烈,背后可能隐含着某种性学上的解释。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移民”、“豪宅”、“国外名校”、“高富帅”、“白富美”都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负面标签,最能激发代表草根的社交媒体议论。

而在崇尚个人奋斗的美国,“年轻的钱”(一看就不是自己赚的)自然很难博得好感,甚至在加州等地区,往往可能引向“亚洲纨绔子弟”等刻板印象,从而招致负面议论。

在年轻人的世界,“年轻的钱”对美国年轻人的吸引力,也明显不及“运动男女”。这体现在“明星四分卫”(美式橄榄球的一个战术位置)的受欢迎度上,而非某个开着豪车的神秘青年。

2.

研究人员通过电脑和众包平台在中美两国对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一些比较直接的问题,为的是激发受访者的态度。

其中,回答中隐含和推断出的对富人的嫉妒和蔑视,被认为等同于仇恨,可能导向希望看到富人受到伤害的愿望。

结果发现,大部分人并不具备这种非理性态度。甚至,正像上文提到的那样,中国和美国普通收入者对富人的看法,要比对中产阶层的看法更为积极。

一种解释是,普通人其实很难接触到真正的富人,他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其实是中产阶层,并在潜意识中把一些中产生活方式当成了富豪生活方式。

由于中产阶层是自己可以“企及”的人群,所以这一人群更容易招致嫉妒、猜忌、憎恶等情绪。真正的富人远在天边,对他们的情绪往往比较抽象,不像身边的具体人物那样“值得评判”。

更值得注意的是,UCLA的研究结果显示,中美两国工薪阶层的受访者,一般倾向于认为,富人的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强,人品相貌也不会比一般人差。

这里隐含的意义在于,两国大众都对“商业文明”存在不同程度的认可——不同于前现代社会的土地贵族,现代商业精英自有其独到的“企业家精神”,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也非“零和博弈”。

或许大众心理倾向于认为,自己与中产阶层的距离并没有多远,阶层流动更少不了某种运气成分(如买房时间的先后),但与真正的富人(基本都是商业大亨)相比,差距是真实存在的。

3.

本次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公众对富人的态度日趋相似——这倒有些令人惊讶,并与此前的研究稍有不同。

研究的作者指出,此前的研究往往表明,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对富人的看法更为负面。

在中国,对富人的公开质疑存在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并一直延续到现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古人常说,士农工商。“商”是排在最后一位的,跟读书人(约等于官员阶层)的社会地位差了十万八千里。时至今日,认为商人是靠“投机倒把”致富的观念依然存在。

而美式资本主义通常认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获得财富,“美国梦”实际上代表着对致富努力的一种合理化趋势。许多美国人被描述为羡慕富人、渴望财富,这种情感组合被认为比蔑视富人要无害得多。

除了有关“商业立国”的传统因素,一些研究还指出,通常认为美国人相对中国人较少“仇富”,还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

1.富裕家族往往传承了好多代,对爷爷辈就有的差距,自然习以为常;而在中国,可能父辈都还差不多,起点相同,最终结果却千差万别,更让人难以接受。

2.美国私有财产观念深入人心,而在中国现代经济史中,公有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由此引发两者对于私人财富理解的不同,似乎顺理成章。

3.客观上由于发展阶段和富裕时长的不同,中国富人的受教育程度和个人修养相对较差,这更容易强化某些刻板印象。

但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即中美两国公众对富人的态度日趋相似,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还是值得一提的。这不仅反映了全球化时代人类认知鸿沟的缩小,也清楚地表明中国社会对于商业文明的进一步接受。

正如上文所言,不同于前现代社会的土地贵族,现代商业精英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并非“零和博弈”。一个人的致富,通常会新增成千上万个工作岗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家可以通过带动科技进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直接增加全社会的福祉。

不过,尽管公众对创一代的能力及其对社会福祉的贡献持续认可,但在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财富继承有利于公众利益的情况下,政治上对遗产动刀的呼声将持续存在,这或许是私人财富领域的一个永恒话题。

来源:华人家族财富

原标题:这份研究称,青年富豪最易招来反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份研究称,青年富豪最易招来反感

中美民众对富人的态度日益趋同。

来源: 华人家族财富

作者:ACE

大众如何看待富人和财富?这一直是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

大众的态度,不仅影响财富人群的社会处境,也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变化,决定着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剧烈程度。

普罗大众与财富人群,既有云泥之别,却又浑然一体。他们过着平行世界般的生活,却又永远无法真正切割。

因此,聪明的财富人群,或者西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家族,普遍重视慈善事业和社会影响,这不仅是良知的要求,也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

但反过来看,特别是在信息全球化的当代社会,大众对富人和财富的态度是否出现了变化?而不同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看法又有何异同?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安德森管理学院的最新一项研究,分析了中美两国大众对富人和财富的态度异同,揭示了世界两大经济体的财富舆情。

不妨一起来看看。

1.

UCLA的研究显示,在中国,社会大众长期对富人存在着负面印象。

这里面可能涉及贪污腐化、利益输送、海外转移、奢侈高调、缺乏信仰等刻板印象,也有可能与持续出现的企业丑闻有关。

尽管很难拥有确切的数据,但根据社交媒体的反馈(相比传统媒体更能表达草根意见),与富人特权相关的事件(如故宫大G门)总能成为最热门的搜索词之一。

但是,UCLA的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中国人对富人的态度是否比美国人更为苛刻?或者说,这仅仅是一种社交媒体话语,可能夸大了现实生活中的情景?

为此,三位社会科学家对中国和美国的受访者进行了实证测试,得出了非常有趣的结果。

他们发现,在这两个人群中,几乎没有特别明显的“仇富”证据。相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美国普通收入者对富人的看法,要比对中产阶层的看法更为积极。

"对富人的仇恨"似乎只针对每个国家的小部分富人群体——UCLA安德森分校的Sherry Jueyu Wu,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Xuechunzi Bai和Susan T. Fiske在《跨文化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

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富二代”吸引了最强烈的负面情绪。与之类似,美国研究对象的回答几乎总是带有对“年轻的钱”(young money)的蔑视。

其中,被称为“富二代”的新贵阶层子女,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评价最为负面。这种情绪早已走出国门,许多西方研究者都对各类“二代”式的词汇并不陌生。

由于中国同时存在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尤其体现在年轻男女比例失调上,部分归因于农村地区的重男轻女传统),令各类反“二代”情绪在社交媒体上更为激烈,背后可能隐含着某种性学上的解释。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移民”、“豪宅”、“国外名校”、“高富帅”、“白富美”都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负面标签,最能激发代表草根的社交媒体议论。

而在崇尚个人奋斗的美国,“年轻的钱”(一看就不是自己赚的)自然很难博得好感,甚至在加州等地区,往往可能引向“亚洲纨绔子弟”等刻板印象,从而招致负面议论。

在年轻人的世界,“年轻的钱”对美国年轻人的吸引力,也明显不及“运动男女”。这体现在“明星四分卫”(美式橄榄球的一个战术位置)的受欢迎度上,而非某个开着豪车的神秘青年。

2.

研究人员通过电脑和众包平台在中美两国对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一些比较直接的问题,为的是激发受访者的态度。

其中,回答中隐含和推断出的对富人的嫉妒和蔑视,被认为等同于仇恨,可能导向希望看到富人受到伤害的愿望。

结果发现,大部分人并不具备这种非理性态度。甚至,正像上文提到的那样,中国和美国普通收入者对富人的看法,要比对中产阶层的看法更为积极。

一种解释是,普通人其实很难接触到真正的富人,他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其实是中产阶层,并在潜意识中把一些中产生活方式当成了富豪生活方式。

由于中产阶层是自己可以“企及”的人群,所以这一人群更容易招致嫉妒、猜忌、憎恶等情绪。真正的富人远在天边,对他们的情绪往往比较抽象,不像身边的具体人物那样“值得评判”。

更值得注意的是,UCLA的研究结果显示,中美两国工薪阶层的受访者,一般倾向于认为,富人的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强,人品相貌也不会比一般人差。

这里隐含的意义在于,两国大众都对“商业文明”存在不同程度的认可——不同于前现代社会的土地贵族,现代商业精英自有其独到的“企业家精神”,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也非“零和博弈”。

或许大众心理倾向于认为,自己与中产阶层的距离并没有多远,阶层流动更少不了某种运气成分(如买房时间的先后),但与真正的富人(基本都是商业大亨)相比,差距是真实存在的。

3.

本次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公众对富人的态度日趋相似——这倒有些令人惊讶,并与此前的研究稍有不同。

研究的作者指出,此前的研究往往表明,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对富人的看法更为负面。

在中国,对富人的公开质疑存在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并一直延续到现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古人常说,士农工商。“商”是排在最后一位的,跟读书人(约等于官员阶层)的社会地位差了十万八千里。时至今日,认为商人是靠“投机倒把”致富的观念依然存在。

而美式资本主义通常认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获得财富,“美国梦”实际上代表着对致富努力的一种合理化趋势。许多美国人被描述为羡慕富人、渴望财富,这种情感组合被认为比蔑视富人要无害得多。

除了有关“商业立国”的传统因素,一些研究还指出,通常认为美国人相对中国人较少“仇富”,还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

1.富裕家族往往传承了好多代,对爷爷辈就有的差距,自然习以为常;而在中国,可能父辈都还差不多,起点相同,最终结果却千差万别,更让人难以接受。

2.美国私有财产观念深入人心,而在中国现代经济史中,公有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由此引发两者对于私人财富理解的不同,似乎顺理成章。

3.客观上由于发展阶段和富裕时长的不同,中国富人的受教育程度和个人修养相对较差,这更容易强化某些刻板印象。

但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即中美两国公众对富人的态度日趋相似,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还是值得一提的。这不仅反映了全球化时代人类认知鸿沟的缩小,也清楚地表明中国社会对于商业文明的进一步接受。

正如上文所言,不同于前现代社会的土地贵族,现代商业精英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并非“零和博弈”。一个人的致富,通常会新增成千上万个工作岗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家可以通过带动科技进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直接增加全社会的福祉。

不过,尽管公众对创一代的能力及其对社会福祉的贡献持续认可,但在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财富继承有利于公众利益的情况下,政治上对遗产动刀的呼声将持续存在,这或许是私人财富领域的一个永恒话题。

来源:华人家族财富

原标题:这份研究称,青年富豪最易招来反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