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短视频栏目《秘境寻踪》第一季播出,首期主角亮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短视频栏目《秘境寻踪》第一季播出,首期主角亮相

海南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两栖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从都市到郊野,从红树林到热带雨林,都不难见到它们的身影。

在海南岛中部的山地和沟谷间,我们可以领略到典型的热带雨林,如果细致观察,还能够看到许多独具特色的物种。它们或许是海南雨林中特有的物种,或许正在向着新物种的方向静静演化。海南岛的花木鸟兽,许多秘密尚藏深闺,未被揭晓。

5月11日起,新海南客户端《这里是海南》栏目推出《秘境寻踪》第一季,以海南自然环境展示为基底,展现海南的物种多样性生态资源、科研保护以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果。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带你探秘雨林中的精灵,寻找更多海岛生机。

物种多样

海南热带雨林资源集中分布在中部山区,是海南一个重要的生态支撑。雨林资源丰富且独特,其中蕴含的物种更是多种多样。据统计,海南林地的面积约有3100万亩,森林覆盖率60.2%。在热带雨林里面,已经记录的维管束热带植物有3000多种左右,有很多还是国家珍稀濒危的植物。动物种类也很多,其中,脊椎动物有648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14种。

锯腿小树蛙。图片来源:《秘境寻踪》栏目组

两栖动物

海南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两栖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从都市到郊野,从红树林到热带雨林,都不难见到它们的身影。

无声囊树蛙。图片来源:《秘境寻踪》栏目组

两栖类位于生态系统营养级的中间层,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们的种类、数量和生态状况,往往能反映生态系统生物量水平和食物链状况,是评价生态系统现状的重要依据。

树洞里的“鸟屎蛙”一家

第一期《秘境寻踪·白斑棱皮树蛙》,我们将镜头对准生活在鹦哥岭保护区南开片区的一棵芒果树洞里的白斑棱皮树蛙一家。

白斑棱皮树蛙。图片来源:《秘境寻踪》栏目组

栖息:喜欢住在水潭、树洞

在海南的热带雨林中,白斑棱皮树蛙并不常见,分布区域相对狭窄。它们喜欢栖息在中高海拔的原始林下的季节性水潭和树洞积水里,栖息地植被茂密、郁闭度高、湿度大。

繁殖:卵泡像一粒粒珍珠

白斑棱皮树蛙繁殖季跨度长,在每年2-10月都能观察到它的卵泡。

图片来源:《秘境寻踪》栏目组

成蛙将卵产在树洞内壁,定期用后肢踢水以保持湿润,卵泡随着发育体积变大并逐渐贴近水面,像一粒粒垂挂的珍珠。

成蛙:“鸟屎蛙”娇小又霸气

从卵到蝌蚪再到成蛙,它要经历3个月的时间。

成蛙外观特点显著,猩红的虹膜、黑洞般的瞳孔、布满痣粒的皮肤,让4厘米大小的它霸气十足。污白色斑纹像极了一坨鸟屎砸在了它的背上,也被我们戏称为鸟屎蛙。

北部湾棱皮树蛙。图片来源:《秘境寻踪》栏目组

《这里是海南》:海南新“视”界

《这里是海南》是新海南客户端上线后全新推出的一档短视频栏目,旨在打造海南首个反映海南生态、人文地理的微纪录片栏目,通过挖掘海南的人文地理,记录海南的生态自然资源,用适合在移动端传播的微纪录片形式,将陆续推出《秘境寻踪》、《琼岛非遗》、《海南地理》等系列,把海南特色资源制作成一集集故事传播出去。该栏目将作为海南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向世界展示海南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

来源:南国都市报

原标题:《秘境寻踪》第一季播出,首期主角亮相 哇 大眼睛 高颜值 大长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短视频栏目《秘境寻踪》第一季播出,首期主角亮相

海南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两栖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从都市到郊野,从红树林到热带雨林,都不难见到它们的身影。

在海南岛中部的山地和沟谷间,我们可以领略到典型的热带雨林,如果细致观察,还能够看到许多独具特色的物种。它们或许是海南雨林中特有的物种,或许正在向着新物种的方向静静演化。海南岛的花木鸟兽,许多秘密尚藏深闺,未被揭晓。

5月11日起,新海南客户端《这里是海南》栏目推出《秘境寻踪》第一季,以海南自然环境展示为基底,展现海南的物种多样性生态资源、科研保护以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果。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带你探秘雨林中的精灵,寻找更多海岛生机。

物种多样

海南热带雨林资源集中分布在中部山区,是海南一个重要的生态支撑。雨林资源丰富且独特,其中蕴含的物种更是多种多样。据统计,海南林地的面积约有3100万亩,森林覆盖率60.2%。在热带雨林里面,已经记录的维管束热带植物有3000多种左右,有很多还是国家珍稀濒危的植物。动物种类也很多,其中,脊椎动物有648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14种。

锯腿小树蛙。图片来源:《秘境寻踪》栏目组

两栖动物

海南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两栖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从都市到郊野,从红树林到热带雨林,都不难见到它们的身影。

无声囊树蛙。图片来源:《秘境寻踪》栏目组

两栖类位于生态系统营养级的中间层,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们的种类、数量和生态状况,往往能反映生态系统生物量水平和食物链状况,是评价生态系统现状的重要依据。

树洞里的“鸟屎蛙”一家

第一期《秘境寻踪·白斑棱皮树蛙》,我们将镜头对准生活在鹦哥岭保护区南开片区的一棵芒果树洞里的白斑棱皮树蛙一家。

白斑棱皮树蛙。图片来源:《秘境寻踪》栏目组

栖息:喜欢住在水潭、树洞

在海南的热带雨林中,白斑棱皮树蛙并不常见,分布区域相对狭窄。它们喜欢栖息在中高海拔的原始林下的季节性水潭和树洞积水里,栖息地植被茂密、郁闭度高、湿度大。

繁殖:卵泡像一粒粒珍珠

白斑棱皮树蛙繁殖季跨度长,在每年2-10月都能观察到它的卵泡。

图片来源:《秘境寻踪》栏目组

成蛙将卵产在树洞内壁,定期用后肢踢水以保持湿润,卵泡随着发育体积变大并逐渐贴近水面,像一粒粒垂挂的珍珠。

成蛙:“鸟屎蛙”娇小又霸气

从卵到蝌蚪再到成蛙,它要经历3个月的时间。

成蛙外观特点显著,猩红的虹膜、黑洞般的瞳孔、布满痣粒的皮肤,让4厘米大小的它霸气十足。污白色斑纹像极了一坨鸟屎砸在了它的背上,也被我们戏称为鸟屎蛙。

北部湾棱皮树蛙。图片来源:《秘境寻踪》栏目组

《这里是海南》:海南新“视”界

《这里是海南》是新海南客户端上线后全新推出的一档短视频栏目,旨在打造海南首个反映海南生态、人文地理的微纪录片栏目,通过挖掘海南的人文地理,记录海南的生态自然资源,用适合在移动端传播的微纪录片形式,将陆续推出《秘境寻踪》、《琼岛非遗》、《海南地理》等系列,把海南特色资源制作成一集集故事传播出去。该栏目将作为海南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向世界展示海南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

来源:南国都市报

原标题:《秘境寻踪》第一季播出,首期主角亮相 哇 大眼睛 高颜值 大长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