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老笑话,”伍迪·艾伦正对镜头,说道。“两位老太太在卡茨基尔山度假酒店下榻,其中一个说,‘哎呀,这儿的东西真难吃。’另一个接着说,‘就是啊,而且分量还这么少。’这就是我对人生的看法——充满孤独、悲伤、苦痛与不幸,而这一切又结束得太快了。”
这就是《安妮·霍尔(Annie Hall)》的开场白。经过美国编剧家协会(WGA)上千名作家的投票,这部由伍迪·艾伦与马歇尔·布里克曼创作的剧本力压经典作品《热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空前绝后满天飞(Airplane!)》与《谋杀绿脚趾(The Big Lebowski)》,被评为电影史上最欢乐的剧本。
伍迪·艾伦与黛安·基顿在影片《安妮·霍尔》中饰演一对住在纽约市的神经质男女。这部影片夺得1978年第50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原著剧本与最佳导演奖,黛安·基顿也凭借本片奥斯卡封后。

1977年,《安妮·霍尔》上映,艾伦也接受了纽约时报的采访。他说,他将这部剧写成了一个“通过意识流体现人物内心世界,利用对话与故事不断触发梦想、空想与回想”的喜剧作品。
电影中有不少犀利有趣而又略带神经质的对白,有些也成了现代电影中引用度最高的有关爱与恋情的台词。有这么一个场面大家还记忆犹新,在床上,艾伦看向基顿说,“上床是我做过没有发出笑声而又最有趣的事情了。”
谈起美国编剧家协会将《安妮·霍尔》评为最欢乐剧本一事,美国东部编剧家协会(WGAE)执行理事Lowell Peterson说,“我觉得这部剧本是伍迪个人独特的感悟和对戏剧与笑话的热爱的结合。《安妮·霍尔》就是这么一部电影,是角色魅力、戏剧冲突与玩味笑话的超群交汇。虽然他笔下的不少剧本都是这个风格,但可能《安妮·霍尔》是最棒的一部。”
Peterson表示,此次艾伦的剧本登顶也证明了即使是在电影上映38年后的今天,影片的故事情节和玩味笑话依旧没有过时。
“上世纪70年代正值好莱坞全盛时期,当时还有很多别的电影,”他说。“但只有少部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安妮·霍尔》就是其中之一。这不仅说明剧本的写作手法十分高超,同时这位来自纽约的作家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也已充分地向这个世界表达。”
“这颠覆了当时的电影概念,原来影片角色的生活也可以带来欢笑,让观众找到共鸣。”
除了《安妮·霍尔》,艾伦还有6部作品也上榜了美国编剧家协会(WGA)选出的101部最欢乐剧本,分别是《傻瓜大闹科学城(Sleeper)》、《傻瓜大闹香蕉城(Bananas)》、《傻瓜入狱记(Take the Money)》、《丹尼玫瑰(Broadway Danny Rose)》《爱与死(Love and Death)》与《曼哈顿(Manhattan)》。
伍迪·艾伦养女迪莲·法罗(Dylan Farrow)公开艾伦性侵始末一事仍广受关注,Peterson也表示,此次艾伦剧本登顶也颇有争议。但艾伦否认了这一说法。
“颇有争议?不是的,”他说。“协会成员只衡量剧本好坏,我认为不少作家,几乎是所有的作家都会选择这么做。他们投票时不会关注创作者的个人生活与弱点过错,只会做出有关艺术本身的选择。”
尽管《安妮·霍尔》有很强的自传色彩(当时艾伦本人也与黛安·基顿恋爱中,与剧中男主角艾维一样,他也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艾伦坚称影片情节几乎均为虚构。不过他也承认他的生活与主角艾维有几分相似。“确实有这么一个地方,”他于1977年时说。“和他一样,我第一次意识暗示时,我也是想着性。”
卫报首席影评家Peter Bradshaw认为《安妮·霍尔》“可以说是伍迪·艾伦最好的电影”。2010年,他就曾表示《安妮·霍尔》是电影史上最棒的喜剧作品。不过现在这部作品被评为史上最欢乐剧本,倒是让他“有了另外的想法”。
“最让评论员、影评人和作家关注和骄傲的莫过于电影能否给观众带来欢笑,”Bradshaw说。
“我是这么想的,可能是他们就想评一部伍迪·艾伦的剧本。这些作品有一种特定的文化特征,他们不想选择早期实实在在的喜剧作品,因为这让他们看起来有些傻气。所以伍迪·艾伦这部内容严肃正经的作品便成了第一。”
“如果让我选一部最欢乐的作品,可能不是《安妮·霍尔》,而是《爱与死》吧。”
美国编剧家协会(WGA)评选出的最欢乐剧本前十位
1. 《安妮·霍尔》(Annie Hall)
剧本写作:伍迪·艾伦(Woody Allen), 马歇尔·布里克曼(Marshall Brickman, 1977
2. 《热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
编剧: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 IAL 戴蒙德(IAL Diamond), 1959
3. 《土拨鼠日》(Groundhog Day)
编剧:Danny Rubin, 哈罗德·雷米斯(Harold Ramis), 1993
4. 《空前绝后满天飞》(Airplane!)
剧本写作:James Abrahams, 大卫·扎克(David Zucker), 杰里·朱克(Jerry Zucker), 1980
5. 《杜丝先生》(Tootsie)
编剧:Larry Gelbart, Murray Schisgal, 1982
6. 《新科学怪人》(Young Frankenstein)
编剧:吉恩·怀尔德(Gene Wilder), 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 1974
7. 《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编剧:斯坦利·布库里克(Stanley Kubrick), Peter George, 特里·索恩泽(Terry Southern)
8. 《神枪小子》(Blazing Saddles)
编剧: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 Norman Steinberg, 安德鲁·伯格曼(Andrew Bergman),理查德·普莱尔(Richard Pryor), Alan Uger, 1974
9. 《蒙迪佩登与圣杯》(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剧本写作:格雷厄姆·查尔曼(Graham Chapman), 约翰·克立斯(John Cleese), 特里·吉列姆(Terry Gilliam), 艾瑞克·爱都(Eric Idle), 特里·琼斯(Terry Jones), 迈克·柏林(Michael Palin), 1975
10. 《动物屋》(National Lampoon’s Animal House)
剧本写作:哈罗德·雷米斯(Harold Ramis), 道格拉斯·肯尼迪(Douglas Kenney), 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1978
(翻译:潘金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