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之下银行保险业如何应对?银保监会详解近期六大热点话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之下银行保险业如何应对?银保监会详解近期六大热点话题

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针对疫情下金融市场形势、银行保险机构乱象治理进展、影子银行治理情况以及资管新规进展等问题答记者问。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记者丨郝昕瑶

5月18日下午,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针对疫情下金融市场形势、银行保险机构乱象治理进展、影子银行治理情况以及资管新规进展等问题答记者问。界面新闻整理出以下六大要点:

疫情让银行不良有所上升,幅度在预期范围内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内经济下行,多方面影响银行保险业。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情况看,银行业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在预期范围内,股市、债市、汇市总体运行平稳,疫情的影响总体可控。

我国银行保险业面临的外部输入性风险有所上升,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外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外贸企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1-4月我国货物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4%,有可能加剧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和相关贷款质量劣变概率。

二是海外疫情对我国供应链稳定形成冲击,部分原料、零部件等较为依赖海外供应的行业受影响较为明显,一些企业复工复产可能受到拖累,生产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上升,未来也有可能反映在银行资产质量上。

三是海外金融市场震荡加剧,股票、债券、黄金、大宗商品价格均一度出现大幅下跌,相关风险通过投资者信心、资本流动等渠道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形成一些负面影响。

银保监会将坚持“底线”思维,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控,降低不良贷款上升等负面影响。二是通过紧抓金融支持复工复产政策落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加大扶贫信贷投入助力脱贫攻坚等切实举措,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三是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相关工作。

疫情暴露出保险业风险敞口,下一步将积极覆盖

疫情发生以来,保险业通过扩大保险责任、向医护疾控人员捐赠保险等方式积极参与防控工作,但也存在一些未被覆盖的风险敞口。

银保监会负责人指出,在财产保险方面,企财险、营业中断险的覆盖面还有待提升。从人身保险方面看,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人数占比依然很低。特别是在应对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以及由此引发的家庭收入损失、大额医疗支出等风险保障上,保险业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保险行业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特别是针对新发生的风险事件,例如传染病健康保险;针对特定人群,例如老年人专属保险;针对企业特定保险需求,例如企业责任保险、营业中断险等,积极覆盖其风险敞口。

此外,数据显示,保险业受疫情影响保费收入增速下降,1-4月,财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776.35亿元,增速同比下降5.18个百分点;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1万亿元,增速同比下降12.29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负责人表示,尽管保费收入增速下降,但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流动性稳定,不会出现系统性流动性风险。初步判断,全年保险业务仍会维持正增长,总体保持稳健运行。

支持中小微企业,适当延长还本付息政策实施期限

疫情发生以来,银保监会独或会同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复工复产、帮助小微企业:

一是优化疫情防控领域金融服务。要求金融机构积极满足相关合理融资需求。鼓励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

根据银行业协会统计,截至5月17日,银行机构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提供的信贷支持已超过3.11万亿元。

二是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实施还本付息安排。对2020年1月25日以来到期的困难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免收罚息,不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企业征信记录。货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等特殊群体的个人经营性贷款,也可参照个体工商户享受该项政策。湖北地区各类企业均适用上述政策。

截至4月末,银行机构已对超过1.2万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

三是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截至4月末,银行机构对产业链核心企业提供日常资金周转支持22.4万亿元,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17.4万亿元。

四是持续提升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强化分类考核督促,督促银行机构稳定信贷供给,加大对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

4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2.79万亿元,同比增速27.34%,远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94%,在2019年基础上下降了0.5个百分点。

五是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安全有序复工,保障基本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全国银行网点、保险网点基本恢复正常营业且运行平稳,复工率维持在99%,湖北辖内银行网点复工率约97%,保险网点复工率维持在94%。

年查处3000多个银保机构股东股权违规问题,治理任重道远

银行保险机构股东股权乱象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加强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银保监会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银保监会出台股权管理办法和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银行保险机构股权管理不良记录,持续加强监管和惩戒;持续开展股东股权与关联交易问题专项整治,据悉,2019年开展的专项整治工作,查处3000多个股东股权违规问题,清理1400多自然人或法人代持股东,2018年起对农村中小机构开展了专项排查,目前已责令违规股东转让股权33.4亿股,对74家机构合计处罚5165万元。

此外,银保监会开展高风险机构违规股东股权清理。包商银行等机构的风险处置和改革重组工作有序推进。对于社会较为关注的其他问题机构,相关股权重整方案目前已相继出台,涉及的问题股东也正在有序清退。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研究制定大股东行为监管指引等制度规范,加快建立股权集中托管、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公开等监管机制。坚持将打击股东违法违规行为作为监管工作重点,持续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开展公司治理评估,强化“三会一层”履职监督和问责,进一步严格股东资质审核,优化股东结构,规范股东行为。

三年累计压降影子银行16万亿元,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银保监会负责人披露,经大力整治,三年来已累计压降影子银行16万亿元,其中大部分为结构复杂、存在较大监管套利和风险隐患的高风险业务。截至一季度末,同业理财余额8460亿元,较历史峰值缩减87%;金融同业通道业务实收信托较历史峰值下降近5万亿元。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加强现场检查,严纠违规行为。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整治重点领域重点风险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加强监管协作,形成监管合力。三是加强规制建设,推进业务转型。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通知,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四是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影子银行统计监测体系和公开披露制度,厘清高风险影子银行的特征与统计口径,推动提高相关数据质量和透明度。

将根据实际,配合人行研究是否对资管新规等政策进行小幅适度调整

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发布实施以来,银行理财业务持续按照监管导向有序调整。截至4月末,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合计25.9万亿元。

银保监会负责人表示,注意到部分银行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资管新规补充通知精神,过渡期结束后,由于特殊原因而难以处置的存量资产,可由相关机构提出申请和承诺,经金融监管部门同意,采取适当安排妥善处理。此外,也将根据实际,配合人民银行研究是否对相关政策进行小幅适度调整。

理财子公司改革方面,截至今年4月末,已先后批准19家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其中12家理财子公司已开业运营,其他多家银行也在抓紧筹备。2019年12月20日,批准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和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合资设立理财公司,这是第一家在华设立的外方控股理财公司。其他国际资管机构也正在与有关理财子公司沟通,协商合资设立外资控股的理财公司。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之下银行保险业如何应对?银保监会详解近期六大热点话题

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针对疫情下金融市场形势、银行保险机构乱象治理进展、影子银行治理情况以及资管新规进展等问题答记者问。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记者丨郝昕瑶

5月18日下午,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针对疫情下金融市场形势、银行保险机构乱象治理进展、影子银行治理情况以及资管新规进展等问题答记者问。界面新闻整理出以下六大要点:

疫情让银行不良有所上升,幅度在预期范围内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内经济下行,多方面影响银行保险业。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情况看,银行业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在预期范围内,股市、债市、汇市总体运行平稳,疫情的影响总体可控。

我国银行保险业面临的外部输入性风险有所上升,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外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外贸企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1-4月我国货物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4%,有可能加剧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和相关贷款质量劣变概率。

二是海外疫情对我国供应链稳定形成冲击,部分原料、零部件等较为依赖海外供应的行业受影响较为明显,一些企业复工复产可能受到拖累,生产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上升,未来也有可能反映在银行资产质量上。

三是海外金融市场震荡加剧,股票、债券、黄金、大宗商品价格均一度出现大幅下跌,相关风险通过投资者信心、资本流动等渠道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形成一些负面影响。

银保监会将坚持“底线”思维,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控,降低不良贷款上升等负面影响。二是通过紧抓金融支持复工复产政策落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加大扶贫信贷投入助力脱贫攻坚等切实举措,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三是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相关工作。

疫情暴露出保险业风险敞口,下一步将积极覆盖

疫情发生以来,保险业通过扩大保险责任、向医护疾控人员捐赠保险等方式积极参与防控工作,但也存在一些未被覆盖的风险敞口。

银保监会负责人指出,在财产保险方面,企财险、营业中断险的覆盖面还有待提升。从人身保险方面看,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人数占比依然很低。特别是在应对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以及由此引发的家庭收入损失、大额医疗支出等风险保障上,保险业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保险行业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特别是针对新发生的风险事件,例如传染病健康保险;针对特定人群,例如老年人专属保险;针对企业特定保险需求,例如企业责任保险、营业中断险等,积极覆盖其风险敞口。

此外,数据显示,保险业受疫情影响保费收入增速下降,1-4月,财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776.35亿元,增速同比下降5.18个百分点;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1万亿元,增速同比下降12.29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负责人表示,尽管保费收入增速下降,但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流动性稳定,不会出现系统性流动性风险。初步判断,全年保险业务仍会维持正增长,总体保持稳健运行。

支持中小微企业,适当延长还本付息政策实施期限

疫情发生以来,银保监会独或会同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复工复产、帮助小微企业:

一是优化疫情防控领域金融服务。要求金融机构积极满足相关合理融资需求。鼓励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

根据银行业协会统计,截至5月17日,银行机构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提供的信贷支持已超过3.11万亿元。

二是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实施还本付息安排。对2020年1月25日以来到期的困难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免收罚息,不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企业征信记录。货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等特殊群体的个人经营性贷款,也可参照个体工商户享受该项政策。湖北地区各类企业均适用上述政策。

截至4月末,银行机构已对超过1.2万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

三是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截至4月末,银行机构对产业链核心企业提供日常资金周转支持22.4万亿元,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17.4万亿元。

四是持续提升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强化分类考核督促,督促银行机构稳定信贷供给,加大对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

4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2.79万亿元,同比增速27.34%,远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94%,在2019年基础上下降了0.5个百分点。

五是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安全有序复工,保障基本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全国银行网点、保险网点基本恢复正常营业且运行平稳,复工率维持在99%,湖北辖内银行网点复工率约97%,保险网点复工率维持在94%。

年查处3000多个银保机构股东股权违规问题,治理任重道远

银行保险机构股东股权乱象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加强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银保监会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银保监会出台股权管理办法和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银行保险机构股权管理不良记录,持续加强监管和惩戒;持续开展股东股权与关联交易问题专项整治,据悉,2019年开展的专项整治工作,查处3000多个股东股权违规问题,清理1400多自然人或法人代持股东,2018年起对农村中小机构开展了专项排查,目前已责令违规股东转让股权33.4亿股,对74家机构合计处罚5165万元。

此外,银保监会开展高风险机构违规股东股权清理。包商银行等机构的风险处置和改革重组工作有序推进。对于社会较为关注的其他问题机构,相关股权重整方案目前已相继出台,涉及的问题股东也正在有序清退。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研究制定大股东行为监管指引等制度规范,加快建立股权集中托管、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公开等监管机制。坚持将打击股东违法违规行为作为监管工作重点,持续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开展公司治理评估,强化“三会一层”履职监督和问责,进一步严格股东资质审核,优化股东结构,规范股东行为。

三年累计压降影子银行16万亿元,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银保监会负责人披露,经大力整治,三年来已累计压降影子银行16万亿元,其中大部分为结构复杂、存在较大监管套利和风险隐患的高风险业务。截至一季度末,同业理财余额8460亿元,较历史峰值缩减87%;金融同业通道业务实收信托较历史峰值下降近5万亿元。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加强现场检查,严纠违规行为。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整治重点领域重点风险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加强监管协作,形成监管合力。三是加强规制建设,推进业务转型。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通知,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四是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影子银行统计监测体系和公开披露制度,厘清高风险影子银行的特征与统计口径,推动提高相关数据质量和透明度。

将根据实际,配合人行研究是否对资管新规等政策进行小幅适度调整

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发布实施以来,银行理财业务持续按照监管导向有序调整。截至4月末,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合计25.9万亿元。

银保监会负责人表示,注意到部分银行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资管新规补充通知精神,过渡期结束后,由于特殊原因而难以处置的存量资产,可由相关机构提出申请和承诺,经金融监管部门同意,采取适当安排妥善处理。此外,也将根据实际,配合人民银行研究是否对相关政策进行小幅适度调整。

理财子公司改革方面,截至今年4月末,已先后批准19家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其中12家理财子公司已开业运营,其他多家银行也在抓紧筹备。2019年12月20日,批准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和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合资设立理财公司,这是第一家在华设立的外方控股理财公司。其他国际资管机构也正在与有关理财子公司沟通,协商合资设立外资控股的理财公司。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