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失去用户时长的在线教育,路在何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失去用户时长的在线教育,路在何方?

复工、复产、复课大幕拉开,在一切逐渐回归正轨后,在线教育也迎来了它新的挑战。

图片来源:Pexels

文|鸣蝉财经  

两会的召开,让自疫情以来一路高歌猛进的在线教育,再度成为话题中心。

时光回到4个月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在线教育提前进入了高光时刻。在几乎所有行业都处在停工待产状态下,面对“停课不停学”的政策激励,在线教育风景独好,迎来全国学生在家集体上网课的奇观。

据1991IT公开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3133.3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5433.5亿元;付费用户规模持续走高,预计2022年可达2.6亿人次。

而随着疫情被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复课大幕拉开,在一切逐渐回归正轨后,在线教育也迎来了它新的挑战——用户在线时长大幅缩短。

作为用户粘性及产品对用户价值的重要考量依据,用户在线时长一贯以来是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必争之地,而失去疫情的加持,在线教育还能继续在风口上高速飞驰,还是跌落神坛?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究竟路在何方?

风口恰饭:高速增长下的隐患

隐患一:用户粘性降低,时长下滑

疫情突袭所带来的行业利好,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随着学生回归院校,回归线下实体教培机构学习,势必减少用户在线教育的时长,从而对用户粘性造成冲击。

此外,除复工复课的硬性影响外,自4月以来不少城市教育部门也发布了“严控线上学习时间的规范”,如北京市教委规定学生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半天,小学阶段每节课不超过25分钟,中学阶段每节课不超过35分钟;更有国家疾病防控中心发布《疫情期间预防近视的指引》特别强调,线上学习期间应限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其中,小学生每天不超过2.5小时,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

隐患二:质量参差不齐,效果难以评估

一方面,疫情催生的上课新模式为特殊时期的教育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赶鸭子上架的主播老师、浑水摸鱼频掉线的学生,相较于传统线下授课的强互动性,过度依赖学生自觉的线上模式,师生之间较难快速形成良性的纽带,上课效果较难评估;而老师们逐渐失去的课堂监督权又不得不转移到家长的身上,一头牵着工作一头系着子女,一时间家长圈里渴盼神兽归巢的呼声四起。

同时,在线教育产品内容质量的不过关也是一大痛点,来源于字节跳动对各大主流在线教育机构超过1000份问卷调研显示,多达90%以上的家长都表示看重在线教育提供的教材,而超过66%的家长对于教材都不满意。

另一方面,疫情带来的在线教育井喷及优质在线讲师紧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让部分在线教育平台急功近利,降低招聘标准迅速补充师资抢占市场,甚至不惜滥竽充数。对此以新华社为代表的央媒也坐不住了,于近日发布对部分平台网上教师的资格混乱进行了点评,抨击无证上岗、混淆教师合格证和教师资格证等等行业乱象。

隐患三:线上线下割裂,融合仍需时间

诚然疫情为在线教育迅速搭建了临时使用场景,但就现阶段而言,线上线下教育仍旧是各自为政,相对割裂的,那么如何实现共享、共治,让在线教育真正成为传统课堂教育的延伸,成为提升传统教育质量的利器,而不再只是课外自由兴趣学堂。

面对以上种种,风口上的在线教育真的准备好了么?

而资本的眼睛向来最为敏锐,在资本新势力涌入的同时,部分早期资本开始逐渐离场,5月18日在高瓴资本向美国证监会递交的2020年Q1持仓情况中显示连续两季度对好未来减持,减仓比例超过53%,甚至对新东方进行了清仓。

中场战事:不同模式间的对垒

可以看到的是,虽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学生在线教育的时长,但国家对在线教育仍旧是寄予厚望的,不仅因为它是教育体系的补充,从更深层次来讲在线教育是以技术赋权推动教育资源公平的战略选择,因此国家也于疫情期间大力推出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国家队”的涌入也将在线教育推向了新的高度。

而民间各大在线教育平台如新东方、好未来、网易云课堂、51Talk等也不断摩拳擦掌试图抢占先机,加之快速涌入的“巨头”“新贵”们无不想从中分一杯羹,如近日阿里推出的“帮帮答”、字节跳动推出的 “瓜瓜龙英语”,让本就拥挤的赛道更难插足。

在越来越拥挤的赛道上,国家如何对不同类型平台间的整合,各平台又如何形成自身差异化的壁垒,无疑是行业发展的一大考验。

从需求上来看,目前的在线教育平台可分为K12(即基础教育)、词典翻译、教育工具、语言学习、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几大领域,而在线K12、词典工具类、在线语言教育、在线职业教育又是其中的黄金赛道。

据QuestMobil发布的报告中显示,K12强刚需性突出,月活用户规模近3亿,而教育工具,职业教育等月活用户规模同比增长翻番。

(图片来源:QuestMobil《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

而不同模式平台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抢人大战、技术攻坚纷纷上演。

目前,以K12为阵地的玩家主要有作业帮、猿辅导、新东方在线、有道精品课、腾讯企鹅辅导、学而思网校等;在线词典工具类平台有百度词典、有道翻译官、金山词霸等;而以线语言教育平台为代表的的主要有51Talk、流利说;

【抢人大战】:

为争夺用户,疫情期间,猿辅导推出免费直播课、网易有道为中小学生免费送;

为抢占师资,4月学而思等网校宣布招聘教育人才破万名,更是催生出了“共享教师”;

【技术攻坚】:

AI赋能在线教育不断上演,腾讯提出智能教育解决方案,有道词典近期推出了“AI作文批改”功能,可自动批改雅思、四六级作文;

【内容筑壁】:

打造差异化的内容壁垒,新东方向全国教师征集近百主题视频课,作业帮直播课打造中国人需要的数学课;

攻守之道:回归教育本质

面对特殊时期红利的逐渐消失,面对日益残酷的赛道,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使出十八般武艺的局势下,我们不经要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一个行业的长向发展往往需要有序竞争。那么未来,我们认为在线教育能否长向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人(师资、学生)、货(提供的内容)、场(场景及技术应用)上面。

其一,通过技术丰富使用场景,深化在线教育的应用模式,加速线上线下融合;

面对现阶段在线教育线上线下割裂的现状,如何为基础教育提供更多元化的场景,真正意义上成为师生课堂的延伸,我认为破局的手段在于技术。如通过技术的手段,打造数字课堂等,通过AI+教育的赋能打通在线教育线上线下同效的闭环,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目前,不少互联网起家的在线教育平台已开始试水,如网易有道去年发布的两款智能硬件有道词典笔、有道翻译蛋都可以看到AI技术的影子,词典笔在AI技术的加持下,一分钟能识别60个单词,比电子词典快5倍。而与钉钉深度合作后的松鼠AI的教研团队将学科中的知识点进行超纳米级知识点拆分,从而提供千人千面的学习方案。

其二,深入挖掘不同层次用户需求,实现全年龄段教育覆盖,推动教育公平;

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老龄化人口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终身学习成为热潮,据Quest Mobile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前后教育学习行业新增用户中,中老年用户群体41-45岁用户增长了27.9%,46岁以上用户增长了33%面对中老年人口对知识的渴求,以及现有学习体系的不完善之间的矛盾,如能通过在线教育作为补充,或能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部分互联网大厂也已闻风而动,如支付宝于3月上线老年大学,推出的“15分钟包学会”系列科普课;而此前网易有道副总裁刘韧磊在谈及为何签郎平作为其代言人时也表示:其中一个考量的因素是有道精品课所面向的家长群体很多是70后和80后,而这一群体无不受女排精神鼓舞,郎平当然也是他们的偶像。

另一方面,实现渠道的下沉,深入向三四线及更偏远地区,让在线教育真正成为推动“公平教育”的先锋。对此,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也在两会提案中建议更加注重发展贫困地区的数字化教育。

而此前字节跳动也发起了“教育进我家”活动,面对乡村地区的中小学生开展在线教育公开课,利用网络推动教育资源跨地区的传递。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通过优质的内容,持续抢占用户心智,打造自身差异化的壁垒;

用户时长下降问题,实际上也是如何保障用户粘性的问题,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育根本的落点都在于教育,而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落在学生能否拥有好的体验和效果上,故追求增长之外,如何持续输出强内容,方为安身立命之根基。

当然面对当前局势,已有不少在线教育平台意识到盛况之下潜伏的危机,积极布局,此外 “国家队”也出手了,近日上海明确重点发展在线教育等12大产业,打造“上海微校”“空中课堂”等线上教育品牌,建设“学分银行”,完善市民终身教育和数字化技能培养体系。而早在08年国家就已提出教育信息化2.0政策,强调教学场景的多元化,以打通学校与家庭的鸿沟。如能借着政策东方,快速打通线上线下,持续提升渗透率,对于扩大在线教育规模必将事半功倍。

对于在线教育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失去用户时长的在线教育,路在何方?

复工、复产、复课大幕拉开,在一切逐渐回归正轨后,在线教育也迎来了它新的挑战。

图片来源:Pexels

文|鸣蝉财经  

两会的召开,让自疫情以来一路高歌猛进的在线教育,再度成为话题中心。

时光回到4个月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在线教育提前进入了高光时刻。在几乎所有行业都处在停工待产状态下,面对“停课不停学”的政策激励,在线教育风景独好,迎来全国学生在家集体上网课的奇观。

据1991IT公开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3133.3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5433.5亿元;付费用户规模持续走高,预计2022年可达2.6亿人次。

而随着疫情被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复课大幕拉开,在一切逐渐回归正轨后,在线教育也迎来了它新的挑战——用户在线时长大幅缩短。

作为用户粘性及产品对用户价值的重要考量依据,用户在线时长一贯以来是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必争之地,而失去疫情的加持,在线教育还能继续在风口上高速飞驰,还是跌落神坛?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究竟路在何方?

风口恰饭:高速增长下的隐患

隐患一:用户粘性降低,时长下滑

疫情突袭所带来的行业利好,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随着学生回归院校,回归线下实体教培机构学习,势必减少用户在线教育的时长,从而对用户粘性造成冲击。

此外,除复工复课的硬性影响外,自4月以来不少城市教育部门也发布了“严控线上学习时间的规范”,如北京市教委规定学生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半天,小学阶段每节课不超过25分钟,中学阶段每节课不超过35分钟;更有国家疾病防控中心发布《疫情期间预防近视的指引》特别强调,线上学习期间应限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其中,小学生每天不超过2.5小时,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

隐患二:质量参差不齐,效果难以评估

一方面,疫情催生的上课新模式为特殊时期的教育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赶鸭子上架的主播老师、浑水摸鱼频掉线的学生,相较于传统线下授课的强互动性,过度依赖学生自觉的线上模式,师生之间较难快速形成良性的纽带,上课效果较难评估;而老师们逐渐失去的课堂监督权又不得不转移到家长的身上,一头牵着工作一头系着子女,一时间家长圈里渴盼神兽归巢的呼声四起。

同时,在线教育产品内容质量的不过关也是一大痛点,来源于字节跳动对各大主流在线教育机构超过1000份问卷调研显示,多达90%以上的家长都表示看重在线教育提供的教材,而超过66%的家长对于教材都不满意。

另一方面,疫情带来的在线教育井喷及优质在线讲师紧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让部分在线教育平台急功近利,降低招聘标准迅速补充师资抢占市场,甚至不惜滥竽充数。对此以新华社为代表的央媒也坐不住了,于近日发布对部分平台网上教师的资格混乱进行了点评,抨击无证上岗、混淆教师合格证和教师资格证等等行业乱象。

隐患三:线上线下割裂,融合仍需时间

诚然疫情为在线教育迅速搭建了临时使用场景,但就现阶段而言,线上线下教育仍旧是各自为政,相对割裂的,那么如何实现共享、共治,让在线教育真正成为传统课堂教育的延伸,成为提升传统教育质量的利器,而不再只是课外自由兴趣学堂。

面对以上种种,风口上的在线教育真的准备好了么?

而资本的眼睛向来最为敏锐,在资本新势力涌入的同时,部分早期资本开始逐渐离场,5月18日在高瓴资本向美国证监会递交的2020年Q1持仓情况中显示连续两季度对好未来减持,减仓比例超过53%,甚至对新东方进行了清仓。

中场战事:不同模式间的对垒

可以看到的是,虽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学生在线教育的时长,但国家对在线教育仍旧是寄予厚望的,不仅因为它是教育体系的补充,从更深层次来讲在线教育是以技术赋权推动教育资源公平的战略选择,因此国家也于疫情期间大力推出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国家队”的涌入也将在线教育推向了新的高度。

而民间各大在线教育平台如新东方、好未来、网易云课堂、51Talk等也不断摩拳擦掌试图抢占先机,加之快速涌入的“巨头”“新贵”们无不想从中分一杯羹,如近日阿里推出的“帮帮答”、字节跳动推出的 “瓜瓜龙英语”,让本就拥挤的赛道更难插足。

在越来越拥挤的赛道上,国家如何对不同类型平台间的整合,各平台又如何形成自身差异化的壁垒,无疑是行业发展的一大考验。

从需求上来看,目前的在线教育平台可分为K12(即基础教育)、词典翻译、教育工具、语言学习、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几大领域,而在线K12、词典工具类、在线语言教育、在线职业教育又是其中的黄金赛道。

据QuestMobil发布的报告中显示,K12强刚需性突出,月活用户规模近3亿,而教育工具,职业教育等月活用户规模同比增长翻番。

(图片来源:QuestMobil《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

而不同模式平台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抢人大战、技术攻坚纷纷上演。

目前,以K12为阵地的玩家主要有作业帮、猿辅导、新东方在线、有道精品课、腾讯企鹅辅导、学而思网校等;在线词典工具类平台有百度词典、有道翻译官、金山词霸等;而以线语言教育平台为代表的的主要有51Talk、流利说;

【抢人大战】:

为争夺用户,疫情期间,猿辅导推出免费直播课、网易有道为中小学生免费送;

为抢占师资,4月学而思等网校宣布招聘教育人才破万名,更是催生出了“共享教师”;

【技术攻坚】:

AI赋能在线教育不断上演,腾讯提出智能教育解决方案,有道词典近期推出了“AI作文批改”功能,可自动批改雅思、四六级作文;

【内容筑壁】:

打造差异化的内容壁垒,新东方向全国教师征集近百主题视频课,作业帮直播课打造中国人需要的数学课;

攻守之道:回归教育本质

面对特殊时期红利的逐渐消失,面对日益残酷的赛道,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使出十八般武艺的局势下,我们不经要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一个行业的长向发展往往需要有序竞争。那么未来,我们认为在线教育能否长向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人(师资、学生)、货(提供的内容)、场(场景及技术应用)上面。

其一,通过技术丰富使用场景,深化在线教育的应用模式,加速线上线下融合;

面对现阶段在线教育线上线下割裂的现状,如何为基础教育提供更多元化的场景,真正意义上成为师生课堂的延伸,我认为破局的手段在于技术。如通过技术的手段,打造数字课堂等,通过AI+教育的赋能打通在线教育线上线下同效的闭环,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目前,不少互联网起家的在线教育平台已开始试水,如网易有道去年发布的两款智能硬件有道词典笔、有道翻译蛋都可以看到AI技术的影子,词典笔在AI技术的加持下,一分钟能识别60个单词,比电子词典快5倍。而与钉钉深度合作后的松鼠AI的教研团队将学科中的知识点进行超纳米级知识点拆分,从而提供千人千面的学习方案。

其二,深入挖掘不同层次用户需求,实现全年龄段教育覆盖,推动教育公平;

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老龄化人口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终身学习成为热潮,据Quest Mobile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前后教育学习行业新增用户中,中老年用户群体41-45岁用户增长了27.9%,46岁以上用户增长了33%面对中老年人口对知识的渴求,以及现有学习体系的不完善之间的矛盾,如能通过在线教育作为补充,或能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部分互联网大厂也已闻风而动,如支付宝于3月上线老年大学,推出的“15分钟包学会”系列科普课;而此前网易有道副总裁刘韧磊在谈及为何签郎平作为其代言人时也表示:其中一个考量的因素是有道精品课所面向的家长群体很多是70后和80后,而这一群体无不受女排精神鼓舞,郎平当然也是他们的偶像。

另一方面,实现渠道的下沉,深入向三四线及更偏远地区,让在线教育真正成为推动“公平教育”的先锋。对此,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也在两会提案中建议更加注重发展贫困地区的数字化教育。

而此前字节跳动也发起了“教育进我家”活动,面对乡村地区的中小学生开展在线教育公开课,利用网络推动教育资源跨地区的传递。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通过优质的内容,持续抢占用户心智,打造自身差异化的壁垒;

用户时长下降问题,实际上也是如何保障用户粘性的问题,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育根本的落点都在于教育,而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落在学生能否拥有好的体验和效果上,故追求增长之外,如何持续输出强内容,方为安身立命之根基。

当然面对当前局势,已有不少在线教育平台意识到盛况之下潜伏的危机,积极布局,此外 “国家队”也出手了,近日上海明确重点发展在线教育等12大产业,打造“上海微校”“空中课堂”等线上教育品牌,建设“学分银行”,完善市民终身教育和数字化技能培养体系。而早在08年国家就已提出教育信息化2.0政策,强调教学场景的多元化,以打通学校与家庭的鸿沟。如能借着政策东方,快速打通线上线下,持续提升渗透率,对于扩大在线教育规模必将事半功倍。

对于在线教育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