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40岁的罗志祥很纯情,6岁的女孩却“很心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40岁的罗志祥很纯情,6岁的女孩却“很心机”?

“男孩论”我们不是第一次听到了,但什么时候社会才能停止对女性的污名化,给女孩们一份真诚的道歉呢?

文|橙雨伞公益

“男人至死是少年,女人就不一样了,之所以没办法至死是少女,是因为真的会死。”

5月20日当天,有知名女星在微博发布千字长文,引发热烈关注。

文章里,她记录下和前男友从相识到相离的点点滴滴,用情至深:

“一个不怎么特别的一天,女孩下了班接到了熟悉的电话,跟朋友吃着熟悉的晚餐,聊着熟悉的话题。

可是今天,却出现了不熟悉的他……”

他的喜好,他的穿衣风格,他的快乐与遗憾,她全记得。

末了,女星还配上曾经的甜蜜合照,并在这条微博艾特了前男友。还有细心网友发现,她发布微博的时间,恰好就是前男友的生日。

一出温情伤感的恋爱回忆似乎正在上演——

如果忽略前几天,这位女星被前男友曝光出轨多人且私生活极其淫乱,早早引发了全民讨伐外。

“四十岁啦还自称男孩?”

你也许已经猜到了,上文故事的蓝本源于罗志祥,只不过在此做了一个男女主角性别对调的假设。

即使放弃了很多细节,这个故事还是显得“不伦不类”,要是被拍成电视剧,没准会收到大堆“编剧毫无生活体验”的差评。

怎么会有女星这么不知廉耻呢?网友非得骂到她销号不可!

可回到罗志祥的评论区,前排虽有人在批评罗志祥够“渣”,内容上还是更偏向于调侃和吐槽,语气也实在太温柔了。

有网友认为他们9年感情太过复杂,清官难断家务事。

还有网友留言,对他曾经犯过的错误只字不提,表示“抛开渣不说”,或者“如果没有出轨”,自己看出了“感动”,“所有女孩都会很感动”,并且送出了“只要你好”、“平安喜乐”的祝福。

不得不说,可请您别轻易代表“所有女生”。

回到罗志祥这篇一言难尽的长文来,他对自己出轨、聚众淫乱、不尊重女性的错误避而不谈,通篇的“男孩”、“女孩”,仿佛他置之事外,在记录一段感动自己的青春恋情,并为故事的主人公打造出一个纯爱、深情的人设,满满都是自我感动。

王思聪也忍不住评论:“四十岁啦还自称男孩?”

以“男孩”作为幌子,其实挺无耻的。

“男孩”代表了一种不够成熟的状态。很多时候,他们因为经历不够丰富,保有纯真的天性和相信真爱的本能,不像“老司机”那般圆滑和油腻。同时在犯错之后,也大多都能得到外界的谅解。

大家默认,“男孩”对爱情是懵懂的,是被允许犯错的,是可以在被揭发恶行后迅速脱责的,更是可以在躲过风波后东山再起的。

自称男孩,煽情一下,就能得到谅解,未免太轻易了点。

警惕“男孩论”

对于明星在私人情感生活上的问题,“男女驰名双标”并不是少数情况。

为什么同样是犯错,男性更容易获得谅解,甚至能用“男孩论”来挽尊和洗白?试想,倘若女性也在回应中呈现出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孩”形象,会经历怎样尖锐和长久的舆论攻击?

奇葩说辩手周玄毅说:

“男人至死是少年,是因为宽容度高,很多问题上不成熟也无所谓。女人就不一样了,之所以没办法至死是少女,是因为真的会死。”

所以,如果是女明星,她们根本不会选择罗志祥的做法,因为心知肚明会有怎样的结果,就像“艳照门”之后,阿娇因为一句“很傻很天真”至今所承受的汹涌恶意。

更何况,阿娇并没有出轨等道德层面的问题,从始至终都是受害者。

因此,我们必须警惕这种话语背后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很多人对犯了错的男性有着更高的宽容度,也为男性预设了更低的底线。性别双标意味着当成本一再降低,惩罚一再削弱后,男性更难意识到或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也会更善于为自己“光明正大”地辩解。

同时,这也意味着女性的合理权益被一再忽视,生存空间被一再挤占,因为两性间的“双标”远远不只局限在出轨问题或亲密关系中。

你看,荡妇侮辱很常见,淫男侮辱却少有。

不光女明星以“少女”自称,便会遭受铺天盖地的侮辱与抨击,就算是一位真正的未成年少女,也逃不过来自他人的羞辱。

去年曾经有媒体报道过这样一条新闻:杭州某影楼的摄影师将6岁小女孩的内裤脱掉,并对其隐私部位拍摄照片。家长报案后,摄影师被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孩子的父母表示,事情发生后,“孩子没有以前自信了,特别是碰见异性的时候,会有一种防范的感觉。”

可影楼对此并没有任何道歉,反而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影楼的一位领导甚至还在采访中说,“不排除小孩想红,借此夸大一些东西的可能性。”

那个小女孩,才6岁。

在男权社会中,类似包容男性、贬损女性的话语代表了一种可怕的指向,即性的商品化。

在这套语境当中,女性被物化,变成男性发泄性欲的工具,而性变得同可以随处交易、流转的商品一样,只要付费就能购买。

一方面,“男孩们”的性欲变成了一种正常的消费品,他们“管不住下半身”自然也能被合理化。另一方面,女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正是满足男性性欲的物品,那就必须遵从男权主导的逻辑。

既然女性是被消费的客体,她们即便会因为舆论暴力而受到二次伤害,诉求和正当权利也不会得到承认。

“男孩论”我们不是第一次听到了,但什么时候社会才能停止对女性的污名化,给女孩们一份真诚的道歉呢?

还男孩呢,姐姐们都在乘风破浪了

不过,女明星们对“少女感”的追求似乎已经褪热,现在更火的自称,是“姐姐”。

相信大家对这个“三分讥笑、三分凉薄、四分漫不经心”的表情依然记忆犹新:

“姐圈顶流”刘敏涛

当成年男性还沉浸在“纯情男孩”的世界时,不少成年女性已经跳脱了模板化的“少女”人设,“姐系”女明星横空出世,集齐30位90年之前出生的女艺人的选秀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也未播先火。

用“乘风破浪”来形容“姐姐们”可太准确了,那些成熟、稳重的女性,她们人生阅历丰富,拥有强大的气场和精湛的业务能力,她们也可能像刘敏涛那样,率真,放松,不矫情、不做作。

“姐姐们”的走红恰巧说明了一点,像罗志祥那样的“男孩们”,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但最终呈现给公众看到的那份不谙世事和天真无邪,真大可不必。

毕竟,这次的说法是“男孩”,下次,就只能是“巨婴”了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40岁的罗志祥很纯情,6岁的女孩却“很心机”?

“男孩论”我们不是第一次听到了,但什么时候社会才能停止对女性的污名化,给女孩们一份真诚的道歉呢?

文|橙雨伞公益

“男人至死是少年,女人就不一样了,之所以没办法至死是少女,是因为真的会死。”

5月20日当天,有知名女星在微博发布千字长文,引发热烈关注。

文章里,她记录下和前男友从相识到相离的点点滴滴,用情至深:

“一个不怎么特别的一天,女孩下了班接到了熟悉的电话,跟朋友吃着熟悉的晚餐,聊着熟悉的话题。

可是今天,却出现了不熟悉的他……”

他的喜好,他的穿衣风格,他的快乐与遗憾,她全记得。

末了,女星还配上曾经的甜蜜合照,并在这条微博艾特了前男友。还有细心网友发现,她发布微博的时间,恰好就是前男友的生日。

一出温情伤感的恋爱回忆似乎正在上演——

如果忽略前几天,这位女星被前男友曝光出轨多人且私生活极其淫乱,早早引发了全民讨伐外。

“四十岁啦还自称男孩?”

你也许已经猜到了,上文故事的蓝本源于罗志祥,只不过在此做了一个男女主角性别对调的假设。

即使放弃了很多细节,这个故事还是显得“不伦不类”,要是被拍成电视剧,没准会收到大堆“编剧毫无生活体验”的差评。

怎么会有女星这么不知廉耻呢?网友非得骂到她销号不可!

可回到罗志祥的评论区,前排虽有人在批评罗志祥够“渣”,内容上还是更偏向于调侃和吐槽,语气也实在太温柔了。

有网友认为他们9年感情太过复杂,清官难断家务事。

还有网友留言,对他曾经犯过的错误只字不提,表示“抛开渣不说”,或者“如果没有出轨”,自己看出了“感动”,“所有女孩都会很感动”,并且送出了“只要你好”、“平安喜乐”的祝福。

不得不说,可请您别轻易代表“所有女生”。

回到罗志祥这篇一言难尽的长文来,他对自己出轨、聚众淫乱、不尊重女性的错误避而不谈,通篇的“男孩”、“女孩”,仿佛他置之事外,在记录一段感动自己的青春恋情,并为故事的主人公打造出一个纯爱、深情的人设,满满都是自我感动。

王思聪也忍不住评论:“四十岁啦还自称男孩?”

以“男孩”作为幌子,其实挺无耻的。

“男孩”代表了一种不够成熟的状态。很多时候,他们因为经历不够丰富,保有纯真的天性和相信真爱的本能,不像“老司机”那般圆滑和油腻。同时在犯错之后,也大多都能得到外界的谅解。

大家默认,“男孩”对爱情是懵懂的,是被允许犯错的,是可以在被揭发恶行后迅速脱责的,更是可以在躲过风波后东山再起的。

自称男孩,煽情一下,就能得到谅解,未免太轻易了点。

警惕“男孩论”

对于明星在私人情感生活上的问题,“男女驰名双标”并不是少数情况。

为什么同样是犯错,男性更容易获得谅解,甚至能用“男孩论”来挽尊和洗白?试想,倘若女性也在回应中呈现出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孩”形象,会经历怎样尖锐和长久的舆论攻击?

奇葩说辩手周玄毅说:

“男人至死是少年,是因为宽容度高,很多问题上不成熟也无所谓。女人就不一样了,之所以没办法至死是少女,是因为真的会死。”

所以,如果是女明星,她们根本不会选择罗志祥的做法,因为心知肚明会有怎样的结果,就像“艳照门”之后,阿娇因为一句“很傻很天真”至今所承受的汹涌恶意。

更何况,阿娇并没有出轨等道德层面的问题,从始至终都是受害者。

因此,我们必须警惕这种话语背后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很多人对犯了错的男性有着更高的宽容度,也为男性预设了更低的底线。性别双标意味着当成本一再降低,惩罚一再削弱后,男性更难意识到或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也会更善于为自己“光明正大”地辩解。

同时,这也意味着女性的合理权益被一再忽视,生存空间被一再挤占,因为两性间的“双标”远远不只局限在出轨问题或亲密关系中。

你看,荡妇侮辱很常见,淫男侮辱却少有。

不光女明星以“少女”自称,便会遭受铺天盖地的侮辱与抨击,就算是一位真正的未成年少女,也逃不过来自他人的羞辱。

去年曾经有媒体报道过这样一条新闻:杭州某影楼的摄影师将6岁小女孩的内裤脱掉,并对其隐私部位拍摄照片。家长报案后,摄影师被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孩子的父母表示,事情发生后,“孩子没有以前自信了,特别是碰见异性的时候,会有一种防范的感觉。”

可影楼对此并没有任何道歉,反而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影楼的一位领导甚至还在采访中说,“不排除小孩想红,借此夸大一些东西的可能性。”

那个小女孩,才6岁。

在男权社会中,类似包容男性、贬损女性的话语代表了一种可怕的指向,即性的商品化。

在这套语境当中,女性被物化,变成男性发泄性欲的工具,而性变得同可以随处交易、流转的商品一样,只要付费就能购买。

一方面,“男孩们”的性欲变成了一种正常的消费品,他们“管不住下半身”自然也能被合理化。另一方面,女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正是满足男性性欲的物品,那就必须遵从男权主导的逻辑。

既然女性是被消费的客体,她们即便会因为舆论暴力而受到二次伤害,诉求和正当权利也不会得到承认。

“男孩论”我们不是第一次听到了,但什么时候社会才能停止对女性的污名化,给女孩们一份真诚的道歉呢?

还男孩呢,姐姐们都在乘风破浪了

不过,女明星们对“少女感”的追求似乎已经褪热,现在更火的自称,是“姐姐”。

相信大家对这个“三分讥笑、三分凉薄、四分漫不经心”的表情依然记忆犹新:

“姐圈顶流”刘敏涛

当成年男性还沉浸在“纯情男孩”的世界时,不少成年女性已经跳脱了模板化的“少女”人设,“姐系”女明星横空出世,集齐30位90年之前出生的女艺人的选秀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也未播先火。

用“乘风破浪”来形容“姐姐们”可太准确了,那些成熟、稳重的女性,她们人生阅历丰富,拥有强大的气场和精湛的业务能力,她们也可能像刘敏涛那样,率真,放松,不矫情、不做作。

“姐姐们”的走红恰巧说明了一点,像罗志祥那样的“男孩们”,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但最终呈现给公众看到的那份不谙世事和天真无邪,真大可不必。

毕竟,这次的说法是“男孩”,下次,就只能是“巨婴”了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