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学会理财 不要让“loser”成为你晚年的代名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学会理财 不要让“loser”成为你晚年的代名词

穷人总是纳闷富人是怎么有那么多钱的,是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复利的作用,只把眼球定在工资上的年轻人,如何努力也无法成为富豪的。复利是偏爱时间的,所以越早利用复利,越重视健康才是最明智的。

2002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每天会压抑住自己的一点购买欲望,少买一只冰棍、少吃一只糖葫芦,少打一次车,如果少喝一杯星巴克就更好了,每天必须省下三块钱,放到一个特别的信封里留作专用。

那时,一个朋友问我,我想将来做一个中产(她当时的概念就是能有100万的净资产),我该怎么做?我就把我的方法告诉她了,并承诺她50岁的时候达成目标,换来的是满脸的不懈。

实际上,按我的方法,每月投入100元,投入额每年增加10%,投资的平均年收益率15%的投资品里,坚持30年,可以将财富积累至1345841元,如果投资40年,也就是我朋友63岁的时候,可以积累到6143878元。可她至今仍然是还完房贷后的月光族,当日她买房也许增值了,此处我们暂不讨论,我们要讲的是复利、定投和人人都可以轻松潇洒积累财富投资方式。

爱因斯坦曾说过“复利的威力比原子弹还可怕”。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拥有良好基础素质、条件的年轻人,“复利型”的职业规划,是成长之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不但对这个年轻人本身,更对他的家庭以及他将工作的企业都非常有价值、有意义。

穷人总是纳闷富人是怎么有那么多钱的,是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复利的作用,只把眼球定在工资上的年轻人,如何努力也无法成为富豪的。复利是偏爱时间的,所以越早利用复利,越重视健康才是最明智的。

顺便提一下,金融学上有所谓的“72法则”,用“72除以增长率”估出投资倍增或减半所需的时间,反映出的是复利的结果。举例来说,假设最初投资金额为100元,年利率9%,要想计算本金翻倍的时间,使金额滚存至200元,就利用“72法则”,将72除以9(增长率),得8,即需约8年时间。虽然利用“72法则”不像查表计算那么精确,但也已经十分接近了,因此当你手中少了一份复利表时,记住简单的72法则,或许能够帮你不少的忙。

所谓定投就是定期拿出固定的资金投入到某个投资项目中,比如每月投入1000元到某只基金。定投的好处有两个,一个是可以进行时间分散,化解牛熊或者投资项目在时间点集中的风险,回避一次性投入了大量金额在某个高位产生巨大的损失和精神压力;另一个是可以在便宜的时候买更多份额,而在贵的时候买相对少的份额,如此平均成本会低于价格波动的平均值。

比如投资项目是1块钱的时候可以买1000份,2块钱的时候可以买500份,2000元买了1500份,当价格回到中值1.5元的时候,你的市值是2250元,成本却是2000元,轻轻松松赚到250元,这还只是在假设投资品没有预期收益率只是随机波动的前提下。

我有一只基金嘉实增长,就是在2007年11月1日开始定投的,每月投入1000元,经历了悲惨的大熊市,可是股市下跌很快,大部分时间运行在之后的低位,由于可以低位吸纳更多份额,就是在今年的快速下跌中我也仍然机械的定投,在今天,我的这只基金为我积累了205223元,而我投入的本金是97个月的1000元,即97000元。

太多对此不懈的人都会说,这样太慢了,所以要拿出大部分资产来用于风险投资,可是请问,你那么快赚那么多钱干嘛用呢?赚了再投资吗?假如你能持续那么高水平的盈利,退休之后真的需要那么多钱吗?打算生前花不完捐掉吗?既然如此,为何不能踏踏实实的稳健投资,够用即可。

何苦为了那捐掉的钱费劳费神,紧张兮兮的盯盘,四处打探消息晚上睡不着觉你呢?而定投,你只要每天省出那一点点完全可以不在乎的资金,几乎不影响你一丁点消费水平,只需要找到一个投资策略或者投资项目,按时投入就好了。

同时,恰恰因为你不在乎这点定投资金,你可以把他投入到更高收益率更高风险的项目中去,又恰好项目高风险波动大,你越能获得定投更低的平均成本,而且定投是长期项目不侵蚀你短期消费,你管他跌跌涨涨呢,其实你会涨跌都开心。

大家可能觉得我毕业的时候玩的太小,OK,今天起,如果你还是个白领,和你的另一半,每人每月省下1000元,应该小 CASE吧?如果你工资上涨10%,就把节省额也提升10%,假设你工资每年可以增加10%,然后把它们投入到预期年收益率15%的项目中去,30年后,你将拥有2692万元,40年后你将拥有12287万元,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

你年纪很大了已经?那你也应该有点继续了吧,把你攒的10万也放进来就好了,30年后,你会有3453万元,40年后是15367万元。什么?你还更贪心,也好,你想奋进,那就每月多省点好了。

任何一个有金融知识的60岁的白领家庭都应该是亿万富豪,理财这么简单,如果你真的50岁没有1000万,就真的是个LOSER了。如果你的父母是个LOSER,就自己不要再做LOSER了,如果自己也实在来不及了,就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再是LOSER了。对了,你说收益率到不了15%,那就看看策略炒股通吧,从稳健的策略开始,等你资产积累了,高收益的策略和项目自然会来找你的,富人的世界你懂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学会理财 不要让“loser”成为你晚年的代名词

穷人总是纳闷富人是怎么有那么多钱的,是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复利的作用,只把眼球定在工资上的年轻人,如何努力也无法成为富豪的。复利是偏爱时间的,所以越早利用复利,越重视健康才是最明智的。

2002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每天会压抑住自己的一点购买欲望,少买一只冰棍、少吃一只糖葫芦,少打一次车,如果少喝一杯星巴克就更好了,每天必须省下三块钱,放到一个特别的信封里留作专用。

那时,一个朋友问我,我想将来做一个中产(她当时的概念就是能有100万的净资产),我该怎么做?我就把我的方法告诉她了,并承诺她50岁的时候达成目标,换来的是满脸的不懈。

实际上,按我的方法,每月投入100元,投入额每年增加10%,投资的平均年收益率15%的投资品里,坚持30年,可以将财富积累至1345841元,如果投资40年,也就是我朋友63岁的时候,可以积累到6143878元。可她至今仍然是还完房贷后的月光族,当日她买房也许增值了,此处我们暂不讨论,我们要讲的是复利、定投和人人都可以轻松潇洒积累财富投资方式。

爱因斯坦曾说过“复利的威力比原子弹还可怕”。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拥有良好基础素质、条件的年轻人,“复利型”的职业规划,是成长之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不但对这个年轻人本身,更对他的家庭以及他将工作的企业都非常有价值、有意义。

穷人总是纳闷富人是怎么有那么多钱的,是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复利的作用,只把眼球定在工资上的年轻人,如何努力也无法成为富豪的。复利是偏爱时间的,所以越早利用复利,越重视健康才是最明智的。

顺便提一下,金融学上有所谓的“72法则”,用“72除以增长率”估出投资倍增或减半所需的时间,反映出的是复利的结果。举例来说,假设最初投资金额为100元,年利率9%,要想计算本金翻倍的时间,使金额滚存至200元,就利用“72法则”,将72除以9(增长率),得8,即需约8年时间。虽然利用“72法则”不像查表计算那么精确,但也已经十分接近了,因此当你手中少了一份复利表时,记住简单的72法则,或许能够帮你不少的忙。

所谓定投就是定期拿出固定的资金投入到某个投资项目中,比如每月投入1000元到某只基金。定投的好处有两个,一个是可以进行时间分散,化解牛熊或者投资项目在时间点集中的风险,回避一次性投入了大量金额在某个高位产生巨大的损失和精神压力;另一个是可以在便宜的时候买更多份额,而在贵的时候买相对少的份额,如此平均成本会低于价格波动的平均值。

比如投资项目是1块钱的时候可以买1000份,2块钱的时候可以买500份,2000元买了1500份,当价格回到中值1.5元的时候,你的市值是2250元,成本却是2000元,轻轻松松赚到250元,这还只是在假设投资品没有预期收益率只是随机波动的前提下。

我有一只基金嘉实增长,就是在2007年11月1日开始定投的,每月投入1000元,经历了悲惨的大熊市,可是股市下跌很快,大部分时间运行在之后的低位,由于可以低位吸纳更多份额,就是在今年的快速下跌中我也仍然机械的定投,在今天,我的这只基金为我积累了205223元,而我投入的本金是97个月的1000元,即97000元。

太多对此不懈的人都会说,这样太慢了,所以要拿出大部分资产来用于风险投资,可是请问,你那么快赚那么多钱干嘛用呢?赚了再投资吗?假如你能持续那么高水平的盈利,退休之后真的需要那么多钱吗?打算生前花不完捐掉吗?既然如此,为何不能踏踏实实的稳健投资,够用即可。

何苦为了那捐掉的钱费劳费神,紧张兮兮的盯盘,四处打探消息晚上睡不着觉你呢?而定投,你只要每天省出那一点点完全可以不在乎的资金,几乎不影响你一丁点消费水平,只需要找到一个投资策略或者投资项目,按时投入就好了。

同时,恰恰因为你不在乎这点定投资金,你可以把他投入到更高收益率更高风险的项目中去,又恰好项目高风险波动大,你越能获得定投更低的平均成本,而且定投是长期项目不侵蚀你短期消费,你管他跌跌涨涨呢,其实你会涨跌都开心。

大家可能觉得我毕业的时候玩的太小,OK,今天起,如果你还是个白领,和你的另一半,每人每月省下1000元,应该小 CASE吧?如果你工资上涨10%,就把节省额也提升10%,假设你工资每年可以增加10%,然后把它们投入到预期年收益率15%的项目中去,30年后,你将拥有2692万元,40年后你将拥有12287万元,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

你年纪很大了已经?那你也应该有点继续了吧,把你攒的10万也放进来就好了,30年后,你会有3453万元,40年后是15367万元。什么?你还更贪心,也好,你想奋进,那就每月多省点好了。

任何一个有金融知识的60岁的白领家庭都应该是亿万富豪,理财这么简单,如果你真的50岁没有1000万,就真的是个LOSER了。如果你的父母是个LOSER,就自己不要再做LOSER了,如果自己也实在来不及了,就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再是LOSER了。对了,你说收益率到不了15%,那就看看策略炒股通吧,从稳健的策略开始,等你资产积累了,高收益的策略和项目自然会来找你的,富人的世界你懂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