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90后突发中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挽救年轻生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90后突发中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挽救年轻生命

每年5月25日为世界预防中风日,也是“90后”妈妈徐某“中风”入院的第20天。5月5日下午,徐某突然晕倒,紧急送往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对她先后进行急诊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开通手术、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她终于转危为安。

每年5月25日为世界预防中风日。

2020年5月25日是“90后”妈妈徐某“中风”入院的第20天。5月5日下午,徐某突然晕倒,紧急送往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徐某在市五医院先后进行急诊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开通手术、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终于转危为安。

术后第四天,徐某逐渐恢复清醒,能自己睁眼,轻微活动肢体。目前,徐某已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每天积极进行着康复训练。有人跟她说话,她能听懂,并能用右边肢体与人进行交流。

主治医生王琰说:“徐某比较及时地送到了大医院进行救治,是不幸中的万幸。再晚一些,她年轻的生命可能保不住。”

“90后”妈妈独自晕倒在菜园,四小时后家人才发现

徐某,今年29岁,是一位三岁孩子的妈妈,家住都江堰农村。5月5日中午十二点多,吃完午饭,徐某便把女儿哄睡着,让婆婆妈守着孩子,独自去整理菜园。

下午四时,孩子哭着找妈妈,婆婆妈带着孩子到菜园,发现徐某倒在地上。怎么叫也叫不醒,没人知道她是何时倒下的,一家人如热锅上的蚂蚁。

二十分钟内,徐某丈夫便将徐某送到了当地卫生院。卫生院无法处理,让家属赶紧将徐某转到大医院救治。徐某丈夫立即将其送往市五医院。在此之前,徐某一家老小生病需要住院,包括徐某生孩子都在市五医院。

其实,在徐某晕倒前,她的头部已隐隐作痛了好几天。5月4日,徐某和丈夫一起前往大邑县走亲戚,丈夫说:“大邑离温江近,我带你去五医院做个检查。”徐某认为自己头晕是鼻炎引起,没什么大碍,吃点药就会好。徐某身体素质一直不好,三天两头就会感冒,丈夫认认为徐某这次也大概率是感冒或中暑,便没怎么放在心上。

对此,徐某丈夫后悔不已:“如果当时坚持让她去医院做检查就好了。”

五小时介入手术,挽回年轻生命

下午五点多,徐某丈夫护送徐某到达市五医院急诊科。诊断明确,急性脑梗死,左侧大脑大血管堵塞。

取出的血栓

一般来说,静脉溶栓治疗是首选方式,但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为发病后3-4.5小时之内。由于徐某的发病时间已超过4.5个小时,

没有静脉溶栓时间窗,应该立即行急诊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开通手术,才有可能挽救如此年轻的生命。

 “病人家属同意进行介入手术!”向家属交代急诊抢救手术的目的意义、家属签字、介入室及麻醉科立即启动。神经内科王琰副主任医师、张红波主治医师急诊进行介入开通手术。下午六点,手术开始。

徐某左侧颈内动脉夹层形成,颅内血流非常差,多发血栓形成,如果不尽快打通这根血管,年轻的徐某将面临死亡的威胁。

晚上十一点多,长达五个多小时的手术终于结束,两名手术医师的汗早已浸湿了厚重的铅衣。这五个小时,对于等候在手术室外的徐某而言,是人生中最漫长的五个小时。当徐某表妹急匆匆赶到医院时,发现徐某丈夫紧张得浑身微抖,说不出话。

幸运地是,五个小时的紧张等待换来了医生的一句:“手术成功。血栓已被顺利取出,血管也完全打通。”

多科室协作消除术后风险,患者转危为安 

虽然血管已经打通,医生担心徐某梗死区域的脑组织会水肿、压迫生命中枢,还有可能出现颅内出血等致命情况。医生称这种情况为“再通血管以后的高灌注风险”,术后24-48小时尤为关键。

重症抢救室的医师昼夜不停地密切观察徐某的情况,及时复查头颅CT,了解脑水肿情况;神经内科的医师每天专程2次到重症抢救室监测徐某颅内血流状况。

术后30小时左右,徐某脑水肿较前明显加重,对生命中枢造成压迫,如果不加以控制极有可能丧命。重症抢救室医师、神经内、外科医师共同查看病人后一直商议决定:需要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帮助徐某度过脑水肿这一难关,患者才有可能死里逃生。

徐某丈夫听后,只颤颤巍巍又坚决地说了一个“好”。

5月7号晚八点左右,神经外科医师对患者顺利进行了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术后继续在重症抢救室密切观察治疗。

徐某正在积极进行康复训练

术后第四天,徐某逐渐恢复清醒,能自己睁眼,轻微活动肢体。目前,徐某已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病情及情绪较为稳定,每天积极进行着康复训练。有人跟她说话,她能听懂,并能用右边肢体与人进行交流。

徐某转危为安,是市五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多学科积极抢救的结果,这离不开急诊科、神经内科、介入室、ICU、康复科、营养科等科室的奋力协作。

主治医生王琰观察徐某恢复情况

一直在病床前照顾徐某的表妹说:“姐姐婚后,夫妻十分恩爱,三岁的侄女也很可爱。没想到出此意外,现在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姐姐能好好活着。姐姐八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开了。不希望悲剧重演,不愿看到侄女这么小就失去母亲。”

徐某丈夫李先生话不多,他只沉稳地说了一句:“医生说拔掉胃管就可以出院了,我想那天早点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90后突发中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挽救年轻生命

每年5月25日为世界预防中风日,也是“90后”妈妈徐某“中风”入院的第20天。5月5日下午,徐某突然晕倒,紧急送往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对她先后进行急诊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开通手术、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她终于转危为安。

每年5月25日为世界预防中风日。

2020年5月25日是“90后”妈妈徐某“中风”入院的第20天。5月5日下午,徐某突然晕倒,紧急送往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徐某在市五医院先后进行急诊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开通手术、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终于转危为安。

术后第四天,徐某逐渐恢复清醒,能自己睁眼,轻微活动肢体。目前,徐某已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每天积极进行着康复训练。有人跟她说话,她能听懂,并能用右边肢体与人进行交流。

主治医生王琰说:“徐某比较及时地送到了大医院进行救治,是不幸中的万幸。再晚一些,她年轻的生命可能保不住。”

“90后”妈妈独自晕倒在菜园,四小时后家人才发现

徐某,今年29岁,是一位三岁孩子的妈妈,家住都江堰农村。5月5日中午十二点多,吃完午饭,徐某便把女儿哄睡着,让婆婆妈守着孩子,独自去整理菜园。

下午四时,孩子哭着找妈妈,婆婆妈带着孩子到菜园,发现徐某倒在地上。怎么叫也叫不醒,没人知道她是何时倒下的,一家人如热锅上的蚂蚁。

二十分钟内,徐某丈夫便将徐某送到了当地卫生院。卫生院无法处理,让家属赶紧将徐某转到大医院救治。徐某丈夫立即将其送往市五医院。在此之前,徐某一家老小生病需要住院,包括徐某生孩子都在市五医院。

其实,在徐某晕倒前,她的头部已隐隐作痛了好几天。5月4日,徐某和丈夫一起前往大邑县走亲戚,丈夫说:“大邑离温江近,我带你去五医院做个检查。”徐某认为自己头晕是鼻炎引起,没什么大碍,吃点药就会好。徐某身体素质一直不好,三天两头就会感冒,丈夫认认为徐某这次也大概率是感冒或中暑,便没怎么放在心上。

对此,徐某丈夫后悔不已:“如果当时坚持让她去医院做检查就好了。”

五小时介入手术,挽回年轻生命

下午五点多,徐某丈夫护送徐某到达市五医院急诊科。诊断明确,急性脑梗死,左侧大脑大血管堵塞。

取出的血栓

一般来说,静脉溶栓治疗是首选方式,但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为发病后3-4.5小时之内。由于徐某的发病时间已超过4.5个小时,

没有静脉溶栓时间窗,应该立即行急诊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开通手术,才有可能挽救如此年轻的生命。

 “病人家属同意进行介入手术!”向家属交代急诊抢救手术的目的意义、家属签字、介入室及麻醉科立即启动。神经内科王琰副主任医师、张红波主治医师急诊进行介入开通手术。下午六点,手术开始。

徐某左侧颈内动脉夹层形成,颅内血流非常差,多发血栓形成,如果不尽快打通这根血管,年轻的徐某将面临死亡的威胁。

晚上十一点多,长达五个多小时的手术终于结束,两名手术医师的汗早已浸湿了厚重的铅衣。这五个小时,对于等候在手术室外的徐某而言,是人生中最漫长的五个小时。当徐某表妹急匆匆赶到医院时,发现徐某丈夫紧张得浑身微抖,说不出话。

幸运地是,五个小时的紧张等待换来了医生的一句:“手术成功。血栓已被顺利取出,血管也完全打通。”

多科室协作消除术后风险,患者转危为安 

虽然血管已经打通,医生担心徐某梗死区域的脑组织会水肿、压迫生命中枢,还有可能出现颅内出血等致命情况。医生称这种情况为“再通血管以后的高灌注风险”,术后24-48小时尤为关键。

重症抢救室的医师昼夜不停地密切观察徐某的情况,及时复查头颅CT,了解脑水肿情况;神经内科的医师每天专程2次到重症抢救室监测徐某颅内血流状况。

术后30小时左右,徐某脑水肿较前明显加重,对生命中枢造成压迫,如果不加以控制极有可能丧命。重症抢救室医师、神经内、外科医师共同查看病人后一直商议决定:需要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帮助徐某度过脑水肿这一难关,患者才有可能死里逃生。

徐某丈夫听后,只颤颤巍巍又坚决地说了一个“好”。

5月7号晚八点左右,神经外科医师对患者顺利进行了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术后继续在重症抢救室密切观察治疗。

徐某正在积极进行康复训练

术后第四天,徐某逐渐恢复清醒,能自己睁眼,轻微活动肢体。目前,徐某已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病情及情绪较为稳定,每天积极进行着康复训练。有人跟她说话,她能听懂,并能用右边肢体与人进行交流。

徐某转危为安,是市五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多学科积极抢救的结果,这离不开急诊科、神经内科、介入室、ICU、康复科、营养科等科室的奋力协作。

主治医生王琰观察徐某恢复情况

一直在病床前照顾徐某的表妹说:“姐姐婚后,夫妻十分恩爱,三岁的侄女也很可爱。没想到出此意外,现在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姐姐能好好活着。姐姐八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开了。不希望悲剧重演,不愿看到侄女这么小就失去母亲。”

徐某丈夫李先生话不多,他只沉稳地说了一句:“医生说拔掉胃管就可以出院了,我想那天早点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