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费一南
对于成功者,人们往往不吝誉美,中国平安也是这样。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平安一路走来,与改革开放同步。他的战略、文化、管理、销售......通常被作为一个企业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标志性标签。这是否中国平安的真实评价?如果成功者是一个被认同的定位 ,那么成功者跋涉过程中的制胜之道又是什么?
知名媒体人秦朔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他带领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平安,重新思考一些启示和借鉴,这就是《无止之境》。
时代,平安来了!
初闻《无止之境》,感觉更象是一本人文哲学的书籍,我猜是因为秦朔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因为在内文中可以浓烈地感受到秦朔对于中国平安这样一家成功的世界级公司的认可和赞叹。而我对秦朔先生的这种心路历程也深以为然。
因为马明哲早在1999年就极具前瞻性地把公司经营概括为六个层次:这六个层次有两个核心点——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企业实力。
当眼前想说的东西太多时,我们应该从何说起?我一遍一遍地听崔健的《解决》,试图从这首与中国平安同年诞生的歌曲里找找答案。它急切的节奏告诉我——中国平安就是在这种快速的节奏里,往前走、往前走。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让每一颗雄心都一同上路,这是另一种状态的安放。中国平安也同当时所有的优秀创业公司一样,心怀理想和情怀,跟着时代上路。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个企业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成长的故事。
那么,什么是这个时代?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这个大时代大致有两条线:一条是开放,是中国人从农田里抬起身来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精彩而耀眼;一条是改革,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让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时代的镜头从阳光下黝黑的脊梁正向上位移到每一个人的思想。
中国平安出生恰逢改革开放进入到第十年,“开放”与“改革”两条主线也越来越清晰。
这时——世界,中国来了。中国,平安来了。
“平安式融合”的国际化道路
彼时,只有30几岁的马明哲已经展示出他兼容并蓄的领导人潜质,起步时遵从了当时国内仅有的几家保险公司产险起家的路数,此后,他不断从保险发展相对发达的地区或国家学起,从台湾、日本到美国、英国,学习的过程中博采众长,也因此少走了很多弯路。
就这样,学习保诚,成为国内第一家引进现代精算体系的保险公司;学习友邦,成为国内第一家引进了寿险营销体系的保险公司;学习汇丰,成为国内第一家建立了综合金融后援中心的保险公司。
在中国平安第一个十年的最后阶段,马明哲做了一件中国平安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1996年,麦肯锡应邀为平安做项目咨询:“国际一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成为中国平安下一个十年规划。自此之后,国际化的道路也顺理成章让中国平安走上一条另人眩目的快速路。先是引入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做股东,2002年汇丰6亿美元认购平安10%股份。
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国际化是融合式的,不是简单的资金加入,而是管理和理念的学习与融合。这样的经历使得中国平安不断成长壮大,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15年后的2017年,平安买入汇丰控股5.01%股权,成为这家欧洲最大银行的第二大股。20年后,当年的师傅麦肯锡邀请马明哲在麦肯锡全球合伙人大会演讲,这时平安的很多探索已经走在全世界最前沿。汇丰控股集团主席杜嘉祺在为本书所做的序言中写道:“如今的平安已不是学习者、引进者……”
平安国际化的收获最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追赶并且超越了一个又一个同行业的公司,成为保险业最大的公司,成为全球排名29位的500强公司;二是中国平安的团队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管理团队。
比如,2019年9月30日,“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加坡籍的中国平安集团联席CEO陈心颖成为中国平安历史上第五位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外国专家。
时代造就了中国平安,也为其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当然,在平安国际化成长的道路上也曾历经考验,比如受累当时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对富通集团的收购受到挫伤,但中国平安国际化战略却并没有因此半途而废,其国际化战略融合、人才融合、资本融合仍长袖善舞、出入“平安”,或许可以称作独特的“平安式融合”。
只能走在变革前面
开放与改革相辅相成,颇具前瞻性的战略布局,让中国平安的科技战略突飞猛进。
中国平安创始地在深圳,天然地受到这座城市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影响。马明哲本人在追逐科技浪潮方面一点都不比年轻人慢,他多年以前就已经在原保监会开会或者参加论坛时,用IPAD来记笔记、演示PPT。将互联网科技应用于保险和金融,虽然中国平安依旧是引领了行业之先,但这还不是中国平安真正与“科技”两个字结下的缘分。
这样的数据说什么都不像金融公司,而更象来自一个互联网公司:科技研发人员3.2万人,科技从业人员10.1万人,互联网客户量5.4亿人,科技专利18,050项,多项核心科技斩获国际大奖,而这都是近几年发生的迅猛增长。
平安旗下的科技公司已达到11家,其中2家上市公司、3家独角兽,总估值超过700亿美元。陆金所,中国最大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平安好医生,中国最大的移动医疗健康咨询服务平台;金融壹账通服务了国内100%的大型商业银行,99%的城商行,52%的保险公司……难怪腾讯的高管认为,腾讯在产业数字化领域较为关注的企业有阿里、华为与中国平安。
2020年,疫情对传统保险行业带来的冲击不言而喻,在人与人面对面的接触受到巨大限制的情况下,平安科技自然扛起了线上复工的重任。依托平安自身远程办公工具,平安早已经实现了全员线上复工。针对疫情,平安好医生高效的在线问诊模式如雪中送炭。
今天,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成为马明哲最关心的话题。
而平安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汇丰主席杜嘉祺说:“这家金融公司反向进军科技界,科技赋能金融、生态赋能金融……其持续蜕变之路不会停息,生命力无远弗届。”德鲁克说“我们无法左右变革,只能走在变革前面”。这与马明哲贯穿30年的管理思想如出一辙。这或许就是答案。而生长于深圳这块土地的科技发展基因则是深入企业精神的文化土壤。
平安为中国为世界所带来的
时代成就了中国平安,中国平安也为这个时代带来了值得记忆的路标。中国平安作为一个非国有控股公司或者确切说是混合所有制公司,探索出了一条市场化发展的新路,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杀出了一条改革血路,没有因为行业起步晚而呈现出颓势与信心不足。中国平安展示了中国企业面对国际竞争以充满胆识的战略魄力面世的极佳形象,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秦朔书中谈到: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必须拥有一批世界级企业,以及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并相信中国将出现世界级企业群和世界级企业家群。
而超前的战略规划、业务的学习进化和人才的国际化,使中国平安得以从一家地方财险企业进化成为世界级企业,事实上,阿里、腾讯与华为也无疑具有相似的基因,这值得中国更多致力于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企业学习借鉴。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张海濛说,换一个企业未必能成功,平安的创新勇气令人鼓舞。美国最大的全球投资基金公司的创始人说,马明哲是全世界极其罕见、可以从保守的传统金融走到现代科技前沿的领导人。
中国平安以一个中国市场化公司的形象面对世界,他身上的独特气质让他在一众企业中脱颖而出,这其实非常关键。同时,他又保持了其中国公司的色彩,他的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包容能力、改变能力让国外同行侧目。汇丰主席杜嘉祺说:平安走出了与国际大型金融集团不同的道路。
2020年,全球化情势突变,从贸易战打到科技战和资本战,而中国平安恰恰站在科技与金融领域的顶峰。对于已经完成了企业文明融合的中国平安来说,能否凭借商业文明穿越经济与政治周期,真正走入万代不变的无止之境,这不仅是对平安的大考,也是对国内所有世界级企业的大考。
寻找“无止之境”
一则中国平安建设香港总部大楼的消息传来,业界普遍看好一座新地标即将诞生,它将与深圳中国平安大厦遥相呼应。它隐含着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湾区与最具活力的金融+科技公司的一次风云际会。
再有3个月,深圳特区将迎来成立40周年,这时的深港澳与40年前已大不相同,这时的中国平安也与30多年前大不相同。1988年5月27日,平安保险在蛇口开业。如今,中国平安将再次与时代共舞,旋转出又一片绚烂的天空。
2020年5月25日,是中国人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60周年的纪念日。
一个攀登者被问:你为什么要登山?
攀登者回答:因为山在那里,因为珠穆朗玛峰在那里。而攀登者知道,珠穆朗玛峰已不是一个具体的高度,而是一个无止之境,因为只要你开始攀登,就有无数山峰在那里。
那么在无止之境之后呢?中国平安将迎来什么样的风景?随着时代发展,“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转型又该如何推进和深化?这将是中国平安在未来会告诉我们的。
时代成就了中国平安,中国平安也成就了这个时代巨幅画卷中一个商业文明因子的国际形象、创新气质、中国智慧、人文情怀。而他将在这个清晨面对新的时代之约,对此我们信心坚定,一点都不怀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