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史梦飞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出席大会,并提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涉及社区居家养老、中小学分级阅读、公共场所急救设施等民生领域以及医药行业领域健康发展等多条人大建议。
作为山东省药企龙头的齐鲁制药,每年一小步,十年一大步,持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持续跨越式发展,40年来,逐步发展成为山东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和全国制药工业十强企业。如今,山东新旧动能的重大机遇赋予下,齐鲁制药正与时俱进、抓住转型契机迎来新一轮发展。
坚持“创新创造”,方能志存高远
据集团信息,2019年度,齐鲁制药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实现出口6.15亿美元;位列2018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第8位。这主要得益于集团创新驱动和国际化两大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传统优势得到巩固的基础上不断培育新动能,使企业始终保持发展活力。
研发方面,去年累计有14个药品获批上市,安可达成为国内首个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来那度胺、注射用白蛋白紫杉醇等多个药物都是临床急需大品种药物。药品一致性评价方面,公司已累计29个药品过评,得益于此,在2019的两次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公司共9个产品中标,大幅减轻国家医保基金支出和患者负担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稳定的订单。
2020年1-4月份,集团实现销售收入82.1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科技创新和国际市场开拓等领域亮点不断。如今年以来已先后获批上市6个产品,全球首个基于Mabpair技术平台研发的创新药物QL1706在中国成功启动I期临床试验。
亮眼的数据充分证明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正如齐鲁制药总裁李燕所言:药企若没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将无法获得市场话语权。
对此,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提出,药企应提前确认研发药物临床价值,可更好地促进仿制药替代原研的产业升级,让更多的老百姓用上优质优价药。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李燕在两会上为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首次发声。早在2018年,她就曾建言将医药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坚持创新药与仿制药并重,保护支柱企业高质量生产和研发创新的积极性;2019年的两会上,她又建议,有步骤、有计划地承接新药、新医疗器械等注册类临床试验的数量和质量,对开展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建立单独评价考核体系。
随着中国医药产业已进入改革创新的时代,医药产业若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紧扣“创新创造”是其关键,深谙此道的齐鲁制药,正在李燕的带领下,于医药产业创新转型之路上占得先机。
破解养老难题,实现“老有所依”
聚焦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是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带到今年两会的建议之一。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老龄化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历经多年建设发展,我国初步建成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但是,养老服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养老服务供给资源不平衡,目前多以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为主,缺少专业化的精神文化服务等问题也诚然存在。
就山东而言,65 岁以上达到 1500 万人以上,老年人数全国第一。在济南高新区理想家园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600多名。李燕发现,大家提到最多的是居家养老服务配套不足,社区养老的需求还远远没有被满足,尤其是一些文体配套设施,还有专业的服务人员过少。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表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应结合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中的问题,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社会参与、新技术运用等方面进一步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如在制度建设层面,建议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加快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方面的立法,对其发展做出长期规划。”李燕还建议建设大数据和物联网支持下的“智慧养老”,提高照护效率,促进服务质量,“老龄人多存在记忆力下降、视听力衰退、手脚不灵活或者各种疾病隐患,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相结合,可实现远程看护,老年人也可通过网络足不出户获取相应线上或线下服务。建议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针对老年人实际需求,不断开发优化适合老人居家养老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
提倡分级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与学生阅读的数量与质量有着极大关系。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当前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正在由“有学上”向“上好学”加速转变,亟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曾指出,要保障和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从小培育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一系列政策号召下,当前社会不断掀起“书香中国”建设热潮。
然而,近期由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揭示了真实现状——近七成中小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低于1小时,约两成中小学生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8年)数据显示,0-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率为80.4%,每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91本。
不可否认,“书香中国”建设仍在路上。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特意准备了一份《关于由政府牵头建立中小学分级阅读体系的建议》。她建议,把建设、推广中小学分级阅读作为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国家层面策划组织,加快出台权威的中国中小学生分级阅读体系标准,并制定相应的阅读水平测试系统,逐步引导我国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营造浓厚的“书香中国”氛围。
“教师的阅读状况关系教学质量,教师应在‘育人’和‘育己’之间协调发展。”李燕还建议,促进教师阅读的专业化建设,每学期向教师推荐或发放必读、选读篇目、优秀学科专业书籍,对于向学生重点推荐的阅读书目,教师要先行一步、潜心阅读、精心筛选。
此外,她还带来了关于从国家层面加强盈利性游泳场馆、健身休闲场所水质、空气等的监管工作的建议,以及建议加速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全民培训和普及,推动急救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同时培育一批专业急救志愿者队伍。
关于助力‘康养济南’建设方面,李燕表示,齐鲁制药会充分发挥全国医药龙头企业的优势,在推动济南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建设中起到产业引领作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