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网民悼念巴黎英雄警犬惹争议:难道狗比人的生命还珍贵?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网民悼念巴黎英雄警犬惹争议:难道狗比人的生命还珍贵?

比起恐怖分子在尼日利亚、黎巴嫩贝鲁特和整个中东地区造成的无数人惨死,为何人们看起来似乎对一只动物的死更为上心?

潮水般的缅怀与敬意从世界各地涌向了一只倒下的英雄警犬。

这只身为法国特警组织成员的警犬名叫迪塞尔(Diesel),是一只七岁大的比利时牧羊犬。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在18日警方突袭巴黎郊区圣丹尼公寓、搜捕恐怖袭击案嫌犯的行动中,迪塞尔率先被放入公寓内搜寻饵雷,却遭遇一名手持AK-47的女嫌犯,此人引爆了身上的自杀式背心。

法国国家警察局随后在官方推特上宣布了这一消息,称迪塞尔“被恐怖分子杀害”,引发网络舆论的巨大反应。根据BBC新闻的报道,受《查理周刊》枪击案后“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标签的启发,一个名为“我是狗狗”(Je Suis Chien)的推特主题标签开始成为讨论热点,被使用了13万次之多。许多人用法语和英语向迪塞尔表达敬意与哀思。“永远感激这些动物”,一名推特用户写道。

随着对迪塞尔的悼念和歌颂之词在推特上逐渐膨胀发酵,质疑与反对的声浪也随之响起。在“我是狗狗”的标签发言中,一些网友开始对一只狗的死所造成的病毒式传播进行讽刺和讥笑。有推特网友恶搞了黑客组织“匿名者”(Anonymous)向ISIS宣战的视频,将之篡改为“要为迪塞尔的死复仇”。

而疑似这一主题标签发起人的推特用户似乎也只是带着开玩笑的心态创造这一标签的,他告诉BBC:“我想要弄点有趣的,因为所有的网站都是这条狗的事儿。但是很多人都很认真地在使用这个标签。”

《今日美国》(USA Today)发文称,质疑者想说的是:比起恐怖分子在尼日利亚、黎巴嫩贝鲁特和整个中东地区造成的无数人惨死,为何人们看起来似乎对一只动物的死更为上心?该报援引专家们的说法指出,这并不是将人和狗的死亡做了先后、轻重排列,而是心痛和象征意义的一种表达。比起人类的苦难,人们有时候会更本能地感知到动物的苦难。

动物与社会研究学会(Animals and Society Institute)的董事会主席肯·夏皮罗(Ken Shapir)说,这条牺牲的警犬被人们看作是“无辜”的。“它们不是自己的道德代理人,不会做出对的或错的事情。我们对于它们的反应就像对一个小孩一样,是更为纯洁简单的”,夏皮罗说。

其他专家则表示,引起人们同理心和共鸣的并不仅是迪塞尔本身,而是因为迪塞尔是唯一一只在11月19日突袭搜捕行动中失去生命的狗狗。他们认为,相较于群体性的人类或动物受害者,人们往往更容易对单一的受害者表达同情。

“人们常常在有单一、明确的、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受害者出现之时表达悲痛和同情”,在卫斯理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进行动物研究的洛里·格鲁恩(Lori Gruen)在一封邮件中写道。

《今日美国》称,这也是为什么数年来人们对叙利亚民众在野蛮独裁政体下的坚困生活茫然无感,但却在今年9月时因一名身着红色T恤、深蓝色短裤和尼龙鞋的叙利亚儿童倒在土耳其海滩上的照片而感到震撼。

洛里称,人们更容易为单独一个遇难的儿童所感动,而非大量因疾病和暴力死亡的儿童,对这一现象,科学家们已经展开研究。她将这称之为“我们情绪反应的一个特点”,“这意味着在面对迪塞尔或那名被冲上土耳其海滩的三岁叙利亚孩童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感到悲痛与忧伤,但当对象是数量巨大的人或动物的时候,这种情绪的释放就会变得更为困难。”

但是这场争论最为核心的问题似乎应该是,对于迪塞尔的死表达悲伤是否会影响到人们对遭到恐怖主义伤害的人类的关心。在洛里眼中,答案是“没有”。

“我们对警犬和孩童难民生命的离去感到悲伤,是让我们更加关心远距离的事情和他人的第一步,”洛里说,“‘我是狗狗’是同理心最为深刻的表达。究其核心,它可能只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我是人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网民悼念巴黎英雄警犬惹争议:难道狗比人的生命还珍贵?

比起恐怖分子在尼日利亚、黎巴嫩贝鲁特和整个中东地区造成的无数人惨死,为何人们看起来似乎对一只动物的死更为上心?

潮水般的缅怀与敬意从世界各地涌向了一只倒下的英雄警犬。

这只身为法国特警组织成员的警犬名叫迪塞尔(Diesel),是一只七岁大的比利时牧羊犬。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在18日警方突袭巴黎郊区圣丹尼公寓、搜捕恐怖袭击案嫌犯的行动中,迪塞尔率先被放入公寓内搜寻饵雷,却遭遇一名手持AK-47的女嫌犯,此人引爆了身上的自杀式背心。

法国国家警察局随后在官方推特上宣布了这一消息,称迪塞尔“被恐怖分子杀害”,引发网络舆论的巨大反应。根据BBC新闻的报道,受《查理周刊》枪击案后“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标签的启发,一个名为“我是狗狗”(Je Suis Chien)的推特主题标签开始成为讨论热点,被使用了13万次之多。许多人用法语和英语向迪塞尔表达敬意与哀思。“永远感激这些动物”,一名推特用户写道。

随着对迪塞尔的悼念和歌颂之词在推特上逐渐膨胀发酵,质疑与反对的声浪也随之响起。在“我是狗狗”的标签发言中,一些网友开始对一只狗的死所造成的病毒式传播进行讽刺和讥笑。有推特网友恶搞了黑客组织“匿名者”(Anonymous)向ISIS宣战的视频,将之篡改为“要为迪塞尔的死复仇”。

而疑似这一主题标签发起人的推特用户似乎也只是带着开玩笑的心态创造这一标签的,他告诉BBC:“我想要弄点有趣的,因为所有的网站都是这条狗的事儿。但是很多人都很认真地在使用这个标签。”

《今日美国》(USA Today)发文称,质疑者想说的是:比起恐怖分子在尼日利亚、黎巴嫩贝鲁特和整个中东地区造成的无数人惨死,为何人们看起来似乎对一只动物的死更为上心?该报援引专家们的说法指出,这并不是将人和狗的死亡做了先后、轻重排列,而是心痛和象征意义的一种表达。比起人类的苦难,人们有时候会更本能地感知到动物的苦难。

动物与社会研究学会(Animals and Society Institute)的董事会主席肯·夏皮罗(Ken Shapir)说,这条牺牲的警犬被人们看作是“无辜”的。“它们不是自己的道德代理人,不会做出对的或错的事情。我们对于它们的反应就像对一个小孩一样,是更为纯洁简单的”,夏皮罗说。

其他专家则表示,引起人们同理心和共鸣的并不仅是迪塞尔本身,而是因为迪塞尔是唯一一只在11月19日突袭搜捕行动中失去生命的狗狗。他们认为,相较于群体性的人类或动物受害者,人们往往更容易对单一的受害者表达同情。

“人们常常在有单一、明确的、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受害者出现之时表达悲痛和同情”,在卫斯理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进行动物研究的洛里·格鲁恩(Lori Gruen)在一封邮件中写道。

《今日美国》称,这也是为什么数年来人们对叙利亚民众在野蛮独裁政体下的坚困生活茫然无感,但却在今年9月时因一名身着红色T恤、深蓝色短裤和尼龙鞋的叙利亚儿童倒在土耳其海滩上的照片而感到震撼。

洛里称,人们更容易为单独一个遇难的儿童所感动,而非大量因疾病和暴力死亡的儿童,对这一现象,科学家们已经展开研究。她将这称之为“我们情绪反应的一个特点”,“这意味着在面对迪塞尔或那名被冲上土耳其海滩的三岁叙利亚孩童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感到悲痛与忧伤,但当对象是数量巨大的人或动物的时候,这种情绪的释放就会变得更为困难。”

但是这场争论最为核心的问题似乎应该是,对于迪塞尔的死表达悲伤是否会影响到人们对遭到恐怖主义伤害的人类的关心。在洛里眼中,答案是“没有”。

“我们对警犬和孩童难民生命的离去感到悲伤,是让我们更加关心远距离的事情和他人的第一步,”洛里说,“‘我是狗狗’是同理心最为深刻的表达。究其核心,它可能只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我是人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